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准备看一部动作片的,外面忽然滴答滴答下起雨来,仿佛听到一声:ねえ。 那么,就看这部吧。
里面有一段:
一个淡淡的夏夜,我们站在高处吹风,看烟花四起,听绽放声音,你怀揣期待,我试图打开心结,靠着栏杆说些无关紧要的话,每一句仿佛都带着淡淡的甜,那是我好久没有尝过的滋味。真的,我很开心。然而面对你突如其来也可能预料之中的傻傻表白,我还是有些不知所措,可能是孤独太久,不太习惯一个人闯进我内心吧。想在这深深的夏夜一个人走走,走着走着,我忘记了一切,一首欢快的歌,就像你的到来,我好开心,我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歌一停,我被困住了,从前的苦涩回忆加倍向我袭来,我避不开。
上面两段,是本片非常影像化地表达一个人在快乐时突然被苦涩回忆击中的状态,我用文字翻译了一下。 日本小情小爱电影,总喜欢加点手工业或传统的东西,使那些难以捕捉的细腻附着在随时间流传下来的东西上。他们躺在那里看一条条挂着的手巾,什么也没说,但更加近了。 关于细腻情感的表达,任何人都会在某一瞬间表达出来,就像网易云音乐下面的有些留言,但优秀的创作者可以通篇细腻,而更高超的手法,是通篇细腻却不露痕迹。 本片的女学生就是明显的痕迹,从窘迫被男友殴打到舞台上美得不像她自己,无不在暗示主线,试图给观众营造一种感觉:会好起来的。所以本片作为半治愈半伤感的电影,已经做得不错,有很多关于美的想法,比如一起躺着看手巾,回去路上的跳舞,浴池里看手,燃烧的信,结尾的突然一笑……但导演的能力不足以完全用画面表达出他的这些好想法。所以谈不上优秀。
不过同作为创作者,我认为导演并没有从苦涩回忆的状态下走出来,他的人物不想走出来,他却极力想镜头下的人物走出来,也许是他自己想走出来吧,其实,越用力,那些苦涩纠缠得越紧。
另外,他很克制,本片很少哭。关于前男友没有露面,我认为导演是为了表达一种心理状态,如果露面,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去探索这个人物,分散对女主内心的探索。并不存在是导演害怕面对,因为那些信都放在轻易能找到的地方。
也许每天都会想到一个人,然而那个人已经离开你多年。回头想想关于爱情的回忆,没有一天是平淡的,因为在爱情里的你,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都是甜的。但你同时也避免不了,会有矛盾,会有痛苦。但爱情是神奇而璀璨的,哪怕整个大海都是苦涩的,你们俩在小小的甜蜜的帆船上,就够了,就能继续远航。
没有平平淡淡的爱情,只有平平淡淡的婚姻。
每个人一生,爱情一直在,这是每个人本来就拥有的东西,并不是靠什么努力来获得的,努力只是为了不让爱情失去。
不要抱怨,自怨自艾,说世上没有爱情,爱情是奢饰的这种话,更不要麻醉自己,欺骗自己。真的,只是你自己放弃了爱情。
没有爱情也可以过一生的,放弃就放弃了,没有人怪你的,只是不要用你的放弃或失去反过来诋毁污蔑爱情,甚至在这过程又去幻想爱情。 最后,如果本片用新海诚早期风格拍一部精美的动画电影,那一定是优秀的作品了。
窗外有鸟叫,雨应该停了,我出去看看。
这是一部日本的温情系列电影 所有的情绪都是淡淡的 初海是一家小店的服务员 是一个没有什么前途的工作 似乎也是一个没有焦点的人物 可是,她曾经是一位老师 到如今,小店要关门了,她被辞退了 她没有工作了,她依旧固执的不肯回去当老师 看到这,大家都带有疑惑。 3年前她的恋人去世了 之后的生活看似毫无变化 她每天打工 趴在床上看书 可就是没有一个人可以走进她的心里
1.感谢所有字幕组。
2.文中仅个人观点。
