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欢看心理学类电影,是受到推荐去看的。 整部电影立意和基调挺好的——“dave你属于那种平时沉默寡言,可能会突然端起枪来一子弹崩了别人的人”。 但可能有片子是喜剧片的原因,关于愤怒的定义的探讨和如何管理愤怒的探讨几乎没有(我跳着看的,也可能是自己不够敏感没发现隐晦的表达)。
整部片子轻松有余(个人笑点原因?觉得恶搞和无厘头,倒不好笑),缺乏审美价值。
总的感觉就是,选了一个好的命题,然后缺乏逻辑地将一揽子事儿拼接在一起。(也有看到影友“三段治疗法”的评论,有道理哈,但个人感觉影片并没有那么好地表达了治疗这一主题)
也可能是自己适合正剧和严肃型电影(看泰囧还是觉得蛮搞笑的),希望有对此电影有深刻感悟的影友指点一二。
看到大家的评论大多是荒唐无厘头,但是我觉得正是这样的夸张,才能十分明确又明显地反映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这代表了现实都市生活中所存在的一类人群,万般忍耐的温柔的老好人,其实他们是内心痛苦的抓狂者,也是自卑者。导演正是想要用那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夸张手法,来告诉这一群人,愤怒和抓狂是不一样的,愤怒有两种,一种是无法控制的,一种是过度控制的。主人公在小的时候被人欺负嘲笑,却只是忍耐,没有表现出来的反抗和愤怒,正是这样一直压在心里的愤怒,使得他心理上的不健全渐渐地在其成年时凸显出来,并且影响着他的人格,影响着他的工作、生活和感情。
这部电影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毫无看点,有的人说看不下去了,但是对于我来说,处处是看点,看完后深有体会,给我一些启发。可以看得出,导演是一位关注内心的人,把那些经常被他人甚至是自己忽略的内心情感用带有喜剧效果的方式表现出来。一部好的电影是能够带给人反思的,这是电影的精髓之处,当然演员的表演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部电影的表演没得说。
自己莫名的非常喜欢亚当桑德勒的电影,很多立意就那么简单的流于表面。
很多人认为复杂的事物会更加有所意义,相较这个而言,我所相信的事情与爱因斯坦所说的一句话类似,如果你的理论没有办法让一个五岁的儿童理解,那说明你并不理解这个理论。
男主犹如大多的人,以为自己过着自己所认可的人生,实则不满生活里的许多,不满自己,不满别人,不满世界。有着自己的手段去逃脱现实
而他幸运的是有人看穿了这点,不断的迫近他的底线,帮助他去接受他真实的想法,去拥有勇气面对恐惧,以及自己所想要的未来。
上面是当时看的时候写的一点小想法。
人们总容易简单的认为那些激烈的,躁动的才是愤怒本来的模样。但实际上不是,百科的解释是
愤怒,不仅仅指当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动受到挫折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而如今也存在于对社会现象以及他人遭遇甚至与自己无关事项的极度反感;后者多发于社会性动物群体之中,成语如“义愤填膺”。愤怒被看作一种原始的情绪,它在动物身上是与求生、争夺食物和配偶等行为联系着的。
愤怒的本质是不满,而因为它也是一种情绪,所以会像病毒一般传染给其他人。
那些将自己的情绪直接爆发出来的人,属于热暴力。
而那些将自己的情绪压抑在心底,不断流露在自己的人生之中的人,属于冷暴力。
什么说是暴力,因为你对自己的人生的不满往往也非常容易传染到自己所亲近的人身上,因为相处的密切,所以无处隐藏,往往移情,也往往含沙射影。最防不慎防的也莫过于男主这样的类型,看似性格温和,实则压抑不满,而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自己内心的那种压抑,总是不经意之间,在自己也无法注意的地方发泄出来。当时的他认为是理所应当,而这一切的本质似乎都在于,他始终在一条自己不愿意行走的人生道路上,做着自己心底并不愿意的事情,只是长久的自我控制和压抑,令他的主意识和潜意识似乎彻底的分离。
当一个人真正遵从自己的内心所行事的时候, 一切都会慢慢变好。
大卫不断的逼迫巴迪,将他所能逃避的范围越缩越小,直到最后,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
