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开始看第一季的第一期,李尚容小姑娘小小年纪,诗词储备超过不少成年人了。她台风也很不错,虽然有点小嘚瑟。看到有外国友人参加这个比赛,我很骄傲啊,我们国家的优秀古典文化,吸引了外国人来学习。中文本就很难,中国古文更难,他们能认真学习古典诗词,实属难得。 同时也感到非常惭愧,我属于叶公好龙的类型,说是喜欢诗词,其实真正记得住并且完全理解的,并不多,以后我要多看看才行。顺便给大家推荐一个无广告的APP: 古诗词典。
感觉个人的文化修养有待提升,特地点开了这个频道,来体悟一番古典诗词的魅力。
第一季看完,这么多选手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北大博士生陈更。印象中的她,就是身着民国服装的,或绑着两个麻花辫,或随意披散着头发。她的特点是博闻强识,对诗词的理解不仅仅停留于表面,更有深层次的个体的感悟(这个从她几次和点评老师的互动中不难发现)。凌驾于这个特点的,是她的冒险精神(虽然一直被主持人董卿诟病),我想这对于一个女孩儿来说特别难得。说实话,这一度与她的形象十分矛盾,似乎她应该具备李子琳妹妹那样的沉着冷静和稍安勿躁。然而,这是她的闪光点啊,她可以扪心自问地说自己享受的是比赛过程,而不是比赛结果,她比其他选手多挖掘了一份比赛的乐趣,那种介于已知和未知的孤注一掷的挑战。尤其是和李四维争霸擂主席位的时候,她顶着风险按下的抢答,只是因为总有人要承担这个责任,让我更对这个女子产生了一份敬意。这里还想说一句,她是纯理科生啊,能在文科方面有如此造诣,实在是令人顶礼膜拜。
再说说几位点评老师吧,很喜欢王立群王老师啊,觉着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的某些话特别有醍醐灌顶之效,三言两语,发人深省。可能我之前从未以这个角度为思,他的点拨提升了我对诗词境界的会意。而且他娓娓道来的学者模样,真的让人心生敬畏之情,敬畏出于“五车学富”之物,也出于“学富五车”之人。比如王老师讲到古典诗词的一个现象,作者写的时候,他表达一种意见,但是读者在读的时候,可以赋予它另一个意见。那么这个古诗词就不仅仅是一个记诵理解的问题,还有一个践行、赋予新意的问题。我想,这也是书本,尤其是经典之作常读常新的道理所在,每读一次会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再比如王老师论及优秀诗人的特质,概括起来便是,观察的非常细,表达的非常精。我想,一旦你有超乎常人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你在文字方面称得上是一个可塑之才了吧。较之王老师,康震康老师就相对幽默风趣一点,跟董卿老师一唱一和堪称绝配。之前意外发现B站上有俩人的拉郎配,还配了“有点甜”的BGM。除此之外,郦波老师和蒙曼老师也都是人才啊,知识储备丰厚,是节目的看点之一。
既然论及诗词,不妨以一首拙诗来结尾吧:
才子佳人气自华,高山流水济一堂。
你方唱罢我登场,把酒言欢醉今朝。
随着近几年传统文化的回温,学习诗词之人也日渐增多,更多的人喜欢诗词,开始学习诗词,开始理解诗词的美。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这个节目带动了全民回忆那些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从而获得了大众的广泛好评。不足是节目只是停留在背诗的环节。学以致用是最基本的知识观念,以“中国”冠名的知识公众平台更应该贯彻引导能力,对此我希望下一季的诗词大会,可以一睹选手创作的风采。
过去读过的书背过的文章,终将化成血肉充盈我们的人生。
下面分集说说比较深刻的观后感。
第一期:为彭超的父亲点赞,尤其是听到,6岁失去手臂,在医院里爸爸让我学习用脚写字,7岁去上小学的时候,非常感动,这是一位睿智的父亲。
第二期:人生苦短,所以应诗意地栖居,但一切前提是,活着。
第三期:因为孟郊的两首诗,董卿的感叹特别精彩。乐半天。
第四期:这期节目感触最深的几点:一是于我而言,诗人最喜欢王维,女诗人最喜欢李清照,词人最喜欢纳兰,能看到大家对他们那么推崇,非常开心。二是非常喜欢粤语朗读,能在这个舞台上听到,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投入到方言读书中去,包括客家话等发光发热。三是对于陈更这个选手,虽然觉得她总是太过于冒险而在比赛中屡屡败北,但又非常喜欢她的冒险精神,确实比寻常女子有更多的豪气,非常大气;而且她读诗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实在佩服。
第五期:这集有几个印象比较深的地方:一是教授分析“只恨相逢未嫁时”时说,节制是人生很高的一个境界,面对欲望的时候要懂得节制。二是王泽南用英语读了陆游的词,非常美的音韵。三是康震老师对比宋诗和唐诗,说同样写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读了就想去庐山看看,但横看成岭侧成峰,读了就更多是思考人生,性情与思考的差别。然后提到了欧阳修的诗文与词风格大不同,前者是士大夫风格,但词内却放松自己心情,做自由有情感的人。看完我感叹说,如果我以前的语文老师也有这种水平,大概我也会有不一样的境界。四是董卿寄语王泽南情侣时说到,不要忘记了今天是什么让你说出嫁给我,是什么让你说出了我愿意,把这样一个感情坚持下去,再困难的时候都要坚持下去。
第六期:这一期觉得最出彩的就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的王教授了,实在佩服这些老知识分子。
