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我是一个几乎没有崇拜对象的人,每当有人期望我说出一个体现文艺青年趣味的答案时,他们都会失望而归。没错,我能说出的名字,大概只有动作巨星阿诺·施瓦辛格了。这种情结从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滋生了出来,它起源于周末晚九点三十分的明珠电影和大人租回来的类型碟片,逐渐发展为对施瓦辛格剪报的收集。笔记本的最后一页贴着,“加州州长施瓦辛格来访中国”,带红领巾的小女孩为他献上一束红花。
在许多观众的心目里,施瓦辛格代表了一种理想化的男性形象,一个永远从熊熊烈火和舞台追光中走出的刚毅身影,强壮、憨直、深情又粗线条,有十足的力量。
这个狮子座的肌肉硬汉已经迎来了他的七十岁生日。七十岁对于施瓦辛格来说意味着什么?伴随一身肌肉,他似乎始终有着旺盛的精力。从底层移民打拼成主流明星,从动作演员转型为加州州长,从20岁带着20块移民美国算起,施瓦辛格呼啸于影坛、政坛已经有半个世纪了。
他卸任州长之后的回归之作是2013年韩国类型片大导演金知云进军好莱坞的《背水一战》,其中,施瓦辛格饰演了一个不太新鲜的边境警长角色,简单地复健了自己的英武形象。四年后,七十岁的他还在拍电影。最新的作品《空难余波》改编自2002年的真实事件——于伯林根空难,即将于十月在内地上映。乌伯林根空难轰动一时,主要事件发生在灾难之后:一位俄裔受难者家属、一位丈夫、一位父亲,远赴异乡将涉及此事故的空管员刺杀。这位“复仇者”,就是阿诺·施瓦辛格最新饰演的角色。
根据外媒的报道与评价,这部影片文戏吃重,而且大部分是施瓦辛格的独角戏,对这位老将的考验颇大。不过《空难余波》即使缺少了他标签式的动作戏码,其角色的性格特质也与施瓦辛格十分匹配。
今天已经不是孤胆英雄的世代了,人们或许都要忘了,活跃于越战后、911前电影的施瓦辛格和史泰龙与现在的动作片常客,巨石强森、查宁塔图姆、自恋而酷爱社交的超级英雄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史泰龙形象的核心是《第一滴血》里PTSD到只剩“半边人”的越战老兵。威声响亮到能当上州长的施瓦辛格则拥有更为复杂多面的男性形象——这显然不是《终结者1》中冷酷强硬的反派机器人,至少要接近于《终结者2》里“弃暗从明”作为未来人类领袖精神上的父亲。
施瓦辛格作为一代美国人的男性ICON,是电影研究、文化研究中一个常见的话题。一方面他以结实的肌肉和僵硬的表情来代表冷酷,另一方面他的角色又总是混合了失败、无奈、自嘲、对幼儿的喜爱、对女人的依顺、逼到极致时对权力和阴谋的反抗。他的表演里包含了对美国传统硬汉如约翰韦恩的模仿,但他把硬汉演绎成了一种天赋,就像不炫耀肌肉一样不故作姿态。
人们常说,某种美是美而不自知。健美冠军施瓦辛格的表演方式,或许是遗忘、否认、掩饰自己的肌肉和力量。在罗杰·斯波蒂伍德的《第六日》里,他是一名普通的飞行员;在保罗·范霍文的《全面回忆》里,他因遗失了记忆误信自己的工人身份,在詹姆斯·卡梅隆的《真实谎言》里,他始终在隐瞒自己的特工职业,追求日常而平静的生活。施瓦辛格后来拍摄了不少喜剧,也在更多的动作电影里加入了幽默的成分。1990年并不热门的《幼儿园警探》被广泛地认为对其演艺形象有代表性作用,在这部电影里,死板的警探不得不接受了一个打入幼儿园取得信任的任务。
一个成熟的施瓦辛格式人物,通常包含了木讷呆板的原生形象学习情感这样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是和其家庭角色、家庭故事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前文中说《空难余波》中的罗曼看起来很适合施瓦辛格的原因——这又是一个思路简单死板、对家庭深情不表、不受金钱诱惑、最终选择了以暴力复仇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特质虽然是施氏人物得以丰满的重要原因,却并不仅仅作用于情感线索和女性观众,同时,也指示着某种强硬的、封闭的理想化逻辑。是这种逻辑(或许还有施瓦辛格杀戮时紧绷的脸部线条)使得他们尽管大开杀戒,不仅伤害敌人也误伤群众,却仍然是受到电影院中所有观众认可的英雄。
