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些公路片之后,会对这个题材的套路有些见头知尾,导演往往特别想通过一对搭档的一段旅程作为横切面,去展示电影拍摄时的社会,所以很多时候是会出现一些非常刻意的煽情、逗乐、深沉等等。
这个电影导演我怀疑是个有内向敏感特质的人,或许还有点同性倾向,因为台词和人物表现上会时不时让我的雷达滴滴一下。比如,麦克斯和妹子睡完,第二天说做爱有益身体健康。莱恩问麦克斯,你之前所在的地方没有女人,那你们怎么做爱?麦克斯无语。再比如,他趁着麦克斯分神的时候做女步跳舞,被吼一嗓子后乖乖找女的跳舞。以及非常明显的,干脆让莱恩被一个拉皮条的gay差点强了。
再就是麦克斯的妹妹克莉,她之前和哥哥一起到处流浪,出场时穿着工装背带裤,和一个充满性诱惑力的熟女弗兰奇住在一个画着花花的房子,来着一辆同款花花的车。克莉应该是代表了一种积极生活、温暖的精神,从熟女姐姐胸大无脑的水平看,很可能是克莉捡走了熟女,克莉不再流浪,开始经营一个家庭回收站,熟女姐姐是她的合作伙伴。
我觉得这对姐妹是麦克斯和莱恩的投射,包括名字上,莱恩叫弗朗西斯,熟女姐姐叫弗兰奇,似乎是个对应的名字。
弗兰奇几乎饥渴地用自己的一切去换来爱,她笨手笨脚,徐娘半老却是年轻女孩一样娇滴滴的声音和性格,之前被一个混蛋男人打了整整一晚上。而身材瘦弱的弗朗西斯/弗兰克虽然年纪上当了父亲,但一直使用欢脱小男孩的滑稽举止来为自己博得关注和关爱或者只是单纯自我保护,并且也被一个混蛋男人打了一晚上。
再就是,他们似乎并不渴望身体上的给予,更多的是渴望爱,麦克斯和女性之间的荷尔蒙似乎完全不会影响到莱恩,我怀疑莱恩可能并没有爱女人的能力,他需要母亲一样爱他,他也愿意为母亲付出的那类大地之母的女性,我觉得克莉有这个潜质。但他的女朋友只是一个小女人,她很可能是看出了莱恩的这个特质,这个男人无法像其他男人一样给她安全感。安娜应该是非常爱他,爱到去伤害莱恩来自虐,让自己和这个令自己绝望的男人断绝关系的程度,最佳证明就是她生下了莱恩的儿子。而在男人方面,监狱的同性恋给了莱恩优渥的工作,可以和他开怀痛饮,但莱恩宁愿差点被打死也不愿意和他发生关系。
弗朗吉虽然散发着女性荷尔蒙,不断地聊骚麦克斯,但她面对屋子里喝醉了的麦克斯,却只是把他扶起来而不是借机发生关系。或许,对应着弗朗西斯要找一个强大温柔母亲一样的女性,弗朗吉要找一个强大威严父亲一样的男性。电影里,他们两个都在同性中选择了需要的人,弗朗西斯选择了强大威严的父亲,弗朗吉选择了强大温柔的母亲。
此外,虽然麦克斯穿得多,但他没有那么冷,他只是觉得自己只有冷漠才能对抗世界的冷漠,或许他的外冷内热加上高大粗犷吸引了这俩缺爱的。
莱恩在麦克斯眼里是天真、无助的小孩子,用冷漠暴力狂人设包裹自己的麦克斯相信他并把他从路边捡走,给他每日灌输:你是我的合作伙伴,我们一起去匹兹堡洗车。
从莱恩在克莉家的表现看,他渴望一个稳定、温暖的家庭,天蓝色房子上画着黄色的花花,他和麦克斯住在这里,随便经营什么,他和麦克斯走了两个极端:麦克斯的脑回路里,他不断给自己洗脑冷漠怀疑、不近人情的人设,但其实耿直而热心奉献,他用business洗脑自己是个无情的生意人,而莱恩是他的business partner;莱恩永远抱着那个给孩子的小台灯,台灯,点亮了就代表光明,被一路抱着,就是一路抱着对光明的希望,莱恩追求爱,无论是女人的还是男人的爱,再次一点也要追求存在感,尽可能避免暴力,愿意自己做一个小丑让别人笑。
他提到他小时候在主日学校被修女毫不留情地打手心的事,麦克斯问他,你怎么能忍受那个老女人这么对你,莱恩说那不是老女人,她是修女。所以莱恩的性格成长中,环境的压抑刻板训练了他的服从性,遇到麦克斯第一天,就允许他给自己取了莱恩这个名字。修女代表的女性的威严也让他具有一些类似于性别未分化时期少年儿童的心态,渴望爱与保护,有很强的敏感度和直觉,但也因为太注重爱与希望,所以幻灭时会彻底被摧毁。
