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人,一直在期待着这一期,昨天守在电视旁第一时间看完,今天又到B站上重温了一次。 先说说优点,山东篇抓住了齐鲁大地的两大特点,第一是有丰富历史内涵的人文特色,第二是极为发达的第一产业。整个片子也基本是以这两点为主线,所以我们看到了,三季以来最多的诗词,看到了三季最多的农林牧渔生产镜头。这样的表现既体现了山东的人文荟萃和厚重的历史,又体现了足够的烟火气。 再说说缺点,首先篇幅分配有问题,青岛的时间太长,而且没有体现出青岛崂山,青岛港等真正吸引人的地方。第二城市的缺漏,比如齐国故都淄博,革命老区临沂,这些真的是最有山东特色的地方,体现的太少,至于德州和菏泽就直接失踪了。第三没有展现山东作为经济强省的现代化,山东作为北方第一经济大省,不仅有发达的第一产业,更有现代化的第二产业,济南的钢铁,淄博的化工,东营的油田都是能体现出工业之美的地方,但是让这个片子拍的,我们山东好像都成了农村。第四赶工痕迹明显,片头一直在强调四季轮转,但山东唯一能看出季节变化的地方好像就是荣成的天鹅了。济南的冬那么有名,一点都没体现,雪后的岱庙会有穿越的错觉,根本就没出现。 看看前两季杭州,南京这些历史名城的画面真是羡慕啊,人家怎么就拍出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还有四季美景的变换。我们济南虽然外号济村,貌似县城,但这被拍的也太破落了。再说到现代化都市,不提第一季的上海,就说说第二季的广州,深圳,苏州,成都,那种现代都市的气息都被很好的体现了,怎么到山东就感觉哪里都是农村?(青岛还有点现代感),整个省好像活在过去的时光里。哎,山东土逼,守旧的形象又被加深了。
[爱心]霞光万丈鎏金的横断山脉 [爱心]霞光万丈动态鎏金的横断山脉 [爱心]带着帽子欲遮还羞的玉龙雪山 [爱心]千湖山的澄澈眼泪 [爱心]大地孕育的巨型蓝色白边花朵 [爱心]高空维检的行走艺术家 [爱心]洒脱形骸的泼水 [爱心]教场中路的蓝色天堂 [爱心]茶与樱的交相辉映 [爱心]建水小火车🚉 左左右右悠悠摇摇晃晃 (吹一波彩虹🌈 航拍系列一如既往硬核)———我在晋中思念云南~5.21就应该遇见18岁的自己和你的无与伦比的美丽
最近兴致来了,想找个纪录片看看,打开爱奇艺就看到了《航拍中国》闪耀的封面直接怼到我脸上,想起以前看的《美丽中国》,拍的特别好,拍摄远离的现代城市的浮华,把镜头瞄准了自然中的生物,与沿袭了几千年生活的在其间的人,从它们身上表现出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淳朴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活的理念。
当时很多事物被第一次展现在镜头上的,诸如云南洞穴中蝙蝠捉鱼的场面、熊猫的求偶过程,有时候真的内心在质问,这真的是中国嘛?居然有太多的惊奇与陌生,我怎么完全不知道,不了解?也许是我无知,但是我敢肯定很多人看过剧集都要有此感。
这次的《航拍中国》也是如此,看到《航拍中国》第一集,云南篇时,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假的云南人,我从不知道云南还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地方。解说词也好美“巨大力量在不同板块之间短兵相接,最终挤压出的褶皱,化作7条平行的山脉,这便是横断山脉。虽然它只把很小的一部分给了云南, 却足以成就云南的最高地带。这片高地不仅够高,而且层层叠叠广阔无比。于是,它们注定要去挽留一切往来的通行者们。
来自西南的印度洋季风携带着温暖水汽,钻入横断山脉深邃的峡谷向北前进,之后便一头撞上梅里雪山。”
当震撼人心的美景与优美动人的解说词呈现在我面前时,瞬间破防。好渴望用脚步去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去感受彩云之南温暖的风,去感受丛林荆棘、去感受激流险阻,去看融化的冰雪、凝固的河,随着季节轮转,去发现雪山峻岭之巅的隐秘世界。
如果累了,可以去泸沽湖,触摸最清澈的湖水,对着水面,看白云流过,看时光流逝,可以去丽江,体会木楼与石板路,流水与鲜花,古城与玉龙雪山。可以去香格里拉,这里奇幻变化的不只有云朵和阳光,还有海子和草原。可以去大理,走进苍山和洱海,天很蓝、风很轻……
去收集大自然馈赠的美景,在季节的轮转中,见证草原和海子的交替呈现,穿破云雾,欣赏仙女千湖的美丽,在雪山脚下感受时间的鬼斧神工。最后俯瞰壮丽的火山,感受大地的心跳。
中国有许多省份,名字都与大地上的山河湖海有关。只有云南的云,来自天上。
人们用彩云之南来形容这片天地,这里的云,不仅包裹着群山,也掩藏着秘境。这里的云,不光飘在天上,也飘在水里。
我想制作这个纪录片的人,一定很浪漫。他用镜头表达着中国人独有的浪漫,展示着祖国的大美河山,带领我们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朝夕相处的大地。想起徐霞客曾说:“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慕苍梧”。所以四百年后的我们,走过960万平方公里,也要去去看一看祖国的每一寸山河。
第三季共10个省
直升机航拍+无人机航拍
EP01:云南
