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子枫
我知道青春的迷惘
也明白为何哭泣
我知道要学好专业知识
也懂得如何塑造角色
我知道该如何面对困难
也知道何时该去做梦
我知道如何让你感动
也知道该去用行动证明
但我不懂得大人们的游戏
也不知道如何打破它们
我当然知道这名义上只是个通告
但我不知道如何拒绝
我应该如水波般的舞动
就连发丝也闪耀着光芒
却逐渐迷失在黑夜
无力煽动梦想的翅膀
我埋藏个性的棱角
让微笑变成面具
在未来
我希望能找到自己向往的生活
让哨声响彻整个赛场!
#向往的生活#抛开是否抄袭未付版权费不谈,曾经心中的白月光综艺,这一季再看,却有一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唏嘘,电视节目是内容创作+剪辑+呈现的一个流水线工程,一个优秀的综艺节目在内容创作这一环的素材一定是足够丰富的,不然剪辑师的工作一定是痛苦的,怀揣着这样心情做出来的片子,最后的呈现必然是灾难的。
前两季的成功,绝大的因素在于固定MC的节目素材贡献,黄磊,在做向往前就做了鸡条这档成功的综艺,所以是会做综艺的,何炅更不必说,单快本就做了几十年,算是综艺界的扛把子了,刘宪华,别看是个加拿大出生韩国出道的华裔idol,但他个人国内外就参演了上百个综艺,也是韩国目前最火综艺的常驻MC,这三人在这档节目之前都有接触合作,算是彼此熟络,凑到一起,放得下身段,也开得起玩笑,什么嘉宾都不请,就能提供一整集的素材,更别说来一些像宋丹丹、陈赫、魏大勋、黄渤这样自带笑果的嘉宾,节目最后呈现一定是好玩爆笑的。
先声明,我是一开始粉黄磊追的向往,上小学时就爱唱他的《我想我是海》,长大后了解到他是北电的老师,90年代内地最火的偶像小生,乌镇戏剧节的发起人之一,早期的黄磊,身上有很浓的文人风骨,气质桀然,大约从0607年开始变得有些市侩,主要可能是孩子出生,整个家庭的生活压力使得他不得不做出改变,但幸好初心还在,从他尽力创办乌镇戏剧节就能看出,我看过他很多剧,像《天一生水》、《婚姻保卫战》、《我爱男闺蜜》、《夫妻那些事》、《嘿,老头》、《小别离》到近期的《小欢喜》,很多的人物家庭采访,包括他作为最早的内地艺人上《康熙来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控场能力真的绝了,喜欢他在鸡条这档综艺里的表现,所以看向往时,刘宪华的表现并没有太引起我的注意,只是觉着他十分有才华,直到从第三季开始,当黄磊突然宅在厨房不出门了,一家人窝在一间屋子里打发时间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刘宪华在这档综艺里的重要性,而真正了解这个人的契机是在19年7月芒果台搞的一台名为《青春芒果夜》的晚会,他的一曲《新生力量》真是震惊了我的感官,很自然的,我就去微博搜了一下这个人,然后看到一个话题#千万别去B站搜索刘宪华#,我一时没把握住,从此惊为天人,附上这个舞台,有胆的看看。
再说这三人在节目中的角色侧重,黄磊辈分、何炅人缘、刘宪华才艺耍宝,一个节目稳稳地立住了,文娱圈谁来了基本都能话的开。
如果说黄磊的角色是蘑菇屋的一家之长,主管一日三餐,何炅更贴近“妈妈”的角色,张罗操持着蘑菇屋的一点一滴,喂动物吃饭、领嘉宾干活,控制节目进行的节奏……那刘宪华的角色,就像是一个从小就被寄养在国外,长大归来,却对中国一知半解的调皮捣蛋孩子,这三种人设凑在一起,自然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看点,本身人物性格就十分接近剧本角色,再通过剪辑一放大,想不成功都难。
