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

正片

主演:Conrad,Anker,Hugh,Dancy,Ralph,Fiennes,Leo,Houlding,Liam,Neeson,Natasha,Richardson,Alan,Rickman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 剧照 NO.1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 剧照 NO.2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 剧照 NO.3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 剧照 NO.4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 剧照 NO.5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 剧照 NO.6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 剧照 NO.13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 剧照 NO.14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 剧照 NO.15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 剧照 NO.16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 剧照 NO.17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 剧照 NO.18

 剧情介绍

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24年,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成功的登山者之一”的乔治·马洛里与登山新手安德鲁·欧文组队,尝试从珠穆朗玛峰的北坡登顶,最终一去不复返,而有关两人死前是否成功登顶的争议也成为人类登山史上著名的“马欧之谜”。1999年,美国著名登山家康拉德·安柯(Conrad Anker)在珠峰的“死亡地带”发现了马洛里的遗体。从此以后,康拉德·安柯的生活便与马洛里的故事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少年特别企划非常夏日2000扣扣事件之古宅魅影轰天龙爱慕虚荣恰礼乐少年稻草狗华泽尔·古米治星球大战:异等小队第三季聚焦人生

 长篇影评

 1 ) 看得我好想去登山

     缘起于微博上分享的一个电影,叫 绝命海拔,一直以来都挺喜欢看这类型的片子的,什么 南极大冒险啦,后天啦~~可能因为我是北方人,对于雪有种天然的热爱,然后我本人又是喜欢冒险、追求刺激的类型,对于西藏、尼泊尔、珠峰就有这本真的向往,所以一看到那部片子的资源就立马点开看了~~看完那部觉得不甚过瘾,于是又追到这部接着看,一个下午的时间匆匆而过,中间健身着也没停,震撼之大我阻抗都不觉得那么累了,这就算是本片的缘起吧~
     之前我写过一个dream list,idea也是抄袭至另外一部叫 遗愿清单 的电影,我记得去珠峰大本营就是这个list中最初的几个愿望之一,后来这个list上的东西一直删删改改,但这个愿望的位置一直无法撼动,因为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许就是那几个字吧,because it's there。
     ok,回归正题,这部纪录片给我的震撼在于: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梦想,究竟可以执着到什么程度?而马洛里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们。。。包括后来的那些登山者,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登上这座山的。影片中,虽然并没有刻意渲染登山环境的恶劣,也没有过多的涉及高海拔缺氧、疾病、冻伤等等这样那样看似普通其实有可能致命的细节,更多的则是沿着Dancy发现马洛里遗骸的契机,试图还原当时马洛里等人登珠峰的情景,包括当时简陋的防寒衣物和供氧系统,由马洛里首创的登珠峰远征模式,模拟徒手攀登第二阶梯balcony的岩壁等(最难的部分),最后,也是最大的谜团,他们究竟登顶成功了吗?本片以近乎直白的方式,还原着珠峰壮美的风景,中间穿插模拟马洛里登顶的准备和过程、马洛里随队拍摄的真实影片等,没有煽情,没有刻意的神话登顶,也没有实锤马洛里是否最后成功了~~但我认为,这就是一部诚意十足的纪录片应该做的 ----- 记录,没有揣测,没有煽情,我们只记录我们看到的,抛出猜测,这样也就足够了~~
       影片中有一个弹幕是说看过 马洛里的传记,他本人的经历传奇,而且还是一位很有人格魅力的人。经过搜索,传记有,但没有翻译过来的版本。想解馋的话看1996年大山难幸存者写的回忆录也是不错的,名字是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豆瓣评分 8.9,当当上的推荐也不错,我觉得还是一本很值得买纸书的book的~~
       最后,百度了珠峰大本营,又百度了尼泊尔,发现尼泊尔真的是个好地方,可以爬山、可以徒步(有2条非常好的徒步线路)、还可以滑翔什么的,看得我都小鹿乱撞了呢~~对于我这么个喜欢极限运动的girl,不知道啥时候有钱还有闲能去体验一下呢~~~dream list 都好长了呢,而且有越来越长的趋势哈~
      好啦,终于完成今天的文字了~~ oh yeah

 2 ) 虽千万人,吾往矣

究竟是什么理由,支持着那些探险家一次次玩命似地挑战着地球上诸多的极限之地? 或许有一句话,是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解答。 “因为它就在那儿。” 而说出这句话的人,就是英国伟大的探险家,乔治·马格里。 在说完这句话后,他就义无反顾地去挑战这个世界的屋脊——珠穆朗玛峰。 遗憾的是,他在途中遇难了。 他的遗体被埋在了漫天的风雪下,至今无人发现。 更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否完成了自己的壮志豪言。 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他已经让我们见证过什么叫做: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不是什么可笑的不自量力,这是让全人类都肃然起敬的高贵勇气。

