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n第一部的11集讲述了真冬告别过往走向属于他的未来的故事,本电影同样可以理解为秋彦告别过往拥抱春树的故事。不同的是,雨月的琴声时常还回荡在秋彦的脑海中,而由纪早已成为冬日晨雾般的回忆。
少年时期(高中时期)的秋彦和雨月早已因而相识,暴烈的美感被何等天赋加持让秋彦崇拜、甚感幻灭,而才华横溢的小提琴手亦是孤独,因此不谋而合地住在一起或许除了客观条件的原因,也存有心灵上的互补。
对于雨月来说,小提琴和秋彦是不可分割却难以共存的两部分:专注而炽热在天赋的加持下成就了天才,却另一方面因为人之有限而无法处理这份珍贵的感情。“分手”的那个晚上,雨月意识到,走向自己的未来势必要告别秋彦,哪怕自己是多么的不舍,哪怕秋彦从未想过如是发生。
或许秋彦能够感受到那份原因何在,但秋彦更能理解拿分心中的不舍。藕断丝连的联系从未断过——两个人行囊还蹭着彼此,是混乱的痛苦中唯一内隐的救赎。外在的表现却是:雨月逃避了住所,秋彦选择了渣。秋彦用混乱的生活和交叠的感情,乃至SEX去麻痹那不可逃离的分别的痛苦,因为对于他来说,逃避本应走向未来的道路是第一要义,这是潜意识中的选择:即便他于一层朦胧意识到必然要向雨月分手,他也不愿意迈出这一步。
作为渣的结果之一,是春树的感情遭到了轻视。压抑着喜欢陪伴在身边,以一个bass手而遥望着他,却也为他的“渣”而苦恼不已。在被戳穿喜欢和玩弄的那晚,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喜欢被亵渎了,最终的离开并非是不再喜欢,多半是为了给自己疗伤,日后还能相见。
雨月的残忍促成了秋彦的“渣”,而春树成为了受伤最深的受害者。复杂的感情纠葛中牵绊与伤害复现在音乐的错乱中,解铃的第一把钥匙却是秋彦对于春树的开导,虽然不过是论“文质彬彬”,但是人们的仰望若是离自己太近,很容易上升为渴望。秋彦让春树从仰望的状态变为认可自己价值的状态。作为身边唯一的理解者,春树对秋彦的态度也稍显放缓。
原本混乱的关系中爱恨与执念的掺杂交错,从彼此纠缠的根系中厘清一条前行的道路,本质上主要是秋彦的任务。从迷恋中逃离,从corruption中逃离,回归正常的乐队生活,保持一个小提琴的爱好,不仅是梳理自身感情的结果,更是为了正视自己对春树、春树对自己的感情。它的源头是与雨月诀别的勇气,从拿行李开始,到演奏会后追逐着黑色的背影……他知道曾经心照不宣地住在一起是因为彼此“放不下”,也知道各自的corruption是一种遮羞布,名份上毫无关系却又纠缠不清,正是他们对过去恋恋不舍的证据。或许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或许是为了同别人的感情,他也完成了“诀别”,而“诀别”的勇气,大抵也是自己心头的爱吧。
看完后的感受是,的确很希望作者能多描摹一些细节,单纯的迷恋天赋与不可言说孤独的塑造给人感觉不如第一季真冬和由纪青梅竹马撕裂的冲击感,或许是担心影响到雨月、秋彦、春树三人关系的平衡……或许是因为最终的演唱并非是故事的主人公,从一个旁观的角度来叙述自己的理解,可能就少了当年当晚的fuyu no hanashi的震撼……感觉有一点遗憾,但还是很喜欢的。
此外!作为一个NIJISANJI EN厨(主担ike),我会莫名幻视春树为luca以及秋彦为sonny。那么问题来了:其他人应该怎么代呢?(狗头)
