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未来?】 在寺山修司1966年出版的小说中,故事虚构了一个昭和新宿,讲述了日本团块世代的拳击故事。
『团块世代专指日本在1947年到1949年之间出生的一代人,是日本二战后出现的第一次婴儿潮人口。在日本,团块世代被看作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推动经济腾飞的主力,是日本经济的脊梁。这一代约700万人将于2007年开始陆续退休。这一代人大都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一直是最引人关注的消费群体。据估算,日本60岁左右人口所拥有的资产,是40至50岁人口的3倍以上。这群数量庞大的银发族经济基础雄厚、购买力强,退休后还将有充足的闲暇时间。』
而到了电影发生的年代则设定在2021年,但在这个“近未来”时代,新宿依旧是一个孤寂的荒野,人们依旧未摆脱“孤独“的宿命。影片在新次、推子和芳子的故事中切换,穿插回忆片段的频率也很高。 寺山修司曾这样介绍《啊,荒野》——书的价值,或许是为了从失去的过去中,找出活着的现在。通过小说,人们看到了过去的新宿,而电影则试图表达现代以及近未来的新宿,打出”击碎孤独“的宣传,并非野心,而是对寺山所留下的命题的延展和思考。 遗憾《啊,荒原》没有中译版,在网上找到的读者翻译,有所缺失但可供参考 http://www.weixinnu.com/article/596ba6ca3fdd974c16bf9237 在05年再版的小说中,森山大道为其配上自60年代起的新宿风景照 任知的相册-日本摄影 //www.douban.com/photos/photo/2203910795/ 【畸形人】 看第一话觉得很压抑,流血、暴力、打斗、欺凌……神经质和控制欲极强的父亲直接导致推子患上口吃、畏惧人际交往。当他第一次正面提出与父亲脱离关系时,面对的依然是暴力的施加。而在少年感化院中长大的新次,自幼年在欺凌和漠视中成长,又在成长中经历着血腥和失去的疼痛。 急需摆脱命运枷锁和生活恐惧感凌驾的两个“边缘人”,在与父亲和强权的割裂、形成自我人格的过程,伴随着对暴力的感知和觉醒,极具冲击性的拳击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载体。很庆幸的是,力量和压抑同样具有实感,演什么像什么是演员对原作的尊重,也是观众对演员最好的褒奖了。 印象是很深的是两人第一次来到拳击馆训练时的片段,阻止推子带着受伤的手苦练的独眼,第一次感受到温暖留着眼泪却说不出话来的推子,还有在旁边笑岔气很温柔地喊着大哥你怎么啦的新次。 直白、不安但并不残忍不失节制。“正常人”话语体系中的“残缺者”,其实不正以自我的方式救赎着吗?
—————————————
一定要补系列,还是森山大道桑,很有那个时代的荒凉感了。(图cr:AyuSUDA 微博)
如果给我两个关键词:日本和拳击,那么首先映入脑海的是由安藤樱主演的《百元之恋》,一个堕落的黄花大闺女被活生生逼成个女汉子;其次是北野武执导的《坏孩子的天空》。这两部聚焦普通社会个体不同阶段人生困境的电影,无论是被安藤樱可怕的演技所折服,还是通过久石让大师令人沉醉的配乐所感受到的迷惘青春,从深度和所曝露的问题来讲,显然《啊,荒野》挖掘的内容更为宽泛。(寺山修司的同名原作没有读过,以下仅通过电影做一番浅显的梳理。)
故事设定在2021年近未来的日本新宿,三个带着残酷童年印记的年轻人通过拳击彼此产生了生活的交集。为了解决护工人员和自卫队队员紧缺的问题,国会设立了社会奉献方案法,鼓励借用奖学金的学生或正在返还奖金的年轻人组成志愿团体,加入自卫队,参加一年看护服务或者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这是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上世纪六十年的中期的团块世代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是到了2021年,这个庞大的群体早已成了需要呵护备至去照顾的老人,泽村新次便是在由一个中年猥琐大叔经营的宫本安心养老院工作(顺便说一下宫本社长的癖好,由于bo起功能障碍,他只能在废弃的工厂偷看人家ye战,或者工作期间一边看录像带一边做不可描述之事,红蝮蛇保健品似乎也收效甚微),宫本社长的秘书君塚小姐是新次的母亲。在做看护工作之前,新次是一个没有正经工作、无家可归的小混混,和刘辉、山本裕二等人一起做着通过电话销售、汇款、收债等专门诈骗老人钱财的不正当营生,但是内部出现了分裂并且被其他社会势力所镇压。
