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原始人2》真是教科书级别的阖家欢电影,它把不同年龄层的审美进行了平面化的分层,再融合到一起,从而达到老少咸宜的效果。真的展示了剧本行业的工业实力,值得国内学习借鉴。
阖家欢难就难在跨年龄层的众口难调。低龄化剧情小孩看得高兴,大人如坐针毡,比如《熊出没》;而成人化的剧情又往往吓哭小孩子,就像《西游降魔篇》、《美人鱼》。
《疯狂的原始人2》明显有多重的审美层次:
而妙就妙在它把一部电影不同的领域分配给不同的审美:
导致各种审美没有直接的冲突,实现了高度的融合,才让观众特别满意。每个年龄层的人都不必 get 到其他层的快乐,只需要 get 到自己的亮点就足够满意了。
举两个典型例子:
一、两家女儿骑剑齿虎出墙探险一幕:
二、雷霆狂花
电影的这个女权主题,这几年已经成了好莱坞的显学了。《超人总动员2》、《无敌破坏王2》、《疯狂动物城》、《惊奇队长》、《神奇女侠》、《冰雪奇缘2》……都有充满自信、独立的女性主角拯救男人或打败男人的反传统桥段。
作为左青我对此当然是非常支持的,毕竟 The Teacher 就讲过《妇女能顶半边天》嘛,中国男人尤其是工业区的男人,早就习惯“怕老婆”的文化了,这叫尊敬懂吗?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电影里层出不穷的玩梗。贯穿始终的是金刚梗,从穴居人家庭看到高墙的那一幕起,我满脑子就是即将出现的“金刚”了。
当然最爆笑的是那段猴子梗,原来铁拳猴不仅是铁拳猴,还有铁头猴(脑子里响起了“少林功夫好”),铁尾巴猴,铁布衫猴,最搞笑的是还有一闪而过的铁蛋猴(疯狂打另一只猴的蛋蛋,但屏幕只给了双腿,估计这个梗是不会污染小朋友的),真是太污了。
最污的当然是 Banana 兄弟梗了,我当场就想刷个 “你不对劲”的表情包
我笑的最大声的还是那些影迷梗了,最经典的当然是致敬指环王的梗,“趾”环王——这里就不剧透了。
导演玩梗玩上瘾,最后还让鸟撞到了第四堵墙。
这些梗,小孩和老人恐怕不能 Get 到,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快乐。因为《疯狂的原始人2》审美和喜剧元素是分层表达,同步推进的。
这种创作方法非常值得国内的动画从业者借鉴。给我最大的启发是,电影可以跨年龄,但某一个层面上的审美和逻辑要始终保持一致,也要符合该层次主要观众的预期。
难怪国产动画时时深陷众口难调的困境。动画电影很容易成为跨年龄层的作品,每个年龄层都按自己的审美提出要求。以我中年人的心态来看,《姜子牙》主题挺成人化的,但戏剧冲突很幼稚。《哪吒:魔童降世》角色始终巨婴心态,缺乏成长。《大鱼海棠》则纯属不带脑子的中二病。
剧中出场的角色明明上有老下有小,但都按小孩子的逻辑行事……可电影又不甘愿低龄化,硬要把小孩思维套用到宏大逻辑中,自然让主题或戏剧冲突崩得不成样子。
最让人反感的是前半部分强行荒诞搞笑,后半部分强行死角色煽情,到最后强行崇高升华主题。逻辑跟过山车似的。好电影是不同线索的切换,坏电影是同一线索的断裂拼接。
我觉得他们从剧本工业的角度,都应该好好学学《疯狂原始人2》。角色言行举止可以幼稚一点,人设可以中二一点,但戏剧冲突要符合当代人的生活,剧情逻辑要符合成年人的审美,而故事主题要符合主流价值观。这样才能换来口碑,也恰恰是市场需要的。
值得一个影评!觉得是近几年看过最好看的动画片了,好久没有在看动画的时候笑得这么开心了。
说一下最喜欢的几个点。
片子的最开头,盖和小伊相遇后,画风从饱满的Disney画风变成了简笔画,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描述了相爱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出现了无数的❤型图案,大概就是恋爱的粉红泡泡吧。两个人的Hey,hey完完全全反映了热恋情侣的特点啊哈哈,反正热恋就是要给周边的人糖吃。
