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苹果的旁边
《少年同盟》第7集,内向的高桥酱向悠太告白,悠太答应了。过了几天,两人很默契地分手了。那一集叫做《苹果的旁边》。为什么要以这个来命名呢?仅仅因为那集里面出现了一本叫做《苹果的旁边》的书,这个理由无法说服我。
最近,准备《外国文学》的考试,背到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丑具有衬托美的作用。
“美的旁边”、“苹果的旁边”,相近的句式,我突然觉得自己理解了“苹果的旁边”是什么含义。苹果象征着美好,苹果的旁边,是自卑的高桥酱。
在女生里面不够受欢迎的高桥,面对着在男生女生里面都很受欢迎的悠太,就是这种鲜明的对照啊。两人相处时,高桥紧张、错态百出,说不上失态的细节自己也会很在意,变得更加紧张。悠太呢,一如既往地平静坦然,而且细心体贴。
买书时,高桥越过最上面的一本拿起第二本,后来想想,还是拿了最上面那本。悠太注意到了说:“不觉得买第一本很讨厌吗?我每次陪弟弟买漫画,他一定不会买最上面那本。如果只剩一本,他怎样都不会买,一定要换一家店。”
喝饮料,高桥的吸管发出很大一声响,她又不自在起来。悠太拿起自己那杯吸出更大响声。
真的很照顾她的感受。
高桥很没自信。她向悠太告白,不仅仅是因为喜欢他,也许还想让自己变得自信、受欢迎起来。类似于“我有这么一个优秀的男朋友,别人一定会对我刮目相看”。
可是,开始交往后,她发现不是这样。与悠太一比,她更加没有自信更加自卑了。
她也明白,正是因为她这种性格,悠太不忍伤害她,所以才没有拒绝她。
自信不是别人能给的啊。
2 ) 我的心中有一个少年
他们始终都不明白为何我一把年纪却还看着那些动画痴笑,因为我不曾活在那样的青春里。我曾经幻想着我是一个少年,与一群人称兄道弟,那个学习成绩总是遥遥领先的眼镜男,那个活力四射好像永远都没有烦恼的小矮子,那个没有表情总爱装酷的家伙,一群人总是吵吵嚷嚷为了点小事争论不休,说着赌气的话感情却又好得要命。
我无法成为一个少年,但我也做过少女的白日梦。那个时候我买《美少女战士》的漫画偷偷藏起来,收集许多粘纸,看琼瑶哭得稀里哗啦,买每一期《少女》杂志,憧憬着校园的纯真与浪漫。
但我渴望的人与事始终没有出现,生活只有现实与琐碎。我进了一所女子高中,只有女生的世界让我提不起任何兴致。那个时候网络没有那么发达,我只能趁着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看电视,一边做作业一边听广播里的小说。现在回想起来,十年前的夏天我开始在现实与幻想中挣扎,把感情寄托在别人的故事里,渐渐地从现实中抽身而出。
但细想起来,还是有欢乐的,学农的时候打八十分,和室友在熄灯后大聊那些冷门电视剧,几个人蹲在走廊上对着一台电脑通宵玩大富翁。只是我一直都无法摆脱那种失落,我想要的却得不到的青春,而人生终究不是一场角色扮演游戏,没有办法选择另一条道路重新开始。
我无法成为一个少年,但是我看到了他们,诠释了我心中的那个少年。
3 ) 看完漫画,来表达对动画制作组的敬意。
对里面的角色、剧情甚至台词的热爱我就不表达了。
洒家来表达一下对动画制作组的敬意。(主要是想说说制作多么细心..
一。
原作很闲散,就按照人物或者时间、场景来叙述,画一些小剧场什么的。这有各种原因,比如原本是小短漫,比如涉及两批人从小到大的事情。但是动画把散乱的情节关联起来了,叙述流畅、衔接自然。这需要对情节十分熟悉,能够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物的性格、人物间的关系以及互动都摸透了。(我觉得这稍微威胁到了我(自认为的)少盟厨的地位..
