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剧情简介中,编译人员在开头写了一句话:“我看过的最美的一部伊朗电影!”
正是这一句简单而直接的话语,引起了我的注意。
当然还有一点,这部1996年的电影最近出了一个英国Arrow公司的蓝光修复版。
在世风喧嚣浮躁的今天,伊朗电影却返璞归真,以清新质朴、恬淡、温暖又充满哲理的影像风格,以友谊、宽容、爱、和睦相处这些久违的主题重新拨动我们的心弦。
当代伊朗电影以其独特的影像风格而独树一帜。
像韦斯·安德森一般的对称式构图,在影片里也有呈现。
影片中的一些构图,就如同在欣赏一幅“动态油画”一般。
众所周知,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有着这个世界上几近变态的电影审查制度。
电影工作者一旦敢越雷池一步,不仅要面临被封杀的结果,甚至有可能要承受生命的危险。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艺术家们“戴着镣铐起舞”,伊朗的电影人依然让伊朗的电影走向了世界。
这个女演员本身就是一个编织爱情的姑娘。当初参选演员时Makhmalbaf问她为什么想演,她说因为她男朋友在法国,你的片子一定可以进戛纳电影节,这样我就可以去法国见我男友了。
时空交错、爱与天较劲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带有某些超现实主义、并髯和了美妙自然风情和不留情面的鞭挞自然现实的手术刀。
不复杂的叙事,就是女主角为了与心爱的人私奔而做出林林总总流浪歌之举,却无奈受制于父权制的现实,游牧民族的率情恣意被诗画一般的拍摄技法呈现出来,并保持着高度的色彩饱和度,色调的调和让人对悲剧和美的衔接有一种历经仙界的神秘桎梏感。
自然的流泻往往伴随着悲情的泣啼,舞姿的回旋、独特的女子接生蛋习俗,都在窸窸窣窣的原野般的蜜汁多液绽开中显得剧情的饱满和人物性情的鲜明。在那遥远的伊朗,以牧民为主的游侠们履行自我并勠力践行爱的功课。
所谓的魔毯,即是一对恋人爱的象征,也是驾驭红尘端倪的驱动力。交叉时空让熙熙攘攘的爱得到逐步的强调和升华,然而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这里的人群经常性更换居住地和放养地,女主的冰心婉明月被一种更为强大的家族本位观所桎梏,从而没有逃生的能力和呼唤细语的情的绝对气场。最终,姑娘与深深相爱的骑手被父亲用枪打死。
最为值得怜惜的是由于女主的疏忽,女主妹妹追逐小羊到山上,不幸坠崖殒命,导演用自然主义的工笔法刻写了游牧民族生活的不可靠之处,野火烧不尽,女孩已死,而小羊的命则保存了下来。导演似乎想诉说一种大自然的残酷力,似不依不饶的盘缠在一起的蛇不放过草原上的小生命,冥冥之中的密密匝匝让人唏嘘怅惘,而始作俑者似乎也是牧民游牧的生活方式。
“待你叔叔成婚丶待你妈妈分娩,待去过集市、待接过羊羔,待翻过山岭、待蹚过河流……”一切一切的控制和表面的抒情都是世界观的样式与模板,似格式刷般将个体内心的自由鞭笞,让人临摹复制所谓人世间的所谓人云亦云的福祉。讲述了的爱情故事,来来回回天地之鉴也,夹杂了动人心魄的个人主义表达,自始至终充盈着超越藩篱的爱之舞。
枪响之后,以同世界作决裂之势私奔的骑士和少女死了,苦心孤诣经营的人生不过是绣着男女二人像的蓝色魔毯,飒爽而又陆离,简易而又端丽,在一种频频招徕的历史怂恿的菁华中,品味到的是超越了道德和伪世俗文明的自我。其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令人在遗憾或唏嘘,意满或志得中找到属于个体生命中的最后欢愉。
最后结局,时空幻化中,姑娘和骑手转换成一对步态蹒跚、垂垂老矣的老人,涤尽纤尘的、恰似具有讽刺意味的民艺广告片,但也以抒情小调的灵韵——完完整整的爱情提纲成为一种真性情的精神逍遥游,自由意志总算埋葬了非生命的一切,将后者统统击溃,并以冰清玉洁之心对于世界的翻覆性刑罚,做一次反惩戒式的刻意雕琢,在心思与调配与灵魂生命的人格体式之间,张扬的不仅是一种独立不羁,还是一种对于衣冠文物的期待。