从野外来到农场后,最开始进入农场整整一个迷幻风,高强度的饱满的画面,处处都是食物,给人满满的幸福感, 霍普和菲尔出场方式也很酷,从盾牌一部分变成了望远镜这个巧思真的是让人意想不到。当然整个树屋里面意想不到的小巧思太多了,一定是我思维不够活跃。
住进树屋之后霍普和菲尔带着盖穿上鞋子,然后带上晓晓,从两个人的拖鞋变成三个人然后变成四个人,这个画面也是逐渐气势的增加,让我印象颇深,不得不说,盖换了衣服和发型之后我就不认识了啊。晓晓和小伊见面之后的情节我也是没有想到,本以为是无趣的情敌打架,没想到是小姐妹们的party!两个小女生相见恨晚的感觉,甚至自我吐槽声调变高这点哈哈,怀疑编剧在嘲讽什么。小伊后来带着晓晓去了墙外,那一颗颗树变成蜻蜓飞起来的时候我的天呐,再次震惊于世界的构建,本来应该是个十分危险的世界,却被描绘的如此让人沉迷。
与晓晓和小伊在墙外happy的同时,爸爸们在桑拿房蒸桑拿顺便菲尔用智商碾压咕噜,而另一边在农场里妈妈们则是ugga看透了霍普的小把戏。ugga简直在全剧里是全能担当,又动脑又出力。晚上的夜宴是高潮前的铺垫,吵架的时候吵架对象和矛盾点变来变去像极了现实生活。夜宴的最后终于引出了全文的大boss!
接下来就是全篇的高潮了!一幕都不能错过!点了不同技能树的猴子们、铁掌猴强悍的交流方式、奶奶的假发、奶奶的霹雳狂花、狼蛛的狼和蛛、霍普的头发、霹雳狂花的组建、出场以及打怪再以及打完怪之后的❤型石头!每一幕都戳到了,都可以截图保存。故事的最后当然是大家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当然结尾也是幽默万分。
点题来说一下为什么是力量和少女呢,这两个词在我这里都是用来形容小伊或者说是以小伊为代表的女性,包括ugga和奶奶。在战斗的时候,绝对的力量输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足够的细腻和少女,试问哪个成年人不想同时拥有这两者呢。
我相信这是一部合家欢的电影,但我也相信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的电影,这部电影的女性角色设计的出彩点十分的亮眼,摆脱了现实生活的束缚性的印象,让我在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这部电影可是真的“大女主”呀。当然,看的开心是最重要的!皮克斯就是这么厉害!
两点钟吃完饭突然想去看部电影,犹豫了一会是疯狂原始人还是一秒钟,尽管早就对一秒钟有着极高的向往,但是出于自己难得一见的情怀还是去看了疯狂原始人。
怎么说呢,感觉非常失望。
可能是当年的第一部给我的感觉太超凡脱俗了,无论是笑果,还是构思,还是整个故事的价值观,都让人异常舒适。我还记得当年看完之后我疯狂向周遭的人安利,担心大家错过这一宝藏。
这一幕转眼已经过去七年了,好快啊。2013年是我开始收集电影票,把看电影作为自己关注点的一个开始,那个时候总会对不同的故事迸发出不同的想象力和灵感,那个时候我还沉迷于向别人安利,我会为了能在高二高三一个宝贵的下午多看几场电影,钻进电影院里三集连映,还记得当初从超级战舰到形影不离,再到黄金大劫案?记不清了,那个时候真的很有热情。
疯狂原始人给的的第一感觉也是这样,极尽搞笑又充满创新,能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讲一个新鲜的故事,而不是那些玩烂了的价值观。在我七八年前对于动画电影的回忆里,这段黄金时代不是什么玩具总动员构成的,而是无敌破坏王和疯狂原始人,以及再久远一些的机器人总动员。
所以我个人今天真的非常失望,因为七年之后的疯狂原始人2在疯狂打我脸,边打边说它其实不仅俗,而且俗不可耐,它不仅开始重复一些玩烂了的价值观,甚至玩的七零八落。它不再是掏出一个新鲜的玩意告诉行业,你们其实不知道观众想要什么,跟着我的思路来才行。一切的一切都恰恰相反。