1.优柔寡断,缺失自信心 因为心灵扭曲,认为世界充满危险和邪恶,而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对抗,因此对控制和改变周围环境的能力产生怀疑。久而久之,不断强化的挫折感会严重损毁对事物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2.注意力分散,变得铭感 长期压抑导致的泄压手段大多是幻想或者是其它强刺激行为。导致注意力失焦和活在一种假想状态下。前者导致注意力低下,后者导致异常的敏感。 3.执行力降低,好高骛远 为了使脑子充满更多的假想,人们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做白日梦,而在白日梦里轻易使自己的梦想得到满足。这使得无论从时间和动力上,都会很快失去对执行事物的兴趣。久而久之活动的能力就会变的很弱。
2010.3.26.下载:太逗了这片儿,里面的人都特可爱,那只大胖猫还很加菲,那小眼神儿啊~适合我最近的心情。
当观众发现这只是个廉价低俗的Chick-flick时有没有一种很坑爹的感觉。我是怎么以为这是部科幻片的?!杰克尼克尔森总让我有种看老年马龙白兰度的感觉。无趣无劲。
full of bullshit.
老实说,我并没看到预期的两个男人吵架的火爆场景,毕竟JACK气场上面还是压倒了Adam。总体来说是不错的片子,笑点不太高但是还是蛮轻松的一部剧。没看到最后我一直都觉得这男主角蛮正常的,估计是因为我本身也需要Anger Management了~哈哈哈~觉得有点小拖,小遗憾。
實在是 很難下咽 3星是因為ADAM長得我比較順
Adam Sandler废柴衰男与Jack Nicholson疯癫坏蛋这俩标志形象在一部影片里扭脖子掐架太有趣了。包括Woody Harrelson在内的诸多大腕客串演出。
真是很好玩!要是真有这样的情绪训管班我就去~
虽然是爆米花电影,可是每个人物都好可爱,无限正能量~~
还凑合,只是很配合mm的导演手段,居然在信噪比如此低的环境下排练没出啥差错,我服了。
这两个人哦! 狂喜换衰男 亚当桑德勒
6.0/10 分。重看,蓝光。本来以为没看过,后来看到和尚的那里,想起来了。。。中规中矩吧,结局过于童话。。。亚当·桑德勒的表演几十年如一日,总是那种傻傻呆呆慢一拍的样子。。。甚至还不如本·斯蒂勒。。。本片里,他的演技,他的表情,简直是被杰克·尼科尔森所碾压。。。“愤怒的人有两种:外向型和内爆型。外向型是那种动不动就朝收银员咆哮的人,仅仅是因为收银员不收他们的优惠券。内爆型就是那位长年累月沉默寡言的收银员,直到最后某一天,端起枪射杀了店里的每一个人。”
愤怒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发泄型,一种是压抑型,发泄属于外放,瞬间爆发,压抑属于内忍,长期隐忍。电影中的亚当属于压抑型的愤怒,敢怒不敢言,造成了自己的愤怒无处发泄和排解,扭曲了自己的性格和信心,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其实,适当的发泄可以疏导情绪,请适当的愤怒吧!
三星的情节和剧情,不过因为最后求婚的场面还是算很煽情,走的是美国佬典型的superman路线,加上结尾也算很温馨,那就多加上一颗星。
碰到疯子真的都会变神经病,不过身边那些惹人厌的人们啊,在心里杀死你们一百遍啊一百遍。
看的有点窝火...搞得我也想去anger management了...无中生有..
阿记不太清了 就记得在飞机上“you people...” "what do you mean by we people"那段……
其实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能这样已经还不错啦,想不通的就是亚当桑德勒难道从来没想过转型吗?
姐姐跟姐夫一晚上在我身后看這個....我就用耳朵聽了一晚上.....
I'm sorry I was so rude before... but... it's difficult for me... to... express myself... when I am on the verge of... exploding in my pants
让人吃惊的结局,剧情编排的稍显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