电影名来自莱恩讲的那个笑话,稻草人不是吓走了乌鸦,而是乌鸦看到稻草人这么可笑,它哈哈笑了起来,算了,这稻草人都这样了,我们不攻击它了。
似乎莱恩和麦克斯,都认为自己是稻草人,麦克斯觉得自己是被时代抛弃的老稻草人,只能无力地挥舞着老拳,尽可能地去赶走周围的乌鸦,但只能任由乌鸦对他的哈哈大笑,然而为了挽回莱恩,他愿意让自己变成滑稽到能逗笑乌鸦的稻草人。莱恩觉得自己是稻草人,只要自己有滑稽别人的价值,乌鸦就不攻击他了,农民也需要他,他很乐意给人带来欢乐。可是那次同性强暴的经历,撕碎了他的保护层,真正要伤害他的人不会因为他的滑稽而放过他,欢脱的滑稽在纯正的暴力面前不堪一击,也证明了乌鸦并不是在笑稻草人,如果乌鸦有足够强的利爪,它照样会撕碎稻草人,而对于强大的乌鸦来说,撕碎稻草人也是一种滑稽,正如同性恋莱利说的,一个他自认为是生活小乐子的东西。莱恩最后的崩坏也起源于此,他发现自己掌握的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的能力和意义被轻易地践踏得粉碎,出狱后的酒吧里,他已经开始厌世,当麦克斯又展示出暴力时,莱恩可能是想到了那次暴力的经历,决心和暴力决断,直到麦克斯为了他舍弃了自己的生存法则,用莱恩一直以来的滑稽生存法则去化解暴力,一件一件脱下自己的冷血伪装,像之前莱恩一样把自己不设防地袒露在世界上,用这样的牺牲让莱恩重新回归,从这个角度说,他在那一刻爱莱恩胜过他自己。同时,
他们两个之间的情感是交互的,最初是弱小滑稽的莱恩把自己的追求托付给强大的麦克斯,用滑稽和笨手笨脚获得麦克斯的保护和关注,用忠心耿耿地追随让麦克斯又重拾勇气,他自己也从麦克斯身上获得了力量,但麦克斯给他的未来中没有家庭与温暖,并且在监狱中抛弃了他、把自己的责任怪罪到他身上,导致发生了那夜的殴打事件,所以他还是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安妮和自己孩子身上,那是他的灯塔。他在看安妮之前还去了趟教堂祈祷,结果安妮骗他,他害死了自己的儿子,这个孩子因为他只能入地狱。这是撕碎稻草人的最后一只乌鸦,莱恩彻底疯了,他眼神空洞地夸张表演着去吸引孩子的注意,问他们是否喜欢long johnny,他是古怪的long johnny,并抱起一个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水池深处,被麦克斯捞起时,这个曾经的滑稽男孩,嘶吼着:I want to fight with them!蜕变成男人的成长杀死他。
但自从莱恩崩坏掉起,麦克斯却一步一步似乎彻底走出了冷漠的外壳,他毫无保留地温暖着这个被他孵化出的男人,到后来他无法割舍已经毫无businesses partner价值的莱恩,他愿意自己做惹人大笑的稻草人,甚至愿意破坏十年来的匹兹堡洗车店计划,用全部拿来businesses的二十万去换回莱恩继续陪伴他,他不能再回到过去一个人的状态了。
他们是麦田里相互的守望者。
写完之后过了半个月,有天晚上突然想到,导演从来没有表现过麦克斯在匹兹堡的二十万是真实存在的。或许,麦克斯会在匹兹堡遇到和莱恩一样的幻灭,发现一路追寻的希望都是幻影,他救不了莱恩也救不了自己,只剩下两个没有希望的稻草人被全世界的乌鸦嘲笑。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8/scarecrow28.html稻草人
本片获得1973年第28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