进电影院前扫了一眼评论,很多人布满说这部电影太空了,我感觉恰恰相反,这部电影是想讲的太多了,仿佛填鸭式讲道理,它要给你讲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要跟你讲“家长竖起的围墙”,她还想说文明和野蛮,底层和中产,一切的内容把整个故事撑的面目全非。不仅如此,还全面倒向政治正确,一边是底层族裔的恋爱自由和内心追寻,另一边呢,是两个自以为是的爸爸其实啥也不会,后半段开始尬舞瞎扯淡就等着娘子团来救,本片一共几个男性角色。一个是天天对着窗户发呆的丑角,剩下仨就全在这只会喊救命了,转眼那边姐姐妈妈奶奶阿姨们组成什么雷霆末日花还是啥的,几个人骑个猫三下五除二就把问题解决了,一个个又酷又帅气,一瞬间我搞不清楚看的是惊奇队长还是黑寡妇。这种对于政治正确的倒向和跪舔有点过分的让人生理不适了,你要是想拍女权可以拍个末路狂花,这个水准的电影我愿意一周看一次,可是偏偏把这些政治正确与说教糅杂到我青少年时期最喜欢的电影里面,感觉很难受。
所以我很失望,也很怀念我印象中动画电影的黄金时代,又或者不仅仅是动画电影的黄金时代。
我看的是国语版,因为翻译的缘故,一些名词可能存在偏差。本来是想像第一部一样再认真拆解下故事,但看完以后发现有点尴尬。《疯狂原始人2》是一部几乎在各方面都很棒的动画电影,唯有故事显得稍微浅了一点。
(不是说浅就不好,只是没必要写故事解析) 在剧情上,该有的都有,节奏非常标准,开头猎奇,上半段欢乐,下半段“坏人逼近”,全员通力合作快乐结局,故事找不到什么缺点。两代人的青春期情感有点像《冰河世纪》里的猛犸象父女;香蕉悬念从拳击猴引出终极boss狒狒的危机递进,有些类似《驯龙高手1》。故事主次要矛盾饱满,两个家庭间的“阶级、文明”矛盾;情侣间的矛盾,两个父亲和两个母亲的鸽子对比;加上故事后半部危机和悬念,故事信息量是很大的。足够有趣好看,但谈不上惊奇。当然,以皮克斯作为惊奇的标准,可能有点高了。 《疯狂原始人2》仍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首先给脑洞和美术设计点赞。每一个物种,每一个段落全是脑洞,观众每时每刻都在接受信息。 假设传统故事一分钟2个包袱,这个片子一分钟至少10个包袱,做的精细,节奏快,信息量大,自然每个段落都好看,也算是一种动画内容创作的产业标准升级吧。
过去我们聊剧本创作,说好莱坞剧本生产线,每一场戏都精准到分钟;现在升级成2.0时代,剧本精准到每场戏里的每一个节拍,从分钟升级到了对秒的把控。换句话说,《疯狂原始人2》每一秒钟都是电影工业实力堆出来的。 稍微展开点说,眼看哪吒,白蛇,已经追上1.0时代;结果人家进入了2.0时代,差距又拉开了点。当然也不是无脑吹,比如在宏观故事架构上,哪吒要比这个片子“工整”呢。 2020的片子,在故事气质上也显得与时俱进。“政治正确”终于进入到动画片了。两个家庭的冲突影射的是美国社会阶级差异;而奶奶的戏份增加,带着一群女性角色拯救男性蠢货,比起第一部讲述父爱的故事,整个电影显得分外“女权”。当然效果还是很娱乐的,显得有些“漫威化”。说起来奶奶的头发,父亲的胸毛,女儿的脚趾这些包袱算“神来之笔”,正常的编续集,一般是不会把角色模型做包袱的。 比较起两部疯狂原始人,第一部主角数量刚好,矛盾也简单,故事创作空间传统且充足;第二部续集角色数量明显增加,应该算是双刃剑,更多有趣的设计和细节,也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 对我个人趣味来说,《疯狂原始人2》有点快,我更喜欢《兰戈》或《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样娓娓道来的故事;我个人也会用,能记多少年来评价一部电影是不是真的好。有些片子看着一时爽,热闹完了也就忘了,真正能留下来的都是主题走心、人物塑造突出的故事。比如皮克斯的不少佳片,当然功夫熊猫和无敌破坏王也不错。我估计疯狂原始人2几年后,大家能记住的可能都是那些萌萌的动物吧,那狼蛛好可爱鸭。