记得和一个中国做思想史的老师谈张艺谋电影,她淡淡地说,张艺谋在构图和色彩上极有天赋,但他想事情缺乏深度,他其实最好做个摄像师。这话让当时还是低级影迷的我一愣。随着对电影了解和理解的深入,该老师的这句话屡次在我耳边响起,我越来越觉得她的点评犀利、到位。
看过了穆森的《The Silence》和这部《魔毯》,我竟然又想起了当年老师给张艺谋下的这个断语。在我看来,穆森的电影风格与张艺谋很有点相似。两者都追求唯美的画面,精巧的构图,喜欢用醒目斑斓的色彩,甚至都刻意营造某种经过浓缩和艺术化的东方情调,比如张艺谋的鸦片烟枪、大片玉米地、女人的大红袄、酿酒坊的酒、染布坊的布,比如穆森的罗纱裹的女人、花瓣染的指甲、肥白的手、浓墨勾画的眼角、游牧民族的帐篷、遍地的牛羊。。。哦,对了,还有色彩艳丽织进了牧民生活的毛毯。
穆森对色彩和构图的掌控能力可谓到达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片中很多镜头呈现的西域绝世风光都可以直接截取下来当桌面。我家领导一边看你一边感叹:穆森应该去拍风光片,多好的前途啊。但穆森不做这样商业化的一锤子买卖,他要讲故事,讲游牧民族的故事。可是,他先把他钟爱的人们审美化、浪漫化了。或者说,他镜头下的游牧民族成了穆森表达一己之见的工具,和那大片的草场、雪山、甚至背景里的牛马羊没什么区别,一种prop而已。从电影里我看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欢爱情仇、他们的酸甜苦辣。他们也不像是活在地球上的一群人,和外界似乎没有任何关联。他们的根在哪里?他们的盐和糖从哪里来?他们的毛毯是为谁而做?
整部电影里的生与死都被赋予了强烈的导演个人主观色彩,不关游牧民族什么事。它所展示的游牧文化,也如同长篇的史诗,是被essentialize后的某种文人化的文化。和穆森家族的另外两个人的电影,他妻子的《The Day I became a Woman》,他女儿的《sib(Apple)》,我更倾心于后者。或者说,他的妻子和女儿的电影采用了更人性化的视角,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与穆森呈现的完全不同的伊朗。她们的作品更逼近真实,能进入人物内心,替他们烦恼、与他们一起快乐,而不是单纯地把对象当成作品的组成部分。
这部电影的简介太过一般与平淡了,难以概括这部电影的魅力,但是其实故事就是如此简单,如果真要介绍故事的话,也就是那么单调的几十个字。除了故事结尾的话外音,揭示了这并非一个悲剧,而是一个私奔后生活平淡的黄昏故事罢了。
但是如此单调的一个小故事,却能拍得如此动人,富有吸引力,这就全部归功于导演的才华了。再一次地为伊朗导演们所折服。艺术存在于任何一个角落,关键在于用怎要的眼光去发现它。影片像一首小诗,又像一篇叙事长诗,更像一部时空交错的后现代小说。
情节简单至极,画面朴素却极其吸引人。说到底,也只是拍摄了一家人的日常而已,女人们在日复一日地剪羊毛,染色,织毯子,男人们干活,除了GABBEH的叔叔比较有思想与文化,其他人几乎都只是在重复出现而己。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空旷的沙漠和戈壁,游牧民族的迁徙,显得富有异域风情,还有与世无争的原始。仿佛是记录片一般的手法,却又能说不出来的韵味。
影片真的很美,但是美在哪里呢?美在画面,美在人物,美在许许多多说不出来的地方。我不认为这里有许多的内涵,但是似乎又蕴藏着说不尽的丰富。这大约便是许多人选择写短评,不动笔写一篇长长的评论的原因。因为这部电影几乎没有情节,没有鲜明的人物,甚至也没有动人的故事,只是埋了一个长长的伏笔,用了不一样的剪辑手法,让人似乎看到青春时那痛苦而热烈的爱,经过四十年的岁月,磨砺成了细水长流的平淡和拌嘴,埋怨,关切,还有一丝的不离不弃。
我们也许惊异于GABBEH57岁的叔叔求偶的故事,喜欢上溪边一个有金丝雀般声音的女子,便张口求婚并成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居然如此地朴素单纯。GABBEH那位只有背影与声音的情郎,老来一样温柔多情,天天在嚷着“你不爱我,你说谎!"爱情与身体年龄无关,只有于内心有一颗火热的心。
