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与熏陶》
——看美国电影《天堂之路》有感
岩泉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我从中央台电影频道观看到了一部美国电影《天堂之路》,是“福克斯探照灯电影公司”出品的。起初,还以为是科幻片,看着,看着,才知道是一部大型战争故事片。故事描述的是:在1942年的一个晚上,驻扎在新加坡的澳大利亚和英国军人正在举办一个盛大的舞会,大家随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也有的坐在一旁悠闲地聊着天。就在这时,一声炮弹的巨响!打破了喧闹而祥和的气氛,骤然间鸦雀无声——战争来了!
于是,澳军上尉立即发布紧急命令,要求所有的女人和儿童必须全部撤退,军人们准备迎战。在草草的告别后,女人和儿童们登上了回家的大船……
船在大海上小心地航行着,船上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直到天空中突然出现日军的战斗机向她们实施了猛烈的轰炸,迫使她们弃船,跳入水中,寻找生路。
黑夜过去了,一些幸存者经过一夜的漂泊,来到了一个小岛,不幸被岛上的日军抓到了集中营。集中营里有许多的妇女和儿童,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但遭受着同样的命运。
在集中营里,他们忍受着非人的待遇。那里的环境很差,很多人感染上了疟疾等疾病。有一天,一位老夫人患病,生命垂危。为了给老人治病,一位名叫魏英的女囚在深夜日军防范性稍为松懈时,冒险在集中营的铁丝护围旁用自己的物品和外面的人交换了一些药物,被日军发现后活活烧死。
日军们不给她们提供充足的生活用品,一次女囚们在洗浴时为了争夺一块小小的肥皂而动手打架。在这里妇女和儿童经常挨饿,还要像奴隶一样地工作和劳动,她们被断绝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使得人们对生活很绝望,对未来没有希望,有许多人在绝望中死去了。
这时,在皇家音乐学院受过良好训练的英国人爱德丽亚看到人们在逐渐的堕落,(正如咱中国的古话所云“哀莫大于心死”),于是,心中萌生了成立合唱队的想法,在她的努力下,他们演唱了很多优雅的古典名曲,为他们枯燥的生活平添了乐趣,一时间像是找到了自我的价值,使近乎绝望的囚徒们产生了对生的渴望。
她们用歌声扫去心里的阴霾,借歌声建筑美丽的天堂。起初,日本军人,特别是那个一脸横肉的野蛮残暴的日本下层军官,动不动就用皮鞭抽打,用枪托重击他的囚徒们。
可是有一次,当那些女俘们又聚集到一起,正忘我地唱着歌的时候,那个残忍的日本军官(第一次见面,说他是记者的那个日本军官)命令那个一脸横肉野蛮成性的下属带领日本兵去驱散她们。但是,那些女人们却若无其事,甚至旁若无人地尽情唱着。没想到,几个日本士兵一边走,一边有意或无意地听那些女人们唱歌。听着,听着,便不由自主地将手中端着的步枪慢慢地放下来,最后这几个士兵,也情不自禁地一同坐了下来凝神地倾听着,听得是那样地专注。以致完全被歌声所“俘虏”了,一脸凶相烟消云散,顷刻间恶魔仿佛变成了天使。
坐在远处的几位日本军官,也完全忘记了自身的职业,一个个幸福得像走在去天堂的路上。当歌声从高到低,由远而近最后嘎然而止的霎那间,所有的军官和士兵们似乎都沉醉在仙境之中而流恋忘返。突然,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这种气氛与此时此刻的环境形成极为强烈的反差。
更出人意料的是,那位一脸横肉野蛮残暴又凶狠的日本下层军官,此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还单独地把那位女子合唱队的指挥叫到海滨丛林中听他唱歌。虽然他的歌唱得并不怎么好听,但却唱得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唱完了就问那位女指挥:“好听吗,你喜欢?”她点了点……
在赶她到丛林去的路上,虽然那个日本军官同样是用枪押着她一步一步恐惶地朝前走去,但此时的凶狠只是由于他职业的习惯而非出于内心的野蛮。所以,可怕而不可恨,对她有惊无险。
看了这部《天堂之路》,我感悟到歌声的力量,这时才读懂了“音乐无国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这就是美的熏陶,情的感化,爱的消融。武力,只可以征服一个人的肉体,而音乐却能感化振撼一个人的灵魂。
