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季的团战比去年多了2期,其实团战的确可以激发歌手之间的火花,所以一开始看到团战增加是开心的(至少一开始的想法)。
今年的录制时间简直魔鬼,3天2期真的对歌手们在备歌方面很大的考验(知道因为疫情,但是觉得太可惜这次的歌手阵容了)
建议:
下一季如果可以,可不可以让每组的歌手都碰上?比如A1对B1, A2对B2, A1对B2, A2对B1? 虽然知道这在行程安排上有点困难,但各组歌手要是都能碰上,至少也让团战投票时比较平衡? 比起2场团战都是同样队伍,录制时间间隔那么短,观众蛮容易因为偏爱某组而让另组直接淘汰?
还有选歌方面,很感激今年没有抖音神曲(虽然这样出圈几率小了),但真别全部老歌啊。可能建议团战有个规定?比如至少一首新歌,全部老歌真的比较难吸引人(除非老歌的改编真的出众)。
上一季很好看,而且从第9期到12期,组合基本固定了,还每期一起出现,所以到最后大家对每个组合的舞台都有印象,即使不粉,也有路人感的眼缘。
反观这一季,前期A组消失1个月,后期直通也消失1个月,哪来的机会和观众培养到眼缘? 比如说,直通组少很多的舞台,到第12期,除了粉丝,观众还记得他们的作品吗?第依祖在后期的观众缘培养起来了,结果盛典没去,观众能不怨吗?
就整个赛制搞得到最后,每一组合都好像缺些名正言顺的感觉。(个人感觉)。
再来,最后一期那内投,不得不说,精神小伙在这一季的选曲搭配风格一切都很好,赢得金色搭档也没啥问题。可就败在那个内投30票,让两轮观众投票感觉直接投了个寂寞,就是会人觉得冠军就是内定的。
建议:
别再有直通这烂赛制了,直通组直接少了好多舞台(歌手唱得好反而舞台少了是什么逻辑?),还没法培养观众缘。
要是要互投,盛典2期都该有互投环节,也许10分成5,5分(11期5分,12期5分),或者一期5,3,2制,让歌手分别投下心目中的第一二三的表演。这样虽然比较麻烦,但至少不会像这季那样内投30分直接知道成绩了,也不会有现在的内定说。。。
总结:
我们的歌真的是个好节目,至少让前辈歌手和新声歌手合作这概念很好。歌手阵容都很好,今年真的就因为赛制搞得乱七八糟,是真觉得可惜,衷心希望下季会更好!
毛不易最初写《一荤一素》,是为了思念母亲。郑云龙与孙楠翻唱的《一荤一素》,却是入木三分地将这份思念之情融入歌声,勾出听者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眷念。
“日出又日落,深处再深处,一张小方桌,有一荤一素,一个身影从容地忙忙碌碌,一双手让这时光有了温度。”
大龙的声音娓娓道来,既从旁观角度描画了母亲的身影,又代入了子女视角去感受母亲“从容的忙碌”。
我们这一代人与母亲之间的联系其实很难用贴切的语言去中肯地表达,因为我们刚好经历了这个时代逐渐变好的过程,承受了转变过程中的苦与甜,而这两种极端的感受恰恰不能因为任何内外因素中和。母亲陪伴我们成长的经历甚至不能用咖啡来形容,因为咖啡的苦涩能够被甜味被奶味被其他的味道调和,而成长的苦涩却不能。
我们的成长过程其实是母亲的隐忍过程,但是我们很难去理解更难去共情。常常觉得我们也做了父母亲,好像理解了那么一点,但本质上还是不能完全代入,到底是有着完全不同成长背景的两代人。
“太年轻的人,他总是不满足,固执地不愿,停下远行的脚步,望着高高的天,走了长长的路,忘了回头看,她有没有哭。”
孙楠唱出这几句词的时候委实有些让人意外,和以往大开大合的曲风完全迥异,这几句词特别地轻,而这种轻却不是“轻飘飘”的“轻”,而是“举重若轻”的“轻”。
这几句话恰恰像是一个历经岁月的游子回首往事怅然叹息的喃喃自语。有太多的言论太多的诱惑太多的躁动让我们享受“不曾轻狂枉年少”,也让我们壮志凌云地“为赋新词强说愁”。却少有人提醒我们在奔跑途中停下来慢一点等一等,回头看一看父母,去细数他们鬓角的白发,去关注他们眼尾的细纹。
我们在羽翼下逍遥快活的时候拼了命也想要证明“我可以”“我能行”“我很棒”,想要用双手双脚用尽全力去书写一个激情豪迈的“我”字,却没有用双手去搀扶父母的手,也没有用双肩去承载父母的重量。
“月儿明,风儿轻,可是你在敲打我的窗棂,听到这儿你就别担心,其实我过得还可以。月儿明,风儿轻,你又可曾来过我的梦里,一定是你来时太小心,知道我睡得轻。”
大龙小楠合唱的这几句,恰恰是我们与父母之间最体贴的谎言。有多少儿女在电话里说过“还可以”?有多少泪崩的瞬间我们擦干眼泪笑着说“还可以”?有多少熬不下去的时刻我们咬着牙回答说“还可以”?
