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门岛——坐落在濑户内海中间的岛屿。三百年来,海盗横行之地、罪犯流放之所,民风彪悍,特立独行。
狱门岛——别名“北门岛”,长期以来,在岛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传说。
狱门岛——金田一耕助的探案之旅再次开启。
为了更好的了解电影故事,个人特意去看了看原作。谈些拙见。作为横沟正史的推理神作之一,《狱门岛》的故事情节并没有执著于严谨的推理(可以说比柯南的推理还要弱智),而是浓墨重彩于气氛渲染之间。作者以扎实的笔锋,强悍的文采,加上完美结合日本文化,呈现了一部日式风味浓厚的推理作品。此外,故事中诡异气氛的营造让读者恍如置身于案件现场,让人啧啧称奇。
前言有些唠叨,现在正式进入影评
原作,《狱门岛》,作者,横沟正史,日本推理小说作者,著有诸多知名作品,如《女王蜂》,《本阵杀人事件》,《犬神家族》,《八墓村》...,笔下的”金田一耕助“更是被众多日本读者津津乐道。作品呈现日式风格,留有过多历史的痕迹,推理过于简单粗暴,不过氛围营造,故事架构独树一帜,时代感浓郁。
剧情,简单,甚至有些随意。准确的说,电影版完全不能展现文学的魅力。原本以为现代的画面足以替代过去的文字,可是我错了,压根没有有效传递作者的想法,而且往往陷入断章取义的陷阱。可惜。
故事的发展:金田一耕助受战友鬼头千万太临终遗托,到岛上报告死讯,并看望三个妹妹。 可谁知鬼头家美貌动人、单纯快乐的三姊妹在金田一拜访后的三个晚上接连被杀——花子被倒吊在千光寺的树上;雪枝被扣入巨大的吊钟里;月代在佛堂中祈求被莫名勒死。一系列的案件,让金田一耕助陷入了沉思,开始追凶之旅。
故事的真相:真相只有一个。嘉右卫门看不惯三姐妹的母亲小夜(因为她是戏子)。医生看不惯三姐妹花枝招展。村长嫉妒小夜嫁给三松。和尚嫉妒小夜的神庙香火旺盛。为了这些简单理由,四人个人把小夜和三松逼疯,并由和尚、村长、医生受嘉右卫门之托,执行杀死了三姐妹。故事荒诞,却又让人对于日本的女卑情节倍感费解。
演员,只谈一人,长谷川博己。本月看的第三部由长谷川主演的电影,前两部是《哥斯拉》与《二重生活》,演技尚可。不过在这部作品中,演的过于用劲,不太理解这是导演的要求,还是演员个人的倾向,影片里的金田一耕助完全成了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时笑一时哭,一时沉默不语,一时唠唠叨叨,哥们觉得他比凶手们更变态。
个人点评(郁闷道)
杀人情节难以信服。推理、悬疑的松散,导致电影情节走向不明,纯粹依赖场景与音乐烘托气氛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
故事设定与论调。日本情节浓重,尤其是战后的重建,及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缚,让作品的关注度降低,或许只有日本人自己才能欣然接受。凸显了词作的时代局限性与地区限制性
高预期,低产出。虽然各式人物描绘与多样民俗叙说是横沟正史作品的专项特色之一,可是导演却没有把握这一点,放弃了深入挖掘这些表象背后的厚重现实意义(即案件的深层意义)
原作★★★★☆(推理稍显拙劣,氛围营造独树一帜)
演员★★☆☆☆(长谷川博己的独角戏,入戏太深,结果成狂。三姐妹出场惊艳)
剧情★★★☆☆(忠于原著,稍加修饰)
视效★★★★★(日式战后格调,细腻)
音效★★★☆☆(摇滚乱入,唯一亮点)
写在最后,作为小说改编+翻拍,《狱门岛》2016版的成败如何现在不得而知,毕竟才上映了几周,口碑如何要让观众来定夺。不过就我而言,电影版《狱门岛》只有”市川昆'版才称得上”味正腔圆“,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推荐人群:推理小说迷
