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上撒狗粮,花样滑冰尤其多。
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就有来自西班牙的花滑组合,日本的冰舞组合,中国冰舞组合王诗玥柳鑫宇,还有12年后重夺双人花滑冠军的韩聪隋文静组合。
这样看花滑比赛,真是赚到了!
看比赛,也欣赏艺术,还能满足八卦的心。
冬奥会结束,狗粮还没吃够怎么办?
怡姐推荐一部电影,《花滑女王》这是一部来自俄罗斯战斗民族的撒狗粮电影。
花滑女运动员娜佳,家庭贫寒,她日夜练习花滑终于站在顶尖赛场。可是一次重伤让她坐在轮椅上几乎失去一切,当她在一个冰球运动员鼓舞下站起来,重返赛场,她开始明白比赛不止输赢,还有别的需要珍惜。
来看看,这部电影里的俄罗斯战斗民族,如何撒狗粮。
娜佳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和顶级的男运动员站在世界级赛场上,一阵阵欢呼声和胸前的奖牌都显得不真实。
她和这个帅气的运动员成了情侣,时时刻刻在一起。
人们说,他们是神仙眷侣,金童玉女。
赛场上的他们,在浪漫的音乐中,双人共舞,变换着各种动作。
他们像生活在冰上的伴侣。
娜佳太幸福了,她获得这样的生活并不容易。
深爱她的妈妈忽然去世,她成了孤儿。
这个倔强的女孩,跟随教练日夜练习,终于成为顶尖花滑运动员。
她幸运地被顶尖男运动员选中,登上冰场巅峰。他们形影不离。
人们被她和舞伴随着音乐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艺术之美,深深打动。
人们向往美好的爱情,也把期待投射到他们身上,兴致勃勃看他们撒狗粮。
可是,人生总是面临考验,爱情更是如此。
一次抛跳动作,娜佳失误,重重摔倒在地上,站不起来。
这个曾无比坚强的女孩,目光呆滞地看着医院的天花板。
男伴再也没有出现,她现在最需要重新站起来,爱情和上冰场都成了奢侈品。
娜佳很消沉,她仿佛回到小时候失去妈妈的日子,一无所有。
事业没有了,爱情也没有了,她只能坐在轮椅上。
冷面的的俄罗斯大妈教练出现了,她用一贯彪悍的方式帮娜佳。
她找来一个脾气暴躁的冰球运动员,告诉他,如果不帮娜佳站起来,就不许上冰场。
明明是要运动员帮忙,大妈教练这么理直气壮。也许这就是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彪悍风格。
更想不到的还在后面,冰球运动员用最粗暴的方式激励娜佳。
面对娇小的娜佳,直男性格的冰球运动员萨沙似乎没有一点同情。
他把娜佳一个人丢在冰场上,自己逃回冰球场。
教练狠狠训斥了他,他只能重新找到娜佳。
娜佳想到一个办法“折磨”娜佳。
他帮她穿上冰球服,然后,用球拍打她,还把她从高处推下去。
萨沙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娜佳拼命站起来。
这种凶悍的方式管用了,娜佳拼命挣扎,看到萨沙差点被撞到,居然站起来了。
她告诉他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和对滑冰的热爱。
同样有着不幸家庭的萨沙,用笨拙的方式让娜佳站了起来。
他和她一起,散步玩耍还有享受美食。
萨沙这个彪悍直男性格的伙伴,让娜佳重新有了生命的活力。
她是重上赛场拿金牌,还是和萨沙一起简单生活。
娜佳开始犹豫。
她想起一个画面
她不舍得萨沙离开,假装腿还没有好。
萨沙逗娜佳说出真心话,她很想和他在一起。
娜佳又想起另一个让她发笑的画面。
他们一起参加商业演出,一个冰球运动员和花样滑冰运动员用喜剧效果滑冰,观众们被逗得哈哈大笑。
娜佳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她爱萨沙。
萨沙为了娜佳一直以来的花滑梦想,他假装不爱她,选择离开。
不知实情的娜佳,伤心地和原来的滑冰伙伴登上了赛场。
可是她再也不能对曾抛弃她的那个伙伴产生信任,再一次失误摔倒。
可恶的伙伴,再一次抛下娜佳走了。
穿着花滑运动服的萨沙来了,他看见娜佳一个人在冰场上,不忍心。
两个人用他们独有的方式,在冰上撒起了“狗粮”。
萨沙放下直男的面子,笨拙地和娜佳在冰上舞动,他们快乐地笑着,充满爱意。
他们自然没有获胜,可两个人似乎并不介意。
娜佳开始明白,花样滑冰的真谛不仅是为了赢,还有爱和强大的生命力!
