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索尼拯救后的MGM在最恰当的时候为我们准备了邦德的归来。
为什么说最恰当的时候,原因有三点:
a- 今年是007系列电影诞生50周年
b- 今年英国的秋天是狗屎一样的天,除了电影院,基本没有其他娱乐项目
c-今年 蝙蝠侠退休了,蜘蛛侠才上幼儿大班,在小儿科吸血鬼当道的时候,该是让一个真正的男人出场的时候了。
果然,人生第一次看到早上9:30的电影出现满场,第一次鉴证电影完毕后群众起立鼓掌,索尼大喜,今晚岛国将有超过两百万的群众在电影院度周末。
如果按照皇家赌场与量子危机的套路,这可能不是一部你想象中的邦德片。因为站在邦德电影50年之际,这是一部在转折点上的邦德:”面对新时代的各种挑战,邦德应该何去何从?” - 电影用一种流畅的风格转变给了我们答案。
这种转变首先体现在人物塑造上,山姆门德斯用很山姆门德斯的方式告诉我们:邦德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个特工;M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一个老板;Silva 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一个恶人;Q 博士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天才。
随后山姆大叔又说:既然都是人,那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人都是有过去的,人都是有情感的,人都是会犯错误的。
在007系列电影诞生50周年之际,山姆为我们揭开了邦德神秘的童年,那个宁谧幽静的地方叫做SKYFALL, 那地方在苏格兰偏远的山地(Buachaille Etive Mor),一片空谷幽冥的世界。冬天飘一场银雪,春天则是满山的树林传来揉叶子的声音,邦德的童年似乎在他成年的岁月里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但电影用很含蓄的方式告诉我们,邦德也是有过去的,他的父母葬在Skyfall 附近的礼拜堂,看门人还像当年对待小屁孩跟他亲昵,枪也是爸爸留下的,点的还是火柴。虽说邦德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怀旧之人,岁月也可以渐渐把不愉快的过去撕去,但好的传统还是需要保留的。正如电影里重复的主题:Sometimes Old ways are the best! 果然邦德最后回到了小鬼当家的年代,连马丁车也是从康纳利那里借来的BMT216A 。
再说M,她才是这部影片真正的女主角,之前在GQ上攻势汹涌的邦德女郎,原来都是烟雾弹,法国香艳美女出场时间不到15分钟便冤死。而M呢,从始至终, 她才是真正的邦德女郎。她与Silva 的角色遥相呼应,显现出一种邦德与她的特殊关系:一个母权主义者,一个专横冷酷的女蜂王,一个让邦德心甘情愿的Sadist。一个母亲的角色,两个男孩,她都可以在关键时刻舍弃,不是吗?不同的是一个选择背叛,一个仍然坚持忠诚。最后,这个真正的邦德女郎流露出了她人性的一面,哪怕是一条臭着脸的狗,也多少是一种情感的暗示,那一种最隐秘晦涩的爱,一种英国人最能懂的迷雾重重的黑色幽默。我不懂山姆为什么最后让邦德流泪,他舍不得是母亲对他特殊的骄傲与信任还是母亲时代的结束?英国人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物种,腹黑的钱钟书一针见血:英国人承认顽固,丑陋,愚笨,肯把喇叭狗(bulldog)作为国徽,但这种坦白包含着袒护,是一种反面的骄傲。
至于Silva, 我觉得Javier Bardem 演得好极了。那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坏人扮相与充满西班牙风情的挑逗,一白一黑,形成了一种强烈而有趣的对比。他从五十米开外的电梯有节奏地走来,优雅地描述那段关于老鼠的故事的时候,他缓慢地解开邦德洁白的衬衫钮扣,用指尖轻轻触摸着他,在肌肤上划来划去,一大一小的鼻孔里出着轻气,秋波流转, 莺声燕语,嘴巴里的吐出的台词基情四射, 靠!观众在下面乐呵呵地闷笑,我在一旁感叹,这个强大的时代啊,强大到能把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纯爷们也感化成基佬了。这真邦德电影里是一种颠覆性的转折。在Silva 人物塑造上,门德斯再一次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这个Silva,他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恶人,他的动机就是他的过去,他需要弑母复仇才能解除他对M的恨,以背叛还背叛,这家伙虽说嘴皮子圆滑,但做事一点也不马虎,去哪里都带着训练有素的小分队,各种大规模武器装备,大飞机,大警车,手榴弹,机关枪,飞檐走壁的,附带法国boom boom boom 的俏皮配乐,最后死得时候还不忘表现一声狮吼,一张狰狞又滑稽的鬼脸,呜呼哀哉....
