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他在《变态者电影指南》中这样说
《变态者电影指南》笔记(感谢友邻李四的字幕文件)
以下引号内部分为齐泽克在电影中的独白。
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我们经常能够找到
精神分析的例子…
体现在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上
比如喜剧组合
:"马克斯三兄弟"
格劳乔、奇考和哈波
显然格劳乔是
最受欢迎的
他的神经超级活跃
代表:"超我"
奇考这个理性、自大、
时时算计的家伙是:"自我"
他们中最古怪的哈波
一个失生的家伙不能说话
弗洛伊德说冲动是无生的
他不能说话他当然就是:"本我"
‘你们这些家伙是谁?
你们在我的房间里
干什么?
这是我的伙伴他
不能说话是个聋哑人’
本我根本上是混沌的
哈波性格古怪的地方
在于他孩子般的
天真无邪渴望快乐
向孩子一样和
孩子玩等等
但同时拥有某种…
原始的邪恶总具有
攻击性
这样绝对的堕落和
天真形成独特的结合…
也即是本我所在”
b,我们自已就是掌控我们身体的异形
“在我们心理能量间有个
不平衡间隙…
被弗洛伊德称为:"力比多"
这种无止境的能量
超脱了生死
也超脱了我们肉体那可怜的有限真实
我们的自我
这不单是被鬼魂附身所表现的症状
我们应知道而电影又在努力避免的一个事情
是我们自已就是掌控我们身体的异形
我们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外在的能量…
它在扭曲掌控我们的身体
没人真正注意到人类
声音存在创伤的一面…
人类声音不是一种
异常轻薄的媒介…
以用来表达人类
主观的深度…
而是一种外界的入侵物”
我们自已就是掌控我们身体的异形,这是齐泽克分析《异形》时提出的观点,也是这部电影一直在含蓄的要表达的观点。
c,力比多需要幻想来维持
“通常人们学习
弗洛伊德心理学
好像一切的秘密就是性
但这并不是
弗洛伊德像告诉大家的
我认为弗洛伊德
想说的恰恰相反
不是说把所有事情
都比喻成性
不管我们做什么
我们都在思考弗洛伊德的问题是
我们那样做时在想什么?
在性方面绝对
不只有我和我的伴侣或更多伴侣
不管你在做什么
总是…总会
有些幻想的元素
有一些第三设想元素
也许对我比较可能
能够让我做性方面是事情
如果我与不幸的经历有
一点点不相干
也许大家都知道
当一个人开始性生活时
是怎么样发生的
突然这个人觉得很愚蠢
他失去了联系
好像就是:我的天啊
我在这做什么啊
这这些愚蠢的行为?
等等
现实中没有任何改变
在那些我被
分开的奇怪时刻
我感觉失去了幻想甚至
幻想有一种
不可抵抗的力量
:"我们谈论的就是":"力比多":"
是我们的快乐"
为什么我们的性欲
需要幻想的世界
这是基本问题目
为什么我们需要幻想世界?