你也许好奇,为什么花样滑冰比赛中,总有人撒狗粮?
因为双人滑和冰舞运动员常常从小在一起训练,青梅竹马十年以上。
他们有共同的梦想,枯燥的环境,携手滑动舞步,彼此会有由内而外的情感和肢体交流。
花滑双人组,有些动作非常危险,就像电影里的抛跳动作,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造成严重失误重大身体伤害。
这需要有战友把后背交给你一样的强大信任。
战友的深度信任加上情感表达,花滑伙伴很容易成为情侣,至少是有特殊信任的伙伴。
电影中的娜佳,就是这样和冰上伙伴建立起深厚情谊。
《花滑女王》,并不是一部高分电影,但电影里流露的,俄罗斯战斗民族特有的生命力,和鼓舞士气的方式。
电影中的故事,还为我们展现比赛很重要,但比赛之外的爱和生命力,还有充满幽默气息的生活,也是值得珍视的。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
今日话题:
俄罗斯式样的幽默加彪悍版撒狗粮你喜欢么?留言互动写你感兴趣的话题。
@怡儿话书影,用故事力,给生活加点能量。
2018俄罗斯体育片《花滑女王1》,豆瓣评分6.7,时光网评分7.2,IMDb评分6.8,于2018年3月30日引进国内上映。
一部融合了体育、励志、音乐、喜剧、爱情等多种元素于一身,节奏明快,轻松幽默,片尾赛场高潮戏有浓浓的好莱坞编剧的味道,虽然绝对狗血,但足够浪漫和煽情,令人啼笑皆非、涕泪交加。
体育题材,永远是最好的励志题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菜鸟也能变英雄、反败为胜,体育励志电影的故事脉络虽然简单到闭着眼都能猜出来,但这样的题材却百试百灵、永远有观众市场。
本片穿插了音乐元素,有好几首插曲,其中包含RAP说唱风格,本片的音乐元素像极了“一言不合就跳舞”的印度电影,我还是头回看到穿插音乐元素的俄罗斯电影。
本片的整体风格较为轻松欢快,虽然有女主人公受伤后的低迷,但仍处于不压抑的影片氛围之中。男主角的逗比风格为影片增添了轻松和搞笑的欢快气氛。
俄罗斯原版片长113分钟,国内上映竟然裁剪成了89分钟,缩短后的版本变得简单粗暴,剧情发展变得仓促、花样滑冰的唯美场面大为缩减,相信绝大多数观众都希望能在本片中欣赏到与剧情融为一体的花滑桥段。
国内引进的阉割版,一种情况是裁减掉色情暴力,另一种情况是为了增加排片,本片大为删减34分钟,显然属于后者。
中文片名并不理想,本片的英文原名是《ice》,“冰雪”的意思,二人一个是花滑,一个是冰球,二人因冰雪而结缘,《花滑女王》这个片名非常偏颇,并未精准表达故事主旨。
下午去看了新上映的《花滑女王》,因为是工作日的下午,所以那一场的观众不多,除开我之外,还有6个女孩,三对都是两两结伴过来看电影的,一边看一边聊天,从她们的对话中,能看得出她们对于花样滑冰这项运动并不了解,但是站在一个不了解这项运动的观众角度,也能看出这是一项充满着力与美的运动,并且沉醉其中。
之前看过《冰雪公主》《我,花样女王》等同类型的影片,和童话风的《冰雪公主》比,《花滑女王》比较写实,但是和传记片《我,花样女王》比,《花滑女王》有明显的艺术加工痕迹,比如女主和男配当双人滑搭档才6个月就能获得国际大奖,女主伤愈之后就能参加“世界杯”——PS,这个世界杯的挡板配色和索契冬奥会很像很像,一度让我眼花。
其他的剧透内容就不多说了,只是单纯觉得女主的成就还配不上“花滑女王”的头衔,但是又比“花滑公主”的成就要高,只能说是公主以上,女王未满吧~
“我的名字叫娜佳,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妈妈很坚强独自把我抚养长大。她的最大愿望就是让我去学花样滑冰,休息天她会带我来到美丽的贝加尔湖冰上练习。当我有了进步:妈妈就会满脸微笑不断夸我,所以我喜欢滑冰-----因为能让妈妈高兴!
