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十几年前,我和涂志杰有天晚上喝酒,喝完了就坐在马路牙子上歇息。当时天色已晚,路灯相映,我们在夏日树叶的影子下发呆,偶尔聊聊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还有高中以来就喜欢的姑娘,感到彼此被一种奇异的氛围所笼罩。久久的,谁也不愿提再见这回事。直到酒意渐消,再不告别就要糟蹋了这份光景,我们才果断就此打住。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候很多词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互联网也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几年以后,我才找到准确形容那种氛围那份情愫的词。
那就是Bromance。从此以后,Bromance成了我心中浪漫情怀的代名词。相反,和姑娘们你侬我侬的缠绵记忆则被抛到脑后。那个浓郁而非暧昧,心跳平稳如常,汗水滑落皮肤,轻风拂来退却一丝暑意的夏夜,成了忠厚情谊在我平生中最好的注脚。
《赤狐书生》,就是一部Bromance的电影。它的故事真实的打动了我,我也要真诚的推荐它。我愿像记录那场夏夜一样来忠实记录我对这部电影的喜欢。
一、
《赤狐书生》的故事并不复杂。五百年前,一只在外玩耍的小狐狸险些掉下山崖,被路过此地的小书生所救。然而小书生却在之后失足坠亡,小狐狸搭救不得,伤心哭泣,眼泪在小书生的手上凝成一滴泪珠。
五百年后,小狐狸成为狐妖,化名白十三(李现 饰),而小书生也转世轮回成为王子进(陈立农饰)。小狐狸虽已成为狐妖,但却是被捡来的,能修行但没有资格参加修仙考试。白十三虽然被排除在考场外,但没有他签炉却忽明忽灭,最后让他中了一支残签。在狐界,从凡间「蚌人」身上取丹是最重要的一场试炼,而取得最珍稀白丹的将会成为九尾狐仙,狐界至尊。
根据主角定律我们知道,白十三要去取的,必然是白丹。而他在凡间的「蚌人」,自然就是小书生的轮回转世王子进。
作为一个从小酷爱阅读的人,神鬼奇幻类的作品我在高中后便鲜有接触,其原因不外乎是众所周知的几种,这也是我起初对《赤狐书生》期待不高的原因。然而当观影尚未结束,我就衷心的感到了它的不同之处。同是奇幻,它却很庄重;同讲修仙,它却不烂俗。仙妖神鬼的世界观毫不轻佻,而它的国风也绝非附庸风雅,而是源于真正懂中国传统,能把传统故事讲得极为浪漫的作者。在观影的大多数时间里,我感觉到的不是架空的故事,而是一段真实的、复古的、动人的、勾起国人某种熟悉情愫的传奇。所有这些语境,都让白十三和王子进从相遇熟识,以及相知相护,最后到成为生死之交,酝酿出Bromance的历程,更显几分真诚与隆重,而不是单纯的诙谐与轻快。
二、
在这个流量当道,乱花迷眼的时代,挑选一部值得看的电影似乎变得比从前更加困难。但我想,你至少可以相信李现,因为李现是一名挑剔剧本的演员。
我喜欢那些扎实的剧本,经得起推敲的故事,而《赤狐书生》就是这样。能够自圆其说,简约而不简单,高喊台词而令人诚服,高呼大义而信者云集。
王子进是个清贫守道的书生,多少有些愚钝。白十三天性自然狡黠,但本性却是纯良的。在知道王子进就是他的「蚌人」以后,白十三可以按何先生的旨意一步步骗取王子进的信任,但在其后的诸多选择中就开始一一犯难,毕竟取出元魂丹意味着杀人,这对于白十三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即使获取白丹意味着得道升仙,洗刷狐界长久以来的轻视与嘲笑,也不辜负自己五百年来的修行。
虽然本质讲了一个赤狐与书生的故事,但《赤狐书生》并不在二人的对手戏上过度浓墨重彩,而是把感情的推进蕴含在旁逸斜出的精彩剧情之上。这一方面让电影的可看性大大提升,一方面也让双方的感情升华润物无声,发之而令人不觉。
赤狐骗取书生信任的「苦海书院」戏码,是全片最情绪多元,最能调动观众观感的片段,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非常喜欢。在这段戏里,白十三将王子进骗进蛤蟆精(姜超 饰)布置的苦海书院中,试图将书生置于假造的危险,再稍加利用,便能获得被害者最衷心的信任。
这段戏,既幽默诙谐,又带几分悬疑和惊悚的刺激感。既在场景布置上令人印象深刻,又在镜头转换上让人身临其境。循循善诱,引人入胜,令人发笑又尖叫,实在是全片让人惊喜的一部分。而最后,被傀儡书生吓得魂不附体的王子进,却敢于拿着火炬和炸药回来“救”白十三,也同样既点燃了喜剧效果,又引出了故事的主旨:在最危难的时候,敢于直面恐惧回来救你的朋友,你还能置他的生死于不顾吗?