他若和小丑对决还不知道要怎样火星撞地球呢!肯定的是,今年的恶人排行榜,他铁定甩了Tom熊扮演毫无情趣的Bane几条马路了。但唯一不符逻辑的是,英国人是不可能找一个西班牙人当特工的吧。
最后再说说小试牛刀的Q, Ben Whishaw 向来是名好演员,他没有经过删选就直接上了剧组,可算是个门德斯的保送生。他出场的时候,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在 Trafalgar Square 的National Gallery 国家画廊,那幅画是Joseph William Turner 1839年的名画,一艘胜利归回的战船,象征着对凯旋英雄们的拜谒与敬意,同时隐喻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一个小青年穿着睡衣在家里进行间谍战的时代,显然邦德是不屑一顾的他说: Youth is no guarantee for innovation。果然, 小青年第一次荧幕任务就犯错误了,幸好他悔改得及时,没有让大叔在田野里白等。
其他元素的转变也同样精彩,Thomas Newman 接替了David Arnold成为新邦德的音乐人,他的灵感似乎被Han Zimmer 在The Dark Knight Rise在橄榄球场爆破场面的配乐激发,除了标志性的小号与圆号,鼓成为几段令人难以忘却打斗场面的配器:有一段是在上海高楼的蓝色霓虹里,还有一段是在苏格兰的冰湖下。可贵的是,无论怎样,新元素的融入并没有吞噬旧的经典。Adele 的歌声更是在典型邦德的调调里不露痕迹地流露出邦德阴霾的童年。
另外值得推荐是金像奖提名专业户Roger Deakins的灯光摄影效果,与近两部的007相比,显得迷离柔和许多:那007在游物体荧光里打斗的背影,与其说是在打斗不如说是在舞斗,那蓝色霓虹折射下的玻璃把镜像切成千百个碎片,让人头晕目眩。那千百盏灯笼照耀下流光飞舞的澳门湖面(其实不是澳门而是在英格兰叫Paddock Tank的摄影棚),那金色红光下007侧影跨过的龙头,美到至极。那苏格兰黑夜里火光染红的树林,朦胧惆怅,让人不得不怀疑摄影是不是张艺谋上身了。我本来觉得这在007片里显得很突兀而格格不入,一部纯爷们的片,需要这些吗?但细细一想,这何尝也不是一种新的转变,把主题衬托得恰到好处:一个老派的爷们,在新时代进逼之时,他该何去何从?从纯影像里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他会以一种怀旧的方式来柔化新时代的棱角。
是的,这些苦心设计的转变中的元素,在不断地暗示着我们,时代在转变,世界在改变,像Looper所预示的那样未来应该在霓虹闪烁,高楼起伏的东方,那么老牌工业革命帝国应该怎么办,还要不要肉身特工,还搞不搞人肉情报?
门德斯用一种很007的方式告诉我们:许多辞旧迎新的东西要映衬的恰恰是一个怀旧的主题:车还是要开老的好,刀还是要比枪管用,特工也还是老的好,英国子民们请放心吧:时代在变,邦德却是万万不会变的,用最传统的方式面对新的未来或许也是一种革新。于是在片尾我们看到:未来的邦德回到了50年前的办公室,M 归回为男身,MoneyPenny 也从加勒比海的女妖穿越而来,克雷格哥也还有好些活要干。
或许再过50年,007系列电影100周年时,最受欢迎的邦德不再是肖恩康纳利而是克雷格大叔了。(注:英国Shortlist杂志最新的民意调查 Sean Connery 以45%荣居榜首,成为最佳邦德,Daniel Craig 27% 第二,可见英国人之念旧了)
P.S. 如果你好奇,为什么我没有给五星,请别见怪,原因很个人:我觉得邦德的西装没有前两集那么华丽到位了,虽说是Tom Ford,但那套澳门赌场中的Tuxedo少许 令人有些失望,剪裁不如从前那么天衣无缝,袖子褶皱很多。幸好大白天看还是很登眼的。希望Tom哥多多努力,赶上Brioni 。另外手表也不是最适合的,Omega 不是最好的,Ian Fleming 写的是Rolex。
