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摄影很不错,文戏武戏的镜头都很考究很有形式感。武戏延续了《突袭》系列的暴虐与疼痛感,动作设计上继续让人大开眼界,领略印尼关节技的刁钻与凶残。而情感戏意外的细腻,美好,情绪上的细节很打动人。音乐也同样为各种情绪的烘托加了不少分。各个人物的出场都很让人印象深刻,譬如老大给囚犯递枪,实为让他们做他的肉盾,十足狡诈。女主陪伴男主时不修边幅的睡姿,也传达出她简单天真的信号。
但可惜导演太过分追求形式感。由于没完没了的刻意营造紧张感,炫技,而且为了这些太不顾故事逻辑,这些缺点将在影片过半,观众的新鲜劲过了之后被成倍的放大,显得黔驴技穷,再激烈煽情也只想让人快进。但作为一部动作片仍然风格独特,硬货扎实。还是看好这位新人导演,希望他的特别想法今后能被打磨的更加成熟完整
1. 开头那段劫狱是认真的吗?四五个狱警和枪支装备,被一个垃圾清洁工个干掉了,看得只想快进。狱警拦截囚犯就更SB了,不找掩体的么?就面对面扫射啊,什么智商啊!
2. 枪法都差到了极致,就是故意打不中的那种,大巴车那一段,反派拿枪把着火的自己人干掉了,然后指着主角不开腔,等着后面大叔来阻扰。
3. 两个杀手那一段也是无语,两个人拿着枪摆pose,等主角躲好了再扫射,就站在那里扫射掩体,直到把子弹打完,如果边扫射边走动,主角早挂了。
一个明明知道对方拿着来福枪对准了洞口,还凑过去找死;一个去开灯,特么一直等到这边打了好久,把反派干死了,他才回来;回来就算了,拿枪干掉主角不就行了,不行,把枪扔了,肉搏,结果被干死。
4. 眼镜男开始还讲讲友谊,讲不通之后开打,眼镜男赶紧躲树后面,男主拿着枪过去一看,不见了,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肯定是在树上啊,结果主角不知道,转悠半天才发现。。。。
眼镜男打了一会儿,说我要来真的了哦,我要出杀招了哦,结果就被主角一招反杀了,这是要出杀招自杀吗?
5. 女杀手也是搞笑,被男主用枪从后面指着头,想从袖子里拿刀你就偷偷摸摸拿嘛,结果不是,先把手举起来,然后放到前面男主看不到的地方,把刀从袖子里抽出来划伤男主。打了半天,明显感觉就是生死相搏啊,结果最后女杀手又舍不得杀男主,我靠,你拼命打半天是打着玩吗?
6.大反派就算了吧,每天都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一直都是大大的黑眼圈,最后一场打斗都没怎么看了,刷DY去了。
7. 场面学人家手持摄影,那你倒是学会人家的剪辑手段啊,只是在那里晃镜头有个P用啊,让观众头晕。
8. 这不是【突袭】,差了十万八千里。
整部影片的色彩就是灰暗的,如同主角在地狱老爹lee手下生存一样,他想逃离却不得不为了爱情重返龙潭虎穴。英雄救美的题材不新颖,作为一个黑帮动作片来讲的话,打戏血腥暴力看点还是有的。但如果要讨论剧情的话,其实不算合理,毕竟主角赤手空拳,对方有人有枪还非要一对一,颇有万军阵前要单挑的意思。
最不合理的还要说开场lee的越狱,没有技术含量,轻松加愉快地逃走了。而后他手下又血洗了警局,可警察的存在感几乎为零,哪怕最后设计成警方捣毁了lee的基地救出主角也更让人容易接受些。另外要说一下Lee的饰演者本身就是一位动作指导,影片中一些很中国功夫的招式,倒是让观众有亲切感。
黑道人物地狱老爹lee被枪决的前一天组织暴动越狱成功,同一天一位重伤男子昏迷送入医院,在医生艾琳的精心照顾下,醒来后虽然无性命之忧却失去了记忆,化名伊什梅尔。