彩云之南,多姿多彩,千姿百态,值得一游
西边横断山脉,东边云贵高原
怒江、金沙江、虎跳峡、丽江、玉龙雪山:险,奇诡
苍山,洱海:山好水好
腾冲火山温泉:温泉套餐
香格里拉、纳帕海:
泸沽湖:澄澈
西双版纳:
昆明滇池
白鹤滩水电站,仅次于三峡
特高压西电东输
直升机正以130公里的时速飞行,在空中陪着黄河走这最后5公里,《航拍中国》一路跟随黄河,带走高原黄沙,沉积出平原,切割出峡谷,灌溉起沃野,哺育这片土地。
黄河是古老的,很难说清它行成于何时,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时,它变在那里,塑造出我们的文明。但黄河又是新锐的,160多年间,它推进着海岸线,让华北平原多出2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黄色与蓝色的交界就在眼前,人们终于可以在最合适的地方,诵读那首最早记住的古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在此回望山东,自有中华,它便在中心,脚沾泥土,手捧海水,行尊仁礼,心向苍穹。
航拍中国到安徽了,因为去安徽深度游过,所以对这一集极度感兴趣,重温走过的山水城市乡村。
毫无意外的从黄山开始,奇松、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接着讲到了皖南古村、徽商、新安江……
皖南依山傍水、云雾缭绕间每一帧都适合做壁纸。徽商能负重致远,温驯却也执拗。镜头到了宿州,主角是砀山十万亩梨园。亳州是芍药花田、阜阳说的粮仓、马鞍山的水田鱼作、宣城的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柱山、巢湖,然后省会合肥,一个被名山、大川、农田、鱼塘,团团包围的城市,关于未来的想象,从未停歇……
真的太美了,50分钟太短了,好多地方一带而过,想要感受它的魅力,一定要自驾深度品味。
想家了
拍得最好的是云南和贵州,明显创作团队是带着感情去做的,水平也在线,最差的是湖南和山东,像是创作团队没分配到自己喜欢的地方,随便潦草应付的结果,我个人非常不满意,太潦草对不起这两个省份。其他均属于第二梯队
从镜头来说 已经有些接近BBC的水准
山东这集有点皮——“趵突泉今天趵突了吗”900多年前,李清照曾在附近划船,“误入藕花深处”后来就装上了围栏对文化荒漠威海只字不提,剧组有眼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我觉得第一季成功的原因就是紧扣航拍这一点,不适合航拍的不要,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第二季失败的原因则想讲中国,于是走马观花啥都想拍。第三季不仅没学到第一季的优点,反而放大了第二季的缺点,有点失望。
“一分钟,等云开雾散,日照金山。一季秋,待河谷飘香,大雁南飞。一百年,平地高楼,从执子之手,到万家团圆。”
每一季看下来,“基建”占比越来越多的,这本身没有对错,毕竟人文,基建,自然风光都属于航拍中国的选材范畴。但是50分钟的时长太过有限,基建增加,自然风光就会缩减,在风光大省云南、贵州中的剪辑必然会很碎,比走马观花还要赶落人。节目组的内容预想与节目时长产生了矛盾,这样一个好的项目内容容易流于表面。
最喜欢宁夏一集,没想到有那么多湖
惊喜可能会迟到,但终不会缺席。第一集云南,不慎落水的牦牛,特高压输电线上行走的工人,头戴塑料盆泼水的大哥,升起孔明灯后幸福拥抱的情侣…拍的不仅是风景,还有人情冷暖。
河北篇的彈幕真是人間真實⋯⋯這一季政宣太多⋯⋯
两年更新一季。。这是要拍五季,十年。。
想不明白中国的大好河山有什么比不过其他国家的。ps:人生一辈子一定要和一个女孩去云南!!!
镜头构图,滤镜,,解说词都更好了!第一集就是云南!好美
刚才播了第一集云南,这季稳了!云南的航拍摄人心魄,泸沽湖那几个镜头旁白写得超美!“云南的云不一定来自天上,也漂在湖里”TAT,这文案!走心!还有澜沧江边放孔明灯那几个镜头也真的跪了!央视纪录片确实是大神级!
说是京津冀一体化,其实我河北就是接大哥二哥不要的东西的小弟。河北这一集都是什么啊?根本没看出来我河北的特色,一切都是为了衬托大哥。
山西这集拍得太好了,太美,天气、光线、角度、季节完美结合,文案解说词也非常棒,目前第三季最佳
有这样一种感觉:仿佛是央视的管理层在一夕之间开了窍,给予纪录片制作团队充足的发挥空间,在摄制层面尤其文案叙事上得到了极宽广又含蓄的舒展力道,美感与价值在表达者与观察者之间流畅地传递。《风味人间 第二季》如此,《航拍中国 第三季》也如此。有自我约束的制作为上乘,有外界约束的制作为下乘,嘛,外界约束不再自顾不凡、指手画脚,画面与表意就一下子打开了。当然还要吐槽一句,地图飞行的串联形式依然太过僵化,生硬地割裂开每集的内容。
拍城市很无聊,大同小异,一拍到古建筑、自然风光,中国就是最美的,这季最佳镜头是超震撼的天池
文案和拍摄水平都比换了导演的第二季好很多,可见余乐导演的水平。评论弹幕还好多diss山东的,不爱看您关了呀,每个省份都有它的特色,山东就是“土”,但我爱它的“土”,它没有那么多名山大川,却有些最发达的农林牧业,它没有秀丽壮观的山水,却有无比广阔、便利的平原丘陵。山东基本没有什么贫困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