为此妈妈把我带到了俄罗斯名教那里,她们正在招募新生进行专业的系统训练,这可是国家队啊!不是那么容易进的,可是妈妈看上去对我充满信心。
当一大帮孩子们试滑冰后,我看见妈妈正在和主教练交谈,没过两分钟妈妈就招呼我了,我心里很忐忑:“是不是我落选了?”只见妈妈面带微笑地说:“教练说你很有天赋,只是学员太多,我们先回家自己练!”
妈妈用善意的谎言欺骗了我,当时教练的原话是:“她没有天赋,没有力量,腿还不直!”哦,天哪!我就是一直在她的谎言下刻苦练习的,自学着一个又一个高难度动作。没过几年突然一天:妈妈病倒了并永远地离去,我非常悲痛地来到了阿姨家里。
我的脑海里时刻回想起妈妈对我说的话:要成为最棒的花滑女王!我擦干泪水、振作精神,在小区的操场上发疯般地练习,正巧被那位严格的主教练看见,并要我去她们的滑冰学校报到!我想:这如同奇迹般的发生一定是妈妈在天堂祈祷的。
来到滑冰学校后:教练魔鬼般的训练没有让我退却,我反而更开心了,因为我离妈妈的目标更近了!十年的苦练让我收获满满,全国冠军的奖牌让我自信从容。
接下来就是要奋战世界杯了,此时代表世界顶尖水平的男子选手奥纳夫正在挑选搭档。我去了,早就被他俊俏外表和名气所折服的我,看到他本人更是惊艳到了:高大修长的身材、立体轮廓的脸庞里嵌着两颗闪闪发光如同宝石般的眼睛。
正当那对闪耀的宝石盯着我看,并邀请共滑时,我知道我要拿出浑身解数来,我要用技能征服他!是的,我做到了!他选了我不止做搭档,我们配合默契,我们热恋了,我们一起并肩向世界杯出发!
可就在一次预赛:奥纳夫自作主张要完成一组从未练习过的动作,虽然只是在空中多转半圈,我们失败了!伤势严重的我坐上了轮椅,让我心灰意冷的是他在几周后离开了我。
我开始怀疑自己、自暴自弃了!此时心疼我的主教练为我派来了冰球队的萨沙陪我康复:我们从不断争吵、彼此嫌弃到后来的相互信任,发现和他在一起很开心、发自内心的快乐!
和奥纳夫在一起的时候觉得他就像一只华丽的高脚杯,一不小心就碎了!而萨沙长得不帅,性格随和没有架子,虽然脾气有些火爆,他就像一只保温杯给人踏实的感觉!
当我身体奇迹般恢复如初时,摆在我面前有两个选择:是选择和奥纳夫继续搭档争取世界杯花样滑冰的冠军,还是选择能带给我快乐并对我不离不弃的萨沙在一起?妈妈对不起,我选择保温杯!”