而在甲州屋工作的芳子同样有着浑浑噩噩的生活,上班间隙,新宿歌舞妓町是她经常出没的地点,事后偷走piao娼主的钱包也成了她一贯的风格,虽然有可能遭到毒打,当然新次的钱包也不例外,长达三年的压抑让他和芳子一晚上尽兴了七次。DANDA’S Barber的理发师二木建二,31岁,正如堀口所言,金钱、女人、头脑、朋友他一样都没有,并且还是口吃。三位主角的青春,是近未来新宿社会底层青年不同人生命运的真实写照,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童年家庭的破裂。新次的父亲上吊自缢,被母亲送去感化院,在少管所待过三年,妨碍公务且杀人未遂;芳子和母亲在东日本大地震中家园被夷为平地;建二的母亲是歌舞伎町陪酒女,韩国母亲死后随父亲一起到日本生活,从小到大父亲的殴打也成了家常便饭,薪水还要被酗酒的父亲夺去。
而拳击赋予他们的意义,是凌驾于生活之外的急需摆脱命运枷锁的出口,无论是唯唯诺诺内心自卑去韩餐馆吃个饭都胆战心惊的建二,还是准备金盆洗手但一些想要复仇的新次,亦或是为了寻找新的猎物去田园咖啡馆冒充服务生拿一本漫画便能让新次的奖金上钩的芳子,内心都有着一样的伤痕。当然,这只是2021年新宿的一个缩影。
宫本社长的部下堀二,是这三人命运的编织人,他在一次为自己的海洋拳击俱乐部派单招生的途中,遇到了去星云俱乐部复仇未遂反被裕二暴打一拳的新次、以及想要报名学拳的建二。为了这两菜鸟,他不惜血本请了魔鬼教练,并通过严酷的训练让两人取得了拳击执照,也让新次赢得了出道赛,白天是拿着拖把的保洁,夜晚是穿着黑衣服的牛郎大叔,这个独眼堀二的出现理所当然从内容和形式上为故事的情节推进和人物命运充当了纽带,但是主线之外的另一个主题——自杀,更是对社会的一记强有力的痛击。
西北大学制止自杀研究协会的代表川崎敬三,致力于研究自杀人群的真面目并企图解开背后的秘密。这些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人中,不乏因部下回国后有四人自杀而自责的自卫官二等陆尉二木建夫、制造福岛311事件引发核泄漏事故的东都电力客服中心部长、落榜生桥本、和无法承受看护工作的家庭主妇川上等。核爆炸、放射污染、抗议社会奉献法案、失业、老龄化等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除此之外,还有小诚的弟弟小牧这样的年轻学生,以及好友命丧大海一直耿耿于怀的惠子,防自杀节也因此而来。
当川崎敬三通过直播准备公开这些自杀之人的场面,那一瞬间,生命好像奇迹般的回复到它自身的分量,像蝼蚁般死去,不如在这恶心的世上活下去,正如自卫官陆尉所言,生命是不分轻重的。而一直探讨死亡的川崎敬三,也露出了他那扭曲的面目,利用小牧制造的有脸部识别技术的无人机自杀装置,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倒在一滩血泊之中,与之相对的则是被他凌辱的惠子面目表情的脸庞。
2021年近在咫尺,导演用这个近在眼前的时间点诉说着年青一代的焦虑与迷茫,客观冷静的镜头、放纵大胆的情色镜头、裹挟着冷酷的社会,让新宿的青春点缀着一道道难以抹去的伤痕。熙熙攘攘的新宿街头,流光溢彩的伎町夜景,是他们的集散地,如果能见到歌舞街旁边发生爆炸却依旧低头吃拉面的新次、为了一叠福泽谕吉而上街勾搭油腻大叔的芳子、在拳击俱乐部门口徘徊张望的建二、像《0.5毫米》里那样离家出走的流浪老人......他们的身影,是影片所要传达的主旨,是唤醒对未来的深刻反思,也是对社会痛楚的无力诉说。
当世界繁花似锦,我的心却是一片荒原 你的两臂抱满,你的头发是湿的 我说不出时长,两眼看不见 我不生也不死,什么也不知道 看进光的中心,那一片沉寂 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 ————《荒原》
新次把头转向前方,眼神似乎在飘向我们,20秒之久的注视,让我们都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我们这才想起电影开头的他:麻木的迷茫,像个跌跌撞撞的幽魂。那时他的眼里只有面,可现在呢?我们能看到什么?而他正在看到什么?正在想些什么?
