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因疫情在家隔离的我无意间在爱奇艺首页看到了这部名叫《中国医生》的纪录片。对于国内的医疗类纪录片,之前我也听说过一些名字,但真正点进去看,这还是第一次,没想到就这样沦陷在片子里。短短9集,每一集到现在我都看过了3遍以上,里面的那些医生、护士、甚至是病人的名字和故事,每每让我泪流满面。我惊讶于国内也能拍摄出镜头如此冷静、客观、平实,但其中呈现的人物形象却如此饱满,情感如此丰沛的纪录片,对于拍摄团队我必须要竖起大拇指。
所以当两个多月之后,再次在爱奇艺首页看到这部《战疫版》的面世之时,相信你们可以理解我的惊讶与感动。惊讶于拍摄制作团队雷厉风行的高效率,也感动于他们在如此时期敢于上前线取材的勇气。在看原版节目的时候,我就不时在想,当下在武汉、在全国发生的这场灾难需要有人记录下来,那些最伟大的白衣天使、最勇敢的逆行者们,需要有人记录下他们美丽的背影。没想到,这么快我的愿望就得以实现。
《战疫版》之中,原来我熟悉的许巍作曲、姜昕演出的片头曲已被挪到了片尾,而片头曲则换成了一首说唱。听说这首rap是一名医生所创作的,他不加任何修饰、粗粝但真诚的嗓音,急促的flow,将人一下子拉入到抗疫前线的紧张氛围之中。“别走了外面的风那么大,为什么你们还背对着家”,如此诚挚的歌词唱出了我们每一个人对前线人员的敬佩与心疼。我很喜欢这个新片头曲,用这种年轻人更喜欢的音乐形式,却表达出了更为浓烈、炙热的情感。
其实刚看完第一集时,我有一点点的不适应,因为我感觉到片子的风格和原版有了一些改变。原版以人为核心,塑造出了一大批可爱、可敬、可叹的医护或患者形象,令人过目难忘。但《战疫版》的第一集却给我感觉站在了一个更宏观的角度,以一贯冷静的视角审视、记录这场天大灾难中的一个个个体,和一个个事件。相比之下,单个人物的塑造就不是那么突出了。这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这场天灾面前,个人本就是无比渺小的,再加上拍摄周期紧急,可供选择的素材必定不如原版那么从容和充足,因此从展现人物向记录事件转变,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我还是小看了《战疫版》的拍摄和制作团队。就在第二集中,罗凤鸣和尹万红两位医生的形象耀眼到让人无法不肃然起敬。我这才意识到,第一集其实只是个引子,是带领我们观众进入情绪的一个前奏,《中国医生》的团队没有丢掉他们强大的捕捉人物性格的能力。当尹万红医生讲到供氧终于到位时流露出的那种由内而外的幸福感,再次让屏幕前的我泪流满面。我再次确信,我之所以如此喜爱这部片子,是因为我喜爱片子中一个个鲜活、真实、拥有美丽灵魂的人。是他们,让我对中国的医护群体肃然起敬。这些可爱的人物,像一颗颗铆钉,将略显松散的素材牢牢固定在一起,共同联结成一幅令人动容的画卷。
期待后八集的上线,我知道,《战疫版》不仅绝不会让我失望,更会再次超越我的期待。
纪录片和医生题材,是我平时最不关注的两个领域,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我可能永远不会打开这个片子。
而事实证明,它从片头曲就抓住了我的心,用Rap做片头曲是第一次,被Rap唱到鼻酸也是第一次,之后的正片就更是眼泪常伴了,作为一名非重灾区市民已经泪腺失控,想象不到重灾区的医护人员和市民们看到这部片子会有多么感慨。
我最喜欢这部纪录片的一点是,和媒体中营造的氛围不同,片中没有什么数据,也没有太多展示疫情的紧急感和压迫感,它的重心一直抓在医生身上,医生如何积极地应对疫情。大年初一支援前线和家人告别、一两百名医护在狭小走廊里放声痛哭、劳累过度晕倒等等这些情景全都没有让观众看到,也许是医护人员不曾在镜头面前表露,也许是制片人不愿让影片太过沉重,这些事情全是通过医护人员事后回忆的形式得知的,能看出他们在尽可能地不用情绪化的镜头来记录这个过程,然而在医护人员和制片团队如此“克制”的情况下,这部片子还是让人情绪失控……
这部片子让我真真切切看到了中国医生的面貌,它太真实了,真实到不能用优秀来形容,更应说是珍贵。它用温柔的方法记录了一群温柔的人们,或者说它的意义超越了记录,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医生的面貌,也讲了一段我们应该铭记的历史,它带来了感动、震撼、民族自豪感,激发了我们的家国情怀。很期待后续的内容,相信会有更多触及心灵的事情。
这是我看过的一部最用心的纪录片,真实地呈现了武汉这座城市从疫情爆发到得到控制的每个不同阶段,也记录了多位参与其中的医务人员的心路历程。
《中国医生战疫版》从医务人员除夕夜收到通知后大年初一集结支援去武汉的细节,展现了中国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与团结能力。此外,片中也有许多令人记忆犹新的片段,如前期的医务人员给新来援助的护士们讲解在病房里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办法。其中不乏各种防护措施的小细节,从最普通的手套到口罩与眼罩之间缝隙的处理。纪录片的每一处都体现了天使们的细心与认真。作为未曾“战地”一游,却似与医护们身处同一片战场的我们,也能从这些细节深深感受到这次疫情的莫测与残酷。
今天是5月24日,截止到目前,新冠病毒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这场战役之所以能够取得阶段性胜利,就是因为有我们的中国医护们从五湖四海一起凝心聚魂的结果,因为有了这群可敬可爱的中国医生们,才得以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
从打开《中国医生战疫版》的一刹那,所有关于不寻常的2020年春节期间的记忆重新浮现。
如果说当时只是通过网络讯息的片段和电视里反复的播放来了解疫情重灾区,那《中国医生战疫版》的出现就是以一种孤勇进入重灾区,感受着疫区的每一次呼吸,无论是对医护人员而言还是对于纪录片的制作者。
从武大人民医院、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等等,“angels in white,heroes in white”,正如《中国医生》战疫版片头曲中的歌词所写,英雄着白色盔甲,名字写在防护服上,他们的面孔被口罩、护目镜遮挡,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勇敢的面庞。这就是中国医生。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有着坚守岗位、日夜奋战的行动实践和不怕牺牲、勇挑重担的责任担当。
谢谢你们勇敢而来。
以时间线为推进,记录从新冠疫情爆发到四月底医疗队凯旋期间在武汉的医护群体的战疫故事。主要有“新冠患者的后遗症”、“后疫情时代需注意心理健康”、“抗疫心理治疗”等话题,“每一个医生都值得被尊重!每一刻都庆幸自己生长在中国”、“救死扶伤是佳话,舍己为人是不朽。一线医生都值得被永远铭记”、“没有硝烟的战争,向英雄们致敬!”