为什么我们的力比多
需要幻想来维持”
力比多(libido)即性力。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它被称为:“力比多”(libido),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错者和儿童的性生活。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力比多亦称“欲力”、“性力”、“心力”,精神分析术语。弗洛伊德1905年在《性学三论》 一书中首次提出,指一种与性本能有联系的潜在能量。他把性欲与自我保存本能做了对比,并用力比多一词开始指性欲或性冲动,后扩展为一种机体生存、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本能欲望,是一种与死的本能相反的生的本能的动机力量。弗洛伊德把它看作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是性欲、性本能冲动。
力比多需要幻想来维持,这使得幻想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一件事情,然而问题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如何处理幻想与现实的关系。
d,幻想成为现实是最悲剧的事情
“这里的逻辑是非常的
弗洛伊德式的
也就是说我们进入到梦里
去避免我们现实
生活中的一个僵局
但是我们在梦里遇见的
东西甚至更加恐怖
所以在最后我们从
梦里出来了
回到现实中来
它开始于:梦是给那些
无法忍受现实的人准备的
他们没有足够的
勇气面对现实
结束于:现实是给那些
没有足够勇气去忍受
去面对他们梦想的人的”
齐泽克在评价大卫林奇的《蓝丝绒》时如是说。
“所发现的可能是
整个电影史上
最郁闷的性行为
就像是惩罚她
在她写给他的信里
将幻想告诉他
照字面意思上
他按她的幻想方式和她做爱
当然这意味着幻想
对她来说是消失了
当幻想消失时
你得不到真实性
你得到一些
不偷快的真实
要作为普通的真实
来经历显得太伤人了
这是噩梦的另一种定义”
这是齐泽克对《钢琴教师》的一段评论。
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人存在的动力,然而梦永远像是驴子眼前的胡萝卜,是永远得不到的。或许换一种说法就是,梦一旦实现,那么噩梦就此发生了。人们总是二元分化现实与梦想,现实永远是不够好的,想象里的才是最好的,这也许就是世界前进的动力。
e,幻想破灭、面对现实、重构幻想
“人们不能就此泼掉脏水
这些过分的
不正当的幻想等等
只保持健康的
干净的纯洁正常的直接的
如果我们只留下脏水会如何呢?
可这样问:
如何处理脏水?
在幻想的脏水中
放入一些秩序
我想这也正是
基耶洛夫斯基的《蓝》中所发生的
茱丽在《蓝》中发现
她的丈夫并不是
她所前所认识的
他在欺骗她
他有个怀孕的情妇
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你现实的所有一致性都失去
问题是你如何自已再重构现实与幻想
在一个奇妙的片段中
《蓝》的女主人公
在回家后
在地板上发现了
一群刚出生的老鼠
围着妈妈蠕动
这个场面让她吓一跳
她被生活的残忍
大大的伤害了
最后她所能做的就是…
与现实取得合适的距离
如果我没有爱
让我们接近现实
我就什么也不是
音乐在这里
如马克思所说如同宗教
是给人的一种鸦片
鸦片让你睡觉
把我们带入一种幻想的美丽中
让我们避开不可忍受的焦虑的深渊
我们看到茱丽在哭
透过一块玻玻
这块玻玻象征着
我觉得幻想再生了
我想说的是幸福的眼泪
我现在可悲伤
因为它不再会立刻影响我
《蓝》展示了
这种(与幻象)神秘的交流
重构的幻想维持了
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但我们付出的代价是
有时要接受
非常真实的焦虑”
当我们无论恋爱、考学、工作等等,一切都是以幻想为开头,随之而来的总是要艰难的面对现实,然而随后我们发现实在性的现实实在太枯燥,没有那些幻想没有那些爱我们什么都不是,渐渐的我们学会了重构幻想。
f,虚构的幻想与掩饰的现实哪个才是真?
“我们今日的主要错觉
不是在虚构的东西里
对虚构太过认真
相反是对虚构没有太认真
你认为那只是游戏吗?
那是现实,比你看来的
更现实
例如玩视频游戏的人…
…他们接受了虐待狂
强奸犯这种银幕角色
想的是:在现实中
我是个脆弱的人…
…所以为了…
…补充我真实生活的缺点
我运用强壮人物的
形象等等
因此这是天真的阅读
我想看起来更强壮些
更积极些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个脆弱的人
但是要是我们用相反的
方式阅读会怎样呢?