3.求评论,求转发,求关注,求收藏。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俄罗斯电影评委会特别奖。
猪猪字幕组已有资源。
导演:8
中川龍太郎:受瞩目的新人导演。
编剧:7
中川龍太郎:慶應義塾大学文学部国文学科卒業。他的作品基本都是自己编剧加导演。
这部电影如果没找准节奏,会觉得故事有些慢。
Wiki上说中川龍太郎是诗人,这能算是一个解口吗,哈哈哈哈。
演员阵容:6
单主角朝仓亚纪,虽然看过《横道世之介》,对她我真的没印象。这季有《下町火箭2》,才发现她第一季也出演了。
配角中三浦贵大和志贺广太郎是熟脸。
川崎ゆり子的选择上稍微有些问题,她的角色年龄设定比女主小8岁,但是看脸真的有些困难。
除了素人外,全片全员演技在线,没问题。
摄影/视觉效果/服装:8
色彩调配中规中矩,两次樱花道的取镜让我印象深刻。
要不是左边那棵树的明显特征,我真认不出来。
调色也帮了一把,春的色彩像是梦,夏就是现实。
除了调色,演员的走位,镜头的处理,也让这种对比更加强烈。
特别是下图夏季时的镜头,让我想起了《情书》。
虽然女主手机用的是智能机,但是家里的装饰昭和气息强烈,为了凸显学生口中她的怪,真是用心了。
音乐/歌曲:8
音乐是加藤久贵,是个新人,孩子戏水的那段很赞。
歌曲是 赤い靴 的《書を持ち僕は旅に出る》,网易云上已有。
总分:37/50
除了演员阵容弱了点(并不是演技差),故事太缓,其他都很优秀。
这是一个只关于女主的故事。
导演刻意削弱了有关前任信息的出现,让我专注于女主的现在。
过去就像梦境一样遥不可及,女主需要的是醒来,而不是沉睡其中。
我更喜欢猪猪的译名——《四月沉梦》。
如果有舒缓的时间,可以一看。
因为从事法律职业,所以能够看到一些常人平时看不到的文件。在看本片之前,我刚刚看了一份有限合伙企业合伙协议,找我的那位投资人投了一百万到这个企业去,结果投资到期后本金没有回来。
合伙企业 的投资是投向一部电影的,叫《荒腔走板》,主演好像是还是陈建斌,是蒋勤勤的老公,据说说拍片挣钱挺敬业的。还是因为兴趣,我除了大概知道几部日本电影外,对于现在国内的电影既不太看也不想了解。这本片子到底拍了没有或者拍了啥时候能够上线放映。影视投资之前挺热的,我记的在支付宝上还有一个投资的选项。
之所以提到这个,是因为我在合伙协议的附件里看到了一部电影的拍摄周期,60天而已。二个月的时间,一部电影就要杀青了,之后就是后期制作的问题。
我想,中国电影的拍摄应当是同国际接轨的。那么日本电影的拍摄也不例外,它的拍摄周期应该也不会太长,不可能拍个一年或者两年。许多能够分出四季变换的镜头自然也会有道具组的一份功劳。
既然是这样,《四月的长久梦》应当是在夏天拍的。:),在电影里确实除了夏天的镜头之外,好像也没有其他的镜头。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个女孩辞别过去的恋情,迎接新生活的开始。
第一镜头:女孩接到恋人母亲的来信。过去依然围绕在她的身边。
最后镜头:女孩听到广播里向她告白过的男孩向她道歉,她开心地笑了。
老套的故事!
但是日本电影,不就是讲述平平淡淡的生活吗?我在看《鳗鱼》时,太太就跟我说,日本这样的电影就是讲一些不知所谓的生活琐事,然后就突然完了,让人怅惘在那里。
好在,女孩的笑脸还是让人愉悦的,至少那将是一个段更美好的恋情。听说日本人老年人的离婚率挺高的,但是看着电影日本老夫妻白头到老,相濡予沫,真的很羡慕!
日本人喜欢在影视剧里讲童话,同时在纪录片里讲现实。这两种对照着看,真的挺窝心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喜欢其中泛出来的平淡的味道。
人生何必一定要成功?有吃有穿不就好了。像女主明明有教师证,却宁愿在拉面店打工,微薄的薪酬也就是勉强能够生活罢了。但是很开心啊,在鲤鱼节时穿着和服去看花火,有人伴在身边就是最大的幸福!