对于这段历史,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历史不仅是一本本典籍里记载的陈年往事,历史也不仅是教科书里面的峥嵘岁月。我们每天经过的,都是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历史,从今年开年到现在,太多的事情值得被我们每个人记在心里,尤其是这场疫情,不仅让我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生活,更多的,是明白身边的人的伟大,见证每一个白衣天使们在死神的手中抢下生命,而这个电视剧,就是告诉人们,记住这段历史,记住这些可爱可敬的人们。
太棒了
可能因为在武汉的缘故,疫情让我产生了很强烈的应激综合症。这是我从1月到10月以来,看的唯一一部和疫情相关的纪录片(之前连任何新闻都刻意避免)。医护、志愿者、建设者,他们是真正付出代价的英雄。
终于看到了白衣天使抗疫纪录片,虽有不足也满星奉上
这样的真实记录,深深的告诉到中国医护人员,在此次疫情面前担当,是他们,让新冠肺炎的这种病毒,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第一时间深入武汉拍摄真实的抗疫资料 不管怎么样都值得五分!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有点意外的,这部豆瓣目前9.2分的《中国医生战疫版》于我的个人观感不仅胜过同9.2分的《中国医生》,甚至还超过9.3分的《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不过不及9.4分的《非典十年祭》。—— 第一集 重组:“在这次疫情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被感染的医务人员总数为141人,仅次于李文亮医生所在的武汉市中心医院208人,三甲医院是医务人员感染的重灾区。”→看过的新冠疫情相关纪录片&影视作品中难得提到 李文亮 医生;2.悲怆;3.不舍;4.奇迹;第五集 回家:“经过武汉这次重大的疫情呢,很多的家庭破裂,很多的患者其实他们内心都是伤痕累累,有很多的创伤,但是我相信,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在救治他们的同时,也能够给予他们心理上的一些关爱。那么我作为一名护士,又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想通过我自己的一些努力,让他们在这样的困境当中,可以涅槃重生。”
谢谢你们,为了我们大家,不计较个人的安危和得失,冲在最前面,拼尽全力与死神搏斗!Angels in white! Heroes in white!
2020年6月11日、12日,北京连续两天出现新增确诊病例。我们对病毒对疫情充满了恐惧,当你看完纪录片,你会了解病人和医生的状态,未知的恐怖感会被冲淡。奋力走出阴影的患者和赌上性命抗击疫情的医生,在温情之余带给我力量和坚强。
最后一集直接看哭了。这是我们这代人最接近战争的一次吧……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我们的最艰苦的战斗结束了,世界却还在混乱中。也许,世界就真的再也回不去了。帝都的这一小波疫情快要结束了,相比之前91天不出门,这回我只宅了20多天,心情也轻松了很多。人生路漫漫,生老病死,欢聚离别,世事无常,在可以欢笑的时候尽情欢笑,在需要哭泣的时候放声哭泣。让生命绽放,直到最后一刻。
向医护人员致敬!
没想到原团队这么快就把疫情特别篇拍出来了!!!第一集就带我回到抗疫的前线,每一位医生、护士、志愿者都太伟大了!
五星好评!向中国医生致敬!向白衣天使鞠躬!
“最深层的快乐就是你能帮助别人”。是天使,是英雄,奋斗在战役一线的医护人员值得一切褒奖。
这部纪录片的价值不仅在于当下,更在于将来!
选择的视角和故事只是武汉的片段,但是这些普通人的片段,背后的故事也足够震撼,可惜很难看到更细致的内容。
这是疫情到现在,我本人所看到过的一些纪录片里面,制作最像纪录片的了。其他都是些录像,剪切,合成。不知道后面会不会还有更优秀的关于战疫的纪录片,起码截止到现在,这个算是好看,能看,入眼的了。(当然你要是站在疫情这个角度,没法批评其他那些纪录片。我仅仅是站在一个纪录片该有的水准角度去说的。)
这样的纪录片才是精华所在呀
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看张导作品,甚至还花钱买了aiqiyi的vip,张导表示欣慰……
虽然同类型片子很多,但精良胜在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