这个想象的强壮残忍的强奸犯
无论怎样个性,是真实的自已
就是说这是我自已的精神真相…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
因为社会的约束等等
我不能扮演它
因此我认为
那只是个游戏…
…那只是一个人物
一个我在虚拟空间里运用的自我形象…
…我可以更加真实
我可以扮演更加贴近
真实自我的个性
我们需要
一个虚构理由
去扮演一个真实的我们”
这是影片02:14时齐泽克的一段独白。其实幻象与现实哪个更真是一个根本无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当你认为幻象更真时,总还是会回到现实,相反当你认为现实更真,幻想总还是要发生。
g,
“在卓别林的《城市之光》里
流浪汉被在街角…
…卖花的漂亮盲女误认为…
…是百万富翁
他接受了游戏救救她…
…甚至偷钱让
她做恢复视力的手术…
…然后在他服完刑后
试着找到她
我认为这是对我们
困境的隐喻
常常地当我们
爱上某人时…
…我们不会接受他/
她的实际为人
而是把他/她装进
我们的幻想中
我们认错了他/她…
…所以当我们
发现出错了时…
…爱情很快变成了暴力
被爱的人…
…被对方当作他/
她所不是的人来爱
…只为了符合理想…
…没有比这更危险和
致命的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
爱情总是在抑制爱情
…最后女孩认出他是谁
此刻总是很危险悲惨的
爱人从理想化的
框架中跌落…
…最后直率地
暴露出了他的心理
在这里的我是真实的我
我认为我们不必把它
看成一个大团圆结局
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剧终"的字样出现黑屏…
…但歌生还在继续
似乎情感现在更强烈了…
…它涌出了画面”
齐泽克最后以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爱情故事为结尾。我们总会不自觉的把一些东西装进幻想里,我们的很多行为都只是为了符合我们的理想,符合我们的幻象。
《城市之光》最后没有给出女主角的选择,其实无须给出大结局的结果。当她选择忠于她的幻象时,她会拒绝他,当她选择接受现实时,她脑中的幻象还是不会立刻消失,也许她会选择重构她的幻象。
2 ) 《变态者电影指南》到《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
英国女导演索菲亚·菲尼斯执导,由斯拉沃热·齐泽克精心炮制的纪录片《变态者电影指南》《变态者意识形态指南》,显现一种孤独求败的意志,这同样也是一种忘我的竭诚。只有真正沉下心来去做一件事,人才显得无欲无求。
当齐泽克穿越希区柯克的电影来到卓别林的世界,当《窥探者》遭遇《异形》,所谓变态者不过弗洛伊德学说中一枚空落的棋子,或者反弗洛伊德而行之,弗洛伊德又成了神经病患者的一剂创口贴。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这位学术明星口中的“真知灼见”,那些经典影像成了他手中随意扣动的扳机,想打到哪就打到哪。即便没一个准星的,也得承认他那种异常亢奋又怪神乱入的总括能力。
人若真心诚意地研究一件事,灵感迸发的机率也就会大大增加。从这两部走马观花的探究中,看到了齐泽克的执着。从中不遗余力地推演继而产生悟道之觉,这是我对此片情趣盎然的缘由之一。只是觉得齐泽克对于所述电影,难免有一种感觉先行的直白,过于表面的浮光掠影,或触摸不到电影的实质,但自话自说也好过人云亦云。
在这里,“变态者”只不过是齐泽克反传统的借故,更多的是其想当然的格式化。更何况齐泽克所述的变态者,已超越我们所理解的一般个体概念,而一旦与意识形态混合联姻,这样的影像就注定能扭成了一团乱麻,余波之后又有某种说不明的失落。搅得风生水起的变态者,与所述的电影,往往有点儿风马牛不相及,也可能是齐泽克故弄悬殊的圈套。
注定如齐泽克这样的学者成不了殉道者,他也只是四处游荡的凑个热闹而已。多一个解析电影的视角,未尝不是个好事,容我以后再详加细看。粗阅观感只是一块未加琢磨的原石,得花更多时间细心触摸,这才更接近这两部片子的本质,否则,与盲人摸象无异。
2015、1、8
3 ) 比較適合看影碟, 留在家中分開一段段來看
今年電影節中頗期待的一齣紀錄片, 看了覺得其實應該買影碟收藏, 在家慢慢看, 因為資料內容太豐富, 旁白者的中歐(Slovenian)口音聽得人很辛苦(沒有字幕), 兩個半小時看得人十分累.