《啊,荒野》分为上下篇,其实完全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电影,长达五个小时的它在时长上都可以和《欢乐时光》较量一下。导演岸善幸作品不多,之前最为影迷所熟知的应该就是妻夫木聪主演的《我被爸爸绑架了》。很显然,这种治愈亮丽小清新已经满足不了岸善幸的野心,他先是拍了《二重生活》,用论文的方式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缓慢而又渐入的手法来剖析人物内心,虽然不太成功,但也是为之后《啊,荒野》在人与人关系主题的深入上做了一个铺垫。
电影改编自寺山修司的同名原著,导演将故事时间挪到了2021年。一个只比当下多了三四年的时间,这样的时间固然是有些尴尬而迷惑的。但是仔细想来,却无意间发现了一个事实:2017年快要过去,你难道指望着2018年要打个翻身仗吗?醒醒吧!孩子,到了2021年,我们仍然迷茫。
这样的解释实在是有些绝望的,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从2017到2021,一切都没有变,主人公仍然很孤独,新次,建二,芳子,电影中出现的人,都很孤独。爱和信仰毫无踪迹,精神上是一片荒原。没有水,只有岩石;没有树木,只有沙漠。
导演将背景放到了日本最为繁华的商业区——新宿,这样的环境被新次形容为“最美丽,也是最肮脏的”。歌舞伎町,非法交易,游行示威,打架斗殴,地震频发,不安和恐慌一直弥漫始终,甚至从一开始就来了一场爆炸,奠定了电影之后的基调:慌乱,躁动,暗黑,带着一丝绝望。
三个人,三段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身份,职业,却有着相同的孤独感,有着自己内心的痛。不停的闪回丰富着他们的人生,层层揭开他们内心的疤,也让他们的关联越来越密切。电影以极为耐心,沉稳的叙事态度来展现三人的人生轨迹,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对于群像式描写,很容易产生华而不实以及冗长的毛病,《啊 荒野》很好的摆脱了这一通病,脚本扎实,情节点分布均匀,时不时也会用床戏调剂影片的观感。
作为一部拳击题材的电影,它所展现的不是如何打拳击,而是本身展现拳击这一事实,或者说,重要的根本不是拳击,拳击只是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重中之重在于——用拳击对抗迷茫。导演借助拳击这个热血因素,来带动角色的情绪,也带动了整部电影的节奏。
今年大热电影《怒》其实和《啊 荒野》叙事手段上比较像,只不过《怒》是用悬疑来调动观众的神经,《啊 荒野》则是为我们呈现人物的精神状态,以此来牵动着我们的心。当我们明明能看到希望,明明可以摸到励志的影子时,却被泼了一身凉水。导演无意于像《恋人们》那样纪录式的情感救赎,他用了更为激进的态度,来叩问这个世界。我们怎么了?他们怎么了?这个世界怎么了?
日本人最擅长拍废柴小人物困境下的故事,像同样是拳击题材的《百元之恋》,弑父主题的《庸才》,纷杂人物叙事的《再见歌舞伎町》,《恋人们》,女性题材的《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不求上进的玉子》。
《啊 荒野》就是这一题材的佼佼者。日本人本身处在危机感十足的岛屿环境,加之工作竞争压力非常大,内心薄弱的人很容易奔溃,甚至会自杀,这也导致日本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电影中有一条看似无关的叙事线,就是有关于反自杀,人们为什么自杀?他们真的想自杀吗?
发起反自杀节的东京学生,用一场自杀直播,来向世人宣告:拒绝毫无意义的死亡,它应该是美丽的。烟花绽开的他,让整个夜晚都血色迷蒙。他的死亡让整部电影的基调又黑了一层,明明是反自杀的他,却又重回到自杀的路上。
矛盾的行为增添了一丝悲凉,如此绚丽的死亡,不也是自杀吗?空虚寂寞的人呐,止不住的拿孤独当借口,拿性爱当发泄的工具,爱呢?可否真正的爱过?那位东京学生只想着如何有意义的死去,但何曾想有意义的活着?
这样的死去和新次父亲的自杀又有什么区别呢?导演对于片中人物的动机原因,从来没有给予充分的解释说明,它们只是这样发生了。为什么发生呢?就像新次和建二为什么要走上拳击之路,芳子为什么要自甘堕落的去卖身?
