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结尾处,看到玉贤接电话的时候,有那么一刻特别揪心。因为感觉两代人就像陷入一个死循环,眼看着女孩又要走上“婆婆”的那条老路,无解而绝望。
但还好导演倒没那么悲观,玉贤原来是联系上了男友的妈妈,开放式的收尾也似乎预示着积极的结局。天气回暖了,希望也悄悄地萌芽了吧。
其实感觉导演对这个群体怀着十足的善意。有一些时候,觉得故事里的妈妈是不是活得太没心没肺了,单纯到傻是显然的,靠着撒娇去依赖,去生活,就有些不好评价了。毕竟在更多反映韩国底层生活的作品里,还有人拼尽全力在打着几份工,兼着无数个职。而对妈妈的好感,只是建立在她虽然晚是晚,好歹是领回了孩子。好吧,毕竟还是有人最终连领回孩子也放弃了吧。
偶尔会觉得这个设定有些刻意了,以至于觉得妈妈幸运。她稀里糊涂生的是个儿子而非女儿,还可以在自己最失落疲惫的时候背她一程,甚至一定程度上像是弥补那个连交往都是说谎的父亲的空缺,试图负起责任。如果未婚生的是个女儿,将发生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呢?
从《莫比乌斯》追着小男一号来的,这部算是他挑大梁的处女作吧。但更亮眼的是李贞贤。她有一种本事,不管演那种很作的人,还是在生活压迫下变得匪夷所思的人,都不会让人反感。好比胜贤屡次对着女性撒娇,倒别有几分娇俏。
男孩的角色没有《莫》当中那样的烈度,只觉得笑起来好看,衰起来也不丧,是容易让人有好感的脸。不知道选他,有没有眼睛与李贞贤的确有些相像的缘故。他在电影中也有种独特的存在感,演平凡人比路人好看,但又没有爱豆们那种精致的疏离感。有点期待着充实未来的忠武路了咔咔。
整体来说,是个温吞的故事,完成度还不错。但要说让人击节叫好,似乎说不上。韩国拿这样的片子申外语片,随意得简直有点让人佩服。
然而,淡然克制也有克制的好处。许多小细节还是值得品品的。
很喜欢晾在阳台上冻成了一块饼的衣架。
还有,孩子叫宇宙,因为爸爸叫地球(智久谐音)。
就觉得,什么样的一生,不是一生呐。
都有冷,也有暖。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刚开始总觉得太仓促了,似乎什么都没有给我们交待清楚。但是后来分析了一下最后李贞贤和房产中介大叔的对白,发现结局还是很美好的。先让我们回放一下这段对话:
“大叔,请问这间远吗?”
“不远,就在那边”
“两室一厅是吧?”
“是的”
“不是地下室吧?”
“不是,是三楼。”
“有阳台吗?”
“都是新楼,当然有。你想神马时候搬来?”
“不过能不能再便宜一点?”
“便宜的?有合租房。”
“那不好,还有小孩呢。”
“不是马上搬来吧?”
“不是,是几个月以后。”
“那就到时候再说吧!”
然后电影的结尾处李贞贤留下了乐观坚强的笑容。
个人感觉,李贞贤同ktv胖姐的说笑,说明她已经适应了陪酒女的生活,而想住两室一厅是因为年轻的问题母亲已经打算同小孙子住在一起,要几个月以后入住,应该也是因为那是儿子从劳教所出来的时候。想到这些,这个母亲又露出了她坚强乐观的笑容。
这个电影本身节拍有些慢,只是讲述一个平凡的故事,陈述了失足的孩子们没人引导,越来越找不到方向,渐渐被主流社会排挤,慢慢被边缘化。而电影把发生在妈妈身上的故事再次套在了儿子身上,大概意思就是说这样的情况再不被重视社会将会堕落到无法想像的恶性循环。
李贞贤的演技让我很惊讶。记得十多年前她演的那部韩剧《美丽的日子》让人眼前一亮,疯疯癫癫的形象仿佛就是跳着扇子舞的她自己。现在这个柔软的女人也被她演绎的如此出色,赞一个。
这部电影我一天之内看了两遍,实在是没想到,影片的题材是少年犯,其实我觉得这更像是在讲生活,不论在怎样的国家,发达的还是不发达的,社会底层的人的生活或许都是一样的吧。
以往我们看到的少年犯题材的电影,结尾处总会为了满足观众而向好的方向发展,刻意追求一个美好的结局。于是,我们看到这部影片的结尾,会觉得很突然,不应该就这么结束了。可是,仔细一想,是啊,这不就是现实中的生活吗,真正的生活应该说跟这部电影更像吧。
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个问题少年,可是看完电影我们却丝毫不会怪罪他所作的那些错事,一切都是生活所迫,但现实就是少年一次又一次的出入于少管所。。。
另外就是必须要讲一下孝胜这个角色,她是那样的善良,美丽,可是为了生活她又不得不说谎,偷东西,处处低声下气,强颜欢笑。这个角色看完后不会让人产生哪怕丝毫的厌恶,尽管她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尽管她诈骗,偷窃。。。。或许我们更多的是对她的同情,然后莫名的为这个角色掉泪。即便这样,即便生活已将这个可怜的女人压得抬不起头,可她还是勇敢的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做为一个母亲的责任。片中的母子其实更像一对姐弟,妈妈在渐渐学着做一个母亲,而儿子也在慢慢尝试着依赖妈妈。
影片中孝胜永远保持着开朗的笑容,很漂亮,这也许是这部沉重的影片中唯一让人看到的一丝温暖,令我们宁愿相信 ,他们最终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孝胜的扮演者是李贞贤,令人难以相信,这还是那个在舞台上一会儿狂野,一会儿可爱,一会儿性感的“百变天后”吗?这一次,我想说,李贞贤,你真棒,演的很完美,加油!