"The Pervert's Guide to Cinema"是一眾電影迷, 尤其是學術派的都會喜歡的紀錄片, 來自英國, 奧地利及荷蘭, 其實有點似在上電影lecture, 有許多理論及細節都值得一一再看.
片中引用許多經典電影(不少是Alfred Hitchcock, David Lynch, 當然還有Charlie Chaplin), 包括荷李活及一些歐洲片作例子, 分析電影的語言, 透過這些電影, 讓觀眾更清楚認識自己.
紀錄片編劇及旁白Slavoj Zizek是斯洛文尼亞(Slovenia)University of Ljubljana的哲學教授, 也是個精神分析學家. 他的理念都令人嘆為觀止, 讓觀眾在"fantasy, reality, sexuality, subjectivity, desire, materiality and cinematic form"等上認識到其嶄新的見解.
在電影節看此片, 基本上應該說在戲院中一次過看此片, 其實是有點難度, 真的比較適合在課堂上慢慢細看, 又或留在家中分開一段段來看. 當然如果有字幕會更加好, 因為旁白的英語聽得人很辛苦, 長氣又冗氣.
紀錄片中有不少搞笑位, 都是旁白兼編劇Slavoj Zizek每次引用不同的電影時都有相關的場景配搭, 連攝影角度及人物的位置都與電影本身近乎一模一樣, 帶來不少笑聲, 拍案叫絕.
有機會會買影碟收藏再看.
導演Sophie Fiennes於1967年出生於英國, 是演員Ralph Fiennes的妹妹及Joseph Fiennes的姊姊,父親是個攝影師, 母親是個小說家及畫家, 和著名導演Peter Greenaway(one of my most favorite directors!)工作過數年.
引用電影包括(wikipedia):
Possessed (1931)
The Matrix (1999)
The Birds (1963)
Psycho (1960)
Duck Soup (1933)
Monkey Business (1931)
The Exorcist (1973)
The Testament of Dr. Mabuse (1933)
Alien (1979)
The Great Dictator (1940)
Mulholland Drive (2001)
Alice in Wonderland (1951)
The Red Shoes (1948)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1964)
Fight Club (1999)
Dead of Night (1945)
The Conversation (1974)
Blue Velvet (1986)
Vertigo (1958)
Solaris (1972)
Wild at Heart (1990)
Lost Highway (1997)
Persona (1966)
Eyes Wide Shut (1999)
The Piano Teacher (2001)
Three Colors: Blue (1993)
Alien: Resurrection (1997)
Dogville (2003)
The Wizard of Oz (1939)
Frankenstein (1931)
The Ten Commandments (1956)
Saboteur (1942)
Rear Window (1954)
To Catch a Thief (1952)
North by Northwest (1959)
Star Wars Episode I: The Phantom Menace (1999)
Star Wars Episode III: Revenge of the Sith (2005)
Dune (1984)
Kubanskie Kazaki (1949)
Ivan the Terrible: Part II (1958)
Stalker (1979)
City Lights (1931)
4 ) 《变态电影指南》(高质中文字幕/齐泽克学会制作)简体繁體
《变态电影指南》(高质中文字幕/齐泽克学会制作)简体繁體
《变态电影指南》(高质中文字幕版[简体]/齐泽克学会制作)_在线视频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5hfLLVTE5M《變態電影指南》(高質中文字幕版[繁體]/齊澤克學會製作)_在线视频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VtRouzDLZM------------
齐泽克学会:齐泽克<<先是悲剧,然后变成鬧剧>>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s7SBKa6fZY 5 ) 无
电影是终极的变态艺术,它不提供你所欲求的,它告诉你该如何欲求。
《惊魂记》二楼一楼地窖,超我,自我,本我。
人性意味着掌控我们动物性身体的“异形”。
大卫·林奇 《蓝丝绒》 《穆赫兰道》《妖夜荒踪》现实中得不到,梦境中去实现
真正的性诱惑不在动作里,而在语言中
色情剧作家不是愚蠢的,一个少妇寂寞在家,一个水暖工来补管道的洞,少妇说“你能补一下我另外一个洞吗?”