大块头施瓦辛格显然不是一个充分的演技派,能够成为一个政客可见也不是一位本色演员(本人要比他的银幕角色所看起来的那样聪明得多)。他的形象与方式匹配着观众的期盼,而且,这样的结果是经过精密设计实现的。正如美国影评教父罗杰·伊伯特对他的评价:施瓦辛格从不选择他所不能扮演的角色,他对于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有非常敏锐的感知。“他不会跳出自己的区域,贸然争取一个大卫·林奇或者马丁·斯科塞斯电影里的角色。”这是他“为什么是美国电影顶级巨星”的答案之一。
在反类型、反英雄也“反施瓦辛格”的自反电影《幻影英雄》里,主角小男孩对他说,“你教我勇敢,我教你软弱”。那时他的肌肉仍然坚硬,他不吝让我们看到硬汉显得软弱、变得软弱、对自己的力量无法控制。而到了七十岁软弱变成现实时,他又敢于彰显自己的强硬,张扬自己的杀气,抛下日常生机只为复仇而活。前后的反差具有相近的功能:施氏人物的杀戮不是被欲望驱使的,而是由逻辑引导的。
为了完成作为警探的职责、为了探索自己身份的秘密、为了保护孩子和爱人,为了保护背叛自己的爱人,或者是为了复仇,他不得不完成杀戮。杀戮可能是错的,但施瓦辛格的逻辑总是比以武犯禁的侠客还要更对。
将电影世界与现实世界打通的《幻影英雄》是理解施瓦辛格的最佳通道之一,他用这部片子解构了动作片,也解构了自己。影片开头,男孩回到学校,老师正在课堂上讲哈姆雷特的故事,“他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实际上却是最早的动作英雄之一”。反过来看,施瓦辛格是在对我们说,他心目中的动作英雄其实如同哈姆雷特,肌肉并不重要,武功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决心和责任。杰克·斯莱特失去电影世界虚幻庇佑之后仍然敢于“对冲”冒险,哈姆雷特在人们都以为他孱弱无力时奋起反击,而《空难余波》里的俄国“老炮儿”,在人人都以为他选择接受时,刺出了自己的一刀。
伊伯特错了,施瓦辛格不仅主动“出演”了莎士比亚的悲剧,他对于哈姆雷特,还有着自己的理解。我想,他在古稀之年,选择出演重在心灵刻画的《空难余波》,或许也是在这个日日徘徊于墓园与妻女灵魂阴阳共处的男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希冀一生的角色,一个“作为动作英雄的哈姆雷特”。
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写一篇,毕竟熟悉空管事情的影友并不多。再说阿诺加持主演,至少要给一次面子。《空难余波》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真实就是这部影片的力量。
2002年7月1日深夜,瑞士和德国边境上空发生了乌伯林根空难,两架飞机空中相撞,71人殒命。这是史上最惨痛的空中相撞事故之一。
《空难余波》基于这个真实事件改编。或许是为了避免刺痛当事人,影片将故事从瑞士搬到美国,但情节和真实事件基本一致。
阿诺扮演的罗曼是建筑工地的工头。而现实版的人物叫维塔利·卡罗耶夫,是俄罗斯北奥塞梯的建筑师。电影中罗曼亲自到空难现场寻人。现实中卡罗耶夫也是第一个抵达现场的家属,参与了空难搜救活动。他发现了一串损坏的项链,是他的女儿戴安娜的;并亲自发现了由于坠落在一片树林被树枝缓冲而几乎完整的女儿的遗体。妻子斯维特兰娜的遗体在一片麦田中找到;儿子康斯坦丁遗体在乌伯林根一处公交车候车厅旁边的沥青路上找到。这和影片的情节非常相似。
有影评说电影太假,不太可能有完整的遗体,但这就是真实的情况。影片中空难发生的过程和现实也高度一致。
我们知道一个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个环节没有做好,单一环节通常不会导致像空难这样严重的后果。这一系列问题环节形成事故链。
影片中塔台的设备正进行技术维护,导致设备进入备用模式、主电话系统故障。真实事件发生在瑞士空管公司(SkyGuide),也是技术维护。该空管部门安装有中期防撞预警系统,可以提前约2.5分钟发现飞行冲突。由于例行检修,该系统关闭,值班管制员彼得·尼尔森并不知情,这是1号事故链。
相撞空域在德国和瑞士边境,德国的雷达已经发现大事不妙,但瑞士空管中心的专线电话也因检修工作而暂时切断。德国人只能眼睁睁看着飞机相撞。这是2号事故链。
电影里塔台只有一位管制员,他的同事交代两句就休息去了。真实事件中瑞士管制中心也是一位管制员,同事在隔壁休息。这并不符合规定,但却被长期默许。这是3号事故链。
更糟糕的是这一位管制员要同时负责指挥两个空域,使用两个无线电频率,还要用有故障的电话协调特殊航班。打电话的时候又听不到飞机呼叫,顾此失彼。直到最后一分钟才发现飞机要相撞了!这是4号事故链。影片和现实的情节一致。