电影讲述两个男人一同旅行的故事。刚刚出狱的高个子在搭车时认识了曾是水手的矮个子,两人意气相投。高个子提出两人合伙做洗车生意,但必须在匹兹堡。矮个子同意了,但他先要去底特律看望从没见过的孩子。于是,两人开始旅途。之后,两人在一个城市打工被撵了出来,在一个城市与一个女人寻欢作乐。一段旅程后,两人去找高个子的朋友。高个子朋友见到他后非常高兴。亲切的欢迎两人。同时,高个子与朋友的合伙人打得火热,之后就发生了关系。随后,在高个子朋友的生日宴上,四人玩得很开心。但是一个男人挑衅高个子,两人就在餐厅外大打出手。因此,两人关了起来,要做一个月的苦工。在狱中,矮个子与一个小有权利的金发男人相处得很好,高个子则在一旁生矮个子的闷气。一天晚上,矮个子与金发男人喝的很晚,金发男人就要强奸矮个子。矮个子誓死不从,被金发男人打得不成人样。之后,高个子在劳动时,趁人不注意将金发男人痛打一顿。出狱后,矮个子来到女人家门前,但没有进去只打了电话。女人告诉矮个子自己已经嫁人,并骗他孩子根本没出世。最后,强颜欢笑的矮个子经受不住这个打击,疯掉了。高个子决心照顾他,他就从身上找出很多钱,买机票去匹兹堡了。
这是一部很平淡的电影,而且又是众多“反映社会现实”电影中的一部。为什么差不多每部艺术电影都可以套上这样的模式?“社会现实”我已经看够了,能不能拍点别?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们一点创意都没啊!还是说回影片,本片就是通过两人在旅途中的遭遇,反映七十年代美国社会中小人物的生活状况。但是,本片反映的社会现实并不彻底,没有深入挖掘出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只是走马观花般的表现一下。现在让我回想影片都提出了哪些问题,我根本就答不出!因此,本片是一部很泛泛的“社会现实”电影,看起来煞有介事,其实内部空洞的很。或许,影片就是想表现这样的效果,如“稻草人”一样,表面看起来是一部好电影,其实里面只是一堆稻草。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电影表现的两个男主角如稻草人一样,外表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其实内心充满了不如意。如果真的这么理解的话,那么这部影片更没有价值了。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是小人物,人人都有着自己不幸的一面,谁的生是顺风顺水?谁的生活事事如意呢?如果片中两个男主角是稻草人,那么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稻草人。说白了,电影讲得是一通废话!而且,从片中看,高个子是有钱人,矮个子虽然生活孤单但也有一定的积蓄,这样的两个人生活起来并不辛苦,谈何“稻草人”?总之,本片虽然反映了社会现实、底层生活的小人物,但是视角选择得不对,太牵强。
电影拍摄方面比较普通。除了片头最开始的、犹如“大漠孤烟直”的大远景外,其他场景都很普通。当然,本片导演还是非常喜欢远景的,在监狱外的几个镜头就很有特点,只可惜与剧情没什么关联。此外,高个子与几个女人调情的场景太突兀,根本没有贴近影片主题。难道这部分场景是要告诉观众们,高个子很好色,矮个子对女人没兴趣?
额外说一句。本片虽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电影,但片中人们的生活与二十一世纪无异。这是说明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就很进步,还是我们现代社会进步不明显,步伐太慢?