父母总是担心儿女,总想倾尽所有给子女全世界最好的一切,而儿女却固执地认为自己一定可以自己一定能行,所以总是报喜不报忧,那些生活的艰难往往经过语言的润饰都变成了饭桌上的谈资。谁曾想父母也是报喜不报忧呢?打电话时总担心打扰到我们工作是那么的小心翼翼,即使有什么困难也尽量不麻烦儿女。那些我们睡熟了的深夜给我们掖被角的时刻从来不曾出现在他们口中,却成为了我们回首往事时最深的眷念。
“一定是你来时太小心,怕我再想起你。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呀,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儿声。”
这首歌的结尾没有戛然而止,楠哥用了近似念白的音尾唱出了夏天的味道,而这个夏天里有母亲的温柔。我们喜欢用“温暖”来形容母亲给我们的感觉,更喜欢把母亲和“冬天”联系起来,好像我们回到小时候躺在母亲怀里那般,毕竟现实里母亲的温柔与夏天的炎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但当我们把这两份极端的气息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现,一切都在回忆里变得丝丝入扣,让人潸然泪下。
这里面想说两个被触动的点。
第一个是大龙唱“其实我过得还可以”的时候,共情值飙到了高峰。其实完全可以把这首歌短短五分钟的live看成一个简易版本的音乐剧。穿着居家款米色毛衣戴着金丝眼镜的大龙深情演绎了想念母亲的游子。这一句简简单单的“其实我过得还可以”一来十分接地气二来很适合直抒胸臆地情感释放,那感觉就像是温暖的手指轻柔地抚摸泪腺,开闸给眼眶注满了水。
第二个是最后大龙唱“怕我再想起你”咬字“你”的时候不自觉抖了抖手连带着话筒都抖了抖。一个“你”字略带停顿地唱出了千回百转的韵味,唱得让人听完后在心里不自觉地喊了声“妈妈——”更绝的是最后大龙很慢很慢地回头看了看角落处抱着孩子的“母亲”(舞美)。那回头一瞬间深镜头的画面仿佛营造了时空隧道拉近了我们和母亲的距离,而我们也看着那时候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的温婉模样不自觉湿了眼角。
“其实我过得还可以...”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本来很多槽要吐。严重的剧本问题,弱化竞技凸显合家欢大团圆局面,大概是种发展风格,同时也算邀请嘉宾不可避免考虑核心吧就不多赘述了。就说节目组要背锅地迷乱赛制+选曲改编方向问题。
赛制: ① 首发阵容真想清楚了吗?若把B组换首发那开局也许都更有趣。01-02期A组好生硬啊,生疏尴尬剧本走向,综艺感不行。新生最亮眼李健,结果后失踪。最高热度的祖儿+希林《母系社会》结果生生挨过一个月后才又出现?多少被微博片段吸引来的观众结果…人没了?🗿A组其余新生歌手,是不是放到内娱都有些实力不济? ② 忍着挨到03期B组终于互动变自然有意思点,首先基于GAI/王源/陈小春等关系熟悉 嘉宾们会搭话,最重要是新生实力亮眼,邓紫棋/GAI/郑云龙好棒啊!结果紫棋后失踪?常石磊x郑云龙的天籁《橄榄树》惊为天人是一幅画啊OMG竟没成组?节目组在干嘛,硬换成常+王源、孙楠+龙,okFine理解吧🗿但本质还是源拉胯啊跟不了孙楠这内地第一男高音。 ③ 团站里搭配效果好的直通决赛了,唉明明就想看绝配盛宴啊,让人直通反而少了作品,动不动空白一个月啊一直想吐槽。 ④ 李健出场后查无此人、邓紫棋突然被换小鬼不给个合理解释嘛节目组?那COCO开始选新生还有啥意义嘞? 张碧晨黄妈等来玩玩就走了,连同B哥等让我始终觉得这是个报名/邀请展演的节目嘛?儿戏一般形同虚设的“赛制”,没始没终的…