举些例子。第一季第一话,要督促祐希参加社团跟幼儿园午睡的小插曲原本是分开的,午睡那段算是个小番外,但是动画把它们关联起来了,而且丝毫不违和,因为本身这两段就有某种内在联系。至于是什么,结尾的时候,春不是说的很清楚嘛。第二话也同样,春对masaki做的事跟他小时候对郁金香做的事也被关联起来了。第三话的话,与其说动画较好,不如说原作的处理不够灵活,总之会觉得,动画的叙述才是正确的。
再比如第二季第一话,橘子的事情跟四人去要家过夜原本是没关系的。再比如第一季第六话,春剪头发、千鹤问起要什么时候戴上眼镜、考试前去要家复习这些在漫画里都是独立的。特别是春剪头发那一段,在漫画里其实挺突兀的,但是动画那么一安排顿时就合情合理了。
二。
原作很多小心思小细节小番外,动画都有尽力把它们展现出来,在26话的篇幅之内,并没有辜负原作那细小的用心。比如要跟东老师在自动贩卖机前的那段,表现出要向往成为东老师那样的人的愿望。比如第一季第五话,东老师跟要说不要勉强那段,漫画有专门花一话来说,动画把它插进了naked king那一话里真是用心良苦啊。还有第二季第一话吃完橘子说想要吃暖乎乎的东西什么的,这时候把关于猫的那一段插了进来真是一举好多得的方法啊。还有第二季最后一话插进了棉花糖那一段也是,还有不知道哪一话提到的晴天娃娃也是。还有第二季第三话拍大头贴的时候,祐希嘲笑要peace的时候害羞了,这本来是漫画封底的小剧场啊。
三。
动画原创的某些东西。用猫来做镜头过渡以及跟人物形成映衬这一点真是太棒了。冬树那一集,要在KTV唱的歌,那首歌,神配合。第二季第二话,千鹤跟masaki的情节,海滩面具什么的也棒极了。(重点是BGM很棒...
其实还有好多没说,但是一一点出什么的,显得龟毛又麻烦。
如果还有什么是必须要说的话那就是,拜托请出第三季...请把修学旅行出了吧..请把要X日纱子的情节给出了吧..请增加悠太的戏份..如果可以的话,晃一X明能不能多一点呢..还有偶尔来说说大人的事情也是很好的呀..好吧至少的至少,把修学旅行给出了啊...
四。
以前并不关注制作所以不清楚,在少盟之后开始关注制作公司,才知道节操社名声似乎不太好,对很多东西改编失败以及作画常崩。
但是管它呢,反正我对这部很满意。
4 ) 感情守恒定律
于是你知道,感情并不会浪费的。即使对方看上去并不需要。
就像郁金香其实没有拨开雪也能开出很美的花,只要等到来年春天。
就像那个傲娇的孩子,对递给她创可贴的人做出种种恶作剧。
就像多年之后再次遇见,小时候的玩伴总是想不起你是谁。
因为着急而来不及戴手套的手,被花盆里的积雪冻得通红通红的。
重视的朋友也一起被卷入恶作剧中而受了伤。
受了伤……也只能坐起来,比一个V的手势。还可以笑出来。
大概因为我们都相信着,感情这种东西,从产生到消亡,就一直在这个宇宙里流动着吧。
不管是自幼稚园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朋友,打地铺睡一起会担心“睡中间的人会折寿诶……”而彼此让人憋不住笑的担心。
还是蹲下来对红着脸流眼泪的小孩子说,对不起,但我以后大概还会多管闲事的……因为口袋里的创可贴,还剩很多呐。
又或者是,多年之后重新握住那个金发少年的手,觉出手心的触感近似于那年夏天堆起的沙子城堡之下,熟悉的温度。
感情它是长生不老的东西呢。
或者说,就像一种能量一样,遵循着守恒的定律。
会随着时间消逝的是缘分。
会随着距离减弱的,是见面和一起散步,在顶楼一起吃中饭的机会。
然而,这通通不是,感情的损失。
他们17岁,春天的微醺里有樱花的气息,还很年轻和新鲜。
我在看着他们忍不住大笑和落泪的同时,明白了这件重要的事。
5 ) 没关系的,加油加油
a
一开始可能感觉过于软绵绵,看惯了热血少年漫一下子有点角色转换无能。
b