即便刘宪华的人设在节目播出时有些不讨喜,但不阻碍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理解导演组考虑到第一季农活太重,想加个年轻MC的想法,若是刘宪华还在的情况下,彭昱畅的角色是能立住的,毕竟在第一季成功的MC组合下,彭昱畅的加入只会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第二季还是成功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节目粉说第二季的MC配置是最好的。
但随着第三季刘宪华的离开,同时张子枫的加入,到第四季节目播出,有些问题越发地显露出来,逐渐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回过味来,刘宪华在这档慢生活综艺里的作用可太大了。
一、区别于现在节目组选嘉宾的困难,刘宪华基本不挑嘉宾,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能主动熟络,迅速打开话题。
二、作为韩国综艺界公认的综艺野马,行走的收视率,他的综艺感不要太好,他在节目里懂得造气氛,cue嘉宾,接梗做综艺效果。他固定出演《真正的男人》,让这档濒临做不下去的综艺在韩国大火,他固定出演《我独自生活》,让这档不温不火的综艺在两三年间迅速蹿升到韩国最火综艺的位置,要知道,韩国的综艺竞争不可谓不激烈,《Running Man》、《认识的哥哥》、《家族的诞生》、《两天一夜》、《三时三餐》、《无限挑战》、《我是歌手》、《蒙面歌王》……太多耳熟能详的名字,但凡你喜欢看综艺,多少会知道一些,有人会质疑说,韩综表现好跟国综有个屁关系,捧棒子臭脚,崇洋媚外可还行。对于这样的人,我真的只能说,大国子民,眼界心胸过于狭隘了,韩国综艺发展超前中国十年,为什么韩国能制作出风靡全亚洲的综艺?而中国只能不断抄袭,买版韩国综艺,承认自己落后并不可耻,如同你刚开始唱歌,大多都是模仿别人的声音。早年间,韩国的综艺《情书》、《寻找X-Man》风靡中国,这在我看来,这是中国大陆观众最早的真人秀启蒙,但是随着限韩令的颁布,综艺真人秀在中国空窗了好一段时间,直到买版《Running Man》的《奔跑吧兄弟》大火,这才掀起了内地的综艺真人秀的热潮,所以,中韩两国的观众口味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韩国一有综艺大火,国内马上就抄袭推出类似综艺的原因。附上刘宪华《我独自生活》的cut,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一个有艺能感的MC即便一个人在镜头前拍摄,也能将生活呈现的丰富有趣。
三、音乐!对于慢生活综艺,音乐在节目中的作用可太重要了,它能使每个上节目的嘉宾放松,使每个观看节目的观众放松,在没有话题的时候,音乐能充当第二种语言,制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就如同我们日常的生活,如果没有音乐,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样子,当然音乐前提是好听的。刘宪华作为出了名的音乐才子,小提琴不离手,钢琴、吉他、架子鼓、萨克斯样样精通,有他在,等同于放了一台音乐制造机在蘑菇屋。参考第一季的《心火烧》,第二季的《油菜花》。
题外话:刘宪华的离开有一部分因素是因为与SM公司合约到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第三季同期出演Begin Again音乐综艺,取得很好反响;让他选择放弃这档国内大热综艺固定MC位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想是尽管这档综艺给他扩大了国民度,同时也给他招来了大量的恶评(有心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前两季节目的弹幕及豆瓣评论)。