这个虎妈徒手把那么大的水果残渣扔过高高的围墙,把那么大的石头抡起来掷出去,这力量让我好生羡慕。在跟文明人相处的过程中,她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不卑不亢;面对危险,她反应迅速,有勇有谋;被文明人驱逐,她那种又野又稳的反应,极具感染力;在文明人遇到危险时,她毫不犹豫地维护同伴,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伟大的妈妈。虽然是一个配角,但她强壮的身体、坚强的性格、有爱的灵魂,她这我这里是满分。
编剧,要把人物表面和潜在欲望,以及他想要的目标,以及阻碍,都想清楚。
人物的潜在欲望与表面欲望一定是相反的,不然没有写他的价值(限商业片)。
在故事进行到那个时间时,呈现出人物互相之间,当时的欲望交织情况。
讲的是人物在当时胜出的一面的欲望。
但该人物表面欲望和潜在欲望,藏在水面下的斗争,还在汹涌澎湃。
正面欲望和潜在欲望,如同孙子兵法讲的“以正合,以奇胜”,正奇是随时变化的。
人物的行动,决定了他当时的欲望是什么,在上面的就是正,在下面的就是奇。
正奇是随时互相变化的。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
角色互相之间都是水面上和水面下的欲望,互相纠缠,互相启发,回环往复。
这样也能写出丰富多彩的群像戏。
第一组:
瓜哥,爸爸
表面欲望:一家人都要在一起,但导致了大家不快乐。爱一个人抗下所有,不爱和家人倾诉烦恼。
潜在欲望:快乐才是一家人。渴望倾诉的渠道。
阻碍:小伊要和男友离开
Hope,文明人爸爸
表面欲望:想让盖当女婿,对老婆有轻微的难以忍受。相信智慧,渴望独处,看不起咕噜家族粗鲁
潜在欲望:想做好父亲,让女儿幸福。不是渴望独处,是渴望家人交心,渴望交心的友情
一开始瓜哥的表面欲望和Hope的表面欲望互相碰撞。
Hope虽然看不起咕噜家族的粗鲁,但他靠智慧激发了瓜哥的潜在欲望,让他开始倾诉苦恼,所以两人初步建立了表面友谊。
当两人发现自己都不是“好父亲”的时候,发现让家人快乐才能真正在一起的时候,
瓜哥的潜在欲望和Hope的潜在欲望瞬间吻合,所以两人热泪盈眶,如胶似漆的成为香蕉兄弟。
第二组:
小伊,大女儿
表面欲望:炙热的毫无保留的爱情
潜在欲望:心心相印
阻碍:父亲讨厌他们腻歪。盖渴望去tomorrow,但她不理解那是什么,盲目的同意。
盖,男生
表面欲望:有爱,但要寻找home,tomorrow。一开始以为文明人的家就是他找的,但其实不是。
潜在欲望:在寻找心的归处。
阻碍:瓜哥想要一家人一起,不让离开。小伊想要毫无保留的爱,不懂得妥协。
这组比较容易理解:
小伊想要毫无保留的爱,盖也追求爱,但认为找到hometomorrow,才会有真正的爱。
盖来到文明人家园,以为那就是他想要的hometomorrow,小伊认为那不对。
最后盖也认识到错误,真正理解到和小伊和家人在一起,就是hometomorrow。
第三组:
奶奶
表面欲望:混吃等死
潜在欲望:雷霆狂花
阻碍:衰老和没有响应的人。
文明人妈妈
表面欲望:想让盖当女婿,爱干净爱独立,看不起咕噜家族粗鲁
潜在欲望:想让女儿幸福,渴望狂野,羡慕咕噜家族的亲密无间
阻碍:环境和缺乏引导者。
这组很炫酷,混吃等死的奶奶带着变化最大的文明人妈妈及一群女人,化身雷霆狂花,拯救男人,打败金刚。
第四组:工具人
哥哥
表面欲望:喜欢窗户外的风景
潜在欲望:喜欢外面的世界
晓晓
表面欲望:不喜欢被过度保护,想去外面的世界
潜在欲望:摆脱束缚,获得友谊
小珊
表面欲望和潜在欲望完全统一,就是吃、闻、打!