如果说真冬和上山是虐自己,那么秋彦和春树之间就是虐对方。其实秋彦和真冬很像,都有一个放不下的前任,真冬好不容易找到了情感的发泄口,那秋彦呢?他的痛苦都让春树承受着,放下雨月,或许就是放过自己放过别人。雨月和秋彦其实更像是两个寂寞的人互相抓着对方作为支撑的水泡,还怕消失了就再也出不来了,这种恐惧让两个人渐行渐远,再也无法回到过去。
“陷入某个秋天的爱恋,这是属于平平无奇的春天里平淡的爱情故事。”——given
我一直是这样理解的。
秋彦说自己喜欢小提琴,实际是陷入一种崇拜。第一次被雨月拉小提琴迷人的气质吸引其实 和最后欣赏冬唱歌时那种散发的自信的光芒并无二致。他喜欢小提琴,可他是个鼓手。
感情本来就是复杂的,倒不如说三个人在这段历程中都很辛苦。
雨月喜欢秋彦,但是像他自己说的,他更爱小提琴,不然怎么会散发出能够吸引秋彦的魅力?他自己也很纠结,这种割舍的方式,带着很多苦涩,很多矛盾。以至于最后不想听到秋彦说分手,回头,流泪,但是又不得不说一句,再见。
秋彦,我总觉得他与雨月相处时有种约束感。地下室很暗,隔音,也看不见美丽的烟花 更不是秋彦的归宿。他应该感谢雨月说出那样的话,不然他一定不会知道他们一直在相互折磨。
与春树在一起的时候,我感受到秋彦的放松。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依赖春树,与别的女人在一起时还会刻意避开他。明明早就意识到这种情愫却始终不去面对 ,是一直在挣扎吧。
最后说春,不管是TV还是剧场版里面都最爱的这个角色。
只要有春在的地方,哪里都是温暖的颜色 正如其名。
温柔,坚定,勇敢,默默付出,默默难过。秋彦多解释一句就心软的人,就算只是看着他也会脸红害羞,他有多喜欢他啊…这份感情从留长发的那天起一直一直一直一直在付出。心好痛, 秋彦抱春树时,脑子里却想起雨月,“如果我爱的人是你就好了”。这句话我不敢想象有多么伤人。这份痛苦究竟为什么要施加在春树身上。我庆幸结局是he,我也知道结局会是he
但是心疼春树。他始终是透露着一点卑微的。
喜欢的原因很简单:
第一点:冲着歌去的。没有办法,歌词和旋律实在是太打动人心。第一遍听觉得吵闹,大概是最近听得比较寡淡的原因,一下子品不来这么重口味的菜,但听多了习惯了,就能一小口一小口地尝了,在舌尖上慢慢摩挲,听着很激烈,但是有递进有起伏的,感情一点点化开。非专业人士只能听个乐,有机会也想写歌。
第二点:为了看虐恋。用词不太准确,但确实找不到更好的来形容这三人的关系。雨月,毫无疑问的天才,爱秋彦更爱音乐;私以为他推开秋彦一是因为秋彦遇见他后被打击到,以至于放弃自己所努力的,看不见未来的,如同阴暗的地下室,雨月会变成他唯一的光,雨月细心地觉察到秋彦的挫败,爱他希望他更好,大概是这样的心情吧,二是这种顾忌着秋彦的心情也影响他自己对音乐的进一步追求,都作为金丝雀被困在“爱”的牢笼里实在太过残忍,谁都痛苦,雨月心甘情愿被困住,又不舍得;实在太能共情,告别那段伸出却无法触碰的手,被理解,被真冬治愈,话语已经传达。春,正如秋彦所说,调停者,他实在是太温柔,其他的说不上来,春的形象塑造得不太立体。秋彦,他很早就对春有非同一般的感情,对雨月的我道不明,或许是爱,或许是不甘,或许是欲望,“同居人”这个词倒是刚刚好,关心是习惯还是别的,他需要阳光,他无法独自成为别人的阳光,或者说此刻他更需要被治愈而不是主动地痛苦地治愈他人。跑题写一下冬夏,可爱的纯情高中小情侣。每个人的性格…都跟季节很搭配,这微妙的…氛围。
总之,第一篇影评给了Given…不知道是我对男同太宽容了还是真真切切被其间的情感打动了,或许音乐确实能够激发人的表达欲。所有的话都在歌词里、人声、乐器声中很好的传达到了。
电视剧版的结尾,真冬说下一首歌他要写...