本片出彩之处在演员。高个子扮演者Gene Hackman是非常有实力的演员,他的电影看过不少。从本片第一个画面中,他远远的走来,我就猜出是他了。因为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演技派,各类型电影中都有他。矮个子扮演者则是初出茅庐,但已经有所成就的Al Pacino,他在片中的样子还很青涩。这两人的演技在片中非常精彩,一个字形容就足够了——棒!其他人都是龙套,不说也罢。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稻草人”电影,内容普通、主题乏味,而且还非常泛泛。唯一值得看的是,不暴虐的Al Pacino和演技炉火纯青的Gene Hackman。
截图:
稻草人.Scarecrow.1[00_26_39][20120824-172426-2]稻草人.Scarecrow.1[00_26_39][20120824-172401-0]
序列:0907
稻草人.Scarecrow.1973.D5.MiniSD-TLF
2012-08-24
我想如果不是Al Pacino,我不会看这部电影,或许短期内不会看,或许一辈子不会看,尽管此片拿了73年的戛纳金棕榈,可还是足够冷门(豆瓣不足千人的评价)。我想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题材的陈旧,讲述两个老爷们友情的影片,毕竟在之前的69年(天啊,在某些人眼里那真是个黄金时代:嬉皮士、反战运动、伍德斯托克)单单一年美国就出了三部同类型的旷世杰作:能列入公路电影鼻祖的《逍遥骑士》,无可比拟的《虎豹小霸王》和那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午夜牛郎》。二是导演的不出名,这名低产的导演只拍了不到10部长片,基本上都是冷门到不行的。其实片中唯一的亮点就是片中两位影帝的演出:Al Pacino和Gene Hackman。本来看此片时,并没有对这部电影抱有多大的期望值,但是看完之后我就后悔自己怎么还是改不了动不动就喜欢盖棺定论的臭毛病。五星乖乖送上。
人的一生是一条坎坷不平的单向路,路上充满了无常和无奈的事情。我们可以强装笑脸来迎接,也可以灰头土脸的逃避。片中Al Pacino饰演的弗朗西斯无疑是乐观的前者,他在年轻时为了逃避做父亲的责任而出海做了一名海员。他这次回乡是见未曾谋面甚至不知性别的孩子,为此他还随身带了一件送给孩子的礼物——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灯。这灯或许会照亮他的生活,或许会熄灭他的生活——人生的无奈之处就是在于只能有这两种结果。在途中他遇上了他一生最好的朋友马克思,马克思是一个刚出狱的强壮男人,阳刚野蛮。马克思是打算开一家洗车店并诚邀弗朗西斯入伙,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他们在路上的生活。路上他们有过寻春整蛊的荒唐欢笑,也有过难堪受辱的无助痛苦。虽然两人的心态在此中慢慢改变,但是他们之间的友情却是越来越坚不可摧。
如果把人比作一头骆驼的话,那么让人烦恼痛苦不已的繁琐俗事就是一根一根的稻草,总有一根会把你压垮,然后就再也站立不起来。压垮弗朗西斯的那根稻草是妻子改嫁、父子不认这件无比痛心的事情(更痛心的是他们之间连面都没能一见)。当他把一路珍惜维护的礼物像垃圾一样随便扔掉的时候,他的家就不存在了,他的生活也没有了意义和依靠。在一个美丽的喷泉边,弗朗西斯在与几个小孩玩耍嬉戏,马克思在一边喝酒。突然弗朗西斯刚扛起了一个小孩走到了水池中,他的精神已经崩溃了。马克思把他救了下来,送到医院,可是得到的结果却是弗朗西斯完全疯掉了,这个连差点被鸡奸和痛殴都撑过来的乐观男人疯掉了!在医院里马克思说要好好照顾看护弗朗西斯。
在车站,马克思翻兜脱鞋(真的脱鞋,因为最后的10刀藏在他的鞋跟里)凑齐了回家的车费,买上车票的他没有穿上鞋而是用鞋子一下一下捶打着柜台…黑幕,演职员表出现,影片结束。
这个开放式的结尾会使观众产生这样一个疑问:马克思回到家后还会回来照看弗朗西斯吗?这个问题不在此讨论,因为还是那句话,人基本上就两个选择,因为人就在生与死两点之间不停徘徊,非进即退。