选曲与改编:(众所周知作品才是关键,赛制可以胡搅蛮缠但它一定得能打…) ① 不得不说,一些前辈是真强啊以孙楠COCO张信哲为代表,啥到嘴都好听,COCO果真不受限哇临时换人也一切hold住。 ② 孙楠+郑云龙多适合宏正辉煌的大歌啊,期待着爽到顶破天灵盖!结果第一首竟粤语???本来大龙的风格音域不太受限又擅和声,B组里和谁都行 但唱不了粤语所以就配不了陈小春,结果第一首就那么经典粤语歌给我当头一棒……龙楠组是仗着实力来玩秀吧,风格尝试个遍连摇滚都两首了,优势大歌嘞🗿单曲循环的《一荤一素》确实好但我觉得毛不易原版更淳朴,像它这么走心的故事性的歌,就是要么像孙楠技巧细腻饱满啥风格都好听,要么尽量收着唱让它简单朴素更得其味,能看出郑云龙在尝试着,但终归不是他俩最优势所在。中间其余没出圈也没拉胯吧,终于有一首回归优势了在决赛的《你快回来》,堪比勤深深《那片海》啊是稳稳冠军啊,居然前所未有的被“内投”掉???OMG这是观众投票的冠军也是我心里卫冕冠军。最遗憾还是,明明配置可以,为啥常有蜜汁选曲编曲?又直通了那作品太少了哇…… ③ 常石磊+王源是唱作人组,我本期待擦出火花,尤其要内容深刻与趣味旋律,结果常像被封印了…比如《我我》是适合年龄的但我期待值太高了?唉常石磊后面一直在打辅助🗿依才华明明有那么多可能性结果决赛竟来个少儿小甜歌《彩虹》还突加互动。。。我太酸了,明明配一个不限音域音色的合适vocol+和声那效果该多出彩啊。。。 ④ 陈小春+GAI,已相配到遗憾风格单一,本来GAI说唱出身开始挺出乎意料,越到最后咋走到了决赛的串烧?这是编曲嘛?把所有年龄段情怀歌轮个遍就OK啦,不强求风格音阶搭不搭也没一点和声,哦怎么开始混了嘞…还可以再认真些吧。 ⑤ 有些意难平,祖儿+希林很配啊若选对曲又编好那真是不错的,唉淘汰了没机会了。
总结本季,唱得好的不搭配,比如COCO(虽然小鬼其实进步明显)张信哲;搭配好的选歌编曲一般or唱不好。🗿 我个人觉得节目该有唱功配置与水平可一较高下的,是李紫、大龙小楠、第依组。老歌新唱也给新人留足空间吧。
开小号来说点真心话,不是黑子带节奏,只是想为我宝贝遭受到的不公平发声,又害怕被某些流量粉丝人肉喷而已。
本来不打算开麦,听说节目组会看,特地开个真话楼。微博豆瓣都几乎沦陷为一言堂了,说句真话辩解都被打成黑子私信炮轰。点名在我们的歌豆瓣小组,只能某些粉丝尬夸,yygq踩流量小的,说一句不好就给封禁了,真的怕了怕了
a组播的时候,天天说TIMO是网红唱法,没感情,甚至还说音准不行B哥被拖累?蘑菇们都很佛就忍了。后来听说b组名单后,某些流量的粉丝真的欺人太甚,ball ball你们收敛点吧!还没播就吹了一两周的b组综艺感强,拜托都是老综艺咖了能差到哪去?微博豆瓣全方位的yygq说b组全面吊打a组,说a组除了五字全是炮灰?那干嘛不直接说TIMO唱的差?结果今晚就这??除了邓紫棋和李健组(这两个都算表演组),b组哪里吊打a组了请问?