话没说完,留了一个悬念。当时以为套路是第一首歌告别旧爱和悲伤,第二首歌迎接新的爱人。但是后来真冬在台上的独白感动到我。
真冬因为音乐和given乐队迅速地成长,逐渐喜欢上了接触他人,了解他人。其实他本性就非常敏感细腻,容易共情。现在音乐让他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审视自己内心的声音,也就充分发掘出了自己这些潜质。
在我看来,这第二首歌,不仅献给真冬他所爱的人,更献给一直以来鼓励自己的好朋友们。别人的感情,自己的感情,其实好像都一样,所以有什么不能懂得的呢?犹豫不决,害怕改变,害怕受伤,害怕直面自己的内心和缺点。每一个观众也都懂。
献给所有害怕迎接的黎明和黄昏,献给勇敢对世界敞开心扉的自己,献给所爱的梦想,献给心中的希望和火光,献给每一次无畏的改变,献给每一个带着未解决问题而欣欣向荣活着的人们。
台上四个人,台下一个人,五个人都明白了。这种共鸣太妙了。
唱完那首歌的时候,五个人的心里都有那么一些难以言说的隐约苦涩和对未来朦胧的期待吧。
主要想说秋彦&雨月的关系,其实一年前看漫画的时候我还不能GET为啥这俩这么别扭,现在就明白一些(主要是自己也经历以及看到了类似的心境)
秋彦一开始对雨月的渴望是=“我跟牛逼在一起我也牛逼”的自我人格矮化,渴望的是作为天才的“能力”,不得不说刺伤老师的设定够严谨,爹不疼娘不爱无处为家的秋彦唯一拥有的音乐梦想,自我价值感也在天才雨月前一文不值,作为一个还没有拥有足够坚实价值感的人这么想完全可以共情。
在雨月看来他能感觉到秋彦不是“爱”他所爱,关系不对味,但秋彦又确实对他很好(作为天才的雨月居然这么重感情(等)可能因为是“初恋”(大概秋彦活够好【。)吧, 秋彦应该是日常一副“我对你这么好,就是不想要你说我不行”让雨月欲言又止【。无法有效沟通,关系里的空虚感与日俱增,雨月比起被“谁来提分手就是伤感情”的浅表想法困住, 他真正希望秋彦能好好面对自己,不要再以卑微舔狗的姿态情感绑架他【。却不知如何开口的无力感,只能通过破坏表面情侣关系的通常出轨做法来发声【。
所以真滴感谢真冬立夏两位后辈在他们身边,真冬跟雨月同为“天才”(或者说“创作者”)他首先要对自己诚实,才有余裕看到、理解他人,才能创作出有感染力的作品,以这种方式影响他人,又因为乐队这种组织模式让他们的来往更密切,所以真冬的作品当然是他们几个的一部分(他们被困于原有行为模式轨迹的经验作为创作的养分,发现本质并赋予新的可能性(“被赠与的未来”),所以春树说听了真冬的歌会想好好去爱,被理解,被看到,个体价值感由此而来。"GIVEN"👍
雨月不舍的泪水,想必情绪复杂,是对秋彦终于成为可以跟自己一起分享“音乐”的伙伴的不舍。 雨月有自己的路要走,真冬说得好”一切都会好的“。
雨月的魅力之强,从来没有看过这部剧的女孩,只发了一个他的片段就被他迷住了,向我打听番剧名。看过正剧的姐妹,如果错过这部剧场版要后悔死了。
我只想吐槽一点 电影版学生组完全没有发糖 这不科学 虽然知道有侧重 但是这已经不是侧重的问题了 完全没有 让人好郁闷
梶真的好帅 我爱渣男心甘情愿‼︎结尾场内都是抽泣声 我也😢 大人组比小孩子更吸引我一些 原来这就是大人的爱
小提琴手算是活活地把爱人推开了。尽管还爱,但最终无法在一起。
比TV版差一些...不过还是可以四星,情感复杂细腻,人物讨喜,歌很好,能起鸡皮疙瘩。
我爱成人组!比TV版的别扭学生组剧情好看多了!成人组的恋爱即使看得纠结但更有爱~ 三人都好喜欢,不管秋彦最后和谁在一起都心疼另一个555