本身是带着人设包袱进来的,何炅曾夸赞刘宪华不是普通的偶像,因为他肯为节目需要放下偶像包袱,但现实讽刺的是,向往火了,同时招来了一群综艺和真实生活傻傻分不清楚的观众,因为综艺里的某些桥段,就在网上做起了键盘侠,以一己好恶诋毁一个用心做节目效果的艺人。《极限挑战》的好看,是因为MC打破的固有的规则,兄弟团之间尔虞我诈;《奔跑吧兄弟》的好看,是因为节目游戏设置有趣的同时,每个人身上传递出来的正能量。可这都是人设,都是为了综艺效果,上述两部综艺的MC,现实中人品都崩了几个了,怎么时至今日,还会有人拿综艺人设说事呢?要不说,中国的喷子能与韩国的棒子、日本的鬼子齐名,不是没有道理的。也难怪内娱的怪象是,明星要洗白,就去上综艺,全是端着的好人设。希望假以时日,中国的综艺观众能真正成熟起来。
再说彭昱畅和张子枫,这两个人本身是老实可爱的,但都没有综艺经验且身上不具备艺能感,若是仅仅靠卖力气干活还有静如处子一样发呆,对综艺节目贡献明显是不够的,
少一个像刘宪华这样输出型的MC,且没有相似的人补充进来,那彭昱畅在节目里承担的任务就会很重,他被迫地被拱到了刘宪华的角色位置,成了那个节目气氛一不对就被cue的人,而新进的张子枫反倒有点像第二季彭昱畅刚来的样子,话不多,默默干活的角色。可彭昱畅显然不具备这个能力,这也是为什么第三季刘宪华来时,黄磊直言不讳地对他说,你不来,王征宇(向往总导演)真实地难过了,因为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像你这样的人。王征宇十分清楚地知道节目需要的MC配置,有心的朋友可以看看他在《冷眼看电视》里的采访,看看节目组选择刘宪华的原因。
黄磊和何炅这身份年纪是很难放下身段咋咋呼呼出丑搞笑的,本身分工就不同,艺能感这部分一直是刘宪华在担当,要知道,一个有艺能感的MC对综艺可太重要了,参考鸡条的罗志祥、跑男里的陈赫、王牌里的沈腾和贾玲,他们不仅自身带梗,关键在节目中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但现在这些任务全部压在了彭昱畅身上,看得出他很努力想担当刘宪华在节目中的角色,可见效甚微,除了在这个节目里吃胖了一直被拿来做梗开玩笑,还有让他跟小H比赛抢球,上一季反复用开关游戏造气氛,这一季换成了反复顶着风扇唱《Last Dance》,这些个梗来一次兴许效果还好,但是来多了就会显得无聊且尬了。正如这视频里导演所说,刘宪华的角色换成鹿晗或张艺兴也是成立的,换成彭昱畅也是成立的,但是做出来就是另外一档节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吐槽从第三季开始,节目变味的原因。
正如彭昱畅在第二季结尾时所说“自己在这个节目里能做的东西太少,不管去哪儿,只希望带上我就好”,一个是他本身擅长的东西并不多,很难与做客嘉宾玩出内容,这也是第三季一群年轻人做客蘑菇屋,唱歌跳舞轮番表演,黄磊点他时,他的窘迫,反观刘宪华的角色,吹拉弹唱舞蹈样样通,可以和李冰冰跳舞,可以和吕思清拉小提琴,可以和巴图唱歌,可以和王珞丹滑滑板,甚至可以教彭昱畅吹萨克斯,厨艺可以给黄磊打下手……这些都作为拍摄素材最终被剪辑播出了,足可见这个角色有多重了。看到有帖子说刘宪华从来不是节目灵魂,我就笑了,在我这个从向往开播就一期不拉地追看很多遍的节目粉来说,向往的的灵魂是黄磊、何炅和刘宪华,这三人缺一不可。若是不服,你可以将前两季甚至第三季最后一期,有刘宪华的部分片段剔除出整期节目,看看还剩多少时长,就能看得出他在这个节目里的分量有多重了。
所以按照节目配置需要,张子枫的补充就是败笔了,一个是她与黄磊的慈父乖女儿人设,很明显姑娘越发拘谨,叫不出口(第三季怯怯地叫爸爸,第四季第二期下意识脱口说黄老师就能看得出),黄磊就更加端着放不下身段了,两人之间的互动更是空气凝结,气氛尴尬(第三季的爸爸累了,第四季第二期的妹妹去哪儿了)。个性腼腆不是托词,内向如华晨宇这样的上王牌,一开始连沈腾都说带不动,但后来不还是自己开窍,彻底放开,各种玩梗接梗,越发出彩了,这才是上综艺节目该有的态度。好的演员并不一定是好的综艺咖,这就是事实!
