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有一种力量,一种影像的原始力量。就像影片开场与结束时的火车行驶的移动镜头。这些在当时看来朴实无华的镜头在今天看来突然具有了强烈的韵律感和力量感,代表了工业时代伟大成就的火车与电影似乎在这一刻结为一体,虽然鸿蒙之初的“火车进站”已经决定了这两者前世的姻缘际会,但于此时,它们的配合才真正显示出那种缜密的节奏下所深藏的影像意义。火车的隆隆前进构成了影片的两个强烈暗示之一,另外一个暗示是男主角雅克的头疼症,那种由于祖先酗酒所遗留下来的头疼。
未看过左拉的原著,所以不知道原著中到底有无关于头疼与火车的详细描写。但影片前半部分的一场戏似乎说明了它们之间确乎有一种神秘联系。雅克去看望他的女友,他们相爱,但在他们谈话的过程中,雅克突然头疼病发,在暴怒中他逐渐失去理智,企图掐死他女友,此时正好一列火车隆隆驶过,机车的轰鸣声似乎是一济良药,狂暴的雅克在这种噪音中也似乎渐渐恢复冷静,他渐渐地松开了掐在女友脖子上的手。这两者之间被导演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电影中没有明确交代,但这两者的神秘联系贯穿全片。所以我觉得虽然从拍摄或剧本的各个角度看这片都是一部自然主义的写实电影,但它里面深藏着一种神秘力量,通过朴素的镜头沉着有力的表现了出来。
影片的节奏安排也似乎体现了这种力量的的韵律感。场景变换不多,但场与场之间的人物关系都在变化,决不拖沓。比较典型的一次快节奏的跃进是在影片后半段雅克和西文妮的对手戏,几乎每一次出场他们的关系都已经变化了。从一开始的火车相遇、相爱、谋划杀父、背叛、再到最后的情杀,一路下来,没半点迟滞,欲望和嫉妒也随着进度的加快迅速蔓延,可以说整部片子是呈加速度的,到最后是速度的极至——主人公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跳车而亡。欲望和嫉妒的漩涡越来越快,最后吞噬了在里面的没一个人,火车的速度和形象是某种意向性的象征,如一头扑向红色的公牛。这种加速度在导演的控制下纹丝不乱,反而有一种整饬的优雅,这是最难得的地方。
博客:
http://www.mtime.com/my/Lyeast/ 我觉得片名定为<衣冠禽兽>似乎并不确切。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两面性,人性的一面或兽性的一面,当理智战胜非理智的时候,应该就是正常人人性的一面,本片中的雅克也许是由于家族遗传的原因,也许就是本人修养等因素,理性不能战胜兽性的一面而就有了本片的悲剧性的结局。从大方面来看,影片中的站长及站长夫人,同事,也都有理性和感性的一面,很多悲剧往往就是一个疯狂的念头使然,就是克制力的问题,这点似乎与即兴犯罪很相似,所以此片也给我一个启示就是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当情绪来的时候,请慢点再慢点。
佩服雷诺阿在80年前就可以奉献出这样的电影,其实也涉及到心理健康问题,家庭伦理道德问题等等,细究起来还是很有些嚼头的,至少比空洞的武打片强多了。
如果非要给迄今为止所有的电影找一个共通之处的话,那么爱与英雄是永恒的主题,不管是老电影,还是新作品,我们都不能避免这两个元素的长久以来的存在。
为什么这两个元素会一直存在,答案在于这样的元素古往今来都会被大家所称颂。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就是一部这样的老电影。
讲的什么内容呢?当然是爱情,但却是一出非常黑色的爱情。
《衣冠禽兽》并不是一个好的片名,容易一开始就给人以误导,但是实际上这个主人公的行为确实如此。
一个火车司机,他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他有一个美丽的女友,但同时他总是觉得自己的神智有问题。
经常会做出冲动的举动,对此他有着自己的一套说辞,他认为自己是受到了长期以来酗酒父亲的影响。但是这个说辞却非常的单薄。
正常的情况下,这个火车司机是一个正常的人,但是冲动总是会让人失去理智的。
某一天,另一个疑神疑鬼的人带着自己的妻子乘坐火车,他怀疑自己的妻子与别人有染,然后伙同妻子杀死了那个人。
而这一切却被火车司机目睹了。但他觊觎这个妇人的美貌,并没有举报他们。于是火车司机和该夫妇成为了好友。
而这个火车司机很快的与这位妇人相爱了,两个人如胶似漆,火车司机一直鼓动妇人离开他的老公和自己远走高飞,但是丝毫没有顾及这个妇人是一个杀人凶手。
而妇人一边和火车司机亲热,另一边鼓动火车司机杀死自己的丈夫以便自己获得真正的自由。渐渐的司机被说动了,但是即将动手的那一刻却退缩了。
妇人很失望,在一次酒会过后,司机觉得妇人爱上了别的男人,于是失手杀死了妇人,第二天他感觉到悲痛欲绝,最终从高速行驶的火车上跳了下去。