至于影片名《稻草人》,源自片中弗朗西斯讲的一个小故事:一个稻草人,穿着破旧衣服做着鬼脸站立在田里,乌鸦们会害怕他吗?不!乌鸦会笑。乌鸦会想:这个家伙被农人放到这里已经够可怜了,我们就不要烦它了。我不禁联想到我们在世上的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一个一个的稻草人呢,有的看起来华丽美观一些,有些看起来粗糙简陋一点,这些都无所谓,而生活中无休无止的琐碎事情便是一群一群的乌鸦,只是它们都是冷酷的,它们不但要豪夺我们的生命,还要巧取我们的精力。
而这个有关乌鸦的故事,我听过最凄惨的笑话了。
乍一想,还真不能马上说出稻草人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好像就是那种架在田间,用虚假的外形来吓走一些飞禽小走兽,不过遇上大胆的,落到你身上就知道你只是个稻草人而已,可能諑的你体无完肤。很荒凉、很孤独、很软弱(没有还手之力)。
回忆了一下,好像我以前真的没有看过露天电影,原来这是我看的第一部露天电影。。。寒风瑟瑟,感谢巴黎市政府,虽然冻得我半死,但这部电影还是很幽默的,共鸣和感动都从al pacino在电话亭打得那个电话开始,在这段之前,我只是感觉这是一部轻松幽默,演员表演很有劲的电影。但当pacino从电话亭里出来,被问到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的时候,他的回答让我崩溃了 就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这部电影,靠,pacino演的无可挑剔。
到了最后医院的一段,当一个主角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另一个主角拿着自己的小本子,说着自己有钱照顾他,却也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也明白了稻草人的意思。用一句很俗的句式来造句的话,就是:我们都是稻草人。
说实话,有个别细节没看懂,虽然是英文原版,但露天音效实在= = 而且也只能参考法语字幕。。。有空找中文字幕的再重温一次。
虽然是要表现那种冷漠背后的感情,但却有午夜牛郎的感觉
当阿帕还是个愣头青的时候,他的表演就很给力,有时太用力了。。。而电影本身,除去因为时长的关系而被剪辑掉,所以部分细枝末节交代不清之外,完美的人物刻画
谁能想到惯以硬汉形象示人的阿尔帕西诺也可以这么受呢?那小眼神也真是让人怜爱,还有那个突如其来的吻,真是令人大惊失色。
最后半小时太伤了。前面还笑得出来,农场不讲话心酸到电话亭简直鼻酸。虽然没字幕肯定错过不少信息,但这个了解到故事的大概我已经觉得很难过了。we are all scarecrow.唯一的治愈点:最后机场的Round trip?yeah round.我会陪着你,在敲击鞋底的声音中。
稻草人没有心,还任凭乌鸦的嘲笑,所以踏上旅途,梦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70年代流浪的边缘群体和这个国家一样都在渴求着,家庭的温暖、事业的成功,但幸福终究没有伴随着谎言和暴力如期而至,反而撕掉你一层层的伪装,残酷呈现,稻草人原来也有心,只不过这颗心更加脆弱、敏感,也更容易受伤和被禁锢
和《午夜牛郎》相比有点相形见绌,但是…但是!这部里的阿帕!pocket-sized…第五颗星送给小狗帕宝。一段磕磕碰碰的公路旅程,教会了爱暴力疑心重的人享受幽默和笑容。强迫性想好计划从不变更的他,也为另一个人打乱行程。你把最后的火柴送给了我,所以我选择你做我的伙伴。零散沿路碎片指向未尽的梦,好哀好伤,从未见过如此痛的强颜欢笑,搞怪开心果好难处理心殇。电影里的帕总是仰头围着男主转,歪头就能靠肩挽手也很自然的高度,真的就是有种不自知的色气…而且漂亮可爱天真活泼的忠诚小狗。以及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年轻的阿尔帕西诺演过在监狱里差点被rape的角色。use this information well‼️
相当忧伤的公路片,其实一切从吉恩·哈克曼钻铁丝网的踉踉跄跄早已注定,他和阿尔·帕西诺的命运就像是那团随风而逝的稻草球,只是没想到结尾会如此悲情,两个时刻用鲜明的个性武装自己的莫逆好友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无情,他们成了惹乌鸦发笑的稻草人,可谁又是乌鸦呢?还是其实大家都是稻草人?