《赤狐书生》没有用机械的演绎或无力的画外音来尝试引导观众思考什么。你感觉不到它在灌输,但当电影走向高潮的时候,你会发现它要烘托的却早已深入人心。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打动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剧本。那些把剧本看得很重的演员,自然会给你带来一部值得看的电影。
三、
当我提前告诉你《蝙蝠侠》里贝恩死了,你会不会感到自己被剧透了?我想不会,或至少没那么绝对。因为其一,《蝙蝠侠》是改编电影;其二,这个剧情所有人都猜得到。
我想《赤狐书生》大概同理。它的故事走向不外乎两种:1、赤狐为了书生,放弃成仙;2、书生死了,赤狐成了仙。这是所有人都能猜到的,对吧?但《赤狐书生》如果仅限于此,就不值得我一番夸耀了。因为无论电影里发生了哪种情况:1、发生了一种;2、两种都发生了;3、两种都没发生。那都不是故事的结局。在你以为的高潮之后,还有高潮,还有余味。
就像除了赤狐和书生的感情,这部戏还装下了几个别的故事,渲染出了几个活生生的人物。譬如哈妮克孜饰演的莲花精,王耀庆饰演的刘道然,杨紫饰演的映无邪……关于哈妮克孜香闺色诱王子进的那一段,我想是全片乃至近几年奇幻电影中最梦幻、最香艳、最秀色可餐的一场戏了。她好看到什么程度呢?她好看到我的基佬朋友都直点赞。
认真点说,如此多的生动角色和他们各自与彼此的故事让这125分钟显得很充实,装下了许多的东西。而其中绝大多数情节,为服务于两位主角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为何会产生感情,以及感情如何升华到最高点做了重要的铺设。莲花精、奶奶和刘道然撑起了王子进忠孝君子的形象,而裴魁山饰演的何先生,张晨光饰演的爷爷和杨紫饰演的口袋妖则让白十三烂漫天真,善良又不恭的样子深入人心。只有这样两个角色,才会走近,才会吸引,才会生死相依,才会置天地经义于不顾。
《赤狐书生》成就了Bromance,Bromance也成就了《赤狐书生》。
四、
最后,我想在技术层面再谈谈这部电影。
好的剧本是好电影的开始,但还要出色的演员来演绎。令人惊喜的是,三大年轻主演全部扛起戏份,「自然」是对他们表演最好的概括,几乎找不到令人出戏的桥段。
剪辑。流畅而令人愉悦,克制而不故弄玄虚,把整个故事简约而不简单的特质发挥出来,让全片满当当的内容既不显得干瘪也不显得赘余。简而言之,无尿点。
配乐。一开始完全不知是久石让的作品,但开场就惊艳到,整部戏所有重要片段,配乐全部拉起。这对于一直在配乐层面显得捉襟见肘,吃亏不少的国产奇幻电影有多重要和罕见,我想不必多言。
特效。部分场景非常惊艳。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刘道然在贡院困住二人的那一段。书法墙,墨汁化作的锁链,恶灵堆起的黑山,无一不显得既中国又国际化,完全是奇幻大片的观感。
受制于篇幅,更顾及到很多尚未观影观众的感受,电影更多值得夸耀的地方,请恕我按下不表。还有一些人和事我尚未提及,还有一些情真意切我无处插针,还有一些惊艳的场景我要吊个胃口。至于高潮之后的高潮是什么,余味又是什么,这部戏的战斗场景如何力道十足,特效又如何与音效配合的令人血脉偾张,那些更是一切尽在不言中,我相信看过的人自然都心领神会。无论如何,《赤狐书生》一定值得一看,而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行过什么样的路,看过什么样的书,相信你都会在影片中找到属于你内心的几缕映射。
