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觉,厚重和沧桑感不如前作,用更多笔墨放在了吴孟达饰演的老谢和林志颖饰演的阿丁这对“父子兵”的温情以及与关之琳饰演的缅甸奸细之间的人伦悲剧,在政客们的政治口号下,小人物的命运只能是垫脚石和炮灰。 参考《亡命金三角》《异域》等书籍记载,查找人物原型,贺司令对应残军第三代首领段希文,邓克保作为串联两部作品的灵魂人物塑造稍显单薄,取代了现实中的雷雨田,范龙对应杨维纲/韩鑫,罗辉对应罗星汉。与前作一样,对残军运毒贩毒的事实一笔掩盖,也是时代和创作环境的局限。结尾太仓促,罗辉集团的匆匆覆灭一笔带过中显得与残军悲壮命运的契合度有些脱钩,作品的完成度打了折扣。令人掩泣的是结尾,残军在付出惨痛伤亡后,终于为妇孺子孙赢得了生存立足的机会,在看到放下武器宣誓加入泰国籍的镜头,作为中国人是无比怆然悲痛的:残军终究是我们的同胞,却因为生存苦苦挣扎,不能归国,又被台湾当局遗忘,更不容于泰缅,在金三角这片原始的土壤上种出了恶之花。而最终与泰国政府达成协议以剿灭反政府武装为代价,付出了数百上千的生命,终于得以落籍在美斯乐,却永远失去了中国人的身份。生活在今日富强的中国,唯有祈愿我们的同胞再也不要变成亚细亚的孤儿。 片中虽然有刻意美化残军和罗星汉集团的修饰改编,但罗辉的那段话无疑是令人震撼的,把原罪的控诉指向了标榜文明民主自由的西方集团:鸦片,是十九世纪最文明的英国绅士带来中国的……中国本没有鸦片,是在西方的胁迫利诱下才有的,我现在是物归原主。有取宠之嫌,但回顾百年国耻,谁能否认蒸汽机时代列强在古老土壤遗下的流毒?
总得来说我觉得朱延平是烂片王,但是编剧是吴念真,还有梁朝伟。庹宗华也帅气逼人的说,再加上居然还有关之琳惊鸿一瞥啊啊啊~旧港片随便看都想点赞~东南亚的气氛总叫人想起喋血街头,可是这部片铺陈过多,人总是随随便便死掉鸟~~哎最后重点是梁朝伟好帅!!!!
这一群陷在异域的人,缴枪或者上战场都没有差别,一样地被排斥,一样吃不饱饭,范龙之所以不愿加入泰籍反而做了土匪,他明白投降无用,有家回不去,像被战争诅咒,老谢本以为捡了个家,家里却藏了个报夫仇的间谍,感情于是可悲,导致精神崩溃。
很多人说没有第一部好,可是我觉得超越第一部,原来关之琳、达叔、梁朝伟他们还有这么好的演技
吴念真的剧本写人物在时间里会变成什么样是写的真好,虽然成绩不如前作,但是我觉得整体质量超越前作,梁朝伟和刘德华是一样的用处,香港巨星参与台湾大制作,演得都是浪荡不羁的异类形象,对比下来,就可以看出梁朝伟的表演多么的本质,他就是那样的人,而不是形象突破好有光环,关之琳也用得很好,她和吴孟达的线写得十分老辣,完全沉住气制造出了很强的冲击力,这部电影她不美,但是需要她。基于前作的铺垫,深度方面也是一直往上递进的,不再是罗列问题的质问,而是真切的做了身份的区别,最后打仗两方的身份都十分微妙,又联系前面缩写的庹宗华吸大麻的情节,梁朝伟轻描淡写,“被你们当作神的人在那海岛上,说不定也这样的过日子",这对白写得太好,有力量有细节。
以为抓到一个题材随便怎么乱编都可以是不是。
童年记忆里的大制作,是朱延平+吴念真+王童+罗大佑的台湾片,不是港片。目前看到的唯一关于这支孤儿部队的电影了(看来还有条目不可见的前传),最震撼的依然是吴孟达林志颖关之琳线,还有吕良伟分队开拓金山角种那啥,梁朝伟本质就是收不拢的真浪子吧
一群走投无路的士兵,身处尴尬的三国交界,最可悲的不是生存上面临的困境,而是身份上的遗失,就像结尾罗大佑唱的歌曲,他们就像是一群孤儿,永远流离失所,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家。