这里补充一个影片中没有展示的致命细节。现在客机都装备有空中防撞告警系统,在即将发生空中相撞时会通知飞行员。这是地狱门口最后一道防御。
管制员终于发现飞行冲突后,立即指挥俄罗斯客机下降。这时飞机上的防撞告警系统提示飞行员应该上升避让。
上升还是下降?生死一念间。
或许是因为战斗民族的天性,又或许规定如此,俄罗斯飞行员最后选择听管制员下降,毕竟出事的话责任在管制员。于此同时,另一架德国的飞机也在下降高度,他执行的是防撞系统的指令。两架飞机下降到一块去了!这是5号事故链。
两机在相撞前3.8秒终于可以互相目视对方,俄罗斯机组立即爬升飞行高度,但为时已晚。最终两架班机在10600米左右高空相撞,德国DHL波音757货机的垂直尾翼从俄罗斯图154机身划过,图154客机随即爆炸并解体为两段。德国飞机则失去控制并继续飞行了7公里,其右翼引擎在坠机前爆炸并脱离机翼,两分钟后坠毁在一座山腰上,两架航班上共计71名乘客及机组人员全数遇难。
令人不胜唏嘘,大多数乘客是来自俄罗斯乌法市最优秀的孩子们,他们在不同领域具备惊人的天赋,这次被选拔出来去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举办的活动。
国际民航组织在空难后向各成员国发出指导意见,避免悲剧重演。现今中国民航局要求设备维护必须先取得管制员同意;空管单位双岗制,一人指挥飞机,一人负责监督,打电话协调事务还另有专人;交接班要重叠10分钟,不能说两句就走;当管制员的指令和机载防撞系统的要求矛盾时,要听从防撞系统。
所以今天坐飞机还是安全滴。不安全因素固然也有。这几年国内航班量呈两位数增长,航空公司大量聘用台湾和外籍飞行员,可管制员数量并没增加多少。因为空管是事业单位,没法从境外招人。培训周期长补充慢,还有不堪重负离开的,情况雪上加霜。本来空管工作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工作时间应少于普通工作,但据说在南部和中部的一些地方,超《劳动法》规定时间强度也不是没有……
当然,总体还是很安全滴,毕竟有很多先进设备和严格的安全措施。管制员薪酬较高,欢迎报考空管专业巴拉巴拉……
回到影片,阿诺把管制员捅了。观众愤愤剧本不可理喻:无论是谁在当时都难保不出事好吗?工作量超出个人能力,该负责的是整个部门。
然并luan。
乌伯林根空难两年后,悲愤的卡罗耶夫将瑞士管制员刺死,他在死者妻儿的注视下,无助地挥舞着自己家人的照片。
现实就是不可理喻。
后话:
出狱后的卡罗耶夫回到俄罗斯,受夹道欢迎,当地人称之为“真正的男人”。瑞士对此持负面评价。他后来还出任北奥塞梯共和国建设部副部长。
在德国出席空难十周年纪念活动时,卡罗耶夫遭德国警方逮捕,因其在瑞士入境监视名单上。经俄罗斯领事交涉之后以俄罗斯外交官护送他为条件释放。
劫数,尚可。
一个制度或机构的问题往往要一个人来承担责任,这个人一般是一只羊,因为如果不是羊就成不了替罪羊。片子里的空管和超售事件中的空警也许某种程度上都是这样的羊。羊有时是很难保护自己的,想保护也没有好办法,只能听天由命。这是这个世界的一个悲哀。法律从某种程度上是为大公司和大人物制定的,因为弱者无法平等地保护自己。
逝者安息、生者节哀顺变,但是确是人祸,过错方:罹难的飞行员开不了口,同为自然人的空官员承受不起271条人命的罪责,航空公司反正是要赔钱的,不幸发生了就应该站出来公开致歉担责:法人没了能够重来!人命就一次![难过] 阿洛老矣!尚能饭否?显然打不动了!但是看看那凌厉的小眼神[坏笑]虎老余威在,对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尚能一刀封喉[惊恐]文戏胜过武斗!片子不太适合情绪低落、心情抑郁的人看,不过凡空难死难者家属看了应该可以帮助他们放下点[愉快]看看阿洛改了戏路,其实蛮期待段奕宏别老演旧社会市井小人物,应该去演演时装剧里的社会精英,再次蜕变涅槃,看好段奕宏!再拿影帝 最后失独又丧偶的老翁悲愤下手刃了过错空官员,冤冤相报何时了,空管员儿子眼瞅父亲倒在血泊之中,目送杀父仇人坐牢十年,待其提前出狱预谋杀害未行!空官员儿子选择了善良和放下(家教很重要,空官员确实是个善良的普通人)最后,影厅灯亮,我码字[憨笑]终结者和其他演员演技[强][强][强][/cp]
一路叹气叹到结尾。。。
这结构要么削减至一集剧长度突出反转要么加长至一季通过POV重点描述各视角的PTSD,且更日常的剧情,才有看点…不然除了州长还有LOST小妞?还能让我记住什么?