就像《口技》的最后是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赤狐书生》的最后,不过一人、一狐、一桌、一院、一浮生而已。无论人界妖界,最珍贵的事物是什么?不是让你飞升成仙的元魂白丹,而是那个为你置生死轮回于不顾的知己。
看了《赤狐书生》,你会明白此言非虚。
这两年走红的演员不多,李现绝对算一个,还记得《亲爱的,热爱的》播出时,朋友圈到处都是“现男友”的照片,这个我在《万箭穿心》里注意到的小演员,一夜之间忽然变成炙手可热的新星。
而这个月,我相信我又要经历第二次“现象级”刷屏洗礼,他和陈立农搭档的《赤狐书生》上映了,它讲述了书生王子进进京赶考,却被意图夺取其体内元魂丹的狐狸精白十三跟上,并一路冒险并结为好友的故事。
电影首先吸引到我的,是“狐狸精”这一设定的重新诠释。
在古装邪怪题材故事里,“狐狸精”一直是鬼魅邪恶,蛇蝎美女的代名词,比如《封神榜》中祸害天下的苏妲己,比如《画皮》里寻找“爱”的小唯。她们用尽手段蛊惑人心,至纯至邪。
而《赤狐书生》一开场就来了个大颠覆,好家伙,这狐狸精都有学院,有分级,还有考核了,不说还以为是霍格沃茨中国仙侠分校,狐狸精骗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和具体:他们要去接近被称为“蚌人”的人,获得他们的信任,然后取走其体内的元魂丹成仙。
再看白十三,也不像是传统形象里的狐狸精,他法力低微,不被器重;他性格莽撞,到处惹出祸端让别人收拾烂摊子,阴谋诡计更是没有;他还很自大,爱吹牛,脾气不佳,打扮也邋里邋遢的,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个男的。
人设颠覆,人妖较量的方式自然也颠覆了,常规妖怪靠的是色诱,白十三呢,靠的是坑蒙骗,一会儿来场苦肉计,和王子进大战癞蛤蟆,一会儿来场美人计,用莲花损其意志,结果是连连失败,笑料百出。
乍一看,《赤狐书生》像极了男男版的《倩女幽魂》,但又有许多创新之处,一来是将故事与公路冒险片融合,两个主角在赶考路中闯入一个又一个秘境:像倒转的书院,美人卧床的青楼,元神出窍的考场,在特效加持下,这些场景都充满了华丽又诡异的想象力。
二来是将“兄弟情”作为故事主打,以往类似题材都是以爱情做主线,而白十三和王子进之间类似于bromance的关系,时而打打闹闹,时而情深义重,时而甚至还会为了女人“吃醋”,充满了直男式简单粗暴的互怼,给人的观感也因此更为轻松愉悦。
但更有趣,也更丰富的,是对白十三这个人物的塑造。
《倩女幽魂》里的聂小倩是一个很单纯的角色,她会从黑山老妖倒向宁采臣,完全是因为倾心于他。而白十三的理由则更为复杂,他是被王子进至纯至真至坚的善所打动。
白十三是妖,而妖的世界观是功利的,他们接近人类别无目的,就是为了取丹成仙,莲花精如此,蛤蟆精如此,白十三最初也是如此,在王子进睡着的第一晚,他举起刀毫不犹豫得要将其开膛破肚。
可他逐渐发现,他的蚌人竟是如此的正直,甚至到了傻的地步。
他遇到了貌似天仙,向他投怀送抱的莲花精,可他全无邪念,只想为她赎身。他遇见化为恶魂的刘道然,可仍然固执的希望他能忆起从前往事,他发现被白十三欺骗,利用,可仍旧把他当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这一切都动摇了白十三的价值观,王子进和自己很像,因为出身,他也被其他考生所瞧不起,可他没有不择手段,他仍旧固执的坚守自己的善良,选择去爱他人而不是欺骗他人,甚至因此打动了曾经和他一样“自私”的莲花精。
如果他能选择,我又能否选择?