张子枫若是想在节目里出彩,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在镜头前彻底放开自己,别一天到晚戴帽子在我看来就是放开的第一步,彭昱畅也是,即便要戴,也应该反戴露个脸,艺人拿钱上这么火的综艺节目,若是全程戴帽子遮个脸,摄像拍着费力,观众看着不舒服,说好听点你是害羞内向,说难听点是对这份工作不尊重,不负责任。年纪小不懂事不是借口,要知道,张子枫已经出道工作十几年了,这在演艺圈也算是前辈了。另外,作为蘑菇屋一家四口的的设定,两个小MC在自己家一天到晚戴帽子,做客的反倒大大方方,不遮不掩,太过违和,没有主人该有的样子。
事实证明,仓促的决定一定不是好的,其实向往导演心里跟明镜一样,在第三季招商会上被问到为什么选张子枫时,他就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是被迫的,至于被谁逼的,看过第三季第一期节目的人都明白。黄磊多少带有私心的安排,本想对节目起到促进的作用,最后反倒把自己给牵制住了,真是造化弄人,一个大写的尴尬。
我同意黄磊的话,演员张子枫是有潜力成为巨星的,客观地说,她演戏是不错的,但她如果选择继续在综艺节目里过度消费自己的形象,当沉闷、害羞、内向、社交障碍这些个标签一个个贴在她身上,搭配期期的热搜营销,而不是在成长学习的阶段,沉下心来磨炼自己的演技,用好作品说话,那她的未来真不好说。
特别说一句,千万别拿“岁月静好”这个词当优点夸张子枫,在我看来,这是个贬义词,你的岁月静好,是别人负重前行换来的,大到疫情灾难,小到综艺节目。
一个好的MC在节目里必须体现出自己不可或缺的价值,比如何炅在节目中待人接物的能力,不是谁都能替代了的,黄磊做菜的手艺若是换个别的厨子可以,但他在娱乐圈的地位及与何炅长达二十多年的友情,又让他变得独一无二,刘宪华离开的这两季,已经越发地体现出他在这个节目中的价值,而两个小MC,目前没有展现出自己在这个节目中的特殊性,彭昱畅换成别的老实本分的孩子,张子枫换成另一个清纯系小花,都能达到如今的节目效果。为什么鸡条,跑男一局部换血,节目观赏性都不如从前,因为那几个老MC都在节目中展现了自己的独特性。
可以说节目成是因为MC配置,败也是因为MC配置。
最后就是直面第四季惨淡的现实了,嘉宾来蘑菇屋做客,没人上去互动,老嘉宾端着,年轻嘉宾尴尬地站着,一帮人搭不上话,也没话题,端着茶缸子奶罐子神游太虚地盯着唯一在干活的黄磊煮菜。
再然后就是动物世界片段了,一细想不对啊,小H小O也不是刚来,在屋子里拉屎撒尿的片段可多了,以前咋不剪进去,现在统统凑时长了。
可想而知,那实际录制过程是该有多无聊,素材是有多匮乏!
曾经向往的生活,是回首过往,哈哈一笑;看一眼周围,欢乐融融;憧憬一下未来,满怀期待!现在是年轻人埋头不敢说话,大人不断忆往昔峥嵘,嗟叹时光流转,感慨青春真好,那就不是向往的生活,是拘束的生活了。
第四季看了几期,心里感慨万千,搭灶砍柴掰玉米,节目火了,金主多了;打卡民宿一日游,节目淡了,月光没了。
当然,若是不提出几点由衷的建议,体现不出我作为向往四季节目粉的身份。
一、多多走出蘑菇屋,融入当地生活!前两季(尤其是第一季)成功的很大一个因素是节目将观众身临其境地带入到密云、桐庐的乡村生活当中,了解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蘑菇屋的众人真真实实地成为了当地群众中的一员,节目中涌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善良人物形象,五金店慷慨大方的老高、快人直爽的香菜奶奶、看人下菜碟的超市老板娘、以及集市上卖熟食的小伙子,尽管时过境迁,仍是印象深刻!不然,你换个新的蘑菇屋、选个大老远的外景地有啥意义?MC嘉宾几乎一季都窝在蘑菇屋里,出门就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鲜有出门与村民打交道的时候。第三季就没出门买过菜,第四季看到结尾,终于黄磊何炅驾车带着老狼去了一趟当地的菜场,见识到一堆叫不上名字的当地特产。节目临了分别之际,看不出与当地的不舍感情,反而仍是与村民的客气寒暄,打扰不好意思的场面话,说实话,这就跟外村人嫁到本村一样,时时拘谨,处处别扭。