lee出来后凭借几位得力小弟的能力,不仅开始收回势力和市场,而且知道了伊什梅尔还活着。当初他被Lee的手下实行枪决爆头却不死,如今只好继续派人追杀。另一边艾琳正在劝说伊什梅尔随自己去雅加达,那里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可以帮他把头内的子弹取出来。只是伊什梅尔决定搞清楚自己的身份,暂时放弃了治疗,也正是如此躲过了一次必杀,但艾琳却被绑架走了。
lee杀人放火干过的事情很多,还养了一群孩子训练成杀手和小弟,为了救出艾琳,伊什梅尔决定和他们开战。寻人的过程中伊什梅尔想起了过去的所有,也遇到了曾经并肩的战友,并且不得已杀了他们。最终伊什梅尔和Lee对决,长江后来推前浪,宣告一代枭雄lee和其组织的灭亡。
文戏超傻,傻到好几次下意识发出了呵呵,情不自禁快进,这都无所谓,动作戏也没什么新意,有力是似乎挺有力的,但是动作设计上完全没有看点,而且力度和速度我们也看过很多了。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印度尼西亚河正宇”吃面照了……
勉强三星。强的强极,弱的弱爆,除了残暴,全不讲究。
换了导演,剪辑、节奏、武指、演员马上成了问题,软,泄,松,假模假样,对射像打玩具枪,半天不死,对殴像对摸,拳不到肉,没有能量爆发的质感。钉锤妹不打还是可惜。
剧本是比较差的,动作戏亮点不多。
这种电影不需要多优秀的剧本,不代表可以用如此糟糕的来代替。
打斗无惊喜,文戏照搬上世纪港产动作烂片。伊科·乌艾斯的脸越来越饼了,他是少年郭靖的气质,不像巨星。Boss酷似河正宇,几乎每次出场都把氛围带入韩国黑帮片。这类电影的最大作用是让好友们边看边吐槽杀时间。
这是什么?吴宇森的喋血街头里脑壳镶了个子弹的张学友忘了成龙的我是谁?起个屎太聋的名字叫爆头?文戏快进,武艺退步,有时候看新片请忽略机翻字幕,必须得用上幼儿时就已经掌握的技能:看图说话~有生以来听过最难听的名字出现了:以实玛丽,不敢念,念出来内感觉就像吃了一坨翔。
印尼马特达蒙 VS 印尼河正宇,就看个动作感官刺激,故事什么的就别想了
“真让人头秃”提示:这不是突袭3不是突袭3不是突袭3!
唯一能看的也就警局里那部分
一些大量武器击打造成的失血和内出血导致的虚弱仿佛没有在主角身上,他依然很能打。这样的逻辑是需要创作者再想办法自洽的。除此之外,大量的动作和身体结构的近景呈现,完全让肾上腺素飙升,确实是刺激的。最后和父亲在室内的打斗应该是结合了这个武术和格斗技巧吧。结尾弑父的象征也是掌握真实自我的必经之路。
本片说明了突袭的成功完全是狗叔这个武术指导的功劳
非常好看的暴力美学。动时疯狂静时柔情,血腥的诗意,诗意的血腥。估计昆汀看到这片会原地爆炸~!(才发现是“突袭”的男主,万年不变的过关打boss模式啊😄)
以前看Mo兄弟那些恐怖片,跟自己说拍短片,大家都烂,这对导演兄弟不是最烂的,如今这片子说明了一点,这俩导演不用期待了,难怪之前的短片那么烂。一部成片没有任何新鲜的元素,基本上就是【突袭】的老路子,大部分时间还是脑残爱情片的配置,最后大BOSS一出来,俨然导演看过几部香港导演的功夫片。
剧本就是为了打斗编,格斗动作深深的体现了印尼既厌恶中国又不自然的受到中国影响。
莫名其妙捡个男朋友,莫名其妙就杀人,莫名其妙就打架,莫名其妙打赢了
动作戏的镜头语言拍出新意,但是附加在动作之上的逻辑性毁掉了精心设计的武打,文戏瞬间让人昏沉,张驰结合还是差了很多,结尾前的打戏不如前面几段刺激过瘾,让人觉得头重脚轻。锤妹和甩棍哥的死更让人觉得突兀,男主基本就是日本动漫主角那种,先挨打后爆发,反派之前的攻击基本无效。期待其他作品。
印尼电影昙花一现,菲律宾电影就快要杀出来了。
震惊!一男一女在海滩大战三百回合,真相居然是……
这个题材明显消费过度了,请就此打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