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片种,武侠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争论颇多,遭遇最多坎坷但也得到了最多观众的拥护,一部《少林寺》引发了新中国武侠电影的“狂飙突进运动”。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少林寺》让他们看到了一种真正娱乐化的电影,而这部影片的成功使得李连杰成为继李小龙、成龙之后又一颗闪亮的武打明星。当年2角钱一张的电影票,这部电影最终票房1.82亿,很难想象当时的人回刷的次数有多少??!!经典就是经典,即使年代再早,设备再差,演技再普通,也掩盖不了一部好片所散发出来的光芒,以及其对中国武侠功夫片作出的巨大贡献!
这部电影小时候看过无数次的片段,但没有一次是真的完完整整的安安静静的看完。这次完整的看完这部电影,第一感觉这必须是一部动作片,片中对佛教的误读、对历史的简化和对故事情节的消弱,都表现出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功夫片。功夫片最大的看点当然是打斗,说实话,可能是现在时代不同了,我并不觉得这部电影的打斗戏有多么的好看,倒是套路很有看头,片中介绍了很多的少林武术套路。通过这片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少林寺在山下而不在山上。片中的牧羊女真是漂亮,她在将军家被撕开裤子时那一抹肉色真是性感。我还特地上网搜了搜丁岚,发现现在她已然丰硕了。唉,要么说青春时光要珍惜啊……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
很美的两句诗。
那个时候的李连杰才十九岁,还很青涩,距离他成为国际功夫巨星还有很远的距离;那时候的于承惠扮演的还是一个坏人,没有后来张三丰、叶问等角色的宗师风范;那时候的计春华开始饰演“秃鹰”这类外表狠辣的角色,然后一演就是几十年;那时候的于海已经让人感觉浩然正气扑面而来,如今依旧如此;那时候的我爸,还是个十二岁的小学生……
三十七年过去,于承惠和计春华两位老师已经先后去世,李连杰的身体也是伤病累累,于海老师也已七十七岁高龄,十二岁的男孩也已近天命之年。
现在的我们看来,《少林寺》这部电影故事很简单,主旨也不过匡扶正义、除恶扬善的老生常谈。
但在我的想象中,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少林寺》横空出世,一曲《牧羊曲》牵引着无数少年少女的幻梦,真实的武术让人更向往少林寺和少林功夫。除了武术镜头的精彩之外,抓蛤蟆、吃狗肉、李世民女扮男装等情节更是令老幼捧腹,以至于万人空巷,少年们纷纷离家直奔登封
“吃得三天素,就想上西天”,一番波折之后,觉远决心苦练武功。在这段唯美且令人激动的春霭、夏芳、秋叶、冬雪蒙太奇镜头中,李连杰展示了他的十八般武艺,雄健的拳术、呼啸生风的三节棍、轻捷的柳枪以及直破树桩的长刀,令人大呼过瘾!
