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很好看
适合小朋友观看的幻想片,选择相信六个不可思议需要莫大的勇气,更何况在年轻的爱丽丝眼中,一切都是梦而已。
在掐自己和针扎之后都感觉到了疼痛,爱丽丝终于面对现实,走上了英雄之路,谁说英雄就一定是男生幻想的,小女孩也会幻想自己去拯救世界,只是拯救的是梦幻的童话世界,有各种可爱的小动物。
片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疯帽子,他失去了亲人,但在帮助白皇后夺王位的过程中,机智勇猛,疯疯癫癫。白皇后也是美的,妆容是暗色系的,红皇后的红嘴唇夺目。适合大人陪着孩子一起看。不过辉煌日赢得好轻松。
整体特效做的实在是太好了,尤其是爱丽丝掉入洞穴还有那只猫消失和出现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2 ) 你会忘了我的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因为只有在童话故事中,你最爱的人才会悄悄对你说:“你会忘了我的。”
最特别的人都是疯子。你会对他说。
这世界平淡乏味,只有那个人能带给你特别。如果你认为这是一场梦,他会担忧地问你:“那我也不存在吗?我也只是你的想象吗?”
我情愿,你只是我的想象。
我记得童年的《爱丽丝》里面,是没有这样的爱情故事的,Tim Burton却把它演绎成了若有若无的爱情。
当Johnny Depp画着一脸油彩,望着Mia Wasikowska的时候,周围一切幻化为虚境,一缕馨香,穿梭其间。
是我们都忘了吧。或许那时的童话里,本就是有这样的爱情的。
又或者,那时候的童话故事,是悄悄隐去了那些爱情,是记录者故意的忘却,是大人们处心积虑的心机,还是我们懵懂迷惑的眼神,把那一切都隐去了。
我曾经以为王子会接走没有穿水晶鞋的我,后来才知道,王子接走的,不会是我。
我曾经以为王子会来吻醒沉睡的我,后来才知道,王子吻的,会是醒着的那个姑娘。
我曾经以为只要我牺牲了变成了泡沫,王子公主就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后来才知道,王子公主从来都不会幸福。
没人会为了你的牺牲而幸福。
我看见泡沫慢慢上升,但是我不懂,为什么这一切和格林说的不一样,为什么安徒生要骗我们。
带着怀表的兔子,也最终没能将我带到仙境。我掉进树洞,只是摔伤了。
我想象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想象了我。
3 ) 大头歌
大头大头
下雨不愁
人家有伞
我有大头
这首歌谣用到Tim Burton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中的红皇后身上,我看再合适不过啦。这位红发白脸蓝眼影,乖张暴戾的小嘴皇后长着一枚不成比例的大头,她想要人爱她,可疾风暴雨般的脾气却让大家却全怕她。这个任性的大头鬼动不动就生气,不高兴了还要砍别人的头。她讨厌动物,用它们当家具。她周围那些阿谀奉承的权臣们为了配合她小细脖子上那颗无比硕大的头和桃心型的大白脸,不是弄假鼻子,就是粘假耳朵,增大比例,争奇斗艳。
这个大头皇后拎着红色的火烈鸟的长脚,用它的长脖子当槌球杆,打一只被缚住手脚缩成一团的刺猬。她发现树丛后吃了太多长大蛋糕的爱丽丝,对她的巨型身躯和大脑袋都无比感兴趣,请她到自己的宫殿做客,还说:“任何人有那么大个儿的头,在我这儿都受欢迎。”
看到这儿我真是乐坏了,Tim Burton就是向着自家人啊,给恋人Helena Bonham Carter安排了个这么出彩的一个角色,与其说主角是19岁的爱丽丝,倒不如把这部《爱丽丝梦游仙境》看成一首关于红皇后的儿歌。这个融合了一个多世纪前Lewis Carroll原本(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中的红心皇后和续集《镜中奇缘》(Through The Looking-Glass)中象棋红皇后的角色根本就是个小孩嘛,完全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将孩子性格里粗暴、任性、顽劣、敏感易怒的元素发挥到了极致,就跟Helena Bonham Carter那被数码增加了三倍的红发大头一样,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爱恨交织,喜欢得不得了。