要分析我就客观的分析下今晚第三期的舞台表现,要杠我的粉丝也请摸着良心说实话!
先说盲选歌曲:gai是最好的,rapper唱情歌意外的很好听,挺有味道的,这个要夸。而其他两个一言难尽,郑云龙不知道是不是选歌的缘故,唱摇滚一点也不摇滚,英文咬字唱法都太浮夸,音乐剧出身以为会很惊艳,也就很一般的水平。二字是唱的最差了的吧,吃饱饭了吗气真的虚,强行装深沉情感,粉丝能吹的就肤白貌美大长腿,声音干净人很认真了吧
合唱阶段:gai没有初舞台好,可能是孙楠太强了对比明显,但总体还是很不错的,b组我看好他。郑云龙这首比盲选好,但是我觉得这首歌本身不适合他,没有突出他音乐剧的实力,也就很一般的水平。二字就……不说了……本来听不出有没有修音,到这里就太明显了,路人会跳过的水平吧
总结:b组今晚舞台排名:gai>郑云龙>>二字
单凭今晚的表现,除了邓紫棋,我真没看出来b组哪里吊打a组了?最好的gai和TIMO和五字也就五五开,何况唱功方面TIMO不输吧?太一在a组给喷的不行了,和二字比一下竟然感觉还行。你要硬说综艺感好,那我也无话可说,建议你直接看欢乐喜剧人
综上,节目组所谓的剧本最后内定谁赢,这我都无话可说毕竟咖位背景摆在那……也很感谢流量给节目带来了热度,让我家有舞台能够唱歌。但是某些粉丝低调谦虚点,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大家觉得你能进决赛圈,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剧本的缘故,不是肯定你唱的ok?别反驳说你是流量是爱豆就说我们有色眼睛看人,那你们说我们是网红唱的差难道不是吗?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虚假和平阴阳怪气大可不必,唱的好不好观众心里都有数,再暗搓搓拉踩唱功也要问问自己配不配!实力说话ok?
悄咪咪的,《我们的歌》2已经开播两周了,但除了容祖儿希林娜依高唱的《母系社会》稍微出一点圈,这档综艺好像没有在平台激起任何浪花。
要知道,这档节目还是沿袭着上一季歌手大咖的传统,而且阵容更加豪华:谭咏麟、李健、张信哲、容祖儿、钟镇涛。还有没出场的李玟、邓紫棋、孙楠等。
这个阵容,如果放到歌手,洪涛应该要笑晕在厕所里。
老歌新唱、新老歌手搭档是这档节目保留的精华。
这一季也不列外。
张信哲搭档太一,容祖儿搭档希林娜依高,钟镇涛搭档冯提莫,而李健和谭咏麟作为AB组召集人配合搭档。
虽然有谭咏麟和李健带来的殿堂级的开场,但是这一季还是肉眼可见的尴尬。
吐槽点一:新生歌手实力太弱,配不上王者歌手
吐槽点二:节目修音太明显,没有身临其境的沉入感
吐槽点三;节目剧本太严重,配对太假,戏剧性不够强
说实在的这一季的新生歌手断层太严重,上一季好歹有周深、阿云嘎等专业vocal,但这一季新生代歌手明显实力搭不上老歌手,激不起火花四溅。
好的对唱歌手能够相互成全,像一对相声演员,能接得住对方抛下的梗。
就像上一季李克勤和周深的勤深深组合,曲曲经典,曲曲开口跪。
其实回归歌唱本身,二人擅长的音域有所不同,但是在台上总是能互相烘托对方擅长的部分,配合得相得益彰。他们演唱的歌曲常常会有和声部分很多的情况,但两人都能彼此牺牲自己的part给另一个打配合,这也让他们翻唱的歌都有所谓的“这就是原曲”的感觉。
而且,配合得好的歌手往往惺惺相惜,合唱的歌曲有灵魂有故事,观众听他们的歌也思绪万千。
这一季虽然众多大咖歌手坐镇,但感觉还是差了点。