香港人对于战争的想象就是更大一点的黑帮火拼,战争拍得太糟了。《亚西亚的孤儿》是名曲借喻,只在片头片尾出现,《家,太远了》才是罗大佑为《异域》创作的主题歌,出现频次很高。简单说一下「亚细亚的孤儿」的语义流变:最早是吴浊流写的一部台湾日据时期的小说;罗大佑1983年以此为名写了一首歌,为了便于过审,加了一个副标题「红色的梦魇,致中南半岛难民」,指向越南战争后投奔怒海的难民;其实罗大佑真实指向是,与美国断交后台湾尴尬的国际地位;1990又被放置在《异域》片头尾,歌词的意象也和「弃民」心境很接近。当然,最贴近的还是那首凄苦的《家,太远了》。有意思的是,「缅北孤军」后来在台请愿的时候,也唱的这首《亚细亚的孤儿》。《乐队的夏天》「康姆士」乐队主唱永驻就是缅北孤军后人,他的歌里也有这段历史的影子。
第一部太震撼以至于续篇力量弱去。罗大佑代替王杰亲自唱主题曲的意义更大一点。
罗大佑的歌,过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么好听。关大美人不细看都认不出来了,吴孟达居然还有和关大美人的亲热戏。投资貌似不小,又是坦克又是飞机的,只是导演水平略逊一筹,本可以拍得更好,流于表面了。
dddtp7o5梁朝伟太会抢戏了,庹宗华还是那么朴实,完全没有被第一部的巨大成功冲昏头脑,真难得。第二部跟原著的柏杨已经没关系了,完全是吴念真和叶云樵的原创剧本,将视线对准不肯返回台湾的泰国异域孤军在东南亚的贩毒和生存问题,发人深省。吴孟达和关之琳那段写得最为出彩,当然主要是吴孟达演得好
四顾无依中挣扎的人性,相当彻底的悲剧。题材和叙事方式还是契合的,虽然结构上粗糙的地方也很多。梁朝伟真的太帅了。
去年年末就納入待看片單的兩部《異域》卻遲遲沒有觀影,在得知吳孟達病逝的消息,查看他參演的作品,注意到這部《異域之末路英雄》,間接促使我提上觀看日程。兩部電影的卡司陣容於如今的我看來都挺給力的,可惜《異域之末路英雄》的故事還是沒有《異域》那樣讓我觸動乃至開眼界般地了解一段陌生的歷史。★★★☆
艺术指导王童,编剧吴念真,保证了续集的品质,罗大佑亲自上阵唱了《亚细亚的孤儿》,听到哥飚泪。叶全真你又把我惊到了。。。立刻划到女神清单。
剧本是吴念真的,这部电影支线过多,导致主体涣散,加上太像塑造一些讴歌的内容,镜头上也完全不如第一部那么流畅。不过演员表演都非常上佳,连千年男花瓶林志颖都有演技表现。
吴孟达这条线可以一看...其余的...不堪入目。
看了第一部。在必输之局上被当作政治筹码,可悲。而你怎知,眼下这局就不会输呢。剧情中,有一段小兵私自卖军火换鸦片,只是为了给缺医少药的伤员同伴当止痛剂,才想起来,当初找到这个片子,就是因为Wiki上看到缅北孤军在当地大规模种植贩卖鸦片经营生意的事。如果这是史实,却被捏他成这样,那就太可笑了,避重就轻的反思。作为一支外来武装力量,到底对当地民众带来了多大影响,完全没有描写。
这一部少了很多政治元素,没有再过多地描写党派战争,因而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人物,而这无疑让影片更加有血有肉,一众人物的生离死别也更能让观众体会到战争的悲凉,就完成度而言,它并不比它的前作要差,甚至在很多地方超过了前作,比较遗憾的是,影片要展述的人物有些多,很多人物线处理得也太潦草了
tony就是多年前定位矛盾的汉奸?
一群被国家抛弃的战士,在夹缝中生存,沦为各方的炮灰。或者死去,或者艰难屈辱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