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沂蒙六姐妹之外的故事
在沂蒙老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抗战时期,有一位妇女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了一个八路军伤员。伤员昏倒在地上,妇女急于抢救伤员,但身边没有任何的东西,甚至连口水都没有。在情急之下,妇女毅然解开衣衫把乳汁喂给小战士。后经老乡的照顾,小战士很快恢复健康重返部队。
我并不善于讲故事,但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在我们当地人的口中,这个小战士后来位至将军,而且是上将,退休后曾来过沂蒙老区。但在这里不便透漏其姓名。
2 ) 沂蒙六姐妹与魂断蓝桥-战争,爱情,日子。
不知为什么,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就想起了那部魂断蓝桥,可能题材的原因吧,都有战争,爱情,还有生活-说得直白点,其实就是生计,过日子...
先说说战争。魂断蓝桥是美国人讲英国人和德国人在法国的土地上打仗的故事,不过里面没有战场的镜头,没讲敌人有多坏有多该死,也没有讲姑娘嘱咐情郎上了战场要奋勇杀敌为国争光这种励志的狠话。沂蒙六姐妹讲的是内战,也就是说,敌方的部队里也可能有她们的兄弟子侄,但在她们一方看来,战争是正义的,敌人的败亡是活该的。
再说说爱情。魂断蓝桥的主题是爱情,凄美的爱情是这部传世电影留给所有观众的最深的印象,雨中拥吻的场景多年前就在我的脑海中扎下了根多年来挥之不去。沂蒙六姐妹中也有爱情,有只见新娘不见新郎的爱情,还有癞蛤蟆惦记天鹅肉般的爱情,中式爱情显然不如英式爱情浪漫,可是在编剧和导演看来,这似乎不重要,我们的姑娘不仅不需要呢大衣高跟鞋,也不需要爱情的滋润,好像也不怎么有性欲…
最后说说日子。男人战死了,可日子总得过下去。英国姑娘在听闻心上人阵亡后万念俱灰,后来为生活所迫沦为了妓女。可造化弄人,在车站拉客时,她碰见了亡者归来的夫君。而我们同样年轻的姑娘在未曾谋面的丈夫牺牲后却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靠勤劳种地不但养活了自己,还收养了一堆娃娃。导演想说明什么?这部电影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片,我猜导演想表达的不是英国姑娘与中国姑娘结局不同是因为人家的姑娘好吃懒做,我们的姑娘更吃苦耐劳吧?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是想表达我们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3 ) 不屈的信仰
2020.5.6
这部电影,如往日所看抗日剧并不相同。它的画面看上去极其真实,朦胧,场景并不高大上,甚至有些穷困潦倒,黄土地,暗淡的光,土著的墙,古旧的木头门,一幕幕都仿佛让我们以为真的回到那个时代里,跟着他们看了一遍这故事。
六姐妹,被临沂乃至山东人称为“沂蒙红嫂”的她们,并非多么光芒万丈,没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气魄能力,没有女将士气成山河的豪迈,没有盖世武功。却有着一颗在那个依旧封建的社会里仍跳动的心,激情澎湃,不被任何东西束缚,只一心跳动去它信仰的地方,那个红星红旗飘扬的地方,便是他们的安心安身之处。
她们平凡,如那时的千万个我们一样,都是小县城的小村庄的平凡人。也会有父母包办的婚礼,有对未曾见过面的另一半的期待和想念,也会被地主之家虐待被看不起。生活如此,穷苦或艰难,又有何妨?内心依旧有远方有信仰。
当部队路过,一行行军装队伍走过,没有多么整齐多么帅气多么一致的步伐,只有真真实实的安然自若和坚定。村民们早在道路两旁站着,有的或许是想看某个人一眼,深深的一眼,只愿一眼值得回味余生,有的或许是父母参军牺牲,自己不希望再有人有同样遭遇,便拿了纳的鞋垫,煮的粥,递给那些路过的战士。他们仿佛就是信仰。
每一个看似普通的女子都有着不平凡的心胸,个个有特色,兰花作为村里的领头人,领导能力一绝还体恤群众,她对黑燕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凭啥有钱人就要打人,穷人就要挨打?加了共产党才知道,谁也不能打谁”在那个年代,唯一为落后的穷人着想的只有共产党,所有群众拥护共产党,当一列列队伍经过,家家口口出来看“当兵的”,看他们的眼神满是崇敬,对于群众来说,他们是光,是救赎。是能把他们从深渊中拉出来的救赎。所以他们把自己家的能做的,军粮,军鞋都想着递给他们,他们只知道,要打胜仗,要打走小鬼子,才能有安定的生活。