详细影评+剧照首发于“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虽然豆瓣评分已经跌到6.5,但我认为新版狱门岛实在是拍出了新高度。原著我之前觉得很一般,尽管氛围营造不错,但我屡次吐槽为什么这也可以位列许多推理小说榜单的第一位。这部电影另辟蹊径,深入挖掘了侦探金田一耕助的内心世界,战后的创伤令他体验到了虚无感,他将人生的意义投诸到揭露真相上,但殊不知正是他的出现却造成了命案的发生,尽管命案得以破解,但人已死一切计划已经完毕,他难道只是一个真相的复述者吗?电影里,侦探不再作为一个机械般的上帝视角般的超人,而有了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这种痛苦和烦恼最先见诸奎因的莱特镇系列,然后是法月伦太郎(然后是我的小说[尴尬]),推理和诡计不再成为重点,作者开始讨论某些与真实的世界接壤的人性问题,不再是一场游戏。而这部电影最升华的地方就在于,最后金田一面对这些问题、这些痛苦和烦恼,选择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方式来解决,再道出真相后,影片有近十分钟描述了金田一用一种残忍的“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对待罪犯,从而为自己名为侦探的狂妄来赎罪,也同时可以重新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在这一点上,他超越了奎因的困惑和法月的苦恼,以行动本身来质疑宿命,尽管付出的代价可能是远超困惑或苦恼,而是一生的忏悔。这样看来,改编后的狱门岛的确可以称为是推理小说上的明珠,它借由推理小说的一切元素来拷问最根本的人性本身,来拷问人最大的困惑:存在的意义,以及体验到无意义之后应该做什么?✫✫✫✫✫✫✫✫✫✫十星满分推荐💯
电影另辟蹊径,深入挖掘了侦探金田一耕助的内心世界,战后的创伤令他体验到了虚无感,他将人生的意义投诸到揭露真相上,但殊不知正是他的出现却造成了命案的发生,尽管命案得以破解,但人已死一切计划已经完毕,他难道只是一个真相的复述者吗?电影里,侦探不再作为一个机械般的上帝视角般的超人,而有了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这种痛苦和烦恼最先见诸奎因的莱特镇系列,然后是法月伦太郎,推理和诡计不再成为重点,作者开始讨论某些与真实的世界接壤的人性问题,不再是一场游戏。而这部电影最升华的地方就在于,最后金田一面对这些问题、这些痛苦和烦恼,选择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方式来解决,再道出真相后,影片有近十分钟描述了金田一用一种残忍的“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对待罪犯,从而为自己名为侦探的狂妄来赎罪,也同时可以重新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在这一点上,他超越了奎因的困惑和法月的苦恼,以行动本身来质疑宿命,尽管付出的代价可能是远超困惑或苦恼,而是一生的忏悔。这样看来,改编后的狱门岛的确可以称为是推理小说上的明珠,它借由推理小说的一切元素来拷问最根本的人性本身,来拷问人最大的困惑:存在的意义,以及体验到无意义之后应该做什么?
首先,侦探并不是超然于案件之外的,而是从进入狱门岛,到最终离开,都参与了事件,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影响到自己精神的事件。
其次,侦探一般情况都是理性的,喜怒哀乐比较少,本片的金田一耕助则显得很压抑甚至阴暗,揭开谜底时的癫狂和歇斯底里的大笑,与其他影视作品中展现的金田一完全不一码。
第三,故事环境的展现颇有些恐怖片的感觉,尤其是角色落单的时候,比如说第一视角呈现一个阴暗的走廊。
以俳句为指导的孤岛连环谋杀案,全员杯具。
或许,神经兮兮、癫狂、咆哮的金田一耕助才是2016版《狱门岛》中最大的亮点吧。。。
英文摇滚搭配昭和年代家族荒诞阴谋竟然毫无违和感。
故事还是这么个故事,精神病人欢乐多。
长谷川博己更像是在演舞台剧。仲里依纱打酱油。(不若把《新哥斯拉》中的十元来一打吧)
下一站,《恶魔吹着笛子来》。。。
作为金田一的铁粉,这一部翻拍过多次的经典有了很大的改变。不断穿插的曼森BGM配上歇斯底里癫狂的金田一,以及从他的角度探讨侦探内心的挣扎,这几处还是有亮点。不过讲故事的能力太差,一个经典案件在推进上没有给人紧迫感和代入感,反派存在感太弱,看看中庸无嗨点。3星,6分,很平庸
没看过原作 光论sp还不错!多久没有这种本格推理可以看了 都是全能侦探社那种花里胡哨的😂 杀人手法猜到一点 结尾是真出乎意料😂 bgm带感 长谷川叔献出了高等游民之后最好的演技……
解密时刻主角已经走火入魔了吧
配乐为何如此揺滚!