 3 ) “Why climb mount Everest?”“Because it is there”

登山家Conrad Anker在1999年在珠峰发现了75年前遇难的英国登山家Mallory(“Why climb mount Everest?”“Because it is there”)的尸体,后者被人推测为可能是世界上首个徒手登顶珠峰的人,而前者采用纪录片的形式,模仿马洛里75年前的装备和路线,重走长征路。情节稍显拖沓,不如《Meru》好看。

 4 ) 你最狂野的梦,是我命运最残酷的诅咒

        每个人都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尤其在一些生而不凡的人心中,梦想是对逐渐陷入平淡乏味的人生的一种有力的心灵救赎,越是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普通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的梦想,越是对他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不要说温柔美丽的情人,甚至死亡也无法阻挡他们追寻梦想的脚步,他们需要通过这种狂野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伟大,“看,她就在那儿,我的光荣与梦想!”这才是马洛里真正想说的吧。
      诚然,他是爱自己的妻子的,然而梦想的诱惑就像毒瘾一样,已深深扎根在他的血脉里,仿佛的他的生命就是为此而生,那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神秘而古老的山峰从遥远的东方向他发出深情的呼唤——即使是条不归路,他也义无反顾!
       
       不管有没有回来,他完成了他的壮举,即使不是登峰第一人,也足以名垂青史,反而因其悲壮更为后人所传颂。而他的妻,有人想过他的妻子吗,有人替他的妻子想过吗?一位有着三个幼子的母亲,她需要的不是一个死不见尸的英雄,而是一个鲜活的能替她遮风挡雨的丈夫和父亲,片中当然不会表露这样的场面,即使有也会很含蓄,毕竟这不是一部爱情片,而是一首英雄的颂歌。但应该不难推测,那些眼泪,除了对他深深的爱,恐怕也带着无法释怀的恨吧。 当英雄背后的女人 ,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你都要做好永远为他付出而没有回报的准备。从此她要一个人撑起这个家,一个人独挡往后的岁月中无数的艰辛,即使是改嫁,心中也会永远留着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他死了,社会、国家给了他荣耀,他可以永远带着光环高挂在天上,然而这光环对于她来说,是一道永远无法解除的对于幸福的封印。她无私的奉献了她所有的爱,他却把他的爱更多的给了自己的梦想,片中搞笑的称珠峰为小三,这样看来,也不能怪他,太容易得到的幸福往往不会好好珍惜,不容易得到的,永远是眼中最珍贵的。我在想,当他已接近目标,并在雪中埋下妻子的照片时,心中作何感想?其实在登峰之前他已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指望拼命一搏,虽死无憾了,埋照片的时候,他即是完成对于妻子的承诺,也是对妻子做最后的告别,不知最后弥留之际,他脑中出现的是妻子和孩子的影像,还是世人对于他的事迹无限敬仰的画面。
       
       还有那些在三次探险中死去的夏尔巴人,他们的命就不是命吗,他们就没有妻子和孩子吗?为了一个在当时的条件下人类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梦想,悄无声息的断送了年轻的生命,生命之轻,近乎蝼蚁。然而,没有这些人,马洛里根本就不可能完成那么接近峰顶,可以说,他是踩着那么多夏尔巴人的尸骨上去的,他的身后,不光是他悲伤的妻子和孩子,还有这些夏尔巴人的妻子和孩子,这些夏尔巴人无疑是为了挣钱,才会甘愿冒着生命危险陪他去冒险(尤其还是在那么不祥的预言之下,也算是为了家人拼死一搏了),没有等到亲人回来的妻儿们,要面对的恐怕不只是今后没有生计来源的惨状,恐怕还要面对族人异样的眼光(为了金钱而违背预言),其未来的艰辛可想而知。
       
       所以,说了这么多,是想告诉那些心怀伟大梦想的人,梦想是美好的,但也要量力而行,像马洛里这样,明明在当时的环境下,人类还不具备登峰的条件,却为了一己的荣耀,在时机还为成熟的时候强行枉为,而辜负了太多的生命,并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行为!
       站在感性的立场,在这里唱唱反调,并不是对这一场基于感性的理性的伟大梦想的亵渎,而是对于生命的最基本的尊重。

 5 ) 虽千万人,吾往矣

究竟是什么理由,支持着那些探险家一次次玩命似地挑战着地球上诸多的极限之地? 或许有一句话,是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解答。 “因为它就在那儿。” 而说出这句话的人,就是英国伟大的探险家,乔治·马格里。 在说完这句话后,他就义无反顾地去挑战这个世界的屋脊——珠穆朗玛峰。 遗憾的是,他在途中遇难了。 他的遗体被埋在了漫天的风雪下,至今无人发现。 更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否完成了自己的壮志豪言。 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他已经让我们见证过什么叫做: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不是什么可笑的不自量力,这是让全人类都肃然起敬的高贵勇气。