但要讲红皇后的故事,却还得从十三年后的爱丽丝说起。19岁的大爱丽丝被众人逼婚,急得不知该如何是好,跟着兔子钻入树洞,重返梦境。跟十三年前相比,这过程是一样的神秘瑰丽,奇幻多姿,可她究竟是不是爱丽丝,那个全幻境人都在等待,手持利刃屠龙,将大家从红皇后的无情统治下解放出来的爱丽丝,却成了个要命的大问题。巨型蘑菇上的毛毛虫抽水烟抽得更凶,下午茶餐桌上的疯帽匠变得更疯,红皇后的妹妹白皇后代表着正义和道德,可她那扭捏作态的姿势,还有所谓“不杀生”的假惺惺宣言,怎么都让人觉得虽然残暴,但直来直去孩子气的红皇后看上去更加顺眼。
我不喜欢电影转归现实主义的结尾,不喜欢幻境转走宿命论的路线,给爱丽丝的人生硬生生安上一个交代,尽管从故事结构的前后衔接上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但19岁的爱丽丝这个人物本身,寻找“我是谁”的出发点再优,也已经输给了Lewis Carroll版中6岁的天真孩童:成人世界考量实在太多,难免优柔寡断,临阵脱逃。我甚至怀疑Tim Burton这个魔幻主义的高手,根本无意借爱丽丝宣扬什么“回归童真”的老生常谈,他的趣味、童心跟热情都放到那个无比可爱又遭人怨恨的大头皇后身上去了。反正我是愿意一直待在那个兔子洞里,一厢情愿地看红皇后打槌球。还是去他的虚伪白皇后,去他的屠龙、成长和蜕变吧,尽管可怜又可恨的红皇后终不免要被放逐苦地(outlands),我还是最喜欢她,喜欢她的爆脾气、大白脸和巨脑壳,喜欢这个坏脾气的任性孩子。要知道,大头大头,这世上照样有人爱着你呀!
4 ) 俄狄浦斯情结的逆袭,伯顿老矣,尚能饭否?
我现在处于和疯帽匠一样疯狂的状态,因为这部电影真的很让我失望
本来想给“较差”但是想到JD和海伦娜两位完美的表演,多加了一颗星
一:俄狄浦斯情结的爱丽丝
原书是基于忧郁的数学家查尔斯·道奇森(笔名刘易斯·卡罗尔)对小萝莉爱丽丝狂热、痴迷而又绝望的爱而写成的旷世杰作
而电影里,爱丽丝的父亲恰好就名为“查尔斯”
爱丽丝和妈妈聊天的时候,思念她的父亲
爱丽丝和勋爵跳舞的时候,思念她的父亲
爱丽丝进入洞里的时候,无时无刻不说起她的父亲
爱丽丝在和毛虫进行决战前的心理辅导的时候,说了母亲姐姐各一句,自己两句,其他全部关于她的父亲
爱丽丝在决战的时候,哦天哪这简直是她对父亲的思念在支持着她
而疯帽匠为了她连命都可以不要了,问她对他的印象?
她引用父亲的话
疯帽匠那么帅那么有才连跳舞都闪亮亮的,问爱丽丝要不要留下来?
她淡淡一笑,随便说了几句话,就喝下了龙血
然后回到地上世界以后干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对了,没错,继承父亲的理想和事业
OMG,这个爱丽丝
除了苍白肤色、棱角分明的下巴和蜷曲金发让人觉得有些美感以外
甚至并不漂亮……
二:除了美貌以外基本上莫名其妙的白皇后
泰雅·班克斯说过一句让我印象很深刻的话:“有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点丑陋的美丽,因为比美丽更美丽往往比丑陋更丑陋。”
而白皇后呢?
不可否认她是漂亮的,她的宫殿也漂亮,她的侍从们也漂亮
甚至她的军队和马匹都是漂亮的
但是她真的很奇怪,我完全看不出来她为什么是皇后
她有女王气质么?她总把手用一种别扭的姿势举起来就是因为发誓再也不杀生?她调制药水的时候拿起奶油手指笑得多甜蜜啊
而且红皇后有几句话让我觉得,白皇后有可能很残忍
关于国王,红皇后的调调似乎是暗指白皇后引诱自己的丈夫
战场上的那些台词更表明了白皇后其实双手沾满罪恶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
要拍我板砖请轻一点
三:童话果然还是要用童心来看
我今晚在影院,看到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宝宝
约7~8岁吧,和当年的爱丽丝差不多大
而他们根本就没有心思看这部票价昂贵的电影
更愿意在地上打闹
确实这不是一部童话电影,而且延续了伯顿一如既往的哥特和黑暗
但是作为一部哥特电影,它除了哥特的场景以外,应该还需要有哥特的灵魂啊!
想想这画面漂亮但是剧情平淡的电影
如果不是那有着怪异美感的城堡和枝桠卷曲的树
谁能认出这是出自蒂姆伯顿之手?