冯提莫可以说是全程被吐槽最严重的歌手,作为网红歌手出圈的她,近年来也参加了很多歌唱类综艺,但无一类外,口碑总是两极分化。喜欢她清亮甜美嗓音的人自是喜欢的不得了。但是不喜欢的人也常常诟病。
说实在的,冯提莫唱歌比较程式化,太注重技巧,很少有情感的波动,就是那种好听是好听,但是你就是不能从她的歌声当中听出情感和故事感。
这一次在《我们的歌》2她和钟镇涛搭档,唱了三首歌,《为爱痴狂》《大海》《你是如此难以忘记》。
《为爱痴狂》作为刘若英的一首传唱金曲,其覆盖面和知名度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想改编得出彩其实很难。
在原唱中,刘若英处理的态度是温和而又坚定的,她唱“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既没有像普通失恋者那样声嘶力竭的哭喊,也没有喑哑怨恨,而是唱出了一种自己的态度,将本来隐藏在歌曲中的那个胆怯、退缩的男人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
作为歌曲对唱,钟镇涛真的表现出了老将该有的沉着与故事感,一开口的磁音能把人勾走。但是冯提莫就差了一点意思,太过平铺直叙,没有感染力,当然并不是否认冯提莫的唱功,她唱得很好听,只是没有足够的灵魂。
后面的《大海》《你是如此难以忘记》也是一样的感觉,到她的Part更像是在直播台上或者KTV上跟人合唱的感觉。
作为新生代女歌手,希林娜依高其实有自己的风格。她的声线粗犷偏欧美嗓,所以在表现豪放情感浓烈的歌曲的时候就会好很多。但是像内敛含蓄的歌曲,就容易被对方吃下去。她唱《小小》的时候,情感一直收着,但收着收着,就没有自己的声音了。所以全程就听到容祖儿在那里充沛的唱。
但是在第二首母系社会的时候,两个人都很猛,就是那种相互之间的碰撞,互相撕咬,到最后把情感全都堆积起来。
相对容祖儿,希林娜依高其实情感处理和歌唱技巧还是相对来说弱了一点,但是这首歌因为是唱女性情感,反而能把自己的理解唱进去,也让场外听到的人沉醉。
太一也是一样的感觉,搭档张信哲对于他来说太难了!
其实两个人的风格差了十万八千里,而且张信哲是很有个人风格的歌手,就是那种不管谁的歌,都能唱出自己的感觉。
他和太一合唱《像暗杀似的绕到背后突然拥抱你》,这首歌,有点中二,有点暗黑,但是他依旧选择用自己悠长动听的声音开口,在开口的瞬间让人觉得像在讲述一个故事,有着自己哲似情歌的味道。太一加进来的时候虽然还是看似和谐,但是后面rap的时候整个感觉变得乱糟糟的。
当然,虽然节目槽点很多,但也不是没有亮点。
谭咏麟和李健就是这一季最大的亮点。
第一期,两人合唱《一生何求》。
听他们唱歌,很多人都会莫名泪目:
先是感慨岁月的无情,曾经叱咤风云的“三王一后”,如今只剩下谭校长一人站在舞台。
再是感动于经典的动听,两位歌手声音的故事感和穿透力让这次合唱突破了传统框架,被赋予新的生命。
第二期,两人唱《水中传奇》。
这首歌是由李健的《传奇》和谭咏麟的《水中花》组合而成的。但两人演唱的时候却没有丝毫的不和谐或者生涩。谭咏麟的沧桑感和李健纯净空灵的故事感完美融合,真正做到了水乳交融,激荡人心。
上一季《我们的歌》如此出圈,绕不开这三个话题。
1、彼时肖战红到发紫,借着他的流量,《我们的歌》也一路剧本开绿灯杀到总决赛,赚足话题口碑和热度。
2、新老歌手的强强碰撞,出圈的勤深深组合和老歌新唱的完美融合,让人相信这是一档口碑与实力并存的综艺。
3、作为费玉清的封麦综艺,本身就有话题度。
因而作为延续综艺,这一季不仅要解决话题度的问题,还要解决好听度的问题。毕竟珠玉在前,如果新生歌手拉垮太多,那确实算不得出彩。