------娜佳明天就要和萨沙步入婚姻的殿堂,她写了这篇很长的日记。
这是1994年世锦赛上的一幕很神奇的场景。参加完自由滑比赛的四名选手围着渣男原型什利亚科夫站成一圈,一起观看俄罗斯EB组合的比赛。
奥列格·什利亚科夫(渣男原型,后排黑色衣服,笑容很诡异)
伊莲娜·别列日娜娅(女主原型,右上角台标下渣男旁边的女生,可能是长期忍受渣男家暴的原因,这种表情完全get不到她的美)
安东·西哈鲁利泽(男主原型,前排天蓝色衣服)
玛利亚·佩特洛娃(男主前女伴,是此时的搭档,共同获得两届世青赛冠军,参加两届世锦赛,前排深红色衣服)
阿列克谢·蒂洪诺夫(后来佩特洛娃的男伴以及丈夫,这一年不懂日语的他此时代表日本参赛,见到说俄语的同胞,赶紧凑过来聊天。电影女主的花样滑冰是蒂洪诺夫亲自教的。后排渣男的另一边,深蓝色衣服)
这一刻五个人的相聚,仿佛已决定了《花滑女王》原型爱恨情仇的故事。
男主萨沙的原型虽然小时候练过一段冰球,但成名于花样滑冰。
与出身于小镇的别列日娜娅不同,当年西哈鲁利泽与前女伴佩特洛娃从小生活在大城市,接受着顶尖教练维利科娃的训练。他们十三岁开始搭档双人滑,1994年以世青赛冠军晋升大鹅三号,94世锦赛第八,95世锦赛第六。
当年被称作是GG的接班人,是非常被大鹅看好的一对。佩特洛娃小时候练女单,因为崇拜GG想转双人滑。维利科娃就找来了与格林科夫有些神似的西哈鲁利泽与她搭档。后来拍摄GG纪录片,戈迪耶娃还特别请西哈鲁利泽扮演年轻时的格林科夫。
PS要是不拆,应该是有机会成为第一个大满贯的。96、97两年本应该是二人上位接班的好时机,却因为各自的感情问题拆队重组变为BS和PvTv,从零做起。97年大鹅丢了双人滑世锦冠。直到98年,他们才逐渐恢复过来。
原本青梅竹马前途无量的一对,为什么会拆呢?成年后的西哈鲁利泽社交活动越来越多,经常训练迟到,引起原教练维利科娃的不满。与原教练关系不好,西哈鲁利泽想转莫太组,但佩特洛娃不同意。两人经常吵架。1994年世锦赛这次相聚,让佩特洛娃对蒂洪诺夫一见钟情,虽然一开始没要他电话,但之后每次国际比赛,她都想着去见他。西哈鲁利泽很低落,甚至想放弃滑冰。爸爸劝他,他才坚持下去。这样他才有了后来英雄救美的机会。
1995年下半年,什利亚科夫的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拉脱维亚冰协为了让组合能继续而不至于拆档,于是把什利亚科夫与别列日娜娅送到传奇教练莫斯科维娜这里训练,以便在提高成绩的同时,让什利亚科夫接受心理和精神治疗。
由于在同一冰场训练,让西哈鲁利泽与别列日娜娅有了更多机会接触。西哈鲁利泽总帮别列日娜娅出主意,应对什利亚科夫的暴力行为。别列日娜娅终于单独申请到宿舍,解除与什利亚科夫的同居关系。
西哈鲁利泽想与别列日娜搭档,起初遭到了教练们的反对,毕竟马上就要参加欧锦赛了,重组是不可能的,这涉及国家荣誉。但两人越走越近,惹怒了渣男什利亚科夫。
为防止女伴被抢,什利亚科夫以备战1996欧锦赛集训三周为由把别列日娜娅带回了拉脱维亚。西哈鲁利泽与佩特洛娃继续训练。拉脱维亚这边,什利亚科夫告诉别列日娜娅,再也别想回俄罗斯。别列日娜娅与什利亚科夫关系紧张,终于在一次训练中发生了事故,冰刀插入颅骨,导致别列日娜娅重伤,暂时瘫痪失语。
教练们终于决定成全年轻人了。莫太知道别列日娜娅出事了。打电话通知西哈鲁利泽。西哈鲁利泽前往拉脱维亚首都接走别列日娜娅,连夜乘火车回到俄罗斯。在开车之前,渣男什利亚科夫也来到火车站,但搜错了车。要不然两个男人恐怕会有一场血仗。