二、劳动增加些强度!节目起初,真有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觉,看他们为一顿饭从早到晚的忙活,到最后通过劳动丰衣足食,获得满满的幸福感,每个人脸上漾起开心快乐的笑容的时候,真的很治愈那些工作学习疲惫一天打开电视观看节目的观众,现在不知道是不是金主多了,还是节目组飘了,甚至说艺人不愿意吃苦了,干活就跟走个过场一样,光荣的劳动最后变成了过家家的直视感。
三、多一些真实,少一些自我矛盾!干活清一色的现成高级装备,烧菜还在沿用柴火土灶,坚持着煤气灶具放在一边摆设不用,有什么意义呢?第一季砍柴搭灶成功,具体到生活上的细节都是统一的,比如睡得是土炕,石磨磨玉米,砍柴曾经还是个看点,现在的蘑菇屋真的只有房子样式和烧菜方式老旧了,其余的真可说无一不是现代化了,这种矛盾的坚持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给黄磊配上心心念念的灶来得省事便捷。
四、希望能延长录制时间!曾经的录制时间跨度很长,所以观众欣赏到了一个地方一年四季的变化,也感受到植物从播种到丰收的喜悦,看到了蘑菇屋每个MC甚至每个小动物这一年的成长,除了欣喜也有感动,现在节目火了,反倒录制时间越发短了,多了例行公事的感觉,少了节目最初的初心。
五、固定MC调整!从第三季到第四季节目质量肉眼可见的下降,MC是要担一定责任的,黄磊和何炅作为节目的元老,动不得,一动伤元气,刘宪华的出走已经显露出一些问题了,我建议彭昱畅和张子枫至少动一个,两人性格太过相似,沉闷+内向,现实中不反感这样性格的人,相反会觉着乖巧,但这是做综艺啊,做内容节目啊,拿钱就干个活意思下,然后一天到晚戴帽子遮脸,当背景板吗?遇到不熟的嘉宾到蘑菇屋做客,身为MC,作为家里的主人,不主动造气氛,熟络关系,难道还要嘉宾反客为主吗?这对选择上节目的嘉宾要求太过了些。必须加一个性格活泛的年轻人,最好有一定艺能感,私心不希望刘宪华作为MC回来,毕竟下季回来有点救场的意思,对比韩国的《我独自生活》和中国的《向往的生活》两档国民节目制作组,前者懂得珍惜爱护他,后者完全利用他制造槽点,若节目组还是按照之前给他安的人设及后期的剪辑刻意污化他的人格,说实话对他来说,不值得。
六、嘉宾选择!我看到很多人说,嘉宾一定要挑认识的,最好有梗的,最好要是黄磊的朋友,说实话,这对嘉宾要求太高了些,向往四季,我看欢迎度最高的嘉宾应该就是宋丹丹了,但她起初来并不与黄磊何炅熟识,反倒最后出来的节目效果好,不然也不会至今还有人说长英、何旦的梗,熟识的人多数只能聊共同回忆,不相熟的反倒能擦出一些意外的火花,所以我觉着嘉宾首重带梗放得开,其次至少彼此知道,但不需要熟识,向往在我眼里,与其他综艺不同的一点是有人情味,不论是做客的嘉宾还是MC,通过劳动生活,聊天吃饭过夜,最后在节目里结交到了一两个真心的朋友,这能带给观众满满的温暖,宋丹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观众因为节目内容好看喜欢上一个做客的嘉宾,这才是嘉宾上向往最大的收获!
七、少接些乱七八糟的广告。一个好的综艺在接广告的时候,一定是谨慎的,像跑男的安慕希、好声音的王老吉,广告少而精,反倒与节目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一季的某米稀,某热水器印象深刻,就因为这些产品贴近节目本身,很自然不做作。广告一多且与节目八竿子打不着,MC突然硬打广告,节目就不流畅,影响观看体验!
暂时想到的就这些,浅见,有不对可指正,若唯粉出言不逊就别怪我不客气。
最后的最后,送给这个陪伴我四季的节目一句金玉良言,千万别等到节目口碑倒了再去做整改,就如马云说的,改革一定要挑在公司发展形势好的时候,举例鸡条,经历过上一季的元老缺席,导演出走,新导演上位,临时过渡了一季,热搜期期安排,可惜口碑大跌,这一季即便做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说实话,真的挺好看,但人气就是回不来了。
看到知乎上有工作人员传递总导演的话,下季要么天翻地覆,要么壮士断腕,希望是真的!不是口头安慰这季失望的节目粉!