精神强奸比肉体强奸更糟,逼说“fuck me”,说完却不付诸行动而离开。
没有幻想的性,就如同真实的噩梦一样。堕落的天堂就是地狱。
一切的感觉都是虚假的,除了焦虑性。
诺斯底派理论,我们的世界创造得不完美,是个怪胎,有虚空、裂隙、缺口,它不是完全真实的,是不完整的。
标准希区柯克式紧张,人物走进房门,检查楼梯,镜头反打,人物准备上楼,深不可测的楼梯隐藏着惊悚的元素。
我们害怕死亡,想要不朽,但真正可怕的事情就是不朽,而不是死亡。
朴素、恐怖的共产主义者斯大林为何喜欢农村音乐剧?答案还是“超我”意识——绝对命令、绝对牺牲的需要
6 ) 神性与理性兼备的好导演
这是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站在高处俯瞰各种样式的自叙式电影,而他所俯瞰的对象就是各种充满心理背景的电影。
第一句就很震撼,”我们的问题目不是:我们的欲望满足与否?而是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的欲望是什么“。影片确实一直都没有具体分析电影内容本身的情节,而始终在通过情节为什么这样设置分析电影背后所体现普遍的人性的隐秘的desire.
第二句更重量级:人类的欲望没有什么自发的自然的东西,我们的欲望是人为的,我们必须被教导有欲望。这个定理无疑把人的自由更一步的缩减了,对我冲击很大的原因是我认为人是有能力进行意识形态的选择的。当然仔细分析的话欲望是人为的并不影响意识形态选择的自由。毕竟信息的流通是巨大的多元的。就像下一句台词一样。
第三句:“电影是终极的变态艺术,它不提供你欲求的,它告知你如何欲求”我一直在说:书籍,电影,音乐是人类传承文明的三大工具。我这么说好像有点拉低这句台词的价值,这句话赤裸裸的说明了电影在意识形态的战场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具有侵袭力。这么说又有点把电影拉到比较低俗的斗争水平。这么说吧,电影在世界观的选择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接下来就开始具体电影分析了,挑一个我最喜欢的,黑客帝国。其实我一直都在想那个镜头,蓝色药丸和红色药丸的镜头。然后我太喜欢这段导演对黑客帝国红蓝药丸的现实意义的分析了。他说,“但是红蓝药丸之间的选择已经不是现实与幻想之间的选择,尽管母体是个虚构的物体,但这种虚构已经构成我们生活的现实,假如我们选择了放弃这些构成现实的虚构的符号,那么,我们也就放弃了现实本身。他说,我要第三种药丸,显然也没有什么玄幻的药丸可以带来一种快餐式的宗教体验,但这个药丸使得我获得的并不是幻像之后的真实,而是幻想之中的真实。”这不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吗。说通俗点就是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弃所有的现实,来构建一个宛若的天堂的现实,但我们是可以用在这种完全的现实之中创造出一个天堂的。或者说对人性的战胜并不是完全摒弃了人性本身,而是接纳并控制了全部。
还有各种经典
齐泽克的难得之处在于:愿意蹲下来对你说话,摆实例,把援引出处都标好,把饭喂到你嘴边。然而即使这样,还有人嫌饭不合口味。
听一个言之有物的人滔滔不绝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齐泽克这个重口音英语啊。听他上课不知道什么感觉。电影名挺炫酷,其实本身是个很学术的分析类影片(甚至不知道叫不叫纪录片),有许多希区柯克和大卫林奇,集中讲电影的性隐喻,我是理论门外汉也能看得津津有味,讲得还是通俗有趣的