浴衣真的挺好看,尤其是那种人淡如菊的姑娘穿更是一道风景。
本文首于自公众号:新现实主义。
影评小白,正在精进,全文仅有1297个字,劳您费时阅读。
写于立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我打从心眼里喜欢夏天和冬天,这两个季节就是两个性格分明的人物画像,在大大方方展示自己。
我能想象着一位少女躺在树荫下,用帽子遮阳,抓起手边的冷饮,瓶壁上的水珠沿着手臂慢慢流下,一阵风吹过来,沙沙沙的声音盖过蝉鸣。
我能想象到三五好友,甚至是光着臂膀,相约在深夜苍蝇小巷里的一家烧烤店,阵阵烧烤的烟气飘来,路过烤摊不得不眯起双眼,一口冰啤一口肉,觥筹交错间,腿上已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包。
我甚至还能想象到,大家不想出门,就静静地躺在家里看电影,打开了去年刚买的空气循环扇,从冰箱里拿出冰镇好的可乐,端出一些小食,在沙发上、床上,找到一个最舒适的姿势,一躺就是半天。
夏天的风,夏天的聒噪,夏天的风扇,夏天的夜晚,夏天的我和你。
一
《四月的长久梦》
这部电影热度不高,还有点小众,豆瓣上仅有几百人对它进行了评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一部影片中,最面熟的应该是男主,三浦贵大,曾在小森林中有饰演桥本爱的朋友。
二
「小学上课不听课时,我就一直看着窗外的群山;中学不听课时,手指抚过地图游遍了日本的大街小巷;高中时晚熟的我,写着布置给谁的情书,最终只能收进课桌」
「上了大学后,我来到东京,在四月温馨的阳光下,我至于尝到了恋爱的滋味。」
这是一个极其细腻的故事。
三年前的四月,女孩(初海)的男友生命终结了,女孩的时间也跟着静止了。
在这三年间,女孩辞去教师一职,在一家小餐馆打工,过着无欲无求的小日子,每天给自己准备好三餐,爱好是在家听收音机,喜欢悠闲的看看漫画,远离了一切纷扰,回避男友的离世的事实。
无论初海如何活在自己的小天地,有一天,一个男孩还是闯进了她的生活。
男孩的出现,一点点唤醒了初海,初海被藏起来的内心,慢慢被抽丝剥茧,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初海也开始正视三年被埋藏的情感。
三
女主初海典型的第二眼美女,脸型轮廓柔和,眼睛圆圆的,笑起来又十分甜,看起来就是一位善良又温柔的女生。
整部影片中,初海去世的前男友一次也没有露过脸。故事里虽然没有他,但处处都是他。这也是导演特意留白的手法吧,目的是为了让观众,更认真探索初海的内心世界。影中的男主藤太郎的设定也是有趣,钢铁直男本男,从头到尾都在说明两个字,笨拙。
在一次聊天中,初海说自己喜欢红鞋的《带着书去旅行》这首歌,然后居然掏出手机,认认真真,记下来,还告诉初海,自己回去一定听,看到这个画面,突然有点忍俊不禁。
也正是在感情方面都有些笨拙的这两个人,才能让这个故事得以继续。
四
我向来非常喜欢空镜头,此处无声胜有声。日本文艺电影在这方面又尤其擅长,擅于呈现难以捕捉的细腻。无论是染布工坊,还是片尾燃烧的信。
看完影片后,很容易在其中获得极度舒适的自由感,有让人停下来的魔力,这也是我喜欢看日本治愈系电影的原因,乐此不疲。
我会永远记得你,在属于四月的,长久长久的梦里
电影中是初海内心世界被唤醒的过程,在这里,我也想唤醒你。
嘿,醒醒,夏天来了。(该上班了)
配图:《四月的长久梦》
陈妈子写于2020年5月5日夜
不是很能了解这部电影表达的东西,画面不错,可惜找不到好的资源,视频不够清晰。
只记得初海男朋友的妈妈的一句话:你还年轻,可能还觉得人生是一个不断获得的过程,我在某一时期之前,也一直是这么想的,但慢慢地问觉得人生其实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在不断失去的过程中,每次能做的可能也只是去发现真正的自己了吧。
昨天就开始看了,今天才看完,甚至在后面快睡着了。在这期间参加了一场面试,其实也没有很满意这家公司的情况,去面试也是因为觉得自己该出去走走,多面试面试。今天早上收到offer,但是应该是决定不去了。在面试途中,跟面试官就在闲聊,完全没有把这场谈话当成一场面试。我觉得最近确实是在剖析自己,更加想要去了解自己。
如果人生是在不断的失去,那我喜欢在这场不可博弈的战役中,我能更加了解自己,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并且这段时间确实感觉自己要废掉了,要尽早走出来,不能什么事情都不做。确实,成长好累,好不开心,但是没有办法啊,这个是人生、成长的本质,我也是该为自己的人生尽点力,坚持一下,努力一下了。
越大就越发现自己很没有定力,并且有自负的坏毛病。最大的问题是沉不住气,沉不住气看书,沉不住气玩乐器,沉不住气学习······如果再不改,这一辈子真的就这样了。
我知道自己走哪一条路是有更好的结果,就如同高一的时候知道理科之间相互有联系,我有这个能力学好。但是我现在真的是很懒,我很怕辛苦,不想辛苦。我知道考研考博,毕业后可以去高校当老师;我知道做销售只要努力、耐得住压力就一定可以赚大钱。我知道我可以做到,但是我害怕这一路的艰辛,害怕去努力。
昨天有个面试官,他刚毕业的时候觉得工作是最重要的,甚至忽略了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他,觉得家庭最重要(现在还没有家庭,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他觉得是因为他曾经拼过,所以他后续选择以家庭为准也不会后悔。
我也知道,我要是年轻的时候没有拼过事业,我将来一定会后悔。其实我在想,为什么我现在害怕辛苦,害怕加班呢。一个原因我觉得工作是为了生活,不能因为工作没了生活。还有一个原因,个人觉得是因为有了男朋友,会想着腻歪在一起(我是经常这么跟他说的,但是我刚刚在编辑文字的时候,觉得我好像也不是非有男朋友不可,可能我就是想要有自己的休息时间,有自己的思考时间吧)
觉得那句台词很有道理。“人生就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失去的过程”。本想果断打三星,但是看到最后还是改变了主意——结尾的处理不错。
20_229。挺温柔的,可惜我觉得主角莫非是因为一直对死者父母有愧疚所以才一直放不下吗???