于是白十三开始越来越下不去手,在最后同伴杀死王子进时,他终于明白,人与人之间相互付出,彼此牺牲成全的大爱才是真正宝贵的东西,于是他选择放弃五百年道行,救活了书生,而自己又变为几百年前的那只赤狐。
和《捉妖记》一样,《赤狐书生》也是借一个童话感故事讲述了最普世而朴素的道理:我们往往对功名利禄渴望至极,却忘记还有一些事物更值得我们追求,比如爱,比如善。
从古至今,志怪小说里,总能看到书生的身影。
《聊斋志异》中《聂小倩》篇,有方正善良的书生宁采臣,兰若寺拒美色诱惑、扔不义之财,助小倩逃离魔掌。
《绿衣女》篇,有益州风流书生于璟,醴泉寺遇绿衣女,金风玉露,情动缠绵,而后一曲笙歌,缘分了结。
《柳毅传》有持正守道的落榜书生柳毅,路遇龙女,助其回家。清心守礼,不娶为妻,历尽波折后方成佳话。
若是把书生的形象标签化一下,大概逃不出这些词:才思敏捷、风流倜傥、迂腐木讷、方正不阿……
影片《赤狐书生》里也有一个书生朋友。
这位书生朋友叫王子进,家中以制墨为生,单纯固执,与人为善。如果没有遇到狐妖白十三,他会像其他书生一样,寒窗苦读,进京赶考,中了便做个小官,没中便回去家乡,或许放弃,或许继续。日子像秋天的流水,安安稳稳,泛不起多大的波澜。
可王子进偏偏是白十三的蚌人,注定要卷入纷争。平静的生活被强行打破,他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很多。友情、爱情、师长之情,一路赶考,一路拾掇。
1 元魂丹是什么?我有,我可以给你
狐妖白十三,出身卑微,自小被排挤着长大。为了取得元魂丹,进阶成为狐仙,找到他的蚌人王子进。
为骗取子进的信任,古灵精怪的白十三可谓十分卖力了。
子进的驴跑丢了,他动员黑狐狸师傅,半夜为人找驴。
苦海书院,他找来小弟青蛙精,上演了一出舍身救人、啼笑皆非的苦肉计。
劫后余生,泛舟湖上,狐妖形象暴露,白十三又信口胡诌二人前世有缘,自己是为报恩而来。
子进傻傻地相信了这所有编纂的剧情。
偏僻的破庙里,他把他的饼分给白十三吃。可怕的苦海书院中,他也未独自逃生,反而鼓起毕生勇气,带着火把炸药,回来营救他心里认可的朋友。甚至在看到白十三露出狐妖面貌时,他努力克服自身生理上的害怕,依旧与他交心,同他当朋友。
王子进的世界很单纯,愿意为自己在意的人牺牲。英莲告诉他,白十三待在他身边是为了取他体内的元魂丹,于是他去找白十三——
“元魂丹是什么?”