西哈鲁利泽把别列日娜娅接回家,让妈妈照顾。然后,向教练请假,准备陪别列日娜娅康复。很多人都称赞西哈鲁利泽为了爱情放弃前途,毕竟当时根本不确认别列日娜娅能否康复继续滑冰。维利科娃教练对西哈鲁利泽说:“那女孩(别列日娜娅)不会有事的,佩特洛娃不想再与你搭档了。”
据说在大鹅有个规矩,如果男伴提拆队,会被业界公认为渣男。佩特洛娃提拆队,维护了安东的名誉,后来两人变成赛场上的对手,但比赛坦坦荡荡,四个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1996欧锦赛PS跳完天鹅湖(应该是黑色考斯滕)就拆队了。这应该是黑天鹅拆队传说的鼻祖。冰舞IK组合拆对前的黑天鹅节目也堪称经典。1996年春天,西哈鲁利泽陪别列日娜娅养伤康复。已退役做过一段商演的蒂洪诺夫想回到赛场。于是,维利科娃教练把佩特洛娃心心念念的蒂洪诺夫请来成为她的新搭档。这就有情人终成眷属了?没那么简单。
如果PvTv从这时候一直好好训练,1997世锦赛和1998冬奥会应该都有机会上台子。但1996年蒂洪诺夫刚与佩特洛娃搭档训练两个月,他出现经济问题,突然需要很大一笔钱。于是,蒂洪诺夫不辞而别,去英国接了商演合同。他认为成年人不能再靠家里支持经济,应该先去赚钱,而不是结婚。商演能够有明确的收入,但比赛的前途还不明朗。
沉浸在热恋中的佩特洛娃忽然被恋人兼搭档抛弃,这种感觉就像跌入贝加尔湖。
几个月后蒂洪诺夫商演结束回来,想与佩特洛娃继续搭档。但佩特洛娃不再信任蒂洪诺夫,已经与布林搭档。布林的技术不灵,最好成绩是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亚军(那届冠军是申雪赵宏博),连去世锦赛的资格都没获得。
另一边,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在爱人的精心照顾下,别列日娜娅神奇般康复了,小心翼翼的上冰恢复训练。一次托举意外,别列日娜娅被西哈鲁利泽摔到了冰上。但别列日娜娅抗住了这次冲击。有一次西哈鲁利泽接受采访,说别列日娜娅特别坚强,坚强得像个男人。BS1996年11月开始恢复比赛。
1997年,BS取得欧锦赛第三名,但世锦赛仅取得第九名。对受伤后康复的别列日娜娅而言,这个成绩已经算是奇迹了。但佩特洛娃确被男伴耽误了。新生代没有及时接棒,靠老将撑着,1997年世锦赛,俄罗斯丢了双人滑金牌。别列日娜娅买了个房子,终于不用与西哈鲁利泽姐姐挤在一间房了。但西哈鲁利泽很忙,分身乏术,又要忙商务社交,又要照顾家人,二人训练场外共度的时光很少,这时期西哈鲁利泽与别列日娜娅主要都是在冰场见面。
1998年初,看到BS取得冬奥会银牌和世锦赛金牌,佩特洛娃很失落。她说:“我打败了我自己!”当初如果能更和谐的处理与西哈鲁利泽的关系,或者1996年下半年能及时原谅蒂洪诺夫,或许她一定会站在领奖台上。布林虽然与佩特洛娃成了好朋友,但他知道自己的技术不好拖累搭档,佩特洛娃又总忘不了蒂洪诺夫,布林决定退役。蒂洪诺夫再次去求佩特洛娃原谅,他找到佩特洛娃的妈妈说情,佩特洛娃才同意组队比赛。1998年下半年蒂洪诺夫二次复出。之后,PvTv成绩一路飙升,拿到1999年欧锦赛冠军和2000年世锦赛冠军。
蒂洪诺夫为了陪佩特洛娃圆梦奥运,以35岁的高龄撑到了都灵冬奥会,但自由滑失误,最终名列第五。但他们的奥运精神以及对花样滑冰的热爱,让人敬佩,他们依然被邀请参加都灵冬奥会的表演滑。两次奥运会都没有拿到奖牌,佩特洛娃因此哭过。如果她能像萨维琴科那样找个大侄子再拼一届,也许是有机会的。但她说她不想再跟其他人一起玩了。她决定与爱人一起退役,2010年生了个女儿。如今,两人恩爱如初,依然活跃在冰演舞台。