那大家肯定要问了什么才算有哥特之魂
早期的蒂姆伯顿以及新起之秀《卡洛琳》当之无愧
我不记得村上春树哪一本书说过的,关于《纳尼亚年代记》的一段话
因为是凭记忆写在这里,不是原文,所以请谅解
“当我小时候,叔叔送我一套《纳尼亚年代记》,我没有看,直到前段时间才把这套书看完,却觉得很难过,因为如果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来看这套书,一定能够得到更大的帮助,现在我已经回不去了。”
在这里我是想说,伯顿真的可能老了
《僵尸新娘》的虎头蛇尾就能说明这一猜测
《爱丽丝梦游奇境记》又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最后再补充一点:这部电影通过总菊审查真的很不可思议
红色——看谁不顺眼就砍谁——下台
好了大家明白的,别说破
5 ) 是我想太多?
Alice的父亲是东印度公司的头目
小时候为了给Alice缓解噩梦带来的精神压力,给她用过鸦片
所以有了Alice童年进入仙境的幻觉
父亲死后停止了用药,长大后的Alice逐渐失去了那段回忆,但又隐约记得一点
逼婚等压力使Alice又找到了鸦片(那种小块饼干),重新进入仙境并与童年的记忆对接
最后Alice完成了与自己的斗争,战胜了鸦片的困扰,与父亲的好友合作把鸦片卖到中国,并挑起了鸦片战争
片中反复出现吐着长眼圈的蓝色毛毛虫,就是一种象征
影片结尾用毛毛虫化茧成蝶影射Alice使用鸦片武器与大英帝国并肩战斗,最终踏平全球征服世界
6 ) 为什么乌鸦像写字台?
(看完电影后对这句话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搜了一下,结合自己理解,大概搞清楚了这个问题的意思,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到更多人。)
标题这句话的原文是“Why is a raven like a writing desk?”
这个电影中疯帽匠多次问到的话是《爱丽丝漫游仙境》的原作者在该书中所写下的一个无解谜题.
喜爱这本书的人们尝试着给出过许多答案,其中比较有名并且有趣的一个答案是这样的“because there is a B in both and an N in neither.”
如果将这句话作为对问题的答案而理解成“两个里面都有一个B并且都没有N。”的话,会发现根本不对,就会更糊涂。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单词both 里面有一个B,单词neither 里面有一个N。”
这个答案有趣的地方就在于,用一个毫无意义的答案回答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虽然答非所问,却造成了一种类似于冷笑话的落差。
还有另外一个回答“because Poe wrote on both.”
这里的Poe指的是作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他曾于1845年发表了一篇广受赞誉的名为《乌鸦》(The Raven)的诗。
因此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
“Poe wrote on raven.”(爱伦坡写过有关乌鸦的文章。)
“Poe wrote on a writing desk.”(爱伦坡在写字台上写文章。)
这个答案用一个文字游戏将八竿子打不着的爱伦坡拉扯进来,圆滑却不失有趣。
《爱丽丝漫游仙境》的原作者在该书出版30余年后的再版中加入了一则序言,对这个问题亲自给出了答案。
序言原文:
Auther's Note
Enquiries have been so often addressed to me, as to whether any answer to the Hatter's Riddle can be imagined, that I may as well put on record here what seems to me to be a fairly appropriate answer, viz. 'Because it can produce a few notes, though they are very flat; and it is nevar put with the wrong end in front!' This, however, is merely an afterthought: the Riddle, as originally invented, had no answer at all.