爱就一个字,却伤了多少人。魔幻交错,好牛X!老头子太好玩了。
与《纯真时刻》同一年的作品,这部画面精美了很多,洋溢着原始自然的美感。颜色就是反叛、颜色就是活力!对比起城市的黑色,山野部落间的五彩服装展现了更多的自由。诗意的蒙太奇使现实、幻想、回忆交织成艳丽的魔毯,雪与火、狼吼与水声、织布与羊蹄,自然景物和染色的手。莫森一开始是以制作关于波斯地毯纪录片作为借口去申请拍摄许可,最后成品则是这部梦幻的艺术之作。90
服化道太棒了,波斯羊毛毯真好看,简直可以媲美《石榴的颜色》了,这样的电影要是能在大银幕上看4K就太爽了。
影片的剧情简介中,编译人员在开头写了一句话:“我看过的最美的一部伊朗电影!”正是这一句简单而直接的话语,引起了我的注意。当然还有一点,这部1996年的电影最近出了一个英国Arrow公司的蓝光修复版。影片中的一些构图,就如同在欣赏一幅“动态油画”一般。当代伊朗电影以其独特的影像风格而独树一帜。(详看影评)
这部真好!对声音、色彩的拼接剪辑,充满生命力的蒙太奇,使不同时空得以连续,使原本魔幻的故事,变得有迹可循;某些镜头、台词和声效的故意重复,强化视听效果,有实验效果和风格化倾向;镜头真美。
"待你叔叔成婚丶待你媽媽分娩,待去過集市、待接過羊羔,待翻過山嶺、待蹚過河流⋯" 相戀的人兒再也等不及了⋯⋯槍響之後,以同世界作決裂之勢私奔的騎士和少女死了,絮絮叨叨互相埋汰的丈夫和妻子活了-滌盡纖塵的民藝廣告片,完完整整的愛情提綱 《魔毯》
8.0/10。①一对老夫妻在洗一张漂亮的地毯,突然地毯上出现一个女生A,她是这地毯的灵魂。她讲起了她自己的故事,一段与一骑手B深情相爱却被父母阻拦最终选择私奔并成功的故事。影片最后的叙事方式似乎暗示这对老夫妻就是私奔后的A和B。②魔幻/梦幻的诗意的营造:鲜艳明亮的高水平摄影美术;大量相似性转场/蒙太奇(比如老师台上讲颜色那段),让各个相隔遥远的时空的动作仿佛在互动/仿佛是同一个,制造了一种魔幻的质感;舒适的音响。③作为传统故事片叙事太平淡,扣1分。
蒙太奇用得挺好的。镜头的组接,不同空间重组为同一空间。电影的色调奇幻,很喜欢。如果对本地文化有更多的了解,电影的观看会更顺畅,文化滞涩感会好一些。三星半。(以及对染色产生了一些兴趣)
三星半,在绚丽的色彩中展现出质朴的生活,一张张精致的地毯勾勒出对爱情的向往。故事性比较弱,但当成一幅多彩的民俗风景画来看也是一种享受。
直播回忆时,少女吐露心声
色调还有拍摄手法很美
伊朗的颜色,罂粟花染作红,橄榄树染作绿,小溪水染作蓝,不是电影,是青金石做的梦,梦里休洗红,洗多红色浅
色彩特别强烈,唯美至极。
传统故事如何现代化 莫森在叙事方式上下功夫 先设置一个新异的叙述者 再通过正反打把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缝合在一起 从而打破传统叙事规律
声音色彩动作,蒙太奇,一个爱情故事,一首传奇诗歌,一幅画卷。视界被想象力开阔。s/1qWDPFac
看的版本是69分钟版,画面极美,极富创意;伊朗电影总是都有有趣的地方,像希胖电影即便再烂,也总有一个场景是经典的
莫森,这个被“阿巴斯”盖住的波斯名字,是一位形式主义者?民族画卷的绘制者?还是一位带点后现代哲学色彩的导演……令人困惑。但不可否认:这人极富创造力。比如本片的“色彩教学”,就是见过最具原创力的天才构想之一。
我能接受帕拉杰诺夫《石榴的颜色》、《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这样的魔幻叙事,却唯独受不了穆森这种的魔幻,耐着性子看了二三十分钟,实在是看不下去,不在于他的色彩与构图(这个也并不是特别喜欢,有种七八十年代胶卷照片的味道),而是叙事,絮絮叨叨,磨磨叽叽的,不喜欢。
73min;可惜字幕是75分钟版,我看得有点难受。冲着有些美如画的风景多给一星。
有技术上非常原始的没有规避的缺点,非常明亮美丽的色彩运用,人物和故事都遵循了传说式的娓娓道来,开头铺设悬念,结尾揭晓答案,本质上还是守旧传统下规整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