江西省崇仁县道南路87号301室:岩泉(邮编:344200)
电话:/15179457954 /15910696501/QQ:1976547174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email protected]杞国岩泉的BLOG
http://blo g.sina.com.cn/u/1253982521
欧美的二战电影很少有亚洲战场的故事吧,这个电影这一点还挺吸引人的,让一群欧洲的贵妇成为了日本人的奴隶,突然觉得似乎和我们的民族有了共情。在战争中没有上前线的人最惨也就是像这帮女人一样了吧,和战俘没什么区别,每天劳作还好被日军恐吓欺凌。生活的地方破的简直我都佩服导演从哪里找到的这些拍摄地……但即使这样的环境掩盖不住他们身上的贵气和勇气,在农田里讨论音乐,在油灯下创作乐谱,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唱合唱,在这个时候可能更需要精神寄托吧,需要坚强的意志才能熬到战争结束。有几个凸显的女主,老凯当年还是嫩嫩的小凯,小凯的演技就很动人了,在如此境况下不屈和戏谑,受刑之后还是嘴硬,我倒觉得要是伊丽莎白的导演看完这部电影可能更想找她演伊丽莎白了。最后战争胜利了,danny boy是我们当年合唱的时候在台上演出过的曲子,所以片尾曲听到时很是触动,我不知道这曲子是在这个环境被创作出来的。本来是想补凯特的电影,看了这部多主角的戏感觉也不错。
「The worse they behave, the sorrier I feel for them.」
又是一部二战的电影,女性的坚忍和韧性。
一种态度——泰然处之
实质上拍的不怎么样,剧本太多地方有问题,但女演员们都太棒了,主题更是棒极,很大一个浪费,血本无归几乎是肯定。
那句话可能真的是对的:生命之上 一无所有 活着就能创造奇迹 很感人的片子
医生为了换取更好的物品敲取了死者身上的物品.一个修女为了保护自己的同伴对日军撒了谎,她说:"我撒了谎,但我相信上帝会为我高兴的!"她们一起唱歌,感动了所有人.一个日本军人把她拉到无人的森林里,唱歌.她们为了活下去加入了日军的俱乐部,出卖自己的灵魂."上帝终究会拔掉她们美丽的翅膀."
女性版桂河大桥。。。
4.3。小时候看的。大咖很多的电影,其中有些当时还不是大咖。果然,能服务有教养的高级军官,有热水,有肥皂,有人就要叛变。泼汽油杀人的士兵带枪把女人赶到丛林深处,只为让她们一听自己吟唱的家乡歌谣——但这并不进一步说明别的什么,尤其不妨碍杀人。
咱们总喜欢想那么多,什么礼数什么的,美国人就简单粗暴,什么道德什么文明,直接两颗原子弹啥事都解决了,我也没见日本有人谴责美国啊,反而还跪舔呢,所以说拳头才是硬道理
这电影居然都有7以上的分??就里面暗戳戳给日军洗白的地方就让人看的恶心的想吐。
还是蛮喜欢这部大魔王早期的作品,真实故事改编,歌曲也是幸存者录制的。有着舞台剧底子的大魔王,即使在大银幕上初来乍到,也不会显得很稚嫩。
有Julianna Margulies!!!!!!!!每次听杜普雷的E minor都会颅内升天,开头用这首来当配乐非常棒,给全片定下了非常宏大肃穆的基调。后面的波莱罗,Danny boy,都能给观众带来惊喜。Girls help girls的故事总是能让我热泪盈眶,也是一部将女性群像塑造得很好的电影了!我Julianna的爆炸头实在太优秀了哈哈哈哈,一眼就能在人群中找到她
故事发生在1942年的新加坡,宁静的夜晚,一场洋溢着欢快气氛的舞会正在进行之中
我觉得这个电影毁在了那个年代,那时的观众还不懂得如何欣赏这类没有大情节的影片。女神们年轻时都太美了!!!And I ship Fran and Cate, haha!
CCAV上看的吧,记不太清楚了,当时还以为是梅奶奶演的呢!
Cate Blanchett美国长片处女作。开篇是Raffles Hotel的全景,这个充满殖民色彩的旅馆将电影的主题暗暗揭开。而与它同处一个城市的我,也因此对此片多了一些些好感。
题材本身的力量足够强大 泪流满面ing
有些精神任何人时候都不能放弃
记得是高中看的,当时给我的震撼还是蛮大的,还为之写了篇作文,当然内容已经不记得了。。
遗珠大片,虽然手法传统,但故事和表演都很有力量,初涉国际影坛的Blanchett还有来自各地的众实力派女星一起飙戏看得过瘾,二十年后已经具有考古价值。PS. 原来McDormand还被提名了某最差演员和口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