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我也快被逼疯了,让人反复思考人物心理变化真的很累啊~看了原著后立马来看电影怕忘了细节,有些变动有些补充,就是对故事的来龙去脉更清晰了点,但有些地方书中都够暧昧不清了要不就是一笔带过让你去猜哈哈,然后电影竟然比原著还暧昧不清。。。是要逼死观众是吗?演技也就那样吧,少了些深度,给人感觉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想要在一起真是一种折磨啊!还有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真是折磨!节奏还好,就是按原著的节奏,可能原著本身快结尾时真的有让人想快点结束这一切的感觉所以会感觉都这时候了还在互相折磨进展有点慢?但其实女一的改变还是很明显可以看出的,虽然我也觉得女二更好看。。。至于诺奖水平什么的,各花入各眼吗?人家评委就好这口呗~至于虚无什么的确实非常切合两三年前我虚无的心境,可惜那时候的我看不进任何一本书,所以也就不得而知那时候的我看雪国会是什么想法了,可能会4星?5星?终究是缘分未到吧。我的心境已经归于寂落了。平静有余,偏执不足。PS:黑白片对于开头的光影描写很弱势,以及虽然有点鄙夷男主有些高高在上又有些置身事外的“渣”的气息,可是好羡慕他能一直旅行并且身边还有这种服务周到的女佣之类的伺候着。。。日本女人就居家这一点还是很不错的哈哈~
雪国,是一个什么地方? 那里有,一个纯洁到不敢触碰的姑娘。 第一次,去的时候,遇见她,心里会很欢喜,她很体贴,小孩子气。 第二次,去那里,只是为了见她。再一次,遇见她,还是很小心,但是,忍受不住。得知她,已做了艺妓,并且有了未婚夫,心里很失落。在得知原因后,我只能说,“你很伟大”。 第三次,去那里,因为我答应过她,虽然失约了,但是,这次过去想了结这段,不会有结局的感情。 不想再对,驹子和她的感情纠葛,驹子和岛村的感情纠葛,做深入的分析说明,那样没有意义,也会被它搅扰。 这就是,人心的两种体现? 一种是,幻想却有理由不想拥有,会成为束缚。 一种是,幻想却有理由想要它被拥有,会成为一种解脱。 岛村,这样的人,就是大多数?只是想满足自己,却不尽责任。 叶子,这样的人,或许很少见,但说不上,有奉献精神。
驹子,这样的女孩,“纯洁到不敢触碰”,她的结局很悲哀,为了爱,她可以放弃所有,但这样的爱,确实对于人是一种“想要却不想拥有”的束缚。
雪国,是一个世界,在这里,可以简单的做自己想要的事情,比如爱情。
雪国,是一个港湾,在这里,有很多东西,你可以买到,并且可以从容离开。
雪国,它有多少真实,有多少梦幻?
总觉得岸惠子神韵好像贾樟柯的老婆…跳戏啊。
爱的层次丰富而多元,细腻。
不从道德领域评判角色是基本原则,男主角欲说还休的爱、从第一次的轻浮“凡我引诱的,不会再见第二面”,到后来的反复返回雪国,“这里是我唯一的容身之处”,东京宛若一个第三世界,整个故事里关于东京的描述全在电波里,成为了一个遥远、被牵挂、同时又让人感到压抑的意象。
两个女主之间看似嫉恨却不得不捆绑在一起的惺惺相惜,直到最后,女主冲进大火里救女二(原谅我记不住各种名字),完全不顾个人安危,嘴里却仍旧倔着“她死了我就解脱了…” 如雪国般冰冷的外表,却隐藏着这样鲜活的人格。
男主恍然大悟,原来看似分裂的才是整体。他没有继续追下去,而是找到了木屐,离开了。他的良心已经不再被自己的自私谴责。
可这怪他吗,多情若是错,悲剧的是他想守候却没有这个资格。
故事的谜底层层揭开,而他也不过是个渴望爱的玲人。“对我的事情你不要多问”,男主角在东京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一个画家,收入来源不是画,极大可能是被包养。
故事的最终,女主角顿了顿嘴角,却什么都没有说。火车来了,她去往了何处,是东京吗?