影片中有很多场景让人念念不忘:
孝胜接完儿子后停车,停了好久,真是个笨女人啊,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该怎么照顾自己的儿子呢?心酸
被人赶出来后,一下子工作,住的地方,一切彷佛都没有了,绝望的孝胜终于再也忍不住了,开始发疯一样砸东西
儿子找到了她,背着她去吃东西,这是全剧最温馨的一幕,两个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人,两个同病相怜的可怜人成了对方唯一的依靠。。。
河岸上两个人的对话,让人眼泪不由自主的开始往下掉。。
儿子告诉妈妈自己让一个女生怀孕了,还生下了一个孩子,妈妈好像又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就像是一个诅咒,生活变成了一个永远无法走出去的轮回。。
最后,儿子又进了少管所,而妈妈为了生计变得堕落,一切又回到了起点。结尾处阳光下的孝胜嘴角弯出一抹漂亮的微笑,或许她在幻想着未来美好的生活吧,但愿吧。。。
很多小碎片,比如男孩给外公洗身体,白色的铁窗栏,总是笑嘻嘻却会瞬间崩溃的的少年妈妈。处理得很棒。
太沉重了。早孕生子,自己的人生被毁,结果儿子重来一次……都不是真正的坏人,却一而再地沉入谷底,有种永不翻身的绝望。看完电影一直在想,为什么有绝望的感受?是因为孝胜、智久可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因为他们儿时的无知才走了弯路。成长永远是个沉重的话题,大多数未成年人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就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管束和引导。而孝胜、智久缺乏的正是这些。他们想去努力生活,然而遭遇到的所有人,最终都戴着有色眼镜去对待他们。忍耐的另一面是放弃自尊,没有尊严的活着,谁又愿意呢?影片结尾虽然没有给出孝胜智久的结局,不过,我想,他们还是有希望的,毕竟三个人可以相互取暖。
犯罪不是主题,年少的母亲和儿子和儿子怀孕的女友三角关系才是主线
少年愤恨地对母亲说:“我最讨厌不负责的人了。”可是事实却是,母亲的悲剧在少年的身上又重演了一遍,结尾看似阳光,可我还是看不到希望。
青春太轻。
他們如果有明天,而我有些失望。
天上掉下个hot mom。。。是我太不纯洁了。。。
社会边缘人的日子,活不下去了,要被逼死了。
苦逼的生活啊,一代一代的循环在这可怜的母子上。除了那几场有点用过力的哭戏以外,导演其他时候还是把握得挺客观沉着的,岸边那场戏居然把我看哭了,哭点奇怪的人真可怕。。。那么美好的两母子,却没有美好的人生,或许结尾后的几个月生活会有改观?谁知道呢?
你說「媽媽走了之後我就沒有家了。我對那個家、那幢大房子、那個爸爸已經變得很冷漠。我像是在一幢大房子裡租了一個很小的房間 而它隻昰不要租金而已。」我把手按在你的手背上說「我也是。」于是 我就在想 我的孤獨是為你而準備的。
布谷鸟的蛋
看到心里去了。。
一代一代周而复始,环境改变人生,意识只是环境的产物
TIFF上看的第四部,竞赛单元。又是一部关于母亲的电影,尤其喜欢结尾和孝胜(母亲)满脸骄傲的第一次交给孩子零用钱的那幕戏。母亲间都有一种共通的伟大,即使是17岁的未婚妈妈。导演对于社会边缘人群(少年犯、未婚妈妈)的关注,让整部片子充满了现实关怀。再此感慨一下韩国电影的突飞猛进啊。
活着也许很辛苦,可我们仍顽强的活着,不必谴责她们的生活方式,也许我们看似光鲜的背后,充斥着肮脏,庆幸吧
未完待续……
又是一部颜捆住演的戏 换批演员或者换个导演能拍的深厚得多
不容易。母亲好年轻。人生是个圆。宿命。
布谷鸟的故事,听起来都很忧伤
居然还在东京电影节上得奖。。。我很想扒开荧幕跳到镜头对面一把抓起导演的衣襟使劲晃 尼玛你倒是做点什么给点评论啊 最后怎么就变成纯记录了的感觉 他们重复着自己的错误 一错再错 被生活艹了 就这样?饰演母亲的太年轻 我一度以为他们要乱伦 而且一直出戏 麻痹的 #MIFF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