第七期:突然觉得王教授特别有趣。姜连杰说自己颜值很高,董卿问王教授是否认同。王教授很认真地看了一下小伙子,然后回答道,他是个人的主观认为。另外王教授总结说,江南三大名楼有个共同的特点,古人留下来的题咏、名文、名诗特别多,如果没有这些古代名文、名诗在里面,这三大名楼出不来。真正的文化遗迹,那些优秀的文化遗迹,其实都是无数文人用自己的诗词,赞美它、装扮它,而且留下来了许许多多的名篇才成就了一个一个的名胜古迹。如果这些名胜古迹离开了文人的题咏,那就只是一个建筑(董卿接话说)。那就说明了文化中间特别是诗词,它是一处名胜古迹名声大小的灵魂。康震老师提到“诗到元和体变新”中的元和体,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短小精干,描写士大夫那种闲情逸致的诗篇,没有什么高大上,话说这种风格的其实我也非常喜欢。
第八期:“人生的得失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看出来的。”董卿总结岑参时如是说。王教授提到,岑参参军前对中原依依不舍,但到边塞后写了一系列非常精彩的诗篇,成就了他的著名边塞诗人的地位。
第九期:高明的人生是画龙点睛,康震从苏轼的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中发出感叹,那么多的意象,普通人写可能就是一篇散文了。想起我的幼年,那时候我的爸爸还是文艺青年,他总是和我提到一句古文,“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就精准表达了地理位置,爸爸以此对我强调说,写文章要简略。
总决赛:决赛冠军是一个第一次登场的女孩子,典型的黑马一匹,该姑娘自称女汉子,与传统的诗词才女有比较大的出入,非常有趣的一个结果。
央视的综艺真是高大上。这节目不错,看第一集的时候,尤其是第一个上来一个小女孩,题目都是最基础的学生课本内容,实在看不下去,直接放弃了。后来,不少人说,居然不错,我就又接着看,果然不错。
题目确实简单了些,都是基础诗词,感觉有普及的意思。但选手们的水平都不错,起码诗词的掌握量都很大,对诗词的背景知识,诗人的生平际遇及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都比较了解,很佩服他们。百人团的设置也挺有趣,这比赛就不仅比的是学问水平,有时候还是运气机遇,有的选手十题全对分数不高,因为百人团也会,有的选手一道题就7-80分,因为百人团错的太多。这就增加了趣味性和偶然性,观赏性也高了。
有几个选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陈更,比如张四维,还有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诗词知识扎实,说话也干净利落。
主持人董卿,让我刮目相看,确实有水平。
最喜欢点评嘉宾,老师们学问又深,人也幽默,偶尔点评,受益非浅。
节目很好,确实题目太浅,对喜欢看的人来说,挑战小,收获低,就没有看下去的动力。对不喜欢诗词的人来说,题目浅也不爱看。希望会有适当调整。
看完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节目制作精致大气,主持人董卿钟灵毓秀,气质灼华,点评嘉宾最喜欢郦波和康震,郦波亲和力强,总是笑眯眯的,愿意用平等的姿态和你讨论诗词,非常难得。康震画画好,风趣幽默。王立群有一种独有的学者萌。选手里面当然最喜欢陈更,有冒险精神,整个比赛中,更享受过程,输赢的结果倒在其次。大气磊落,有侠女风范。说说最后一期,李子琳落败,殷怡航赢了,她这人比较大条,大大咧咧,说了两次“感谢子琳妹妹”,说一次就可以了,你说两次是意在强调啥?这不就有点公开凌辱的意思吗?这个赛制也很有意思,谁在最后一期恰巧赢了,谁就成了整季的冠军。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看完节目莫名好感董卿。
好像回到了上学的时光啊~
挺喜欢的,学到了很多
诗词比较基础,但是有很好的科普效果吧?估计后面会越来越难。有些选手实力不行,但是飞花令环节又有水平。喜欢这类节目,喜欢诗词,满分!
第一季比第二季难,董卿很有才华
中国电视节目需要这样传递传统文化,品位古典美韵的节目,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引导和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都大有裨益。
太简单了,居然还那么多人错,不可思议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一直记得是“进”啊。喜欢中国古诗词,这节目不错,题目简单了点,希望少一点要选手“说出你背后的故事”的时间
真不错,选手个顶个的棒!主持人和嘉宾我也是爱得不行。继续追!
长知识的好节目 希望以后多多播出
全方位综艺节目。| 看了第一期,蒙曼、康震做点评嘉宾,能不能把董卿的台本写得稍微更有点文化,嘉宾能不能先老实解释明白题目再自由发挥。
人生自有诗意。
个人感觉没有汉听和成语大会做的好,赛制啊氛围差很多
牛就一个字,虽然是比赛,但更像以诗会友,第一次发现唐诗宋词的美,和背后的趣事。难度系数适中,不会太过简单娱乐也不会太过曲高和寡,心目中的综艺节目No.1。这一季的冠军有点侥幸了,私以为李子琳李四维才是冠亚军。
汉语博大精深,古诗词璀璨夺目,很喜欢这档节目,也因此喜欢董卿。
诗歌是情感的高度凝缩,是文字的锤炼萃华,我们在诗歌的浸润下感受着文字和韵律之美,让古老而醇香的文化深深积淀在彼此的灵魂最深处。虽然有过曲折,令匆忙的现代人一曾忘记诗词的翩然和优雅,而今我们则重拾埋在尘土中的宝藏,欣赏感受它那千百年不曾褪去的光辉。让我们可以学习到中国的古代文学。
这个节目里的董卿真是钟灵毓秀,气质卓华,美而不妖。她脱口而出的中华古典诗词,以及对古诗词自己的独到的理解与见解,真是让人对她另眼相看!
其实吧,这诗词难度,也就是初高中标准水平。
真的非常非常棒,宏扬中国文化的一档节目,看这个节目还可以学到好多古诗词,真的太好看了。
长大后知道背诗词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