“就是一颗……丹。”
“我有,我可以给你。”
你要的东西,我若有,必定给你。不问缘由,不论目的,只因你是我的朋友。
真心可换真心,狐妖白十三也在这一路的相处中渐渐被打动。二人互相成全,最后一人一狐归隐田园。成仙也好,功名利禄也罢,都是身外之物,若能有一知己好友,那些都不重要了。
正如狐仙爷爷所说,最珍贵的不是那颗白丹,而是舍身忘死,成全彼此的真心。
2 怕没有来世,只愿今生,子进平安
建康城,灯火起,烟花升,闯入这样的花花世界里必定是要有艳遇的。
牡丹楼的英莲姑娘,红帐罗衣,飞仙出场。王子进抬头见艳色,瞬间目瞪口呆。
“你长得好像我奶奶……所说的仙女噢”
说话大喘气的王子进,在他往前十多年埋头苦读的人生中,从未遇见过这样的场面。美人顾盼生辉,王子进慌不择路,节节败退。都说书生多情,遇花草虫鱼,风吹草动,皆可入诗成画,何况是如此生动鲜活的美人在前呢。几番交阵下来,子进心动了。但他仍方正守礼,自制自持,纵然情动,也未有半点逾矩。最后自作聪明地与英莲约定,待其高中后便前来迎娶她。
可英莲不是人啊。一介孤女被卖到青楼,为免受屈辱,唯有投湖自尽,后附身莲花之上,食人心血苟活于世,需得一真心人才能解脱。得知一切的子进,一身红衣,重新回到牡丹楼。
他说:“子进来晚了。”
这一句简单的话,融化了英莲投湖时便开始冰冷的心。他为了她愿意舍弃生命,她也给了他最真诚的回应“怕没有来世,只愿今生,子进平安”。
这段感情没有修成传统意义上的正果,但雁过留声,水过留痕,人过留忆,足矣。
3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书生王子进一出场便在寻找刘道然。牵着奶奶托付的驴,心心念念要交给他。后误入牡丹楼,也是为了寻找刘道然。直到王子进和白十三来到贡院考试,我们才见到了这位一直活在台词中的刘道然。
王子进口中的刘道然温文尔雅,才华横溢,对他如启蒙老师,教他念诗,给予他肯定。若是他们家乡只有一人可中举,那这个人必定是刘道然。
可当刘道然真正出场时,却是一个屡试不中,郁郁而终的厉鬼。那个眉目清朗的青年才俊变成了面色阴沉的干瘦老者,带着定要中举的执念,盘桓在贡院之中,收人魂魄,一念成魔。
笔墨纸阵的深渊里,王子进吟起《别董大》,唤醒了刘道然。“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年少时的初心,带着他挣脱了执念的束缚。他终于想通了,手中的笔,可画前程万里,也可画山画水,画鸟画鱼。书生未必只能走仕途,心里清明了,那便处处都是出路。
少年时,刘道然亦师亦友鼓励王子进,后来王子进用诗歌唤醒刘道然,因果循环,这何尝不是一种互相的治愈与救赎呢。
很喜欢电影的结局,一人一狐躺在椅子上悠闲饮酒。抬头是天高云淡,晴空万里,低头是阡陌交错,鸡犬相闻。这个书生朋友,在经历了友情、爱情、师长之情的轮番试炼之后,再过上了安稳平静的日子。好像什么都没变,又好像什么都变了。
先说角色
王子进:输出全部靠吼,表情要么僵硬,要么扭曲,让我重新认识了孙红雷,原来眼睛小还有演技是真的不容易,台词功底很糟糕,听着真的是要吐了。原来声音也有僵尸流。前一小时基本上没有台词,输出全部靠吼,可以忽略睡觉。
李现:全靠同行衬托,玩梗的时候。实际也不咋地
哈妮克孜:我冲着哈妮克孜去看的电影,现在已经脱粉了,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导演和化妆师,导演没有把哈妮克孜的美拍出来,哈妮克孜的美属于那种异域风情,摇摆至上的。导演把哈妮克孜拍成了网红。给了哈尼的脚一个镜头,明明是可以拍成玉足的,硬生生的拍成了肉蹄。还做了美甲。做了美甲问题不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美甲很影响观感啊,这里我认为导演脑子有问题,哈尼的设定是个鬼混,鬼混的设定是不需要遵守万有引力的。而且,你给鬼做美甲,你就不怕有人找你托梦做美甲吗。化妆师的问题在于细节处理的太烂了,刚登场的时候、脑后的头发都是碎的,处理不好你刮了也行啊。化妆师应该知道有哈尼的特写镜头的。你就不能把哈尼的牙处理一下??那一层淡淡的黄色,完全不符合美女的设定啊喂。最后,哈尼死的原因就你妈离谱,因为一个傻子像你求婚,你™就敢背叛主人,但是不知道李现会打晕老师,按照前面的设定。你动一下都困难,还敢跑路。是,我理解哈尼一开始是孤儿,渴望被人爱,但是老师已经不是第一次找哈尼玩这个把戏了,居然都没有厌倦过,果然得不到的才是最香的。跑题了,哈尼活了那么久,看到李现出来的时候,没有那个老师,就没有想过,李现是帮他们走的????毕竟老师在的时候,实力是单方面的碾压。。导演和编剧是想告诉我们,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以后就离死不远了吗??