《向往的生活》第四季播出,第一期嘉宾就是周迅。
我一直以为节目组会用她压轴呢,毕竟跟黄老师多年好友,《橘子红了》《人间四月天》可聊的太多了。
可看了两期发现不行,第一她可能为了给自己艺人推电影来的,档期不行,第二,她就不太适合。
她是那种十分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就又耿直又随性,真的在懒散地享受呆着,剪不出什么“常规有效”的片段。(没有说她不好的意思,我爱她多年,求别杠)
虽说是慢综艺,也得有起伏。
按照节目组一贯方式,要么回忆往昔带出点儿金句,要么就饭后欢乐大趴体。而这类嘉宾基本不会配合煽情啊,讲什么有用的话,估计觉得忒假,后期剪起来就很麻烦。
对比来说另一种更麻烦,时时处处要凹造型、炫技,使很大劲儿让镜头对准TA,观众会累和烦。
所以在这中间能取个点来踩,让我们落泪、大笑或舒服,就非常难。
这节目是我唯一一个每季都一期不落看下来的综艺,印象最深的几位嘉宾是宋丹丹、大张伟、徐峥、李诞、毛不易。
徐峥那期好玩,因为他跟黄磊和何炅是多年老友,彼此知道对方能接的点在哪儿,顺畅又有梗,餐后聊天也不会煽情过度。
洗头那里堪称蘑菇屋名场面。
宋丹丹上过两期,第一次食物中毒,非常真实了。
还留下了传唱度很高的《心火烧》,洗脑又好玩。
大张伟那期据说是临时救场,他连节目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来了,而且没带行李和换洗衣物,非常仗义,同时也能看出他真的情智双高。
每次想起来他和刘宪华鸡同鸭讲那段都想笑。
而李诞是一朵奇葩,众所周知他很懒,而且嘴巴又毒。
那一集大部分爆点其实都集中在看他能用什么方法逃避劳动上,结果我发现小朋友们并不是,大家都在认真diss他总躺着。
他躺着也贡献了很多笑点,比如劳动最光荣,李诞最没用之类。
也是那期发现,那么皮的池子,真的很听李诞的话。
池子也可爱,在那个黄老师因为人多发脾气的一期里,若是没他,节目真没个看。
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嘉宾,无一例外就是聪明,仿佛节奏长在他们身上。
真的,接太多话让人生厌,不接话又太平,这个度太难把握了。
而且这些人都很松弛,镜头像不存在一样。
说起来好像容易,但其实不是,你想象一下,你和朋友聊天做饭,嬉笑怒骂很正常,但如果旁边架一个摄像机,真的,立刻就萎靡了,不知不觉开始假起来。
真正厉害的明星,会在假和不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让自己和观众都舒服。
这中间就一个例外,毛不易。
他是那种话也不多,也不抖机灵,但就让人格外留意的主儿。
他来过两期,第一回人数众多,小年轻们争先恐后抖机灵、抢镜头,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只有他,闷闷地跑到老远去割草,若不是何老师善良,看他不出声总叫他,估计没人发现,结果喊完他,他咕咚一声掉泥坑里了,非常可爱。
我就是看这个节目喜欢他的。
他在镜头带不到的地方,跟金龟子悄悄说:谢谢您童年的陪伴,让我们没有变成坏小孩。
非常温暖细腻了。
但其实他也毒舌。
有人问凭什么大家那么喜欢你?
毛老师回答:凭公司的运作。
哈哈,别忘了,外表再温和,他也有个东北灵魂。
目前新一季,发现郭麒麟特别好。
可能因为说相声的见不得包袱掉地上,哪句话都接得上,还接得有礼貌又得体。
尤其是在做游戏的时候,感觉他脑子聪明得跟抹了润滑油似的,优秀!