P.S 又P.S 如果你和我一样,找遍浦江两岸都没有发现那屋顶上的泳池,那请允许我为你节省一点时间,那个碧光闪闪的泳池是不存在的。那是伦敦Canary Wharf,Virgin Active Canary Riverside Club 与上海夜景的数码结合。
PS.PS.又PS. 恭喜Skyfall 赢得邦德的第一个Bafta
关于电影拍摄地点详情请看:
http://www.movie-locations.com/movies/s/Skyfall.html注:请勿转载
快一年没正经写东西了,吐槽功力大大退步,所以这篇必定不带感。
我这人的爱好,或者说低级趣味之一,就是看完电影之后上豆瓣,看各种吐槽影评。从这个意义上讲,看一部烂片,比起看一部好片来,给我的乐趣要更多,因为看了好片大家都在分析剧情人物中心思想,我对这个完全没有兴趣。我对文以载道也完全没有兴趣,文艺作品对我来说就是个乐,所以我的思想境界这么多年也一直没有提高,总是徘徊在“大内密探00发”和“Saturday Night Live”之间,而我这些年也一直致力于将各种片看出这两类作品的意味来,不管是建x伟业这样的国产主旋律,还是洛x矶之战这样的帝国主旋律。
所以你说我可能放过007之天塌了这样的主流大片吗?(话说,这片港译叫“新铁金刚之智破天凶城”,谁会给自己家起名叫天凶城啊?邦德爸你以为自己是撒旦吗?盖个房子起名叫万魔殿?你看你Hold得住吗?早早死了吧?而且哪里智破了?放煤气罐炸房子算是智破吗?)我现在是懒得写任何东西了,博客一年没正经写过,只想上豆瓣微博去看别人的各种吐槽。结果发现,大家不是带着“烂片一生黑”的抵触情绪在吐,就是带着“天塌真爱不容玷污”的斗士精神在反吐。难道就没有一个欢乐点的吗?你们这些人看个电影还分成左右两派互相攻讦真的有意思吗?你们对得起丹叔那一笑满脸大峡谷的容颜吗?
从各种吐槽中,完全可以看出,现在的观众的观影品位和要求确实在不断提高,放在15年前,根本就没有人吐“反派弱爆了机关枪突突都打不到主角”“炸房子打直升机太不靠谱了”这种龟毛的槽嘛,难道这不是动作电影的潜规则bug吗?像黄金眼和明日帝国那种反派“劫持卫星以勒索巨额赎金顺便让英国回到原始社会”“发动世界大战以拉动报纸销量”这种完全不靠谱又毫无追求的犯罪动机大家都默默接受了,皮尔斯布鲁斯南一梭子机关枪就把直升飞机扫下来,开着坦克在俄罗斯拆房子还挡火车大家都默默接受了,与他相比,开个铲车还被贫铀弹打中,炸了自家房子才弄掉一架直升机的丹叔才叫弱爆了呢!
揪住“被狙击枪击中又掉了一百多米落进水里到底还能不能活”这种主角光环性质的bug吐槽还得到无数人的拥趸,说明了一个事实,这个片其实没有什么槽点。事实上,007天塌的剧情闷得一比,第一遍看得我困意连连。我对萨姆门德斯执导007的看法,在刚刚得知他被选中的时候就发表过,前情提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057070100hmvu.html事实证明,我没看错他。007天塌仍然一股闷骚范。事实上我完全能够看出他想通过这个片子表现什么:冷战时期间谍战风光的一去不返,老派间谍工作的老无所依,Old Dog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坚定与坚持,一群被侮辱的被损害的被抛弃的旧时代的象征如何涅槃重生,Sometimes old ways are better,拍拍肩上的灰,老家伙我还能再战50年!
可是能不要这么闷吗?主角老骥伏枥就算了,能不能不要把节奏也拍得这么老骥伏枥啊?身为文科生,我十分理解文科生的浪漫主义情怀的问题,但是这是动作片啊动作片!能加点动作吗!“一部有情怀的电影”放在动作片上只能惹人吐槽好不!而且真的有人相信经过这部片子,007就会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吗?下一部换个导演就是另一种德行!你们都醒醒吧!