剧情:屌丝逆袭,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让你高攀不起。尴尬到我想哭,道然兄的驴,因为一头驴2个主角相遇,明明错的是王子进,但是还打了李现一顿,没看过的朋友我给你们科普一下,剧透警告,李现看到一个道士,心里怂了,扭头跑路的时候不小心撞到拿着画找人的王子进,王子进的驴把一个有着500年修为的狐妖顶进了旁边的驴棚,李现被驴一顿踢之后,驴冲出了驴棚,王子进的驴受惊跑了,驴棚塌了,李现一脸懵逼的走出来(估计在想得罪了哪路神仙的时候),王子进的驴绕了一圈又把这个五百年修为的狐妖顶到的驴的背上,然后一路狂奔,王子进一路追(中间有个道士给王子进加了符,一开始以为是buff,其实不是),他一个文弱书生背着包居然追上了,李现好不容易从驴上下来了,王子进抓着李现就是要他赔驴,这一段看的我一脸懵逼,我换个描述方式,你的车没停好溜车了,撞到人了,别人好不容易逃离你的车,你的车继续溜走了,,完事你抓着受害者让人赔你的车,这是人干的事??这哥们居然还能把有五百年修为的狐妖打了一顿,然后追着这个有五百年修为的狐妖一顿跑,有五百年修为的狐妖居然没跑掉,淦。这是什么神仙操作。后面的剧情不想吐槽了。男男版本的倩女幽魂。更蛋疼的是后面2个人在竹林相遇的时候,你如果有女朋友的话,你会发现,2个人之间的对话,是琼瑶式的分手。因为太伟大了,伟大到我想呕吐。
简单评判一下王子进这个角色的性格:
没有担当:家里还有老人的时候,三番五次的想主动把自己交代出去。说是因为别人都嘲笑他,就你不嘲笑他,你家的那个老奶奶也嘲笑你了?
智商是个迷(考试的时候少考三个时辰,愣是中了举人),但是最后跟他'奶奶'(带了引号,因为是道然兄的老相好,不是她亲奶奶,完事我怀疑这个王子进也是个孤儿) 说:我考试中举人只是想更有能力的保护你,不是想做官,这个言论震惊到老子了。
刚看完,看的莫名其妙。我们来捋捋:
1,这里狐狸的使命就是骗人、取丹、成仙。被骗的人呢,被称为蚌人。
2,狐狸取得白丹,就能一举成仙。且不说bug不bug,就说白丹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是自己曾经真心付出的一片真心,养在蚌人轮回后的体内,最终由狐妖骗取蚌人自愿奉献真心取丹,才算是完成整个过程。取出的丹如果给了错的人,错的人拿到的就是最普通的黑丹。当然了,黑丹也不是没用,就是精华少点。
整个设定就特别奇怪。这个人救了你,你不去报恩,还要下辈子再来杀这个人一次。然后这样居然能成仙?宁可遭雷劈吧宁。
然后槽点就特别多:
1,老祖宗是唯一取得白丹的——对,这说明啥,这说明老祖宗本身就那个坏蛋。而老坏蛋也完全不算成真仙了。老坏蛋给了小狐妖一把刀,这刀可以斩妖除魔。
噗……大哥宁可收好这刀,一不小心您再把自己伤着。
2,双男主真的可以说是萍水相逢,然后没多久就互诉衷肠,认定彼此是唯一。就真的特别快,也特别铁。
快到什么程度呢?就跟男主一转眼看见漂亮妹子,不管人家是娼是鬼,愿不愿意,上来就要非你不娶。
就是铁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王子进好不容易决定娶女鬼,结果狐妖说,我不同意!于是女鬼就领了盒饭。领盒饭还不是因为坏师傅搞碎了荷花,而是被狐妖手下用上面那把刀刺了一刀。你看我说啥,这刀有毒吧。
3,然后就是莫名其妙的狐妖战斗力了,作为被老祖宗最看好的狐妖,结果谁都打不过。一会儿被女鬼虐,一会儿被恶灵困,一会儿又被师傅吊打,一会儿被雷劈……战斗力为5的渣渣,最后只能是向男主卖萌混口饭吃。
4,前面一顿渲染古代的科举有多难。结果临到结尾,考中了你不想去当官了。不是,你不想当你考什么啊,你这不占人家名额么,有点职业道德好不啦?!同理来看狐仙也是一样,你好不容易成仙了,然后说我不当仙人了,我要把我的力量还给刚才那个死人!
