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的一个引子,是一个小女孩在一个鸟居门下面掩面捉迷藏,一个声音回答道:藏好了!小女孩就走进了一个个门,去找寻这个声音。环境从自然到现代到未来一层层切换,最后的最后在小女孩腹部子宫的部位开始发光。小姑娘就不断的变换着外形。。。。原来人类几千年苦苦追寻的答案在于人类自身所孕育的。 熟悉大友克洋的同学都知道,大神的代表作回忆三部曲的厉害之处在于动画中对战争对军国的不同角度的讽刺。从回忆三部曲到短暂和平过了这么多年,大友先生已经从三部曲中对愚蠢人类战争的讽刺进阶到下一个阶段:发现战争的本源,那即人类的斗争心是无法避免的。人类就像那个寻找小伙伴的小姑娘,在寻找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斗争,引子里面腹部发光的部分代表了人类在斗争中孕育了人类最辉煌的变花,但是最终小姑娘无论怎样的变化,可是同她做迷藏小伙伴还是没找到,更重要的是,这个起初跟她在鸟居门下捉迷藏的小伙伴的名字竟然叫做和平(人类不断克服环境斗争发展的初心)。多么讽刺的轮回:人类不断发展,不断寻找着和平,可是这种斗争发展的过程中却永远进化不到平和的那一刻。到底什么时候会有短暂的和平呢? 就有了接下来的四个引人深省,构思奇特的短片。 第一幕,九十九(改造工具):九十九神就是付丧神,付丧神为日本的妖怪传说概念。指器物放置不理100年,吸收天地精华、积聚怨念或感受佛性、灵力而得到灵魂化成妖怪(绝大多数是要报复丢弃他们的人类的)。健硕的手艺人雨夜间在林中看到了付丧神,对器物的热爱让他不畏恐惧,将旧的器物改造修复完好,最终完成了付丧神的超度。完成了人和器物的和平共处。 器物之爱是在很多国家都有,但在资源匮乏,尊重传统跟现代同时发展的日本更加突出,本人是本科专业是产品设计,对日本的手工艺保留和发展的程度非常钦佩。这种对传统的尊重也在日本设计思想中得到了展现,记得原研哉曾说过,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类不断向前探索的过程中,会丢弃大量的过去的技术跟产品,不知不觉迷失了自己,只有心平气和的向后看,从中挖掘更多的可用之处,才不至于让人类过早的走向尽头,走向重点。(大致意思) 这一幕电影就是写人类在不断的前进的过程中,不断的丢弃过去,总有一天这些被丢弃的过去会报复只知道不断往前看的人类,(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只有对过去抱着平和认真的态度,去深刻挖掘再利用的人类,才可能避免同报仇的付丧神斗争,但又有多少人在争先恐后的向前,又有多少人知道回头看一眼呢。付丧神和手艺人的故事不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所以看似完美的结局反而点题:和平只是短暂的。 第二幕:火要镇(社会等级) 这篇我快进了,因为看一半就知道故事的大概(因为我也正在面临相同的问题,哎。。。),凄美悲亮的爱情故事,男女主青梅竹马,但男主角社会阶级不高,女方家庭不同意,将女方需配给门当户对的人家,女主角偶然引发了火灾,阴差阳错引得消防员男主来救火,消防员男主在火灾中见到了女主,女主最终选择丧命火场。 感觉这一幕非常凄惨吧,但我认为这只是表象,深层次的意义是,人类的斗争本性发展出了不同阶级(包括辈分卑尊),这种阶级的存在导致了男女主的爱情无法圆满(门不当户不对),导致了女主和家人的心理矛盾。但当天灾来临的时候,人类会摒弃社会等级,变成了平等的人(指特指女方家人),他们会暂时放弃不平等和斗争,团结起来。但火灾战胜了等级,并没有战胜女主对男主的爱,在这一刻,在这一没有社会阶级的时刻,女主角抱着自己的爱选择永远的留在大火中。女主的爱情得到了圆满。这篇结局看似不好,但女主选择在有爱情的短暂和平中逝去,也许反而获得了解脱。(当然作为新时代良好少年并不提倡这么做) 社会等级(包括辈分卑尊)只要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人跟人之间就没有和平,只有更强大的存在(天灾人祸)人和人才会短暂的放弃分裂,迎来稍纵即逝的和平,试想如果女主没有投身火海,那么火被熄灭了之后,她还是要顺从父母之命,跟不喜欢的人成婚。 第三幕:GAMBO(恐惧未知) 白熊刚开始被野武士认为是妖魔,到了这一幕的结尾,转折为白熊被称为神使,红鬼才是妖魔,发生这个转折的最重要的点是,白熊帮助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但为什么野武士一开始要认定白熊是个妖魔呢?原因是人类为了保护自己,会对未知的力量一直保持着距离,将它打杀成妖魔围剿诛杀,这就是人的弱点,永远以自己的角度出发,只有看到白熊的力量不会伤害自己才会对其有真正的认可,火枪长官最后还因为白熊诛杀红鬼的恐怖表现要射死白熊。充分说明了人性在遇到未知力量会先将其放到对立面,而和平绝大多数时候姗姗来迟,或者 永远不来。 更令人拍手的是,导演用最后一个镜头点出这一幕的主旨:对未知的恐惧。相信很多人对红鬼的残暴印象深刻,认为这是未知的力量,跟人类女人交合生小鬼,攻击白熊的方式,恶心又变态,但导演最后给了一个长镜头,红鬼也只是一个意外降落到地球上的外星人而已,那时我突然觉得因为了解他的底细而没感觉那么恐怖了。 第四幕:别了武器(本性爆发) 写累了。。。。战斗力不足啊 第四幕非常好看,情节我就不详述了只写感想,最后存活下来的懦弱男主,在脱了战甲,丢失身份牌后反而有了活下去的机会,但依然要光着身子拿着石头去强行攻击机器人,机器人并没有还手,充分说明了,武器就像技术,工具,阶层等人造物一样,人造物是不会主动伤害别人的,本质永远都是人和人之前的战争,如果真的想要跟武器分别,那就先放下武器。但男主光着屁股举着弹头还要跟机器人决战,人类彼此之间的隔阂是永存的,这决定了和平不可能长久。