在樱花下的我们的第17个春天,一切看似没有变化,但很多事情又在悄然改变着。
想起自己17岁的时候,没有高一刚进学校的不适应,也没有高三必须要考虑关于未来的种种。于是懒散着,无聊着,和一群朋友打闹着,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枯燥但也有趣的生活。
那时候就连上厕所,也是手挽手的一起去。
一直到前几天给卧室新添了书桌,靠窗摆着,下午趴在上面不小心就睡着了。恍惚的以为回到了高中,英语老师在讲台上讲着不知所谓的虚拟语气,同桌在旁边奋笔疾书,班主任时不时的从后门偷偷看谁没听课,年级第一头也不抬的做着自己的习题。
那时候的时光现在想来那么安静温柔,可当时却是无限的失望和迷茫。
因为总是不如意的考试成绩,因为总也做不完的数学卷子,因为自己喜欢的男生总对自己若即若离。
但是一直到许多年以后的现在才发现,这些当时的烦恼和不安,都变得那样的微不足道,看看当下的自己,却原来再也找不到不管怎样都愿意陪着自己的人了。课间睡着的时候不会有人再帮我盖上衣服,因为发呆被点起来回答问题也不再有同桌手忙脚乱的小声提醒,下午到教室也不再有接好的热水泡好的咖啡放在桌上。
原来再也找不到那么单纯的对我好的人了。
c
我们也曾经幻想过,要成为怎么样的大人。向往着成年后的自己也能像某某某一样成熟可靠,不要因为一点点的小意外就大呼小叫,所有事情堆在一起的时候也能游刃有余的处理。
但是真的成年以后,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变化啊。就算吹灭了18岁生日的蜡烛,下一秒人生真的会变得不同么?
d
青春时光里总会存在一个温柔的少年,他可能有点沉默,总是面无表情,不会表达,也不成熟稳重。
但他会在你伤心的时候对你说,没关系的。
也有那样的一个少年,总是阳光乐观,好像对什么都无所谓,有时候你觉得他过于没心没肺,甚至有点烦人。
但他会用自己的方法逗你开心,在马路上和你比眼睛,因为身高差的关系,他愿意退后几步配合你。然后在你身后告诉你,他喜欢你。
e
高考完报志愿的时候,全班在教室估分填志愿表。其实那时候并没有考虑过自己将来究竟会做什么样的工作成为什么样的人。
老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做老师的呢?
虽然现在的我们没办法预期未来的路,但未来肯定会宁静和缓的发生着变化。
没关系的,加油加油。
青春的岁月里,做什么都是美好,因为人生才刚刚开始,那些抉择,烦恼。
不过都是刚开始而已啊。
6 ) 嗨,少年
几个月之前写的了。我仍然深信,真正的感动不只是靠情节,更是要靠一份感同身受的。
——————————————————————
“少年越过星辰在银河尽头/做著追求未知事物的梦/无限的宇宙对他来说是/憧憬与希望”——《少年银河》
寒假补动漫时,在2011年10月新番里,偶然找到了一部片子,《君と僕》,中文译做了《少年同盟》,只有一季,却用了许多天才看完。
少年日常,情节自然魔幻猎奇不起来,提到Hero什么的勇气什么的,又会觉得别扭和不好意思。这是几个普普通通又独一无二的高中男生的四季琐事。他们的日子平平淡淡,却又充实琐碎,没有太多戏剧性的瞬间与大事件,却又时不时有自己的糗事,同伴搞的恶作剧与大家一同惹出的小乱子。
原来我们当年是那么的不坦率。
梦想太远,青春又太短,燃烧太矫情,但是这群孩子有期待有憧憬。
少年还有春愁,少年心底还没有那么多是非猜疑,对于这个世界,少年的心,还那么软,那么善良。
青春在这里,同四季一道流转。
少年愈发挺拔,我们只能从那些回忆的章节中看到他们幼稚园时的小面团脸,但是,意外的,面对如今那一张张说不出是青涩还是成熟的面瘫脸和咋毛脸,同样还是有戳上去的欲望。