玉帝一个白眼翻过来,你当仙人多不值钱?劳资的无穷劫白历了是吧?说成就成,说不当就不当,你当劳资的天庭是摆设是吧!哦对,我啥时候让你们成仙了,你们自诩成仙跟劳资有什么关系。
5,书院考场恶灵,作者你读点玄幻小说好不好。按大家说的,书院最正当光明,结果你偏偏搞个书院死了就成了厉害的恶灵。行,行,行,恶灵那么屌,最后居然是主角哥哥。念了首诗就想开了。宁怨念一点儿都不深吧。
6,最后说说两个大反派,一个老坏蛋一个张真人,手把手教唆广大狐妖去遍地骗人,两个邪道妖人也配谈真心。我可去宁的吧。
真的,作为一个用狐狸做网名的家伙来说,这个影评写到这可真是越写越气~
这片子总结一下,营销做的真不赖,故事写的真的是一团糟。
看完就想说这是个什么鬼东西。可能是继《长城》(2016 豆瓣4.9)之后,我在影院内看到的最差的影片了。 很早就知道要上映还很期待来着,提早买了票,在上映的当天就去看了。可能期望越大,失望就加倍的大。 正好最近在补电影,陆续看了《疯狂原始人2》《一秒钟》《流浪猫鲍勃》意大利版《完美陌生人》,法国版《城市猎人》,一对比落差更是翻倍增长。 首先说这个剧情,片尾的时候我看到是根据小说改编,编剧还是三个。这三个编剧是干什么吃的?我看不到编剧的智商在哪里,整个剧情就是混乱、失智、东拼西凑、胡编乱造。 十三手中是残纹,为什么他的是残纹,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王子进背后有符咒,符咒是哪儿来的,怎么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英莲勾引书生,明明是发乎情止乎礼,君子做派,怎么又突然爱得不可自拔,非君不娶? 从苦海书院到建康城再到贡院,最后到竹林,想要做成公路片,但是这些剧情并没有一步步的深入和升华,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都突然强烈得莫名其妙,剧情丝毫没有起到推进情感的作用。 再说特效,三毛钱不能再多了,映无邪和那把刀的质感还能再塑料一点吗?电影最后两只狐妖大战,这到底是火影忍者还是超级塞亚人?身形瘦削,体格健美,直立行走,实在是欣赏不了。 再说演员。我能看出来他们是真的有用心在演,但是很遗憾,电影和电视、综艺是有壁的。 李现作为他们三人中有电视剧经验的一名演员,演得过于用力刻意了,他吃鸡的时候,表情太凶猛刻板。扮演狐妖,却没有把那种邪魅、机灵、狡黠表现出来。 陈立农,我能听出来他有努力在纠正台湾发音了,但是纠正过后也还是让人非常难受,他时不时地还会把那些发音习惯带出来。而且这个书生也刻画得非常的表面空洞,不是呆,好像一个弱智。全剧不是在问“这位兄台,请问你有见过道然兄吗”,要不就是在逃亡过程中鬼吼鬼叫,最后的自我牺牲我一点儿也不想哭,十分尴尬。我们看到《阿甘正传》里的主角阿甘他的智商低下,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个人演得非常的低智,你能感觉到他的那种憨(褒义)。 再说下女主角哈尼克孜。原来这是一部耽改影片,生硬地加上了女主角这一条爱情线,我想说,简直是太失败了。哈尼克孜妆容很美,但是她作为一名莲花精,一名妓院头牌,并没有把妖精的邪魅、头牌的妩媚表现出来,相反,她的一些肢体动作十分的矫揉造作。而且她的台词实在是太差了,太硬了,没有感情,一开口就让人出戏,完全感觉不到女人是水做的,尤其是妓院头牌那种风情,感受不到(可以参考一下《大内密探零零发》里面李若彤饰演的琴操姑娘)。 电影的每一秒钟都是很宝贵的。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内,你可以看到更丰富的想象、更精彩的剧情、更多彩的人生,延展生命的深度和广度。