长篇影评
1 ) 两个不同年代的“陌生来电”
今日连续看了新旧两个版本的“When a Stranger Calls”,不得不说这两部恐怖片连起来看对我还真是感触颇多,下面就来总结下看看。
这两部电影分别拍摄于1979年和2006年,虽然故事发生的年代不同,但其实讲的都是同一个案件:作为育儿保姆的女主角,在给别人看孩子的一天夜晚总是不停地收到陌生的来电,而且每次要么没有声音或是只说一两句话就挂断了,接着在这座房子里发生了入室谋杀案件……
首先说一下旧版。旧版的故事其实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的剧情是这样的:由于曼德拉奇思夫妇夜晚要外出,直到后半夜才能回来,所以他们请作为育儿保姆的女主角吉尔到他们家来看护孩子。由于两个孩子已经睡着,因此吉尔所需要做的只是一个人待着看书吃东西,并接些电话及留言。然而,这天夜里吉尔却总是接到陌生的电话,电话里传出陌生的男子声音“Have you checked the children?”,惊恐之下的吉尔报了警,然而警局通过电话公司的监控却回复给了她一个更可怕的消息——这个骚扰者居然就在吉尔所待的房子里……
当警察赶到现场后,两个孩子都已经惨遭杀害,故事接着进入这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剧情是,当年那起案件的凶手科特被抓后,却被以精神病的名义带到了收容所。七年过后,科特从收容所里逃跑了,当年负责案件的约翰警长在想方设法追捕这名逃犯……
尽管约翰是竭尽全力地在追捕,科特最后还是给逃跑了,故事进入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的剧情是,已经做了妈妈的吉尔有一天在外面突然又接到了那个神秘的来电,她急忙赶回家中,结果让她再次和当年的那个凶手相遇……
这样看起来,新版的整个剧情实际上就是旧版第一部分剧情的扩充版。而且本片导演对这段剧情作了如下改进:把故事发生的年代从20世纪70年代挪到21世纪初,这个从影片的环境就可以对比出来;给影片加上了片头引子和结尾(片头的一起案件和结尾女主角在病房里),让其能够比较符合旧版的特点;但更重要的是——给这个故事所示的案件整合了一些旧版第三部分那个案件的一些要素,并以此让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
旧版的恐怖主要是体现在影片的首尾两起案件上,在这样的安排下使得影片具有了首尾呼应的作用,这两个案件的经过其实都不是很复杂,好在这两起案件在影片所占的时间并不长,这样就使得这部分的剧情显得很紧凑,也增强了恐怖感。但影片的最大缺点却是在影片的中间部分,这部分讲的是密探追捕逃犯的过程,基本上没有任何“恐怖”而言,而且情节拖沓,在影片中是占了很大的篇幅,让人看着很乏味。应当说这种算不上很复杂的“恐怖”案件,如果做成短片也许会更好,但做成这样的长片就显得不够时间,于是只能在影片的中期拿这种剧情来填充时间。如果按“虎头+猪肚+豹尾”的结构来看,本片的“猪肚”部分就显得很无聊,好在有能引人入胜的“虎头”和“豹尾”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这样的不足。本片除了恐怖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意义,但至少作为一部恐怖片算是合格了,不过影片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新版实际上就是把旧版的“虎头”部分也就是开头的那起案件,扩充到了整部影片的长度上,并将其演绎成了另外一种结局,这使得影片就只是在专心讲这么一个案件上。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把这个案件的每一处细节都完整讲出来,但问题在于对这么一个并不怎么复杂的案件,花这么大篇幅来讲就显得很拖拉,也降低了影片的恐怖感。也许是为了填充时间,影片给女主角加入了很多额外的情节,让她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打电话和等待以外还做了许多事情,但这些情节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最后女主角和凶手搏斗的那段反倒给人了一种紧张刺激的感觉,最后凶手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这倒不像是恐怖片的情节了。
这两部电影可以说都是体现了电影出品年代的那个时代特征:旧版的门锁都是那种用铁链拴上来加固的,旧版出现的电话全是那种拨盘式的,而且旧版无论是曼德拉奇思家还是后来吉尔的家都是没有加多少额外防备的;新版不用说了,不但电话都换成了新式的,而且还出现了手机,更不用说新版的曼德拉奇思家基本上实现了全自动控制——只需要动动遥控器就可以操作家里的一切。从电影反映的时代差距,不得不让人感叹技术的进步。
很多人指责新版电影“不够恐怖”,其实新版的很多问题不过是旧版一些问题的扩大化而已。从旧版也可以看出因为题材的限制而做出了一些妥协和掩饰,到了新版这里只是这些问题很难再被掩饰了而已。
附:新旧版几起案件的总结
旧版案件一
地点:曼德拉奇思家
遇难者:曼德拉奇思家的两个孩子(被发现惨死在卧室里)
生还者:吉尔(尖叫着从房子里逃出)
科特(凶手)
旧版案件二
地点:吉尔的家
遇难者:吉尔的丈夫(被发现死在衣柜里?)