这算是一个为爱牺牲的故事,但是细细品味的话,其实可以看出来的是一个不自信的人的悲剧。
火车司机算是一个底层的工作人员了,本来他的生活就很乏味,每日的日常消遣就是跟自己的同事打打嘴仗而已,即使是自己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友也不能让他感觉到安心。
多疑的性格使得他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当自己情绪失控的时候,总是会做出一些傻事情,比如说将自己的女友差一点扼死等等。
不自信的人格之下,往往有一个卑微的灵魂,看似可以跟所有的人打成一片,甚至有着某种浪漫主义色彩,一旦有了别的什么情绪上的波动,他真实的一面就会解放出来,往往对方要面对的是一个自我否定的灵魂。
因为真实的自己觉得自己可能配不上女友,因此得不到的东西往往会在黑暗人格的驱使下,走向极端,差一点扼死自己的女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即使人格再不健全,一个人依旧是会对于自己深爱的人完全给予的。
当他遇见那个有妇之夫后,一切就都发生改变了。他不再认为自己是孤单的,当与她一见钟情之后,生活马上就不一样了。
对于此,火车司机觉得生活开始变得有趣起来。而自己那些无处安放的灵魂也开始有了寄托。
但往往一个人这样去想以后,就意味着自己的生活可能要被某一个元素改变了,而后续当这个元素渐渐的失去之后,悲剧就会开始。
不幸的是,火车司机经历着的正是这样一个过程。
当他开始忽略了爱人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个杀人犯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自己的爱情将会以悲剧结尾。
而那个想要利用火车司机为自己扫清障碍的妇人万万想不到,最终自己的如意算盘会这样结束。
当男人无可救药的爱上一个女人之后,这个男人的悲剧就会一点点的蔓延开来。
火车司机的悲剧来源于自己对于这个女人爱的深沉。但是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钟情的女人其实只不过为了让他帮助自己做一件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这算是一种利用,而当一个深陷爱情不能自拔的男人遇见一个非常有心计的女人的时候,悲剧注定要上演了。
她一次次与火车司机幽会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她有多么的爱他,只不过是为了假借别人之手除掉自己的心头恨。
而火车司机本来就会一点点的被说动,然后帮助她解决困难。
但最终,让一个无辜的人丧命,火车司机在理智的加持下,还是做不出来,于是最后的悲剧就产生了。
当自己喜欢的女人开始怀疑自己,然后去和别人约会,这对于一个内心极度敏感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沉重的打击,火车司机因此一蹶不振,最终在丧失了理智之后,做出了无法挽回的事情。
而自己也因为这件事情而苛责致死。从而因为一个小事演化成为悲剧。
可见,今后在恋爱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冲动的结果也能看到,确实很骇人。
Roubaud是一名铁路站长,在工作中,他认真负责,不畏权贵,对所有乘客一视同仁,确实是个值得尊敬的家伙.(至少在工作中是如此).个人生活中,他拥有一位美丽妻子的Séverine.这样的生活,夫复何求?但他却说自己的女人是一个女仆的女儿,(让她看轻自己)甚至怀疑自己的妻子和她的教父发生过关系,嫉妒还是自卑?(觉得他配不上自己的女人),我想两者是兼而有之,不管原因是什么,结果就是他和妻子在火车上杀了妻子的教父,就这样轻易让自己堕入黑暗的泥沼.但是在火车上杀人时,他们被铁路工人Jacques看见了,自此,三位主要角色的命运纠结在了一起,Jacques有一个火车司机的稳定工作,虽然不是什么非常棒的工作,但他爱这份工作,甚至给自己驾驶的火车起了个名字,称它为自己的爱人.他甚至还有一位爱他的女人,(他教母的女儿)可是,当他第一眼看见Séverine时,Jacques就这样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不该爱的女人.甚至为此使他漠视了对方是杀人犯,而自己是重要目击证人的事实.因为他们之间发生的爱情,为此使二条生命无辜的冤死.(有一人被冤枉为谋杀犯).爱情有时不一定是崇高和美好的代名词,不是么?我想Renoir在此表达了对人性的悲观,当然存在主义的味道也在此时油然而生了.