在自我救赎和自我谴责的双重主题下道来,角度切入点不错,但人物在润色和饱满度方面是败笔,演员的表演也不足以承载事件内外的沉重,在缺乏充分动机成因下以流水账叙事,让原本充满悲情力量的电影堕入庸俗,这类电影需要推敲的剧本和人物,以及过硬的表演力度,才会肩负起除娱乐大众以外的社会使命感
故事本身很好,可惜没拍好。空管调度员是有错,但最大的恶却是航空公司、律师团、乃至整合体制对于他人的漠视。没人在乎你。
去了解了一下真实事件,小概率人祸导致大悲剧。我就是好奇普遍情况下航空公司对于空难的处理态度是怎样的,是否有一种专门提供空难赔偿谈判业务的公司。航空公司给出赔偿金额底线,该公司在调查乘客背景之后制定计划。最后金额数字越小,谈判公司获利就越高。才导致长期以来的空难善后问题充满了残酷感
确实是把好题材拍折了,被《Sully》甩几条街,结局完全是留白不成变丢盔弃甲。
原来全世界的草民都一样,都活在一个没有歉意的社会阶层里。
我觉得还是不能和萨利机长作比较,毕竟切入点不同。本片明显框架太小,只局限于个人的情感,而没有上升到社会层面。过分渲染悲伤的情绪也是本片不足之处,本可以拍成一部催泪片,却有一点惊悚的味道。
基于真实故事的传达却被拍成了一个冤冤相报何时了,强调煽情救赎的大型八点档。好在体量得当,一个沉浸于丧至亲之痛的中年男人,一个意外造成错误同样被错误缠绕的工作人员,在最后相遇,完成了高潮部分。只是戏外的故事或许更精彩:原型人物回到俄罗斯后被认为是英雄,瑞典却引起了不满(摘wiki)。
可遇不可求的原型案例 导演编剧却像是绕着故事中心走了一圈丝毫没有重点 除了每个人都像疯子也没有真正的复仇 背景设定在美国也体现不出原型Vitaly Kaloyev出狱回到俄罗斯受到英雄礼遇甚至当上建筑部长的背后意义 一星给表演
每一个意图切入的角度都缺乏真正的力量
很平淡。唯一留下印象的空管员哭的时候鼻涕出来了🤣🤣
州长演的男主遭遇悲惨T T,难免会让人想起之前成龙(同是动作巨星)的《英伦对决》。冤冤相报何时了?Scoot McNairy再度出演飞机题材,“丧男”模样演得炉火纯青,一开始我是求他这位空管人员自杀去死的TAT,简直严重失职!后来又发现航空公司和值班人员也难辞其咎……片末某些镜头乍然变成恐怖片,继而又变成伦理片。
2星半。根据2002年德国空难事件改编,原型人物是一位名叫卡罗耶夫的俄国人,影片中施瓦辛格正是饰演这位“复仇者”。近年的空难电影不少,去年《萨利机长》就是一个极佳的例子,不过与萨利的救人相比,本片明显更具有悲情色彩,可惜后半部分处理的不好,两次复仇都草草带过,说服力不足,结尾也干瘪。
极佳的故事,但是导演调度的叙事方式毁掉了。
被低估的电影,首先因为它被宣传成一部复仇电影,其次它实在是太悲伤了,基调类似中国的苦情剧,从开始就进入了一个注定无法疏解的悲痛之中,悲怆本身就是主题。在我看来它很具有现实意义,尤其结尾不动声色的宽恕,出演这部电影史需要勇气的,凯文席格斯的表现毫不逊色于《海边的曼切斯特》里的卡西。
没有动作戏,些许失望。看到那下垂的胸肌和肚腩,倒也有些伤感,剧情上,老诺杀了那个航空调度员,是不是草率了点,难道是最后为了让他儿子原谅他?单论电影本身,6分,不能再多
同样类型 却被几年前的萨利机长秒得渣都没了。
文戏阿诺还不错,却还是杀错了人,本质是飞行公司管理和安全系统问题,但导航员承担了最大责任,最后以精神失常提前出狱面对导航员的儿子时,如何结局没有对错。当个人面对大群体导致的人祸时,毫无反抗能力,毫无公平可言,也是为什么实际复仇者在受够了扯皮推诿杀人出狱后在俄国当地获得英雄的待遇。
喜欢阿诺这类转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