2000年世锦赛时,因别列日娜娅感冒服用违禁药品被禁赛,西哈鲁利泽无法参赛。但他还是赶到比赛现场为佩特洛娃和蒂洪诺夫助威。
这段时间别列日娜娅患支气管炎,有报道说她与西哈鲁利泽关系紧张,她与亚古丁走得很近。即使亚古丁出国训练,也经常通越洋电话。很难想象,西哈鲁利泽和亚古丁会从情敌变成好朋友,后面一起参加很多综艺演出,据说后来买房都买在附近。
但很可惜,传奇的BS组合没有走在一起。西哈鲁利泽好不容易挡住了亚古丁的攻势与别列日娜娅和好,两人功成名就,获得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之后,由于盐湖城丑闻被冤枉,西哈鲁利泽受了很大刺激,决定从政。他越来越忙,与别列日娜娅经常只能在机场匆匆见面。
西哈鲁利泽一次因为接电话没看到别列日娜娅为他准备的礼物而产生误会,导致两个人错过了一生的幸福。想想当年最初与佩特洛娃吵架的原因,也是因为他太忙了。西哈鲁利泽这个大忙人,与别列日娜娅分手后,与卡巴传过绯闻,但只是笑谈。后来他与一个电影演员也是大财主的女儿结婚两年离婚了。最后,他找了个比他小好多岁的姑娘,生了两个儿子,他依然很忙。那些年他忙着经营圣彼得堡的滑冰学校,孩子们很喜欢他,舍不得他暂时离开。他说他自己的孩子还在家等他呢。2014年西哈鲁利泽的二胎出生后,很少再露面,应该是花更多时间陪家人了。
别列日娜娅与西哈鲁利泽分手后,与英国男单选手史蒂夫·库欣结婚生了一儿一女然后离婚。
后来西哈鲁利泽担任两个孩子的教父,继续像亲人一样照顾别列日娜娅。
离婚后的别列日娜娅有一段时间很憔悴,跑到美国,去找盐城湖并列冠军男伴David Pelletier参加职业比赛。这哥们也离婚了,与前妻关系紧张直播间互怼,后来与戈迪耶娃三婚,据说过得还算不错。
别列日娜娅最后的作品就是与佩特洛娃蒂洪诺夫合作的冰上戏剧电影《冰雪皇后》。她如今选上议员,已经在奥委会工作了。
一种是坚持的力量 。女主娜佳本来滑冰天赋平平,但因为她喜欢滑冰,妈妈就鼓励她,说她“会成为未来的滑冰女王”。虽然妈妈不久就去世了,但坚信妈妈所言的娜佳,通过坚持不断的冰上练习,终于感动了教练,收她做了学生。而娜佳拿出了百倍于人的努力,不断的进行练习。终于,她逐渐脱颖而出。而在娜佳意外受伤之后,在艰难的康复训练中,也正是因为坚持不断的练习,让娜佳重新站到了冰场之上。 一种是信念的力量。娜佳之所以坚持不断的练习,是因为她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妈妈告诉她的,“你就是未来的滑冰女王”。因为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滑冰者,所以娜佳通过不断地努力,让自己成为了最好的滑冰者。看着刻苦练习的娜佳,我不由得想起了科比的话,“我热爱比赛,真的。小时候在学校或家里遇到难过的事,我总会到公园,畅想自己的美梦。你可能也跟我想过一样的场景:为湖人效力,夺得总冠军,投进绝杀球,听着观众席上山呼海啸,你成为埋葬对手的英雄。我现在已经做到过这些,但在那时候,就已经重复过千千万万次,仿佛早已成为真实。在我还没踏上球场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到过了。”对于娜佳来说,她也是一样的,她因为相信自己就是未来的滑冰女王,所以她成为了花滑女王。
韩剧的内核 跟花滑没多大关系 还要蹭一波塔尼亚
原来原力疗法不仅可以治手还可以治腿…最近为什么这么多花滑题材?明明是俄片,为什么看着这么像印度片?