月芬作为一个刚嫁到烟庄的女子,嫁到的家里,除了丈夫哥哥家的小侄子,没有一个男家庭成员,因为都去当兵了,所以在后来去参加担架队听见医生说需要血样时,她想要献血被拒绝后她才大声的喊出那句话:“俺们沂蒙山的男同志都在前线!”国难当时,铁血男儿都奋战在一线,驰骋沙场,留存下来的是幸运,大多数都像月芬夫家一样,烈士满园,留存下的,只有久久不能驱散的悲痛与欣慰。“牺牲”这个字眼,对于普通农村家庭,究竟是苦痛更多,还是自豪更多,他们也想自私的把爱的人绑在身边,但国家大事前,儿女情长和小家便削弱了一些,把大家放在了最前面。一生未见到丈夫一面,唯一一次可能能见到的机会也因为回娘家拿粮食做军粮而错过,悲痛在所难免,但内心是骄傲的吧,流芳百世,传为佳话。因为她们知道,他们是英雄,他们值得。
春英的婆婆摊煎饼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她说她们做的只有这些,所以全力以赴,春英月芬帮助他们的婆婆摊煎饼,大家一起干活。后来被兰花委婉告知,自己的丈夫牺牲了,春英当时就直接瘫倒在地,她唯一挤出的话只有一句,“不要告诉我婆婆,也不要告诉我儿子。”她谁没有告诉,仿佛一切如常,大家还是一样,在为部队努力的赶粮食,军鞋等物资。她只这样,自己默默承受,不让其他人跟着难过,只有在夜半,熟睡的儿子旁边,四下无人,才敢哽咽的哭出来。为了大局着想,她只能把一切苦痛与难过往肚子里吞。
秀秀的哥哥去当兵了,一次难得回家探亲的机会,她父亲把把哥哥大壮锁在地窖里,因为父亲把大壮牺牲,为了保住唯一的儿子,就强制关了起来。秀秀为哥哥争辩几句还被父亲扇了耳光。她父亲对秀秀说,“供你们上学,你哥却跑去当兵?”像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班超的投笔从戎,上学的意义是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男儿,加入军队,加入共产党是雄心壮志,是信仰,至高无上的信仰。普通百姓家的眼光没有那么包容,那么广阔,但他们是善良的,他们只知道,八路是好人,要好好对八路。
黑燕作为童养媳,性格倔强,以至于经常挨婆婆的打,天不怕地不怕,性格爽朗,秀秀来救助,她就组织想了“调虎离山计”救被困住的大壮。兰花也坦白对她讲,知道她的好心肠,知道她为部队做的贡献,为部队偷偷做的军鞋,为部队偷偷拿的粮食。她心中有信念,所以不怕。
小鹤是秀秀的玩伴,两个人常常在一起玩。她看似什么不懂的小姑娘,但却主动提出要去参加担架队,她虽看似憨憨傻傻,耿直单纯。但却也想作出自己的贡献。
他们不约而同,一同到前线,去当担架队,当人桥,为战士们洗军服,去做自己能做的所有。
同一村庄的六个姐妹,代表了无数内心不屈的在战役后方支持拥护的女性同胞。
光阴荏苒,星移斗转,孟良崮上空曾轰鸣着的猛烈炮火已不再相闻,曾弥漫着的浓浓硝烟亦早已化为云霓,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飘散。孟良崮主峰矗立依然,嶙峋巨石遍布山梁。块块大石上,坑坑洼洼的弹痕里早已淤结积聚了一层尘土,经年的潮湿浸润,慢慢地长满了一层薄薄的青苔。不断激励着我们努力奋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这片土地不会忘记,不会忘记这里流淌的泪水和鲜血,不会忘记曾从这里传出的曲调。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千万不会忘记。
4 ) 呃呃
《沂蒙六姐妹》通过主人公月芬的眼睛为我们讲述了烟庄人民支援解放军的故事,村里几乎所有青壮男丁全部参军,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村民们为部队送弹药、送粮草、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她们竭尽所能支援前线,最后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她们纷纷赶赴前线,甚至为了让解放军渡河,她们用血肉之躯架起了桥梁,那一刻,我被深深的感动!她们的精神真让人感动。
5 ) <<战争中的女人>>
又叫,沂蒙六姐妹,属于主旋律电影,拍地很感人.题材来源于真实生活,让人感慨.