女人,又在这部电影中扮演了不那么光彩的角色.或者更准确的说,Séverine在这部电影里扮演了"欲望"这个东西的代名词,"欲望"使所有电影中的主要角色,要么死,要么堕入黑暗的深渊.(Roubaud).(Séverine是挑起众人欲望的人,最后也成了这些人欲望的牺牲品)
结局:本来决定为了Séverine,杀死Roubaud的Jacques,却杀死了Séverine,自己为此痛苦的自杀了.只留下第一场谋杀的发起者Roubaud苟活在世上.
这个结局是很难解的,因为它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记得开场不久,Jacques在和教母的女儿亲热时,差点掐死了对方,Jacques解释说,是因为自己有个酒鬼父亲,他把带有酒精的血液遗传给了自己,所以他经常要神经错乱.我们知道,他的父亲和他的儿子一样是处于社会底层受尽社会歧视的人.所以像他这样的人经常要借酒消愁也是很正常的.所以我觉得,Renoir想要在此进行某种程度上的"阶级控诉",虽然个人认为这并不是Renoir之所以安排这个结局所想要表达的主要意图.我想Renoir的主要意思是,Jacques杀死Séverine的过程可以看作Jacques内心善与恶两种本性的搏杀,结果,善的本性战胜了恶的本性.但是最后是以Séverine和自己的两条生命为牺牲品的.
Jacques本来是想杀死Roubaud,却最终杀死了Séverine,我想Renoir最后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人生就是这样不可预知,有时甚至显得很荒诞.
只不过有点感同身受罢了...
人自然的本性是取事實義,與即人的動物性,人的本性生來就關心自己的利益,順著這種人性就只有爭奪而辭讓之德就會滅亡
当一个躁郁症患者爱上一个“潘金莲”。是他开启了这个篇章,又亲手结束了这段故事。人生路很长,是他自己亲手选择了弯路。影片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简单的镜头下带着强烈的隐喻。
对雷诺阿30年代的电影没啥感觉
作为配角,火车表演出色
不要去看情节,单单让·加宾的崩溃就证明这是一部原子弹式的作品。如此可怕的镜头移动,仿似鬼影降临大地。
一个精神病火车司机的爱情悲剧,不过爱情这两个字用在这里远不如情欲更加准确。
节奏什么的现在看不适宜了,但镜头还是很美,自然主义的黑色电影。女主有种天生的娇憨,让人又爱又恨
火车带领下的灭亡之路。没有左拉那样的严重的自然主义倾向,却深深地透出希腊悲剧的味道。
火车意象贯穿始终,眼前奔腾的交叉路口正如无法决定的内心,借景喻人抒情的段落很多;男主的性格缺陷,女主的水性杨花,悲剧结尾是必然的;你不能同一个没有心脏的人谈良心。
喜欢Renoir有点狠的那一面,温情脉脉深谙“游戏规则”的那些片子就没感觉
雷诺阿23:3.5 剧本有问题,配乐又乱用,谋杀场景套用《母狗》中的处理手法,镜头倒是保持了水准
A humanist movie、beautiful shot。A crime story involves really no 'criminals', but working people who have hit some bad, personal times
为人的欲望
三星半。几个人物都缺乏动机,罪恶太多,理由太少。真的只是灵魂中的疯狂而已嘛。绵延的火车带来了奇妙的氛围。
典型的法国神经病
7.5。已经有黑色电影的雏形,心机婊和黑夜行凶两点尤为突出。我是没看到欲望在片中有明显的体现,但是压抑确实通过火车鸣响、男女关系等表现出来了
评价日照重庆的N多评论放在这个电影上都很合适~
越看越觉得熟,后来发现弗里茨朗的人之欲翻拍过。
没感觉就是没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