科特(凶手,被约翰警长当场击毙)
生还者:吉尔(被约翰警长及时救起)
吉尔的两个孩子(平安获救)
新版案件
地点:曼德拉奇思家
遇难者:第凡内(被发现死在浴室门口)
洛莎(被发现死在水里)
生还者:吉尔(被送往医院)
曼德拉奇思家的两个孩子(平安获救)
附注:凶手被成功抓获
2 ) 《来电惊魂》:没有暴力血腥 仍心惊惊
《来电惊魂》就是一位女演员一栋房子一个夜晚不断接打电话的故事。它是一部相当低成本的小制作,但却不像一些粗制滥造的恐怖片,因简就陋,漏洞百出;恰恰相反,该片导演对细节的铺陈以及连珠炮式惊悚氛围的营造令人击掌称赞。
《来》片有着较为严谨的逻辑,导演自一开始便做足了“前戏”,诸如影片开场时一年轻女人接到陌生电话随后发出尖叫、别墅地处偏远人迹罕至,壁炉炉火是遥控点火的……当导演把这些伏笔交代清楚后,就开始利用电影视听语言让观众最大限度介入主角的内心,身同感受那突如其来的困境。
曾经执导过游戏闯关式的《古墓丽影》系列的导演西蒙·韦斯特对此可谓拿手,尽管所用的都是恐怖片常用的老招式,但导演还是出色地运用交叉蒙太奇、对比反差等手法营造出一浪盖过一浪潮水般的惊悚感觉。影片没有恐怖片常有的极度暴力血腥场面,声响、音效、灯光、色调都如同电脑程序般设置得恰如其分,让人的内心刚平静下来又被屋内突如其来的惊吓激起千层浪。
在好莱坞崭露头角的年轻女演员卡米拉·贝勒在该片中表演相当棒,在这场个人Show中她基本上是靠脸部神情撑起整场戏,连对白台词都不多。看着一位如此天生丽质的女子被吓得花容失色,又怎么能不揪心呢?而且卡米拉·贝勒从头到尾都没有忘记自己在戏中的角色是个女高中生,对花季少女的性格以及崩溃前后的心态把握到位。
尽管《来电惊魂》总体上只是一部较浅层次的心理惊悚商业片,但仍能称得上近年来内地银幕上最精彩的恐怖片了。
转自:
http://www.coocaa.com/ 3 ) 终于给我一种不同的欧美惊悚片
不知为啥在我心中欧美的惊悚片给我的影响都是在视觉上面给人以很强的冲击,搞得造型比较恶心。然后用视觉刺激人的大脑神经,从而达到恐怖的目的~
但是本片好像不再走视觉的路线,当然不是说视觉上面完全没有,光线的照射给人的冲击也不小。但是觉得它最大的冲击还是来自于内心——一个人在一件陌生的房子里面,接到某个感觉对她了如指掌的电话。不要说女生,估计男生也会有内心发毛的感觉吧~~
本片给我最大的恐怖就是女主角接到警官的电话,说她接到的电话通过GPS定位来源就在房子里面~那一瞬间我的内心还真的陡然收缩了一下~这也太让人崩溃了吧~搞了半天竟然这个人和自己在一个屋子里面~~这个我觉得对于内心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4 ) 恰到好处的惊悚
我很怕恐怖片,基本不敢看的那种,但是恰好碰到cctv6在播原音,有点好奇于是从片头看起,之后发现女主角很养眼,湖边别墅也很巴适,灯还是感应滴,所以就借着胆子看了下去。
庆幸呀,这部片子没啥血腥变态的镜头^_^,基本是心理恐惧,可以感觉到那种寂静的深夜,一个人精神脆弱的在家,对一点风吹草低都疑神疑鬼的恐惧。不同的是影片中真是有个变态杀人魔,而女主角精神是被慢慢摧残至脆弱的,那句“他就在你屋子里”真是让人崩溃。。虽然是有预感,但是被证实了还是吓人~~~
感觉变态出现前,观众可以疑神疑鬼yy凶手身份时还是不错的,凶手出现后反而就没那么可怕了。
不得不说,最后在医院那一幕又吓了我一跳,哈哈。
总之,对我这个很少看恐怖片的人来说,这部片子的只惊悚不恐怖,而且分量恰到好处。
5 ) 淡如白水
这片本来要去电影院看的, 但现实中的MM由于发现我对影片中belle MM的兴趣过浓, 导致最后搞来搞去没去看成.