这部电影,无意义的镜头实在是太多了。因为它本身就没有什么有深度的内容,所以就用一些镜头来拼凑。搞笑搞得让人尴尬,煽情煽得让人无语。开头毛驴狂奔这一组快镜头一点儿也不精彩,让我觉得好像就是一场闹剧。中间淋雨呐喊的那里让我觉得有点儿不知所云。 我觉得全片演技最好的应该是王耀庆饰演的刘道然了,他把刘道然那种悲苦、不得志,最后抱憾去世这种怨念刻画得非常到位,不论是他的妆容、他的神态,他的台词,都能够让我感受到这名书生的不甘与执念,他那部分的特效--笔墨杀阵也是十分的精彩。 在影片中我看到了无数熟悉的画面,让我有了很多很多的联想,不知道这到底是借鉴还是融梗还是抄袭。(《千与千寻》《木乃伊》《西游降魔篇》等) 它是一部难看到让我有点儿生气的电影。开始的时候,我想给这部电影打三星,越往后看越想打一星。回来之后,看到不论是豆瓣还是微博,铺天盖地的宣传、灌水和好评,我的怒火更盛了一分,所以我写下这长长的感想。当然国外也不乏烂片,但是他们还有烂番茄、IMDB这些比较客观的评分榜单。 我不知道粉丝这样没有感情的好评(有笑有泪/合家欢),昧着良心的刷分到底能为他们的爱豆带来什么?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捧杀吗?可能我的选择本身就是错的,我一向是有甄别地观看电影,可能是因为对李现、陈立农的印象还是非常好的,所以选择了上映当天就去观看,结果果然太不尽如人意。 我很开心中国的电影越来越好,佳作不断涌现。但是我不知道这样没有意义的改编、剧情薄弱、演员演技堪忧、靠流量靠明星支撑的粉丝向电影到底还能走多远?
赶了个早场来看,看之前还是挺期待的,但是,从剧情到人物表演,实在是太一般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担得起大荧幕的 这都啥玩意儿 营销过头了
李现还行,陈湾湾真的无力吐槽
好好打磨自己吧陈立农
尴尬的一批
作为一部卖腐片,李现和陈立农丝毫没有化学反应,那些明显设计过来挑拨观众心弦的台词和二人互动,两个人演出来就是尴尬得要死又干巴巴,cp文化大行其道下,这是好风凭借力,也送不上青云。
原作是耽美,结局是同妻。有毒啊!你要么就老老实实卖腐。要么就老老实实言情。希望电影能改编好点,如果也是同妻结局……总之先一分不解释。等看完确认结局再来改分。
绝了。好久没见时间这么长的网络电影了。
“命,不就是应该浪费在心爱的人身上吗”
这台词
明知道是烂片,还是去看了 浪费钱 这台词,这演的 我对不起我自己
1.剧情二流2.特效二流3.演员表演二流
又是捧弯弯的尬片。
这是我第一次没看完就出来的电影,过程中跟朋友多次尴尬对视,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认为没看完不配评价,但我真的觉得:我已经浪费了电影票钱,就不想再浪费更多时间了。给2🌟是因为对两位主演都挺路好的,但这剧情、这演技、这台词、这……没去过的就不建议浪费时间了,想支持电影的,买票就行了
两星半,剧情还可以,只是演员表演差了一点,打发时间可以一看
想看,还是陈演员的第一步影视作品,加油。
先说观点,不值得看,甚至是烂。整个呈现的效果就是一部高配版的网大,剧情毫无逻辑和章法,全片120分钟几乎都是槽点,说着老套的笑话和梗,看得人昏昏欲睡。演员更是烂到令人发指,把李现衬托的跟影帝似的,湾湾的演员既然要进军内地能不能练练普通话!
尬的我脚趾抠地 在电影院做起眼保健操 剧情演员镜头 让我忍不住在电影院就打开了豆瓣
两个主演的演技,台词都很尬。还是多练练吧
剧情还算过得去,比想象好看些。努力忍着看到最后,我真的受不了满口台湾腔的“演员”,演的也好做作,弯弯资本眼光已经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