有些场景很催人泪下,新媳妇为借粮支援前线,错过了见郎君一面;夜渡过河,女人们跳水架浮桥;亲亲热热的小曲唱着让哥哥去前线,明知,哥哥去了就回不来了.
会让人心寒,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满门英烈就是一个”惨”字.亲家母的一句话,你以为烈士家属是好当的?
片中的插曲<<我送哥哥去参军>>,根据剧情几次唱起,有欢快的,有悲伤的,有轻盈的,有惨烈的,很有功底.
春风吹,
柳叶青,
我送哥哥去当兵,
哥哥你参军去前方,
我在后方生产忙,
冬有棉衣夏有粮,
请你把心放,
送哥哥到军营,
参加队伍真光荣... ...
6 ) 《沂蒙六姐妹》:一座性别浮桥
电影《沂蒙六姐妹》的副标题是“战争中的女人”,从中可以一窥创作者立足“人性”的题旨。作为“国庆献礼片”之一,影片的创作初衷当然是“主旋律”意识形态的召唤,然而,在“红嫂颂”的既有框架内,这一组抗战后方的村妇群像得到了十分扎实的“内部”探索,她们的心灵世界与性格色彩得到了极具个性的展示,颇有“人物先行”之意。如此说来,在“战争”与“女人”两个关键词的博弈中,后者才是真正的落脚点,“战争”是“女人”的生存背景,影片通过描绘女人的日常生活来展现战争的悲壮。
那么,为何“战争中的女人”会有如此的魅力呢?笔者以为,“战争”与“女人”两个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是呈现对立状态的。“战争”不仅是男性的角力场,也是充满男权话语的语义场,通过描绘“战争”来建构有关英雄与民族的家国神话,这种叙事策略在后殖民主义时代具有普遍性。有趣的是,《沂蒙六姐妹》一反常态地呈现了一场男性缺席的“战争”,它聚焦孟良崮战役的后方山村,在“女儿国”的叙事方式中寄寓了创作者对于性别、民族、家国等问题的复杂态度,为女性话语有效拓展了表达空间。
浮桥:“秦香莲”与“花木兰”之间
女性主义者戴锦华总结出中国女性的经典困境,即“秦香莲/花木兰”模式,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似乎总是在“女奴”和“女战士”中做着困难的选择题。“秦香莲”们苦于自己对男性的依附地位,惨淡如“祥林嫂”(鲁迅《祝福》)的那件月白色衬衫;“花木兰”们则迷失于自身的性别立场,吴琼花(电影《红色娘子军》)是一个有力证据,当她的左颊浮现明亮的“党徽”图案,其性别也被阶级性所取代。
对既有的二元对立模式保持距离,并进行冷静反思,这是创作者应有的姿态。诚然,《沂蒙六姐妹》可以看作一次对“秦香莲/花木兰”模式的突围实践,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珍视。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部电影对于“红嫂”群像的定位有何新意?它真正跳出了那个二元对立的框架吗?影片高潮处有一个经典情节让人动容——人体浮桥。为了让战士们过河,六姐妹带头跳进了齐胸的冰水中,用绵软温柔的肩膀搭起浮桥,一条条上膛的枪、一双双奔跑的脚、一个个杀敌心切的战士从她们头顶掠过,她们在硝烟中扛起了一个民族的希望。同时,新娘子抬头看着,她的目光扫过战士们的腰间,看看那里是否会出现眼熟的手绣荷包。
“沂蒙六姐妹”走出山村来到前线,她们企图实践从“秦香莲”到“花木兰”的蜕变,然而,“浮桥”式的拯救方案恰恰说明,这个身份转折是未完成的。六姐妹支援前线的方式是摊煎饼、搞后勤,她们从未拿起“钢枪”保家卫国,因此,“浮桥”是整部影片的贴切象喻。《沂蒙六姐妹》正是在“秦香莲”与“花木兰”之间摆动的性别浮桥,它敏锐捕捉到了这种“中间状态”:当“秦香莲”远离了“家”,当“花木兰”远离了“枪”,女性的话语空间自然从二元对立的裂隙中生长出来。
陈顺馨将“女性”视点叙事的特征总结为:“1、重视内在情感、心理的描述;2、女性形象放在主体和看的位置,她是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主动者;3、肯定女性意识和欲望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解析全片,六姐妹各自的女性话语空间是充分的:无论是郝大妈痛失二子而获赠“满门忠烈”牌匾的绝望眼神,还是新媳妇月芬对素未谋面的丈夫从好奇、期待再到永别的心路历程,或是霸气村支书兰花不时袒露的热烈爱欲,这些与“十七年”(1949-1966)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着根本的异质性,因为,“十七年”是一个忽略性别的年代,而犹如“男女平等”这一“现状”,“无性别”也只是一个“神话陷阱” 。
“女儿国”:伤痕叙事,还是传奇叙事?