金田一耕助和高等游民的形象无缝对接,截几张图配上台词说是在拍《后来的事》也绝对可信。值得称道的创新是配乐选了摇滚,一副:艹,劳资日你仙人板板的气势。
恶魔的遗言,冥冥中注定的命案,金田一的形象被演得不尽如人意,故事叙述略显拖沓,倒叙、插叙等多种叙事手法的运用,反而使得整个电影情节布局略显凌乱,看在原著的份上,五星。
觉得长谷川完全契合金田一耕助的形象主要是金田一其实就是战后高等游民吧哈哈哈。这部SP改编在结尾处还是很欣赏的,横沟正史的小说一直把侦探这个角色作为戏剧的报幕者,用来把舞台中的人们引向最终的结局(毁灭),以来反映战后各阶层的悲剧。而这次把金田一的个人情绪放进去,反而更真实了。
比一般推理作品多了更多的内心的虚无和战争的创伤,我还是不太适应长谷川的癫狂,不知原著里的金田一是什么感觉,还有就是,大家吐槽的现代BGM风
有意思,很有实验性的推理影像,保留横沟正史的昭和味,延续市川昆的鬼魅感的同时还加入玛丽莲曼森的摇滚变奏,导演对于故事的处理还是非常风格化的,作为一部电视电影真心难得。
长谷川博己疯疯癫癫,咆哮式的演出颠覆以往的金田一,可惜,美术、演员各方面都一般。市川昆1977年的映画版,始终是最高的。
有专心在讲故事的翻拍,尤其绯句与凶案之间的关系都有详细讲到,至于昭和之味实在是不太浓重,中间还穿插摇滚配乐更是颠覆横沟正史给人的古典印象,与市川昆版本相比,少的是画面的绝美与氛围的诡谲,老版把三姐妹的死亡拍得相当动魄惊心,另外长谷川饰演的金田一比较倾向于舞台感,高潮部分用力过猛。
一副所有人脑子都坏掉了的感觉……至于好多人说氛围塑造好,我想说这拍得,昭和的味道也太弱了吧……核心诡计很弱,动机很牵强。拍得很拖沓。就酱。癫狂金田一有点意思,但摇滚太违和……
正统地翻拍不好吗,非要表现得金田一如此癫痫,BGM救了这部剧,killing strangers
日式的精致和缜密,挺受用,不知道是时代让人扭曲还是人心本就走歪了
NHK今年连续实验性的推出乱步和金田一系列,勇气可嘉!金田一的疯癫属性和配乐相当协调,只是或许资金有限的缘故,美术部分确实存在不少遗憾。长谷川的“疯癫”也是对战后日本社会形态的一种“无奈的宣泄”,对峙和尚那段非常精彩。
分虽然低,其实还好,不少人吐槽的片尾曲竟然还觉得有点搭。就是长谷川你最近又法月綸太郎又夏目漱石又金田一耕助是不是有点太杂食了。
结尾很像《禁闭岛》。里面讲故事的手法,类似于《所罗门的伪证》。到了,也没把人家的妹妹救出虎口。。。。
话说,狱门岛应该是横沟正史的最高杰作了,长谷川博己倒真是颠覆了以往金田一的形象,但总觉得少点啥,又说不上来,还是最喜欢1977年的映画版。
本想吐槽长谷川版的金田一笑的太鬼畜,结果反应过来他是刚经历过战争的人啊,后面那段哭演技太棒。这版BGM简直是一大亮点,意外的搭
横沟正史作品在新世纪翻拍的作品。尽管BMG和长谷川博己的舞台剧演绎方式令原著粉们有微词,但是总体上几乎兼顾到时代氛围营造、原著精神和非推理观众的接受能力,在表现手法上虽然传统,但是看起来也没有落伍之感,这种微妙的平衡感亦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