等FH的3区二版等到现在没有音信, 只有放弃了捡了JS那里最后一张回来看看.
看完过后,回味感觉-- 淡淡的一杯苏打水,难怪电影局的那些老古板也能把这片审核通过, 一改美国青春恐怖片的风格, no sex, no nudity, no strong language, 连暴力镜头都是那么的含蓄, 影片PG-13的分级我看都是太严了. 呵呵.
说说电影, 首先便是剧情本身属于很简单的类型, 故事对女主角和serial killer的具体铺垫都不是太多, 故事很快进入的单一的环境和belle 的独角戏中, 制造恐怖及紧张的方面主要来自硕大的房间,不断的异响和窗外的夜黒狂风, 我觉得导演在这些方面的把握还不错, 将观众引入一个很容易产生共鸣的环境 :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独自在家,空荡荡的大房子, 外面风雨交加, 突然在其他房间传出异响... 影片的前大半部分都还算中规中矩, 另外这张DVD在音效丰富程度上还是8错的, 环绕声道也较为活跃, 为增添恐怖气氛加了不少分. 但是在killer现身过后的高潮部分就显得相当平庸了, 不仅killer本身垃圾的要死--简直完全没有前次作案的风范:-) , 整个追逐过程相当幼稚, 顺带救2个小孩以呼应剧前主角和父亲间的responsible的对话. 最后结束得也是简单令人咤舌. 这样简单到不行的高潮, 直接导致此片整体水平的评价偏低.
再说说Camilla mm, 哎....... 几年不见, 人长得挺漂亮的, 算是长对头了, 不少白人mm teenage的时候乖得要命, 稍微大点就越长越丑. 比如那个簸箕.小丝. 不过Camilla 在这片里面的演技实在还是没有太多亮点, 只能算及格, 类比起scream中的Campbell 或者 去年暑假你搞乜鬼中的love hewitt 甚至还稍逊一筹. 看来Camilla mm的演技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要走.
总结一下本片, 就是一部父母带孩子都可以看的家庭级恐怖片, 无聊之时看看倒也不至于睡着.
oh, btw: 这片就一普通娱乐大众的恐怖片, 根本不存在看懂没懂的问题 , 有朋友说导演要表达什么什么, 这说得太过了, 这种在影片最后加点噱头, 主角产生幻觉,恶梦 , 或者来点小续曲的东东, 这在恐怖片里面简直多如牛毛, 没什么特别的, 不要动辄上升到自己觉得导演想要表达什么什么含意,抒发什么情感, 富含什么哲理..... 不必将一杯苏打水喝了一口, 就说尝到了卡普奇诺的味道.
6 ) 步步为营
比起那种满是折肢挖眼恶心画面的恐怖片,我其实更怕这种步步为营、考验心理承受能力的惊竦片。我在明处,人在暗处,如影随形,防不胜防,着实能惊出人一身冷汗!这部电影几乎是卡米拉的独角戏,直到影片结束我都没看清那个变态杀手的模样。导演很会省钱,据我目测,该片最大的投入八成就是那栋豪宅的租金了……
美女
很喜欢,女主很像阿汤哥!
这是个很现实的恐怖题材
一个人的表演
营造气氛还可以,这个杀手也太逊了
很恐怖,一惊一乍的。
2008.3.12 DVD
卡米拉贝勒实在太漂亮了啊,亲。流口水
女主演很漂亮~
女主角超正点,剧情超烂...
不错的翻拍.
节奏挺好的 就是打斗场面没有前面可怕
在电影院看的.房子很漂亮.
没看过原作的那部,就这部看还行吧
7/10,这电影不挺好看的?惊悚氛围营造的很好,看着跟着女主一起紧张。不明白你们,女主只会叫各种作死又嫌弃人蠢没智商,女主机智勇猛怒斗歹徒又说人歹徒太垃圾,所以到底要怎样你们才满意啊?真难伺候。
again, hot girl + freaky guy... so old school...
蹩脚的翻拍
最后那点没看懂
[PhD] 剧情简单但声光气氛很好适合电影院看
小时候记忆不算,大了之后第一次进现代化影院。音效很震撼,但是片子就惨点儿。(万达中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