在影片《沂蒙六姐妹》中,男性自始至终处于基本“缺席”的状态,偶尔出现的战士回村情节,也暗示了他们的“过客”身份。这样,在孟良崮战役的后方山村,形成了一个“女儿国”。当然,这个称号是名不符实的,因为沂蒙山村并不像《西游记》中的“女儿国”一样有着高度的自足性与完整性,沂蒙山村的男性缺席来自一场战争的剥夺,这种残缺是伤痕的表现。
电影开篇的“与公鸡成亲”情节便把这种残缺伤痕书写到了极致。因为自己的丈夫出外参军,新娘子月芬刚嫁到此地,便睁着清澈的眼睛与公鸡一起拜天地,喜庆的大红色新房与月芬独守空闺的苦楚形成鲜明的对比。尽管新娘子终其一生也没见到丈夫一面,却用尽了一辈子的时间等待爱人的归来,的确堪称“世界上最令人动容的守候”。据导演王坪介绍,在战争年代的沂蒙山区,的确有丈夫不在场、可在自家大嫂的见证下与公鸡成亲的习俗,很多红嫂甚至连结婚的仪式都没有便进了夫家门,在战争的大后方默默的守候。
这样,有关“女儿国”的男性缺席的伤痕叙事就生发出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了,将“与公鸡成亲”的故事写入剧本提示着我们,要在创作过程中有效利用中国传统民间资源中的“传奇性”,这也是中国电影传统人文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不平凡的、与众不同的故事是形成一部优秀电影作品的前提,“平民传奇”正是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影片,《沂蒙六姐妹》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其鲜明的平民立场与民间气息,它跳脱有关“战争”的宏大叙事的既有圈套,拒绝书写领袖或者英雄,而是将镜头焦点对准了六位平凡女性及其摊煎饼、收马草、做军鞋的日常生活。聚焦大历史中的小叙事,这是非常符合当今时代精神的。
“伤痕”与“传奇”是《沂蒙六姐妹》的叙事张力所在,对于这个抗战后方的“女儿国”,“伤痕”是成就“传奇”的前提,而“传奇”则引领观众的目光,走向“伤痕”深处的女性心灵。在特定的战争时刻,沂蒙山区的“女儿国”有力建构了一个阴性神话,这组“红嫂”群像不仅表现了中国女性的坚韧、忠贞与善良,更传达了她们身上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法国解构主义学者米歇尔•福柯曾说:“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话语的年代。”在新世纪的国庆之时,电影《沂蒙六姐妹》将这样一个战争中的阴性神话有力推出,不难看出在后殖民主义时代,第三世界国家建构民族形象的价值诉求。
对抗或共谋: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
在电影中探讨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我们看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中,个体记忆从集体记忆中被发现、发掘,而个体记忆往往会重写一段大历史,与集体记忆呈现某种对抗性,甚至是颠覆的。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书写了有关“文革”的另类记忆,作为部队大院的子女,主人公们感受着有关青春的躁动阳光;相似地,意大利导演托那托雷在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讲述了不一样的“二战”记忆,有关一个男孩对女教师的一场青春期暗恋。
在影片《沂蒙六姐妹》中,“藏子”就是一个与集体记忆具有某种对抗性的情节。儿子回村看望父母,翌日早晨又要整装待发,父母忧心儿子的生命安全和家族的香火延续,选择将儿子骗入地窖,并将其“软禁”,借以逃脱残酷的战争。“逃兵”故事居然出现在中国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这是“十七年”电影创作者很难想象的,观众在惊叹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切肤的真实。而随后的“烧草棚营救”情节更是诙谐风趣,展现了“姐妹情谊”(Sisterhood)的某种原始形态,在残酷的悲剧氛围中飘过一股活泼气,呈现了创作者的多元性意图。