特别神奇的是,大林和毛毛还是好朋友,这俩人据说一直想搞一档访谈节目,想不出来他俩能跟人唠啥,估计全程都是大林主打,毛毛抽冷子给嘉宾一下子,让人家缓半天那种,哈哈。
总之,艺人这活儿就是三分靠打拼,七分靠天分。
像周迅,她就是有个会演戏的灵魂,我们也不需要她有综艺感。
姐姐除了靠作品说话之外,闲着没事儿出来喊一声“好多人啊”,就够我们稀罕半天了。
在第一期的节目中,有几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妹妹和张婧仪在讨论蘑菇屋东西真假的时候,周迅一脸“姨母笑”的看着她俩,黄磊说了一句话:“人啊都是从开始相信全都是真的,慢慢觉得全都是假的,然后再发现有真有假,最后无所谓真假。”人这一生,不就是随着经历一直在变吗? 到了晚上张婧仪和妹妹想出去看看,还向家长们报备,像极了小时候和朋友一起出去玩,问爸爸妈妈能不能出去玩一会,生怕爸妈不同意,爸爸妈妈同意后,立马飞奔出去玩耍。 要高考的妹妹会早起背课文;菜洒了以后黄磊说是自己没有把食物系好,缓解张婧仪的尴尬;妹妹喜欢周迅但又有一点害羞,于是周迅主动提出加微信。《向往的生活》点点滴滴都让人感到舒适。
暗戳戳瞄着友邻小朋友跟着看国产综艺。。。。。。这个节目拍的东西表面是看着挺舒服,可内涵着真是够虚伪的。。。黄老师说,其实有什么没什么都大差不差,怎么都能对付出一顿饭。。。这话终究还是“有什么”的人嘴里说了出来,被“没什么”的人听到能共情才见了鬼;再者做出一副超脱世俗的模样,可随处可见的植入广告还是暴露了带货的本相。。。黄老师说,其实咱们就找这么一地儿看看夕阳,远处是自家孩子种完了地回来。。。鲁迅老师也过,河里驶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但鲁迅老师还说过,文豪的话有些不合事实,就因为他们没有听到九斤老太的话。这时候,九斤老太正在大怒,拿破芭蕉扇敲着凳脚说: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不愿意眼见这些败家相,——还是死的好。立刻就要吃饭了,还吃炒豆子,吃穷了一家子!当然那样拍出来就太没有诗意也拉不到赞助商了。。。。。。不过我还是觉得死了的真鲁迅强过活着的假徐志摩。。。。。。。哈哈哈哈哈。。。。。。
大华的综艺感和综艺效果不是盖的,那是经过综艺强国之一的韩国妥妥的验证的,国综的综艺道路还很远,起码观众的综艺梗接受能力还不是太强,但是不代表完全不懂,到了第三季,第四季的向往的生活就会知道大华的存在是多么可贵。刘宪华是一个十分称职和有才华的偶像歌手,同时也是一个十分有能力的综艺人,希望大家能喜欢他,如果做不到喜欢,也不要用太黑暗的心,恶毒的话去伤害他。在这个虚无,金钱至上的社会,特别是娱乐圈,大华能够一直保留对音乐无限热爱的初心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真的是能够成为圈内的榜样,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不要用阴暗面去想他。也请他继续努力,不忘初心,勇于继续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
越来越无聊了张子枫真的没有梗广告也有点太多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促进母女关系的3个月/好,断断续续追完了,再有下一季能把大华请回来吗?不然郭麒麟更好?