时隔七年,续集归来,里面有同样的配方,比如:淋浴、抽水马桶和简易电梯...但原来轻灵有趣活泼生动的味道已经消失大半,虽然也有但总显得过于刻意,抱着不小的期待来看,却没有收获太多惊喜,主题其实很厚重,野蛮与文明,冲突与对抗以及和解,对电影里那句“一家人就是要在一起”更感同身受,无奈的是,故事实在是没讲好,有点头重脚轻,不免让人有些遗憾。3.5
支线多节奏乱,霹雳狂花和香蕉基情简直不知道哪个更让人反感。算是砸了前作的锅吧。
墙里墙外隐喻深刻,不是我说在座都是三文治,终于还是在一片五颜六色的芭乐中睡着了着凉了,不合时宜的午夜场,以及日常无谓3D减一星,听说流浪地球也要2的时候瞬间决定不去看重映加长版,别3了。
天哪!我是真心觉得好看,看完后我真的有点儿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请【雷霆狂花】原地C位出道,我要为她们疯狂打Call。真的是热血又不失幽默,炫酷又不乏趣味。这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高潮迭起,结合高饱和度的色彩表现力,真的是王炸一般地出彩,这种好看是那种你看完以后毫不犹豫的自然感受。这样的视听体验称之为享受毫不过分。还有用打拳击作为交流语言的铁拳猴,疯狂尖叫的鸡海豹,以及奶奶这让人无比惊喜的“假发”,真的让人是刻骨铭心般的印象深刻!“我在寻找明天,明天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你!”
从头笑到尾,7年前一起看第一部的朋友们,祝你们一切都好。
等待7年出来这样一个续集,我觉得没必要,几乎犯了所有续集会犯的问题,故事乏力,人物扁平,笑料不足,把现代那一套往原始时代生搬硬套,这样各方面都在偷懒的续集,看完没有任何波动甚至觉得聒噪。
7分。因为太喜欢第一部,所以也会对这部要求更高。娱乐性仍然很强,但看久了还是觉得乏味,剧情上的算计也有点多,反而让人觉得刻意。包括不同人群,狂花拯救三个衰男这种,也不是不好,就是太算计了。
第一部是讲走出山洞,追随光明,第二部则是探讨家庭与独立人格间的矛盾。瓜哥觉得一家人就该呆在一块儿,他不希望小伊离他而去,他太爱女儿,以至于他的爱变成了束缚女儿的枷锁。菲尔和霍普为了保护晓晓“为”她筑了一座高墙,但代价则是晓晓难以获得成长。正如小伊所说,这座农场就像他们的洞穴。如果咕噜一家不遇到文明人一家,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家庭存在许多问题。如果文明人一家不遇到咕噜一家,他们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家庭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完美。两个表面和睦相处,实则貌合神离的家庭偶然相遇,逼迫他们去解决他们始终选择逃避的问题。虽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争吵,甚至分崩离析,但大家畅所欲言、表达真实想法绝对比虚假的和谐更好。建议把续集放一放,先拍《雷霆狂花》外传吧,讲一讲初代雷霆狂花和二代雷霆狂花的故事。
我的天哪太疯了!被想象力震惊到一会儿呆若木鸡一会儿笑出鸡叫!后半段感觉自己仿佛在trip!!我竟然没看过第一部我实在是错过太多了!!!
奶奶👵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八块腹肌秀翻全场 nice
想要狼蛛(
提前场,讽刺中产的部分很明显
依然是家人与梦想冲突、几经波折最后和解的故事,类似套路被拍太多了。很商业是真的,但很好看也是真的。场景很有想象力,动物拟人化实在是太可爱,Imax效果让观影体验增长了不止一点。强烈推荐imax,充分领略技术的魅力,很多场面是让人直呼“哇”的程度。
和媳妇看的第一个电影就是《疯狂原始人1》,七年后的续作笑点依旧,七年后的我们心情如故。
非常标准的好莱坞电影工业流水线作品,亲情、爱情、友情一锅炖,兼顾合家欢笑点。观影过程中稍微有一点不适,自诩为“文明人”想象而出的所谓“野蛮人”的故事,借此歌颂所谓“野蛮人”的纯真和批判所谓“文明人”的偏见,其实骨子里仍是西方那种以自己的想法为中心的傲慢价值观;然而我这个观众在做出这些评判的时候,我又是站在什么角度呢?
怀疑创作组里有星爷粉哈哈哈
在IMAX巨幕下看这部电影,音响效果气势磅礴,画面色彩饱满具备冲击力,银幕画面动感十足。IMAX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真的非常惊艳,实现了故事细节精致考究,也帮助电影故事实现了立体、生动和充满感染力。整个影院都被这个温暖的欢笑故事所充满,不由令人身心放松,融入其中。
即使环境总想让两个女孩雌竞,但她们仍然能变成最好的朋友。以及母系部落就是最蒂的!
智力是傲慢的、怯懦的、虚伪的,武力才是解放天性的、一本万利的、凝聚人心的。一首献给铁拳领袖的赞歌?
欢迎观看《疯狂原始人之乘风破浪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