没有明确的答案,就像是没有明确的方向一样。在路上,迷茫,缺爱,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出卖肉体和无限制消费身体,《啊 荒野》里的人们,有着不堪回首的往事,这些往事构成了他们内心的伤痛。
有伤痛,就有救赎。可我们看到的只是血肉横飞的拳击,野兽麻木的性爱,刺激十足的色情录像。无聊的世界,金钱的社会,谎言,背叛,虚伪,中伤,交替进行着。电影总是有意无意把镜头对准眼花缭乱,繁花似锦的大楼,商业街,如此真实,又如此虚幻。就像《荒原》里所写的那样:
不真实的城 在冬天早晨棕黄色的雾下 一群人流过伦敦桥 呵,这么多 我没有想到死亡毁灭了这么多
那么真实的爱呢?它被逐步蚕食,就像电影中拳击馆要改成殡仪馆一样,爱被消沉所取代,只剩下肉体的交欢。电影中时而出现的大尺度床戏,简单粗暴狂野,看不出爱的痕迹,每个人都拿性爱发泄,却难得有心贴着心的交流。
就像建二一样,拒绝了曾经救助过女人的身体,嘴里喊着:我不能和你有联系。那时的他是将爱埋藏在心的,因为他知道在拳击场上,只有不断地恨才能取得冠军。直到结尾那场拳赛,他一次次挨着新次的重拳,然后轰然倒下。
导演对于此场景的编排和处理,使得整部电影的档次都提了一层,电影没有狭隘于励志的治愈,而是将每个人心中的“结”通过一场曾经是朋友,如今是对手的拳赛来表达出来,他们从拳赛中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己的过去。
建二倒下,爱也倒下。我们最后看到的是一具冰冷的尸体,但是因为结尾颇具意识流的处理方式,我们不禁质疑,倒下的真的是建二?尽管最后有新次的影像和队医的鉴定书,但也许那是不真实的,就像这个不真实的世界。
电影虽长,但一口气看下去是不成问题的。导演对于全局的掌控力令人咂舌,而菅田将晖的表演简直更令人咋舌,正是因为他的卖力演出,《啊 荒野》这部电影才会有一种激昂的“荒废美”。
看到电影里的一句话:并非“走向死亡得到自由” 而是“从生的痛苦中解脱而获得自由”。生活中的糟心和不如意,已经让我们如在狱中,但即便这样,还是要一直活下去,爱下去,尽管在这个恶心的世上。
所以,再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结尾的新次到底在注视谁,究竟在思考什么。
那句诗啊,忽然想起了艾略特《荒原》的那句诗:
风儿吹得清爽, 吹向我的家乡, 我的爱尔兰孩子, 如今你在何方?
电影版将故事时空挪移到东京奥运会结束后的日本近未来,对老龄化、后311社会、安保修宪等问题有诸多指涉;此外,韩国导演/演员梁益准加盟,森山大道担当海报摄影,更有「电影旬报年度十佳」和各亚洲电影节光环加持……然而,这些噱头统统无益于观影者理解本片。令人忧虑的社会现状,边缘化青年和世界的格格不入,在拳击场上挥洒的血和汗——影片中所描绘的种种如果不考虑进以下两个问题:寺山修司是谁?令人感叹的荒野又是何处?恐怕并不足以拨开现象窥其本质。
这两天看了《啊,荒野》 昨天看完的。没看明白。在网上搜了搜影评,感觉也不是很舒畅。 第一遍太专心于激情片段了嘿嘿嘿。 就重新看了一遍。 这是关于情绪的叭。荒野啊,有什么情绪。 社会上发生的事。 集中自杀,对社会没有期许,对身边的人没有留恋。 国家鼓励参军还是什么,没有人有兴趣主动去。 以建二和新次为人物线的故事。新次,建二和新次终于建立起友谊了,建二的父亲是导致新次不幸的罪魁祸首,,新次找到了女朋友丫挺喜欢的,女朋友走了,无论作出决定多痛苦,还是走了,,。建二,建二无法和女性发生关系,内心拒绝,怕了陌生人吧,父亲给他留下的阴影吧,,等等。最后比赛,建二和新次的。建二比新次强,新次打倒了建二。在拳击世界里,拥有最多恨意的被称为冠军。新次打死了建二,打死了不够恨自己的大哥,,所有爱离他而去。 原来是荒野啊。 死气沉沉的社会,死气沉沉的人。 感情,终被消耗。
台下的观众也不论两人身份为何,关系怎样,在他们心中,台上战斗着的身影何尝不是他们自己。电影里塑造的每个形象都有自己独特之处,我觉得这才是一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吧。不是仅仅让人记住主角,连每一个配角都形象鲜活。过去的生长环境和家庭对人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想要重头开始是那么难。芳子丢到大海里的小鞋被冲回了岸边,因为过去是丢不掉的。所以芳子离开了新次,他妈妈也没答应独眼的请求。 最后想说一下自杀
名为人间的荒野。 东京已经是逃离家乡之后的归宿,底层也不一定就要像蛆虫一样挣扎,也是可以浪漫主义地飘在云端,沾满烂泥也没有污浊感
从表白那段看菅田将晖的演技,真是在不断提升
作为苏打的迷妹真的好苦啊 床戏看的简直气炸了!!!