 6 ) 《最狂野的梦想》,我愿意相信他已将照片埋藏在山巅积雪之下。

<图片1>
“因为山在那里。”

许多人听说过这句话,却很少有人知道说出这句话的人,乔治·马洛里。官方认可的第一次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是在1953年,但有线索表明早在官方认可的30年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就有很大可能凭借简陋的登山装备登顶珠峰。马洛里疯狂地爱着珠穆朗玛峰,就像爱着他的妻子,以至于他决定将妻子的照片放置在世界之巅之上,而后以自己的余生全力拥抱爱人。他依靠信念和现在看来非常简陋的装备挑战珠峰,携带着妻子的照片将自己最后的身影留在了距离山顶200多米处,随后他消失在了云雾中,没人看到他登顶,他也从此失去了消息。数年后,人们在山的另一面发现了马洛里已被风干的尸体,他随身携带的各种文件保存完好,却找不到妻子的照片。

本片由BBC制作,是关于乔治·马洛里攀登珠峰的纪录片。珠峰的雄壮巍峨,马洛里对妻子的爱,和他的坚定信念借助光与影得以传递。现代登山者重走马洛里之路,也表达了对这位先驱者的致敬之情。

乔治·马洛里的遗体现在依旧躺在当初被发现的地方,人们也愿意相信,妻子的照片已被他放置在世界之巅的积雪之下。

题外话,不知北面和贝豪斯是不是本片的赞助商,因为满眼都是这两个品牌的logo,如果是,还真要感谢它们资助了这样一部颇具意义的纪录片。

 短评

国家地理制作的关于攀登珠峰的伟大先驱George Mallory的传记片。为什么要攀登?因为山在那里。

5分钟前
  • m89
  • 推荐

因为山在那里

9分钟前
  • mark
  • 还行

多一星为梦想

12分钟前
  • 小九儿
  • 推荐

美国纪录片,被珠穆朗玛的美和冒险家的勇气所震撼!

17分钟前
  • 乌咪
  • 力荐

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就是对自然的征服欲,往危险的地方去

19分钟前
  • 秦繼
  • 推荐

看完想去攀珠峰。。2013.11.17

2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珠峰不是那么好爬的。不过话说看完有种想去征服的感觉。想想而已

25分钟前
  • ReMinD
  • 还行

2012-16

27分钟前
  • 记忆错觉
  • 力荐

因为山在哪里,一句话没有华美依然壮丽。

30分钟前
  • shanglin117
  • 推荐

because it's there

32分钟前
  • benlovingmusic
  • 力荐

值得静下心来看。梦想的力量之大,即使牺牲生命也要去尝试。“就算有去无回,又何妨?”除了Mallory的登山纪录,还有其与妻子的通信和后辈的回忆。不是一部冷冰冰的纪录片(传记片),最后很感人。

33分钟前
  • sherwoodsylvia
  • 推荐

Ruth的照片,注定是封存在世界之巅的“海洋之心”,如果在风和日丽的某一天它被找到了,我希望在它的背面写着这么一行字——“今天,我不是想征服袮,我只想从此以后,能与她长相厮守。”

34分钟前
  • 推荐

Mallory永远会和珠峰在一起

38分钟前
  • 且歌且走
  • 推荐

向马洛里致敬 开启攀登世界之巅道路的人

41分钟前
  • 音量
  • 推荐

对于一个外行来说我不能完全理解那种想要征服的心情,不过他们的执着跟犹豫与大多数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徘徊的人一样

43分钟前
  • smiling_fish
  • 推荐

不是征服,是臣服

44分钟前
  • Lichtblau
  • 力荐

世界上比登珠峰还牛b的事儿就是绑架马洛里名人名言,仿佛自己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和巨人出现在同一个海拔了。同样,这部片儿也是这么回事儿。挂着传记的头衔,却化身为一部绑架名人遗骸伪记录片,怎么着也不能无耻的往传记片儿上靠拢吧?国家地理最善于搞这种东西了

49分钟前
  • Mars panda
  • 较差

马洛里有没有登顶的确是个迷,除非还能在珠峰顶找到她老婆的照片。这条珠峰北坡的线路我已经挺熟悉,但是在那样的高空用DV拍摄出来的画面还是挺宝贵的,登顶的“第二台阶”如果放在低海拔的地方,或者下面不是万丈深渊,不算难事,但在那样的情况下的确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挺好的纪录片。

50分钟前
  • Marler
  • 力荐

因为山在那里

54分钟前
  • 楊大叔
  • 力荐

在那样的高空冒着生命危险拍摄出来的画面太宝贵了,第一次真正目睹传说中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确实惊险,几乎不可能徒手攀登,而且在那样的情况下的确是对人体机能也是极大的挑战,从珠峰顶鸟瞰的风景美得难以言喻。总之是部很棒的纪录片。

57分钟前
  • 沉默的若亚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