Christmas 1896
(作者序
读者们频繁地给我来信,询问书中疯帽匠的谜语到底有没有答案,我不妨在这里给出一个自己认为还算恰当答案,那就是“'Because it can produce a few notes, though they are very flat; and it is nevar put with the wrong end in front!”。这是我后来才想出来的,最初写下谜语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答案。
1896年圣诞节)
可见,作者本人并不能给出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真不知道他当年是怎么写出那个问题的,而且几十年后还兢兢业业地抠脑袋解答,真是可爱的有一拼。
作者给出的答案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是“Because it can produce a few notes, though they are very flat”。
note有“音符”和“笔记,便签”的意思,“音符”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乌鸦的叫声”。
flat有“平坦的”和“(色彩)单调的”意思,对于乌鸦来说既可以理解为其叫声单调乏味,也可以理解成它的毛色单一。
因此第一部分可以理解为“在写字台上可以写字儿,乌鸦会叫,尽管他们一个很平,一个很单调。”(翻译成中文就失去了原文的双关趣味)。
第二部分是“it is nevar put with the wrong end in front”。
这里的nevar是作者故意将never写错的,但借用了never的读音跟词义。(有些版本的《爱丽丝漫游仙境》在出版时校对人员自作聪明将nevar改成了never,反而让这句话变得难以理解了。)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两个意思。
一个是:“将nevar的字母顺序倒过来排列就是raven(乌鸦)。”
另一个:“你永远不会把写字台倒过来放。”
同样,翻译过来后双关的趣味就消失了。
小说作者以及众多的有爱读者们能把一个根本就没打算有答案的问题解答得这么有声有色还真是让人佩服。
其实中文里面也有类似的谜语,比如下面这个:
白。(打一形容词)
答案在上文中找,祝你好运 :)
另,加入Zate同学的回帖内容如下,感谢补充:(原文中没有,可能是网友的演绎,但很美好。)
“
2010-04-07 18:47:30 Zate
看见校内上有人说 为什么乌鸦像写字台 就是没有理由
爱丽丝上一次来到仙境的时候给疯帽子说的
“我喜欢你”
“为什么”
“因为乌鸦像写字台”
“为什么乌鸦像写字台”
爱丽丝就没有回答了
其实答案就是没有理由
爱丽丝再一次来到仙境的时候 疯帽子一直在说这句话 因为想让她记起来
但是爱丽丝不但没有记起来 还一直认为这是自己的梦境
疯帽子以为爱丽丝在喝龙血以前会留恋一下
但是她并没有 所以疯帽子就在她耳边说“你会忘记我的”
大概是这样 我觉得写得很好
”
每个人都想做自己,但又不自觉去适应既有规则,爱丽丝做到了大部分人没做到的精神独立。
华丽梦幻的童话王国,安妮海瑟薇完美演绎了白色女王。
喜欢这个爱丽丝,她坚强,聪明,现代,有自己的想法,一个鼓舞人心的年轻女孩,早期的女权主义者。
这个爱丽丝她坚强,聪明,现代,有自己的想法,一个鼓舞人心的年轻女孩,早期的女权主义者
画面仍然是Tim Burton的风格,IMAX下的效果更是非常出彩,情节单薄,俗套,烂。综合三星。
再次证明了一点,不朽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只是原作光环里的一丝光线的放大,或是全音程奔流的乐音的微弱回响。只有二流的文学作品才能改编成杰出的电影。原书里面关于jabberwocky这个小片段,本来是一切传奇文学的一个精妙原型(少年杀死怪物),被Tim Burton 给好莱坞主旋律化成了一个平庸的故事。留
有人觉得白皇后特别想姚晨吗?
冲着这位导演去的 他的作品没有让我失望过 包括由他执导的
毀滅童話改編力作+20歲高齡的愛麗絲屠龍記+老鼠樂園新宣言"到中國去!" 不知所謂.
没白去IMAX/
剧情还算完整,人设漂亮,特效华丽。豆瓣上越来越多的文艺小青年严苛的不给在院线上映的片子高分,大概为了显示自己的品味与众不同。其实本来就是一个有着现成套路和剧本的童话改编奇幻剧,没要求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开心笑笑死不了人的,老端着装着也不嫌累的慌。
我觉得没传说中那么差。相比阿凡达我更喜欢这种童话式的场景。
画面很美,场景梦幻华丽富有想象力令人惊叹,安妮海瑟薇好美!
she is going all the way to china~ as me.
每个女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爱丽丝,希望自己有一天掉进了兔子洞,遇到一个疯疯癫癫但聪明可爱的疯帽子,一只睿智神秘随时随地惊喜的猫,美丽善良无条件帮助鼓励自己的白皇后,迷人美妙似天堂,处处是魔法的后花园,当然,或许是看似可怕但可怜的红皇后和一堆凶狗以及一定会被打败的炸波龙也还不错
爱丽丝想回到现实世界,就是要自己才行。我们在平常也是这样,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当时和表妹一家去看的还蛮开心 是小孩子喜欢看的
小时候的故事被改的面目全非. 不是一部适合小朋友看的电影. 如果影片仅仅是为了3D而拍 就好像没有了灵魂的躯体. 可以看,却了然无趣.
情节一星,画面五星。综合下来,四星。PS:各位演员都是刚从面粉缸里爬出来的。
童年诡异的故事。配乐赞,画面华丽,最最重要的是,红桃皇后有一颗脆弱扭曲的心。童年回闪的一幕幕太惊艳,尤其是将白玫瑰染成红色。至于白皇后...完全是个伪善的家伙吧,TB这倒是有点讽刺风格嘛~alice华服炫目,JD的造型也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