将“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搬上大屏幕,这本身就是一次从集体记忆中开掘个体记忆的实践。她们身为男人背后的女人,在后方默默辛勤付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她们在历史教科书中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位置,因此,为六姐妹所代表的普通百姓立言,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同时,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在题材的规训作用下,个人记忆又与集体记忆形成了深层的共谋:影片重点开掘的一些“盲区”,如爱情,蕴含着民族团结、家国一体的意义,在全球化时代有力建构着中华民族的积极形象。正如美国后现代主义学家弗雷德里克•詹姆森所说:“第三世界的本文,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趋力的本文,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
从《云水谣》、《集结号》、《风声》,再到《沂蒙六姐妹》,在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对抗与共谋之中,类型化的“主旋律”电影一路走来,步伐矫健,任重道远。
特别伟大的历史,感人的爱情。很多镜头拍的特别艺术,让人记忆深刻。强烈推荐,支持国产片~
俺都参加担架队了,你就让俺亲一下呗。空荡荡的大厅里坐了不到6人,我刚掏出纸巾,发现前排情侣也在哭,男的哭得比女的还凶。
过去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我们总是看到太多的硬朗男性形象,本片中六位各具特色的女性,让我们看到战争背后伟大的力量。
“世界上最令人动容的守候”
x
从张璇的影人页过来发现自己不仅看过还根据这个参加过学校话剧活动_(:зゝ∠)_
崇拜苏小卫!!!PS:范志博获了09年华表的最佳女演员,赞!
电视剧水准
看到女孩子们跳进河里,我的眼泪哗啦啦
挺不错的,蜗居之前的李念,还有曹苑挺漂亮~
在看老家的电影《沂蒙六姐妹》,样片,真感人,对于一个经常去推特了解国际大事,去围博了解国内大事的超前民主人士,我真的被感化了,那个年代虽然苦,但有信仰是多么幸福的事。
故事流畅,画面很美,感情质朴,细节到位,是个值得一看的主旋律电影。爷看到架人桥一段实在撑不住飙泪了,想到那姑娘做了一辈子处女,真是觉得好悲惨。华夏发行公司放映厅观摩
一部让我看哭了的主旋律!!!!!!
还是光在摄影方面下功夫了,故事说得不饱满。应该再把六姐妹的事迹扩大或者延续一下,总觉得刚刚展开就草草结束了。同样是在沂蒙山区相同景点取景,《斗牛》在各方面和细节上都要用心和有诚意。
几天前,在电影频道看了这个《沂蒙六姐妹》这部片子,摄影手法和演员演技,导演功力都能证明这是一部不错的战争影片。但是,看着看着 心里还很不是滋味。一句话,内战,兄弟跟兄弟之间的战斗,中国人打中国人,没有人是真正的胜利者,没什么好说的。
貌似都是在考场看的……也就是个电视剧水平吧……
比想象中的好 感人的主旋律制作 2010。3.10艺术楼地下室审片
6/10。月芬穿红嫁衣在旷野放纵奔跑像一团红火焰,秀秀和小鹤看热闹被村庄休整的部队调笑以及兰花鼓动四喜参加担架队的拥吻,这些聚焦的爱情欲望从人性角度理解剧中人物,姐妹用柔软的肩膀架起人桥扛下革命重担,月芬献血向医生呐喊彻底宣泄了女性命运,结尾思念丈夫的锦囊摆上满门忠烈的香案反思牺牲。
可以更好
难得的国产电影,命题作文整成这样也不错了。强烈支持,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国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