没人知道。
故事里两位女孩都以不同形式的勇敢表达着自己的爱,一个是默默不言的不离不弃,一个是声嘶力竭的飞蛾扑火,但他俩都有一个个性,就是知道了自己对待这份爱情是绝无指望的,没有明天的,却仍旧爱了,活在爱里了,成为了爱。
他们终究是勇敢的。
感觉全片所传递的不是具体的你情我爱的细节,不然何不使用大量情色画面岂不更加热烈,相反,故事里对人物之间的接触细腻、克制、隐忍,即使是第一夜,也只是结束在一个美丽的吻里;我以为的是想要表达的正是底层人物的爱也可以纯粹、炽烈、高雅。
就像女主最后寄居的逼仄空间一样,在沉重的生活负担下,也要保持整洁与精神体面。屋子是干净的,点蜡烛,也要继续读书。
他们敢爱,却没有爱的权利。包括看似风流的男主角。他仍旧没有任何选择权。
“人”在雪国是美好的,生活与现实是残酷的。恰恰是如此,才算得上真正的悲剧吧。
池部良岸惠子简直是偶像剧一样的画面,但是方方面面比浮云差得太多了…除了雪国之美,不是为了喜欢的人也想冬天去一次新泻看雪啊。
黑白胶片使这部电影独具美感。
本来是看小说的,翻译的实在是太隔膜了,看了60多页,晦暗不明的。决定先看看电影,大概有三个版本,这个可以看,的确不错啊!女人爱的这么深,这么痴,男人有几个能够明白呢?还好有川端康成这样观察入微,心思缜密的男人能够理解女人在狭小的生存空间呢,还能够演出的真情,把美呈现出来。
作为电影或许是不错的,但和原作的风骨相去甚远。驹子这个角色非常难演,演员做了她能做到的,但叶子的选角和表演近乎全不用脑,导致两个女性角色平衡非常差,对整个故事的表现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失色太多。
和原著传递的气质相差甚远……选角不对口,岸惠子演的驹子真的是扭捏做作!眼神简直能用妖媚来形容,哪里和原著中的纯洁与干净扯得上关系?!八千草薫来演驹子还差不多!那么干净自然的一张脸!还拍的这么冗长……以及男主的身份啥时候变成画家了?!果然还是更爱岩下志麻的版本。
3.5;岸惠子演绎得过于扭捏了,整体较冗长,但雪国的意境基本能还原,各种幽暗隐晦、不能言明的心事在三味线的幽怨声中流露。值得注意的是室内调度,以及对门窗框的运用,可窥见人物关系结构和前后变化。
驹子小姐真是各种扭捏啊,岛村还是挺耐看的帅哥呢。
黑白画面对于表现川端笔下神奇的光影效果很不利;对叶子的塑造也有些失衡。但总的来说,是一部唯美的经典作品。这个岛村找得好——沉默时极具知识分子的懦弱魅力,而每次露齿一笑又顿显淫荡一面……
比来比去,还是丰田四郎这版最高。岩下芝麻不适合驹子这个角色,倒是岸惠子演活了……丰田四郎改编名作的能力太厉害了,从有吉佐和子的《恍惚之人》永井荷风的《纆东绮谭》到这部《雪国》,丰田对原著的拿捏非常到位传神。剩下一部织田作之助的《夫妇善哉》
川端的东西改变成电影都没啥意思
虽然是川端康成亲自改编,但是感觉和书里的意境差了很多啊!感觉很多该留有遐想的地方都没有留余地。但是演员的气质好棒,弥补了一些剧情方面的遗憾。
没抓住川端文字的原味啊。。
节奏略慢。景色很美。但人物心理细节刻画略不足。弹三味线那段可真动人。
人物和架构跟川端康成的原著差不多,但血肉变了。原著比较空灵,像一支青烟,袅袅而升。电影成了痴男怨女的通俗剧,这大概也是丰田四郎擅长的,之前的《夫妇善哉》就是这路子。撇开原著的川端气质,此片可谓打上了丰田的标签。最让人惊喜的是三个主要演员跟原著的感觉非常吻合。
女主角演技很好,但是我却不是很喜欢这样人设的妹子,感觉很难受。
一点没有看原著时的感觉
把背景滤去之后,感觉脱离出来的是一个局促狭小的相遇,注目,稍事又注定分离的爱情,就像花样年华之类的电影。摆好那个引人爱慕的女人,挪动这个有爱的男人,靠近,等一切诚心如意,让观众心生怜爱时,执镜的也即是操刀的,硬生生断开,没有一丝怜惜。爱到底值几分,错对是非凭谁说。
對女人而言,徒勞茬於明知不能和他茬一起卻還幻想著什麽 對男人來說,徒勞茬於明知她喜歡自己卻對自己無能爲力 ......
川端康成亲自编剧的电影。虽是黑白电影,但那莹白的雪世界让人忘却了一切色彩。岸惠子版的驹子自有一种韵味,只是叶子的戏份偏少了。忘不了小说的结尾:“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一直幻想能安静描画出川端笔下那惊心动魄的美:冰冷的白雪、乌云般的黑发、红唇,雪光映衬着和服腰带上的千羽鹤,雪国精灵倏忽来去,,,哎可惜,这儿的岸惠子不是19岁的雪国艺伎更像别扭惊乍的大小姐,还有配乐啊,可以从电影滤出来扔进垃圾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