有谁说过,人老了就容易怀旧,就容易回忆过去。其实是人一静下来,一闲暇下来,平时压在心底,锁在心门外的那些东西,就开始蠢蠢欲动,特别是有了机会得了契机,就都争先恐后地跑出来了。
我看的时候,忽然怀念你为我唱的那首歌,我清楚的记得当时你那副好像漫不经心随口一唱的样子,可是,哪有人随便唱唱就唱完了整首歌然后立即又随便的走掉呢。我们都是不坦率的家伙啊。
这动漫只有13集,又是假期,不急不赶,就慢慢看下去,而且不只不去按快进键,有的情节还会忍不住倒回去再看一遍。
我们就这么不经意间中了弹,忆起了自己的那第17个抑或那一左一右的春夏与秋冬。
忆起了当时身边的那些人,我们这样想,对了,我周围也有这样的家伙。我们也在那样的暖春热夏中吵吵闹闹,斗嘴互嘲,偶尔一起欺负会炸毛的那一个,借着庆典狂欢之类集体夜游,围攻同盟里第一个恋爱的家伙,真糟糕有头痛的考试却又有某个一本正经的家伙递过来的笔记,我们每天必修烦恼之午餐吃什么,我们不知道为了什么用却还是会去集的贴纸卡片,“越是喜欢越是拼了命去欺负”的古怪理论,那些我们的日常小段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却还是独一无二,有滋有味。
看完之后的下午读小说的时候,意外地读到了一句话。
“当我们察觉到的时候,一定是长大后的事了”
忽然觉得心里有点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特别不是滋味。
就是这样的,少年们的个子像雨后春笋,蹭蹭地长高,读书发呆两不耽误,来年的少年必定会更加成长吧。
当时一边看一边觉得,这片子果真是抱着春夏秋冬一季完结的姿态吧,怎么看都是一部如此这般毫无野心的清新小品。让人觉得不忍看完。幸好,这么多人还期待着这些少年来年的样子。我们还有第二季,还可以等待。
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高中生的故事却又能讲多久,我们都知道的,我们都有期待长大和抗拒长大的矛盾。
但这就是我们的青春日常,真真切切存在过的,不容你忘记的少年记事。
记得山本苍美的《这个男子能与宇宙人对战》中的对话,“这个世界果然不够温柔呢”,它有那么多冰冷与锋利的棱角,曾经多少次狠狠磕破了你的膝盖和额头,但是,“你要相信,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要温柔。”它也能如同钻石一样闪闪发光。这简直,就如同是少年给这个世界的璀璨情诗。
很喜欢蛇足唱的那首《少年银河》,最后一段歌词是这样的, “少年越过星辰在银河尽头/终於找到了未知的事物/少年走过的路是大家的/憧憬与希望”。
五星起追,清水治愈日常吐槽片,小春女主无误~~
萌到飞起!
君と僕。
治愈系神马的
再多给颗星,日常很美好
幼驯染的男子高中生卖萌卖腐什么的最治愈啦!
萌得我吐血,太治愈了,还是不喜欢女主
等明年第二季!!
果然该看完1再去2的OTLLL
好爱祐希,赶快和要来一发吧!
十月番的惊喜
僕は弱虫で、嫌いなっだ
各种我的菜啊……飘荡着腐气息的轻松青春片神马的!|插曲和ED都很好听嗷嗷~
OPED大好!插曲大好!千鹤大好!双胞胎大好!清爽的少年们太喜欢了TAT
第一集就好萌啊。。。
期待第二季。。。
终于补完了TUT眼睛里进骚年了混蛋(今年四月再见...悠太等我嘤嘤嘤嘤
\悠太我的嫁/
我爱看男人们的片。但是我爱看的是男人们挥洒汗水和泪水像笨蛋那样追逐梦想。这部适应不良啊~~评分那么高不理解~~算了。。大概是我理解不了这精髓吧。
与蜂蜜四叶草和放流息子有似(一个大学一个小学)的高中版,但成长这个主题却没有它们那么浓重与急迫,音画平衡性调和的相当出色,看着让人觉得相当轻松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