吼出来吧!
展开有点慢,叙事有点乱,剧情也不怎么样,主要靠演员在撑了~~就前篇来说,二重生活拍得更好,看后篇怎么发展吧。我4星都是给苏打的,实在太拼了,接了这么大尺度的戏,以他的走红程度其实可以不选这种的剧本,所以看得出他的态度。
菅田将晖演技真棒,睥睨一切,眼中空无一物的少年气让人很难不喜欢。日本电影真是把东方人的压抑与情感都拍绝了,那一罐子手指甲,触目惊心。
跟火花一样都是边缘小人物丧的要死的故事 第一集 每个角色都有过去的介绍 都是underdog 瞬间产生empathy。 完全可以当小黄片来看了吧 然而演芳子的木下あかり还没有豆瓣影人页。 学拳击动机跟百元之恋里一样的充分。打たれる時は、チャンスだよ!防自杀小分队意味不明。
5年后的日本,相同的际遇把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却无法建立真正心与心的联结。忍受寂寞挣扎着打破命运的枷锁;又再次被命运狠狠按倒在地。聚光灯下鲜血横飞的拳击赛、明媚阳光下跑步经过的城市街道,那么多在一起的珍贵回忆…… 站在你目光中心却还是很孤独,只能放下、离去、深深地被放逐在孤独的荒野
加缪说,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我想,活着不就是来印证哲学。
第一眼看菅田将晖不会觉得帅,但看久了觉得十分的耐看
1.不是涩谷,也不是池袋,而是新宿。2.稀薄的空气中有最浓厚的,生与爱的欲望。3.福岛核泄漏,老人介护,经济征兵制,始终居高不下的自杀率,这个如荒野一般的世界从未变过。4.人类最后的疾病名为“希望”。5.怀着极致的恨意活着,不仅仅是是在拳击这件事上。6.憎め!憎め!憎め!
还是想再感叹一次:菅田・演什么像什么・将暉
菅田将晖荷尔蒙炸裂,少年气满满,其他角色也各有不错发挥,看着3小时也不嫌长,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苏打真敬业 戏里还穿着代言的内裤
灵魂最深处喷薄而出的苦痛和不甘。看得我说不出话。一生能有这样一部作品完全可以知足。头一次get到岩代太郎的音乐。2017年的日本影坛令人难忘。
《百元之恋》+《火花》+《错乱的一代》
海洋拳馆的建筑背后,树着突兀的性病招牌,仿佛在嘲讽这里昼夜的训练;抵制自杀的庆典舞台,染上殷红的自杀鲜血,如同在蔑视台下庸碌的人生。一边是积攒的恨,一边是原宥的爱;一边是困顿中的死,一边是绝望后的生。地震摧毁家园,余震却绵延心底;核爆毁灭楼宇,辐射却折磨一生。只好用拳头,恨与生。
年度十佳!(苏打演技进步惊人,而且床戏真好看啊…
苏打床戏太浓厚了,相比当年「共喰い」小处男演技进步了八百倍。并且撇开床戏,苏打做到了每一场戏都很有张力。「あゝ、荒野」是一个老剧本,于是剧本上真没有什么新意,加了噱头2021罢了,看点完全在于新生代的惊人自然演技。ps:后面他们每天跑步的地方是JR大久保站,那里是韩国人区,映衬得蛮好。
岸善幸这导演这两年也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水平不咋地功利心却爆棚到令人无法忍受,叙事都讲不利索却一心想要拿奖。苏打完全不适合这个角色,演技也不够上心。梁益准倒是意外的表现惊艳,跟《绿头苍蝇》时期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