很舒服的电影 很顺眼的女主
剧情简单也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但沿着框架细腻认真地叙事这点很讨喜。三浦贵太还真适合纯情男啊,朝仓亚纪的戏服都很好看,气质接近忽那汐里。导演还是朴实了些,有些镜头可以拍的更美。
一個受過傷害、走不出陰影的中年女性自我和解的故事,很日式,有點夢幻,也很流水賬,要是三年前的我看的話估計會淚流滿面,可是現在我想明白了,生命就是左手得到、右手失去的過程,所以觀影全程內心毫無波瀾。
活着就是失去的过程
日本女孩真让人感觉美好啊。想去日本度夏天。
故事真的很平淡,但是女主的颜,画面,配乐都太对胃口了。
“时间”。信、广播、手拭作坊,传统物件的代入也是很传统的抒情方式了。主要整片看着真的很舒服,樱花、蝉鸣、卡萨布兰卡里的褒曼和As Time Goes By、很难忍着不仔细听内容的广播,一切都很和谐宜人,尤其适合现在的天气。
套着日式清新+漫步+治愈框框拍出来的电影。看完发现女主演是91年的,已经有点大妈化了…… 要么就把女主年龄设为30+,要么换一个更有活力的主演比较好。女主(或者是导演要求)的表演从头到尾地拘束着,闷的透不过起来,最重要的夜路跳舞一场戏最终也还是束手束脚
好喜欢啊啊啊啊喜欢到不知道如何表达!女主的颜、女配的样子、故事、淡淡的情愫、穿着、配乐、配色等等都那么舒服,除了让我极度舒适的自由感之外,还有很多戳人的瞬间,让我觉得看人生的层次都丰富了一些,细腻了不少。这就是所谓的“遇见灵魂相似的电影”吧!
四月的情书,永别的时分。他的生命完结了,她的时间停滞了。一期一会,何谈遗忘。
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碎片的夏日物语。工作和感情都像太过短暂的风,明明知道什么都会失去,还是要止住眼泪,向下一个风景前进。最后来自前恋人的信和现任的广播投稿真是悲伤与温柔的交错T-T“我会永远记得你,在属于四月的,长久长久的梦里。”
虽然节奏有点一般 但是最后还是挺感动的 然后色调也很舒服。但说真的 可能还是文化日常差异吧 我感觉日本演员的表情变化在演技层面我越来越get不到了
总体比较清淡,需要静下心来看,像一个文静的女生写的散文日记。看到三浦贵大,就想到《小森林》,森系画面的电影还是比较倾向搭配凌厉一点的剧情。
清新恬静的治愈系电影大概谁也拍不过日本人,你从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中似乎总能观察出生活的原色。一觉睡到自然醒的《四月沉梦》是写给遗世者的一封情书。大意正如作者于结尾总结的那样:人都是在不断失去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次的蜕变,而我们能做的便是重新认识自己。
很平淡日常的一部电影 却让我很感动 似乎透过荧幕切实感受到了四月东京的绿意和樱花 七八月的炎热 电车外一闪而过的风景 听着歌脚步轻盈的夜晚 它们是那么熟悉 就是我在生活的东京 東京大好き
这么闷的电影竟然给我看完还感动了一下
你还年轻,可能还觉得人生是一个不断获得的过程,我在某一时期之前,也一直是这么想的,但慢慢地问觉得人生其实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在不断失去的过程中,每次能做的可能也只是去发现真正的自己了吧
男主女主都挺不错的。喜欢这种慢悠悠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