看完冬奥会,就对这类运动极其感兴趣。俄罗斯作为一个传统冰上强国,此次没得参赛也是可惜,不过这部由俄罗斯拍的电影却非常值得一看,旋转跳跃的极致美丽。
爱在跌倒后
原力觉醒疗法、你只看过这一部电影吗、老妈护身符陪我赢了9场输了7场…哈哈哈,从第二任男友开始转为喜剧,俄罗斯民族啥时候也爱载歌载舞了…“我想要的是快乐,但没有他,我就没有快乐”
战斗民族的男友简直是巨型哈士奇,哈哈哈
从艺术层面情感层面 都给我贡献了一部超出想象的电影 不得不给予很高的评价
爱在跌倒后,俗在银幕前。就是一个很俗很酸的故事,看来战斗民族煽起情来比韩国人狠多了,什么逻辑,韵脚,通通不要。
歌舞插入最无违和感的正经电影,喊麦最好听的大龄中二男。老毛子骨子里还是很浪漫的,又浪又漫。剧情像是一部20集肥皂剧的压缩精华版。跟花滑的关系不是很大,主要是爱情。但是爱情来去得也都很突然。说故事的能力不来塞。然,最后的大合唱太加分了。女主好甜。
笑中带泪,很棒的电影。末尾的表演很震撼。
俄罗斯人治瘫痪的方式真他妈牛逼,男主性格超好玩,但要我选还是选男二,穿白衬衫西装裤再配上那邪恶眼神滑冰太苏太苏太苏了!
毛子式的成长传奇没有美式如糖的腻味鸡汤,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成功之路--一路不拖泥带水道尽娜佳的甘苦史(当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删太多)。这里没有“即使失败也是第一”的温情,而是要努力成为一名“战士”的傲气。没有天赋却有态度的女主靠着刻苦、依赖还有爱情,三次从冰上站立起来--歌也好听。
标准爱情戏的骨套上花滑的皮,体育本身是微乎其微的,任何人都能在一个月学会一切是多数体育片的通病。爱情戏的发展公式都在可预料之中,结局很美式童话,观众会情不自禁站在主角立场深受感动,编剧对每处情节点都掐算好了。最棒的是全片都被男主角带着走,如果不是他,效果会大打折扣。
感人吗?我只觉得尴尬。好看吗?真的不好看,只是拼接流畅而已。励志吗?假的不要不要的。
大女主养成记,但真正的战斗英雄却是母亲与其貌不扬的冰球运动员男友,母亲在知道女儿并无天赋之后还鼓励她就是滑冰冠军,男友知道她无法恢复的情况下还一直想让他拿世界冠军,正如女主说的“如何才能让你这个榆木脑袋相信我无法再滑冰了”,战斗民族所有的“战斗意志”都是因为有这个榆木脑袋。
正能量,比国内青春片高出好几个level。镜头节奏感强,演员演技没得说。台词也带着战斗民族的幽默。不错呢!冰刀划过冰面的特写简直不能更美啦!
坏的爱情能让你坠落贝加尔湖,好的爱情能把你拉回人生巅峰,对战斗民族的励志片表示绝望,煽不过印度,丧不过霓虹,彻底沦为好莱坞快餐式MV,好在男女主的颜值给了我一丝希望,原力小哥简直是毛熊本熊,男二是多兰x脸叔混合脸,女主真的像马良xLiLo
失望!一部包着薄如蝉翼花滑外壳的玛丽苏爱情,看到男主居然可以在未经教练指导下神奇跨专业完成托举女主等一系列动作后彻底无话可说。如果说前半段还算正常,那么真正男主登场后电影的画风就越来越诡异,最受不了的是这电影对双人花滑的亵渎,别人用一生的伤痛换来的成果被游戏般呈现,不负责到家了
励志温暖的故事,夹杂着爱情的温暖和鼓励,竞技体育的魅力总是不可挡。
三星半,之前在桃桃观影团与大家一起看的,现场效果很好,娱乐性很强,其实是部有趣又有些少女心的爱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