春秋雨的故事才应该做成一季,短短59分钟根本不够深究;尤其是最好的春,在这里只能沦为一个温柔的强大的深爱着秋的退路。秋其实不渣(明明就是雨月提分手的),只是痛苦,仰望着天才爱人的痛苦、被抛弃的痛苦、无法放手的痛苦;可依旧太残忍,依赖着春却说出「为什么不是你」「告诉你也解决不了问题」这样的话,明明只在春面前伪装时就已经是对这个人与众不同,然而,到头来还是伤害了最无辜的春来埋葬那场始终互虐的藕断丝连。
互相深爱的人也无法继续在一起,日复一日只是彼此消耗彼此沉溺,终有一日会失去自我,于是在彼此拉扯中呼吸着痛苦生活。可是谁也放不下,谁都在默许对方放不下,希望他先离开,希望停止彼此的痛苦纠缠,却又根本无法想象他不在的生活,却又在他说要走时疯狂不舍,却又在他还在的时候用尽全力伤害,却又在他转身离去时哽咽呼唤他的名字,却又试图伸手抓住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我爱他爱到骨子里。”“我不会再更爱一个人了。”那就祝你离开我,走向更好的未来吧。一个乐队四个人还组两对CP,你们这乐队是要完蛋了吧?
完美再现雨月哭泣着回头的那一页分镜。一瞬间汗毛倒竖热泪盈眶。为什么不可以在一起呢,为什么没能坚持到最后呢。因为你一直习惯从他那里得到,却已经不会给他“春日”了吧。太真实,太细腻,太悲伤了。可是春树也卑微地让人心疼。为什么一定要变得积极,才能往前走呢。负能量的人格又有什么错呢……可是啊,想要得到救赎,只能看着黎明往前走。也只能往前走。
最后二十分钟电影院里一阵抽泣,喜欢比自己强的人(还是在自己有自信的领域被完虐)真的就是开始憎恨自己和这段关系,还好有haru小天使
剧场版主要讲春树秋彦和雨月~很多人觉得秋彦渣,我不太觉得,他和恋人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出轨。当和父母分开和恋人分开为了生活而做了小白脸的他,他自己都在鄙视着自己。和雨月在一起放弃了小提琴,和春树在一起他努力做回了真正的自己,爱情真的会让人不一样。
秋雨分手5555 太虐了!可是春秋又很甜,为什么!为什么你们不可以open relationship 渣男太幸福了吧有两个这么完美的人喜欢他
是最令人心动的春秋呀。但之前看动漫的时候就觉得了,上色之后的动态人好像没有原漫画好看,人物更壮硕了一些,雨月也少了一点纤弱,因为很喜欢原作的这段剧情,稍微有点介意
春树和雨月两个人都很好,秋彦你哪里来的幸运被他们喜欢。春树,惨惨,哭哭,抱抱(球球中澤老师多在表世界发光发热吧。
雨雪只是四季的过客 可能心境不一样了 两年前我好心疼春树 现在反而能和雨月的痛苦共情 大人的情感就是 远离不舒适的爱情 尽管你很爱ta 但感觉不舒适的时候必须要望着更好的地方 拥抱下一个让你快乐和舒服的人
像剧版的一个番外或者说是延续 虽然还是很诱人 但其实可以做个第二季更好
秋雨分手那段漫画分镜太强了,别的都超乎我想象的好。这些年投入最多的漫画,能看到一路火成这样是真的bittersweet
救命🆘
一开始觉得这剧场版好难看,毕竟我最讨厌看这种修罗场史诗渣三角恋。不过结尾落得很好。此剧好在它不完全是恋爱剧,更多是关于失去和重新开始,关于寻找和改变,也完全没有落入“好的现在我们在一起了,接下来是无趣的甜甜的恋爱”这种窠臼,最终大家仍在爱和友谊交织的混沌不明状态中前行和寻找,是我喜欢的结局(虽说,冬夏交往以后居然比做朋友的时期更不像恋人了,这多少有点奇怪吧…)
看到中间的时候真的血压就上来了,秋彦雨月两个绿茶渣, 春树太可怜了剧情快进太多就算结尾是HE也没多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