别说三十七年,就算五十年,一百年,《少林寺》依旧是一非常优秀的电影。
之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吃狗肉情节,最近又看了一遍,里面的动作戏很用心,拳拳到肉,个个都是练家子啊。现在真的很少有这种经典武打动作片了!那时的李连杰青涩又帅气,这条武打路一去不复返啊!里面的歌曲也是经典,就是后面有关少林寺的影视剧也在沿用!感叹一下那时的实景吧,就算是那样的色调也是很美,连埋狗的地方都是山清水秀,
第一次看才5岁,看了多次,轰动效果造成了周边爆发,大众电影,挂历,玩具卡片,小人书,玩具人头像等等……从此开启了少林一系列电影,以及国产武打影视剧的高峰时代,当年李连杰的师兄弟,一个不少,都活跃在影视剧中。昙宗的扮演者于海,这个演技可以拿奖了,李连杰18岁,丁岚17岁,最美的CP组合,丁岚在很久一段时间,都是童年时期的女神,太美了。……在今天来看,少林寺依然十分好看,难怪当年轰动香港,外景的美,武术队员的身手,无替身……单单李连杰亲自骑马飞驰,就帅翻了。……PS: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是假的,十三少林寺僧人抓王仁则是真的。
一部足以彪炳中国电影史册的功夫片,也是李连杰的发轫之作,还留下了一首在当年广为传唱的歌曲,不少主演也都与世长辞了。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定不会仅仅只是在电影领域发挥影响,少林寺也因为这部作品而声名远播,之后不仅接二连三出品了大量以少林寺为题材的电影,同时功夫相关的运动、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弘扬。看那时候的武打片颇有看好莱坞早年枪战片的感觉。真的是【一招一式】,哈哈哈。
郑绪岚的牧羊曲
李连杰的经典电影,最近看到李连杰,已经认不出他来了,岁月催人老啊
“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能持。”“尽形寿,不偷盗,汝今能持否?”“能持。”“尽形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能持。”美丽善良的牧羊女呀~ 这片子交织着天真的浪漫主义和残酷的现实主义,很狠。
多牛B 啊。。 1982年,《少林寺》公映,内地以当时一毛的票价,累计票房高达一亿以上。 要换成现在50块一张票的话票房得多少啊。。
经典中的经典,青葱的李连杰,少时惩恶扬善的武侠梦!
自己给少林惹一身祸,全给哥们扛了,还白得一妞。
又是一部看过几十遍也不腻的经典
七末八初大陆武术界的表演潜力足以让你惊叹,看看领衔阵容中有多少是首次上镜就表演得如此自然到位?于海于承惠计春华等一大批人甚至和李连杰一样成为电影明星!李连杰与丁岚组合放在整个中国电影圈都可以算顶级金童玉女。反倒是最响当当的这个“武”字,今天看来惊艳略褪。演员们都是精湛纯熟的练家子自是没错,但武术表演的套路化痕迹过重。比如神腿踢出,秃鹰一把抄住,还用力向上一端,帮着对方做后空翻?张鑫炎其实不是功夫片导演。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878036494/
小学三年级,离家出走去少林寺——未遂。
曾经的热度证明了本片的成功。—— 李连杰回忆,拍《少林寺》时他的片酬是1元1天,10个月挣了300多元,给电影公司带来了上亿元的票房。“城里1毛钱1张票,在农村,1块砖头可以换1张电影票,老百姓为看电影把厕所都扒了,当时砖两分钱1块。”-时光网
李连杰出道的第一部作品,一招一式都是戏,在没有特效渲染的当时,拳拳到肉的对决更让观众看到影人的诚意,一众配角也都是练家子,牧羊曲一传就是二十年呀,好片永远不过时。
虽然是一部很老的片子,但是真的记忆很深刻,李连杰当时虽然演技还很青涩,但是已经很好了,不管是剧情还是演员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个片子的牛B之处还是在于当年一分钱的电影票价而票房过亿
李连杰的成名之作,拍的很大气,场面好看,不失幽默,值得重温!歌曲牧羊女也很经典好听!
前五分钟少林寺介绍很传神。这么一看,释小龙可真像李连杰啊!确实包括动作戏在内,各方面都有不成熟的地方,但这些缺点却处处透露着时代沉淀后的经典。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叙事,在那个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的内地电影年代,能把故事讲的这样引人入胜可太难得了。再一个就是人物塑造,片中的和尚形象大部分都不是一板一眼,甚至还贡献了“吃狗肉”这样的名场面,演员选的也好,能看出都是会功夫的。
很小的时候听爸爸说,他们年轻人专门坐两个小时的汽车去徐州看这个电影。我家在农村,所以可以想象它的影响力。28年过去,一毛钱的神话成就了一个奇迹,一个经典。
听父亲说,那时候为了看这部电影夜里跑了几十里地去县城看,那时候一张电影票一毛钱,可见这部电影对父辈们的影响有多大。
经典啊经典,记得小和尚春心荡漾,老和尚问“能持否?”,哈哈,当时年龄小没看懂,也没有百度可查,长大后才明白。“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这首《牧羊曲》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