用精神分析讲电影。不管是对弗洛伊德还是对于电影都有一些不那么俗套的观点。虽然主要是胡扯,但是胡扯往往能牵出隐藏在表象下的真实。有时觉得齐这样的人物还是必须存在的。只有像他这样备受关注的学术明星,才能用他对事物的敏感,去填补那些缺乏洞察力的中产阶级以及社会精英们的思维和想像。
听起来过瘾因为我身边没有人能这样和我聊电影理论的部分 而我太期待有谁能够拿他/她的知识储备砸得我头晕耳鸣眼里掉出佩服的小星星//通俗还是通俗的//经过一美的口音洗礼我以为我能大概听懂一些重口音但是我错了
教科书 教科书~
t31838af4完全不枯燥,看过的电影深层复习了一遍
唉,人家也是学术明星,但人家真的是才华横溢啊。。。。。咱国内的学术明星要学习啊
这些电影果然都是本人的心头爱,难道我真的是pervert……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构,齐泽克也没有给我答案
齐泽克真是能说。。。充满夸夸其谈的江湖骗子气息。。。翻来覆去讲的都是那些东西。。。整部片子就是在满足他个人的表演欲和那个叫什么口淫欲吧。。。。
它真的是一部纪录片吗?纪录了什么?一种形而上哲思,一种较赫尔佐格的自然—激情更为抽象,更波普的哲思?外加闯入视域的罗夏墨迹图式或试图闯入电影片段中的齐泽克?等等,这莫不是戈达尔后期"论文电影"?齐泽克:"纪录片"与"戈达尔"不过是你的幻想,我的"纪实"影像胜过你所谓之"真实"
电影和哲学结合,像看书一样.镜像,凝视,大他者,小对形.(十个影评加上短评)
这部主要是希胖、老塔、Kieslowski和林奇,齐泽克说他们的电影都有一种形式的自治(autonomy of cinematic form)。因为这些人的电影在这一年的reading和paper中都出现频率很高,握着各种其它approaches再来看psychoanalysis的分析,觉得这个approach虽然总不被正统承认,但自有一种自由在里面> <
完美,但part 2開始字幕就開始不對位,惆悵。這絕對是學電影必看的影片,其實很多影片都有哲學依據,久聞齊澤克的大名,果真是拉康的弟子。讓我對多很多經典的電影場景有了全新認識。
藏娇记 黑客帝国 群鸟 惊魂记 驱魔人 异形 大独裁者 穆赫兰道 搏击俱乐部 蓝丝绒 迷魂记 大开眼界 我心狂野 钢琴教师 狗镇 绿野仙踪 后窗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还有那意大利口音的英语。
知识层面先于观看层面,影像只是素材,电影其实是一门阐释学。
Lynch分析得太到位了。这一套方法处理黑泽明,戈达尔等超我异常强大的作者有难度
齐泽克的这套精神分析法在林奇和希区柯克那里得以大显身手,而在许多好莱坞作品上则涉嫌架构空中楼阁。很多时候他的分析背离了电影本身,曲解了诸多电影语言本身。整部分析最精彩的部分在最后,他呼吁我们在电影的虚拟影像里去寻找“真实”,亦即某种“前叙事”的“形式”。而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者,他依据卢卡契和巴赫金而断言,时间即是这物质性的形式。尽管我不太支持他的论证,但结论还是很让人受用的。
比起齐泽克的行文,他的口音根本不算是理解障碍了。
这是借电影说心理学吧?术语太多了,好多句子不暂停想一下根本理解不能,剪了那么多电影做例子还是枯燥得让人看不下去
呵呵呵。第一次這麼深切的感受到:拉岡與齊澤克的文本批評如果沒有學理脈絡只取結果來講,有多麼讓外人感覺是胡說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