矛与盾的双方:人和人之间隔阂永远存在,人又不断的永远的想要用各种方式寻找到和平。 结尾::改造工具,社会等级,恐惧未知,本性爆发(分别跟付丧神,火要镇,GAMBO,别了武器,一一对应。值得一提的是,片尾曲和片头的影片是相呼应的,片头寓意人类在寻找,片尾曲的开头则是“在梦中相会吧。”的歌词,配合男主裸着身子在猥琐的奔跑中消失不见,寓意 现实只要存在着人的斗争,那么和平就永远是短暂的。
这部片子很难懂,但如果看懂,细思极恐。这部片子实际是通过各种隐喻,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九十九》是要从废纸堆里把残破了的军国主义修复回来;《火要镇》是要说明美国日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爱人;《GAMBO》是要唤起日本民众的力量来对抗赤鬼(美国?中国?);《别了武器》则是要表示即使脱光屁股,也要用原子弹报复美国。片名《短暂和平》就总括了一切,美日之间的和平只是暂时的,日本的报复即将来到。
没什么意思,本以为画风会很不一样,结果没有任何一点地方让人感觉不一样,形式大于内容,差不多只能用无聊来形容了,真想打一颗星,但是最后的《别了武器》倒是爽翻天,颇有水准,果然是大友克洋的原画,折中一下,两颗星吧。★★
第一个故事有神,第二个故事有人,第三故事没看懂,第三个故事有战斗
还是最喜欢《九十九》和《火要镇》
故事没有太多新意,主要是分镜及技术及噱头,和风劲吹,中规中矩。《武器》一片最喜欢。
最后真是再次被大友克洋搞得愣在屏幕前,四个故事其实有点关联,《九十九》揭开富士山的风物画卷,《火要镇》与《Gambo》展示低科技状态下的人性美好与敌人(火与魔物),《永别了武器》跳跃到近未来而问题的核心瞬间直指人类自身(创造武器,被武器消灭)。剪辑最赞,摄影次之。
我觉得这系列的的意义在于证明只要伪2D渲染得好 照样能让观众看得高潮迭起--而且省力又省钱 这事儿做得最欢的当是大友克洋 06年就出了7集freedom的ova 4部里面<火要镇>最高 美术,音乐,故事节奏都叫绝 <别了武器>其次,更精于机械的质感和戏谑 大友克洋搭把手马上不一样 九十九有点炫技 白熊则全部状况外
很不错哦,喜欢前三个故事
即使不明,也能觉厉
画风炫到没朋友 最爱第三个
有着黑泽明《梦》一般的开场,《九十九》妖冶中有萌意,《火要镇》古典纯朴又惊人,《GAMBO》很CULT很黄很暴力,《永别了武器》很灵光,黑色讽刺很到位。愚蠢的人类啊,还是好好听听片尾曲吧。
画风很不错
第一个好精致,俨然江户时代的百鬼夜行。中间两个不明觉厉了。最后一个爽哭,人和机械玩CS...
4个动画主旨是一样的。即多数人不想解决这4个矛盾的本质(而每个动画都有一个角色能看清这个东西,并不难),大家只蒙于眼前的问题,这种劣根性终究不能把安宁持续下去。PS:有意思的是“眼前的迷人之处”正好是4个动画的看点,观众和“劣”同步了,哈哈。监督很黑。
发人深省。。。
【A-】与其说是故事的短暂和平,不如说是技法的短暂和平。实验性大于叙事性,是一个关于外延与融洽的(技术层面上的)短篇集。《九十九》展现的是渲染人物与手绘背景的“和平”,《火要镇》是电影式分镜与动画语言的“和平”。《GAMBO》是三渲二与动作捕捉的“和平”,《别了武器》是和《九十九》相辅对调的一种“和平”,这种状态是扩张的,实验的,短暂的,因为过去镜子的所有碎片我们都能在当今的动画影像中拾取得到
4篇有2篇勉强ok... 挂着大友克洋名字的短篇合集是大不如前了.
翻译成《片刻宁静》比较好。第一部双手合十,第二部关门放火,第三部干搏死前,第四部嘲笑马如。这些时刻,都是他们内心真的宁静满足的时候。结局一半是真的求仁得仁,另一半是世事弄人。OP那姑娘也是宁静,不是和平。所有和平的解释全错。这才是这个序列的意义。
(7/10)片名不为何要叫《短暂和平》?感觉和主题不符,也许该叫作《短暂平和》?四个故事按个人喜好程度是:4-告别武器(其实从片名我就猜到了机器人只攻击武器装备的事实,MARU作死)、1-九十九(不是3D更好)、2-火要镇(大友克洋又丑化女性了)、3-GAMBO(不喜这种血腥物)
四合一
大友克洋团队又一次奉献了非一般的视觉享受,四个短篇中当然最喜欢大友克洋导演的《火要镇》,标志性的长镜头运用出神入化,美丽的图景令我感觉像是在看《清明上河图》的动图。其次是绮丽妖冶的《九十九》,再是硬派的《别了武器》,当然《GAMBO》创意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