电影里很多东西讲的并不隐晦,但一开始真的没有看懂。《稻草人》就如莱恩说的,它是用自己搞笑的样子赶走地乌鸦,莱恩也信奉着这一点,他单纯善良没有城府用着自己的幽默化解着世间的恶意。但他的朋友麦克斯却是个不信任他人信奉以暴制暴,外刚内柔的人。直到噩梦开始他们进了监狱,莱恩遇到了单纯的恶,原来不是所有人都是乌鸦,也会有更凶猛的野兽会撕碎稻草人,他被打的面目全非,最终麦克斯的以暴制暴才帮他得以解围。莱恩所信奉的规则被打破,出狱后在酒吧麦克斯跳着脱衣舞引得众人大笑,莱恩看着他像极了曾经的自己,就像一个跳梁小丑一样,他们角色互换了,他濒临崩溃。不再在信任他人的莱恩回到家门口却打电话给妻子,妻子出于抱怨说孩子早就死了,他最后的执念也就此破灭,在掩饰和欢笑中他疯掉了。剧本可以更精简一个半小时会更好。
帕西诺太擅长运动面部的小肌肉了
一个伪装快乐,一个伪装冷淡。
Francis Lionel Delbucci和Max好似被命运不断折腾的亡命鸳鸯。外部环境彰显的是从未见到过完整的有前途的工作条件,内部是不断被自身性格缺陷给引爆的混乱纠缠。两人即便是冲着非常明确的开洗车店的目的去拿钱,可是计划却并不清晰,这也是隐隐暗示着未来的黯然。虽然剧情中的两位男主角都有非常鲜明的缺点,可一点都不妨碍他们散发着可爱的光辉。Francis和前女友的一通电话非常经典,这一段对话直接宣告了Francis的精神死亡。Francis和Max,他们代表着被这个世界抛弃的人。Francis说着这个世界是会变的这样理性的话,却活得那么感性,为人善良。Max虽然经常暴力相向,但都是为了维护身边朋友。他们一路去寻钱,却未曾探寻一下自己的钱是否还在那里,他们傻乎乎地还相信着这个世界。两位表演真是绝了。
阿尔.帕西诺演出了热情下的恐惧,吉恩.哈克曼演出了冷漠下的热情。
光是看哈克曼和帕西诺飙戏就已经很满足了,而且帕西诺演得好受,才导致Bromance那么基。
小鸟依人的阿尔·帕西诺。
想了半天,还是引用主流影评,在当下更为恰当。因为美国早已经不存在那种替兄弟付账的时代了,更毋论说是精神病!---两个流浪汉身上凝聚着美国的传统价值——友情、义气和自由独立精神,但时境变迁,美国社会的势利、现实使主人公的美梦破灭,只得以悲剧告终。
喜欢这俩人。那盒礼物留在车上,没有到他孩子手上,我很伤心。
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的人太多了,不缺你我
比午夜牛郎好看得多!滑稽的面具是向世界求饶亦或对抗的最后手段,辛酸但不绝望,落至谷底再笑一笑,心是金子,就像绿野仙踪。哈克曼好福气啊有帕西诺这样的小可爱全心倒贴。劳教所金发坏哥哥面孔棱角分明挺美的,跟黑发的小可爱那个一下太棒了!
很难不去把这部和午夜牛郎相对比,不过相比施莱辛格镜头下的残酷、无以为家的大都会,沙茨伯格眼中的美国和流浪汉们更浪漫、疯狂(实际也很脆弱)。啊,帕西诺年轻时候怎么一点都没有后来的痞气,太惹人怜爱了,还跟哈克曼这种硬汉搭一起,那段脱衣舞之后变得真的有点腐。。。结尾不错
我是个冷血的混蛋 从未感到过温暖 可是你把最后一根火柴给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