不过随着b组新生代歌手gai和王源等的加入,不知道会给这档节目带来什么变化,到时候拭目以待。
这一季的选曲里,明显粤语歌曲的比例变高好多好多,这比例都要超过同期广东卫视的音乐节目好多好多了。
我们70后对粤语歌有一种时代的痴迷,我们能认繁体字也是因为听粤语歌。现在的小孩子则不那么爱听爱学粤语歌,也不认识繁体字了。而且感觉近年来的各种音乐节目里,压制粤语歌的倾向有点明显。当然,这几年粤语歌好听的也没那么多了。
这一期这么高比例的粤语歌让我好喜欢,同时也很好奇背后的原因😃😃
第一季被圈粉,这次来看第二季,可惜完全没有第一季有趣,A组除了李健不错,真没啥惊艳的。B组流量小生王源太拉垮,被其他新生代实力碾压,邓紫棋不错,郑云龙挺惊艳,总体已经不是很有兴趣看了。
看到冯提莫。。唱功比刘宇宁还是差了一个档次。希林娜依·高这节目组选取有毒完全把她变成一个辅助了。太一反正我是喜欢的但是不太出圈吧,看看后面b组到时候再说吧
因为有第一季的滤镜先三星观望~第一次听钟镇涛唱歌,真好听~第一期的这几组合唱都给我一种一头压过另一头的感觉,三位新声跟前辈一同台,很明显差一截儿~
新生歌手有这么难找吗?歌手呢,一定是要和普通人有所区别的,要么是优秀的创作天赋,要么是绝佳的声音天赋,一个随随便便的普通人通过修音师就能达到的高度是不能称之为歌手的
这一季前辈歌手阵容很强大,但后辈歌手阵容太弱了……整个节目剧本痕迹也太重了,明明都早就知道阵容,早就配对好了,还非要前半段在那演半天,最后几首歌还行,但感觉很难诞生像“勤深深”那样的组合了,校长混到后辈阵容也是皮,校长+李健其他人还玩不玩了……
佚名?!
《母系社会》出圈,GAI憨憨汉子挺圈粉-)
这阵容大写的不搭,不ky的讲第一季无可超越
emm..阵容升级但效果没有,无论是A组突出的第依祖还是B组突出的李紫组感觉都没有达到去年勤深深的惊艳感。
谭校长和李健的这段脱口秀已经五颗星了
今年A组新生代除了五字其他都乏善可陈,以为这季要凉,好在B组挽救大局,四个新生歌手各具风格:全能型的邓紫棋,唱情歌也好听的GAI,唱功硬又擅长和声打配合的郑云龙,以及音色干净质朴的王源。但从搭配上来看,李玟和邓紫棋两位diva并未起到1+1>2的效果(好在四期的《刀马旦》全场碾压),常石磊郑云龙的《橄榄树》目前最佳,虽未配对,但重组后的创作组和男高组也很令人期待。有一说一,既然王源要走音乐道路,创作之外还是要好好练唱功,现在年轻别人或许会宽容一点,但几年后呢?上季的李紫婷及这季的希林都和他差不多大啊。
乏 善 可 陈! 这才第二季就疲软了??勤深深都回归了节目组你真的不考虑郑云龙阿云嘎这双云合体下??感觉王源啊太一啊冯提莫啊都不太行啊。。。大咖是多可也提不上劲儿。算了,还是去重温第一季了(再见脸)
期待了很久的王源老师的第二个常驻音乐综艺!这两天一直循环可乐和红豆,实在是有点太震撼,唱功和情绪表达的精进速度太快,不敢相信居然只去读了一年书就有这样的飞跃,和前辈们合作也很有意思,新生代里最看好的小朋友冲鸭!!!
王源唱歌是真难听
剧本痕迹太重,感觉出现不了像勤深深一样的组合,演唱歌曲也不好听。
B组第一期配对都是我喜欢的。目前看不错,喜欢李健!王源!常石磊!
白瞎了第一季这么好的开头,A组新声和前辈的搭配感觉不出一点火花,而且修音修的给人假唱的错觉。
首发这三位新声歌手不管是跟上一季比还是放娱乐圈里都有点拉胯啊
因为希林娜依高看的这个节目,我只想听希林唱歌。
谭校长和李健哥,梦幻联动,爱了,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