有一说一 张子枫真的没有梗啊
在电视上看完了第一集,黄老师何老师依旧熟悉的节奏,周迅还是充满灵气的周迅,张子枫和张婧仪相处好舒服,子枫早起背书那段简直想起了我读书那会儿了~~大林子就是相声单口哈哈哈。我觉得很好啊,为什么好多人都说不够搞笑balabala的,这是慢综艺呀,也不用一味追求搞笑笑点吧,大家放松
想念大华 郭麒麟这个话唠才适合这种综艺呀😂
不想让Henry去,节目调性已经变了,他就呆在音乐世界做个才子就好。//陶虹周迅沙溢这期太好看了。//泼水节这期好看程度堪比花少枕头节!//老狼郑钧许光汉欧阳娜娜这期好契合主题,平平淡淡才是真。//广告好多,说好的慢综艺呢……张绍刚老师送的经典名著被你们话题一转给广告商的什么《小娇妻》低俗网文打广告,什么鬼啊。//最后一期看泪目了。是本季最佳。♥️
往生真爱粉,前两季看了不知多少遍..下饭又治愈....但是....华啊!Henry啊!我想你啊!总能活跃气氛、贴心花式cue来宾,让内向的嘉宾也有更多的表现镜头、是黄老师的贴心小棉袄、是带彭彭到处玩的小大哥.....我也爱妹妹的恬静美好,但我都能想到Henry来的话,也会和内敛的妹妹有更多互动🥰(妹妹可能是被邀约来救急的...因为开始录制时国外疫情正严重,大华在国外来不了,妹妹马上要高考了状态紧绷压力也大....只能说遗憾吧)
只要节目组别太作妖,把质量维持在这几季的平均水准,《向往的生活》就是目前我心中国内下饭综艺的标杆。没错,要求就是这么低(手动狗头)。
周迅的感觉满舒服的,但失去大华真的没有灵魂,不熟的嘉宾上这种生活节目还要和小主持一起端着,一起唯唯诺诺,那还想让观众怎么放松呢?要找个像大林子这样有话梗的常驻还能有点看头。要不然下午规规矩矩地干点活,晚上一起夸黄老师神仙厨艺,然后一起尬玩无聊游戏,不买版权还一直满足于这种套路化模式,国内综艺导演要不要这么懒。 OK可能这样说有点草率,也不并不是说大华就是灵魂,但失去了一个有梗的MC之后节目组没有根据自己的现有环境和围绕固定常驻来创作而是一直吃老本固化流程,只能等好笑的嘉宾来带动,大华在的时候他会自己创造内容,可能会有人不喜欢但不可否认他在邀请嘉宾和观众一起参与,如果没有参与感那这种生活类节目肯定会有疲软,毕竟没有新鲜感的生活是观众的常态,何必再电视化。
两个小常驻可以换了,尤其张子枫
抄袭是原罪。正版一直保持初心大牌的明星适应比较艰苦的条件,无论干活还是做饭(换钱给节目组)都很认真大家都有投入。黄磊何炅的盗版刚开始也挺好的,现在就是来圈钱的,一个个都不想好好干活体验生活,把这儿当成访谈节目了。这是不是观众向往的生活,是嘉宾们的。一个字:滚
第一集就散发出一种“好累啊到底有多少广告植入念都念不完还要一直和不熟的人尬聊拜托这一季赶快录完吧我要回家睡午觉了那才是我向往的生活”的疲惫感。周迅再美也救不回来。
植入太多了点嘿。。。
周公子真的有特别的魅力 这期在嘉宾选择上明显比上一季吸引人 彩云之南真的想去第二遍
节目组不考虑让郭麒麟常驻吗。
三星给周迅,要不然看都不会看,大华走了之后这节目的质素一路走低,满屏大写的尴尬,劝导演好好看看三时三餐,抄也抄的像点样!
两个小常驻真的可以换了,彭虽然没啥偶像包袱但也没啥梗,只会傻干活,笑点还低,子枫更是腼腆,两位和合作过的艺人都那么生泛,慢综艺如果常驻mc不活跃一点的话看着真的尬和累,相信他们自己在现场也尬那为什么还要接呢,毁了第三季这个导演还不自知。如果说黄磊何炅是这个节目的灵魂的话那大华就是调味剂,大华没空换个活泼话多有综艺感最好能帮黄磊打打下手的也行啊。四星只为提气!
看的出来第三季口碑滑铁卢之后 ,导演组有认真采纳建议了,但很抱歉还是只能给三颗星!选址云南,阳光充裕又充满鲜花水果,确实比常阴多雨的湘西适合,人选也是有在尽量减少,这两点值得夸。但是节目怎么会这么无聊,过于家长里短,甚至不如一些up主的生活vlog有亮点,整个昏昏欲睡的气氛,看了两集都是忍不住滑手机。希望导演还记得这个一个“综艺”。
冲着周迅就是五星👏
大华从来都不是灵魂,上一季也不在,第四季就呼唤成灵魂了??植入的确多,但是先导都打过招呼了,彭彭花式植入还挺有意思的。一直担心妹妹要高考了不能录节目,回归了还是有家人的感觉。嘉宾最合理的来新人搭配,就是周迅和张婧仪这样的,大人们的朋友和小孩的朋友,且嘉宾之间也互相认识,不会显得尴尬。#plus版保留了很多逗狗,砍柴,和节目组谈判,夜晚玩游戏很多经典环节~才发现这一季还有专门的下饭版视频!太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