但是我还是去二刷了,而且还刷了个IMAX。
原因嘛,大概是因为我一直很喜欢丹叔的007,虽然他招来的全是文青导演,剧情一部比一部闷,但是丹叔这个糙汉007一直是我的心头好。他话不多,打手枪就打手枪,睡姑娘就睡姑娘,从不油腔滑调惹人烦;每次都把自己搞得一脸血,但是每次都铁血真汉子地带着一脸血完成任务,而且完成了就完成了,也从来不喊个“mission accomplishied”之类的跟上司邀功;没有高科技设备,全凭娘炮的瓦尔特小手枪和拳拳到肾真功夫,不开飞机不开坦克,去哪都发挥奥运精神,顶多开个铲车。
这种透着一股蓝领气息,专注基层五十年的处级干部现在去哪找啊?从焦裕禄之后就没有了!所以丹叔的Tom Ford西装姿从来也萌不到我,阿斯顿马丁跟他也完全不搭。我为了两个场景去二刷了IMAX,一个是开头丹叔在小酒馆抱着胳膊趴在吧台上,一脸“啊啊啊啊好无聊……”“就剩10块钱了想喝酒可是肚子好饿……”“神烦!!!”的表情,还有就是最后的毛衣夹克老猎枪,非常的Old Fashion Way,糙汉就得这样穿嘛,赵本山穿了Zegna也还是赵本山。
二刷完了我苏得五迷三道的,丹叔的007每一部都让人困得不行,每一部又都让人苏得不行,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特质,搞得我简直要精神分裂。皇家赌场里面他抱着绿姐尸体的表情让我每个细胞都在叫嚣着“谁来给他个HUG啊啊啊啊啊”虽然那表情仍然是满脸的大峡谷。
=====================================================
如果说每一部007都是有主题的,皇家赌场的主题是“死女友”,量子危机的主题是“你杀我马子我杀你全家”,那么天塌的主题大概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其实猪队友这事,在丹叔的007中是有传统的。比起量子危机这个完全在梦游的电影,天塌更像直接传承了皇家赌场的设定。皇家赌场一开始就是一个菜鸟猪队友,捂着耳朵跟丹叔对讲,结果暴露了导致丹叔追着跑酷的跑了五公里还直接破墙而出坐实了“铁金刚”这个诨号,所以海神妹子在赌场里也摸着耳朵跟他对讲他简直吐槽无力。这个妹子一枪把他轰下了瀑布,他都懒得生气,因为反正她也不是唯一的猪队友。先是龙森同学,带着一个小队,打不过对方一个人,横七竖八的都躺了,还把硬盘弄丢;然后吧自己明明能打赢,M女士非得“take the bloody shot”,直接掉悬崖了。Q也不给力,除了娘炮的ppk小手枪就只有Radio,吐槽人家跟不上时代,你倒是给人家点高级设备啊。前一秒还志得意满地“I invented them”,下一秒就“shitshit”地被人给黑了,导致丹叔又跑了十公里。守林人开着手电逃跑跟个活动靶子似的,导致丹叔又跑了十公里还掉冰洞,整部电影丹叔都在东奔西跑,导致最后巴登叔扮演的大反派被炸房子弄得灰头土脸地跟他说“That's so exhausting”的时候,我禁不住对他们俩人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感。M女士一直很精神,丹叔赶到戳死巴登叔,M女士就突然挂了,M女士您的开关在巴登叔身上吗!
但是最猪的队友,是大英政府。本来这一切都不该发生的,如果不是大英政府为了削减预算,把配发给特工的自杀假牙里面的氰化钾,都换成了硫酸的话。(也只能这么解释了吧谁家氰化钾能烧烂牙齿的啊?)
其实本片最猪的队友,是字幕翻译。开场阿呆姑娘skyfall的时候,“you may have my number”翻成“你有我电话”,我们就笑了半小时!后面果然也很奇葩,“使出吃奶的劲”“你下来吃奶一个给我看看”我们又笑了半个小时!最后丹叔说“I always hated this place”翻成啥“总算结束了”,我就觉得,是啊,总算结束了,真是太累人了。
说起来,好像有访谈说,萨姆门德斯表示,自己这部电影受到了诺兰蝙蝠侠三部曲的启发,仔细一想,巴登叔故意被抓住又跑掉是在向小丑致敬吗?同样都有烧房子情节,不过蝙蝠侠最终重建了庄园并在里面宅了八年,丹叔故作潇洒地两煤气罐炸了(已经被卖掉的)房子,把买家坑得死死的,这大概就是高帅富和工薪族的区别吧。M还问他为啥不死着非要回来,这还用说吗,当然是因为只剩10块钱买了酒就没钱吃饭。巴登叔比他强太多了,人家会用电脑!没钱了还可以去当个码农什么的,这样不愁吃的都反社会了,他不回来难道自生自灭吗,原先好歹是处级干部,这心理落差哪受得了。
以及最后,这部电影里,丹叔的表情一直很淡定,被猪队友打下悬崖很淡定,死了女人也很淡定,烧了房子也很淡定,结果巴登叔把他的车炸了,他的表情一下子就变成“我杀你全家啊啊啊!!!!”的港漫脸,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影片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基本延续了007系列的风格,暴力,车戏,打斗,先斩后奏,等等元素,其中的演员也比较出名,有老无所依的哈维尔·巴登。。等等,强大的演员阵容是的影迷对此片有很高的期待值,不论从火车上,集市,屋顶,小岛,赌场,影片等等剧情也确实没有辜负影迷的期待,故事情节概述就不说了,太长,007系列的主旨就是:打败恶势力,消除危机。片中最邻人期待的就是m女士,他居然是邦德女郎,这是让大家始料不及的,则也是剧情上的一个突破点,从特效方面来说,许多特效的地方都不错,甚至让我们看不出来,这是人家的强项,我们的硬伤,从外国的片子里看到对自己国家的描写和我们见到的完全是两个角度,作为第23部007,我个人认为基本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一部商业电影能带给我们的也就是没有太多,这就是一部好的故事片而已。
前半段是城市观光片 后半段是后妈保卫战!
剧情各种不合理,M简直是被邦德逼死的
果然如采访中哈维尔•巴登所说,他才是真正的邦女郎!怪不得其他女星戏份奇少,原以为费恩斯也不过龙套,后来才知道是为了承上启下,本猫geek也好萌,摄影大赞,开场动作戏超帅,回归老派007叙事,老爷车徒手搏斗很带感,但细节不够严谨,不过的确够娱乐,四星。
门德斯在序幕用各种惊心动魄的追逐打斗让观众明白他也能拍动作大片。然后则将这个超级特工带进自己的世界,送他腔调和文艺味。就像他们对白中总说的old fashion、old story、old way,旧带出时尚。罗杰·迪金斯的摄影依然牛逼,各种暗夜阴影,结局的夜战、上海的剪影打斗。未必适合所有人,不一样味道
毁车,拆房,砸东西,虚耗人力,作践绫罗,大把烧钱,观众买单。
这一部的邦女郎实在是对不起观众,贾维尔巴登杀了贝纳尼丝还要杀M女士,又袭胸又摸脸还揉大腿,不就是为了跟邦德小搅一基...007从来都是豪车,美女外加高科技,看的就是一个爽字。门德斯还是太匠气,偏不让我过把瘾啊!!!
这货不是007,也没什么天幕危机,就一桩事先张扬的杀M事件。而且一点也不萨姆门德斯,从风格到内容都像极了诺兰那些无聊又装蛋的好莱坞大片。
“干员中枪” 哈哈哈哈哈……没想到阿呆的“Skyfall”出现在片头MV还挺契合剧情,丹尼尔·克雷格绝壁是最性感的邦德。
不为别的 就阿呆的主题曲+伏地魔+黑框卷毛技术宅小哥+意外好看的槽点“蓝光电信”和“光纤宽带”就满足了!邦女郎有木有存在感关我毛事 哈哈哈哈
Shanghai is not Shanghai, Macau is not Macau, but London is London lol...
导演名一出,竟然是门德斯拍的?都傻了……片头是Skyfall的MV吧?是吧?太好看了,光看个片头差点没把我看死
开头最好,Adele的歌配上水底意象,极惊艳;后面叙事复古得厉害,场面华丽铺张,然而大故事情节缺乏说服力。Javier Bardem真有戏,他才是这部里真正的邦女郎啊。
片头的视觉效果太赞!配adele的歌声简直的天衣无缝的完美结合,片头是哪个公司做的?我毕业了可以考虑去投个简历……至于剧情,,苍白无味,没有高潮,苏格兰高地景色不错,上海的高楼太震撼,邦女郎太花瓶……
007版小鬼当家
1:极度推荐观看IMAX版本。2:本·卫肖越看越像王祖蓝。3:丹尼尔·克雷格成功延续跟谁做爱谁便当的优良传统,再次证明身为一个间谍,练好枪法的必要性。4:哈维尔·巴登才是本片真正的邦女郎!
亮瞎我双眼的依次是:邦德所有Tom Ford赞助的服装、技术宅Whishaw、黑桃A满天飞的Bardem
无疑是今年最佳动作片。门德斯完美平衡叙事和动作戏,对角色刻画更加真实丰富,哈维尔的反派神似小丑表演大赞。在保证一切邦德元素的前提下门德斯打造了一部最不同凡响的邦德电影。复古怀旧是惊喜,摄影更是大饱眼福。
真不怎么样,又臭又长,几度昏睡过去
五十年经典之作,年度最佳。近二三十年不会超越了。并不是电影层面的超越,而是人类困境的反省,古典主义的挽歌差不多已经唱尽了,剩下的只能交给下个五十年了。2012的神作。从剧本到演员到拍摄到主题歌,什么都是对的。
配角大亮!邦女郎完全成打酱油的~ 英国人真是无基不欢,007被巴登调戏那段全场大笑。小本演的Q一副geek样可萌啦。日趋往后的发际线也不能阻挡魔王大人的魅力!片头Adele唱的主题曲很赞!没有高科技的007看着还真不习惯~ Daniel Craig老得好明显,人到中年还是不要干那么多fieldwor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