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是喜剧吗?
从故事结构、人物设置、场景安排,都和古惑仔没哟半毛钱关系的作品,实在没有必要因为启用了相同的演员班底,就非要绑定ip来评价。客观来说,这部作品,优于当下大部分的港片制作,是一部血统纯正、港味十足的港产片。
二刷之后才来写,朋友问我为什么要看第二遍,我说,想再认认真真看过一遍,然后再来和你们聊聊他究竟怎么好,你们怎么误解。
豆瓣的tags十分不友好,“怀旧 情怀 黑帮 古惑仔重聚 犯罪 动作 2018 香港 港影 剧情 ”,前四个可以说,和本片是没有任何关系的,那些强行给这片盖上这些tags的人,你们真的没看懂。
上映前和朋友聊起这部电影,第一反应是,哎呀这些炒情怀和IP的电影,真是让人反感,我绝对不会去看的。作为女生,打打杀杀的题材我一向不热衷,从来也没有看过任何一部《古惑仔》,童年里属于因为《风云》而讨厌郑伊健喜欢郭富城的那一群女孩子,所以我的人生,根本不存在《古惑仔》情怀,更加不会对这几个人有什么特别的好感。
买票前一天,其实想看的是《反贪风云》(越骂越要看,古天乐脑残粉),但是买不到票,聚会的小姐妹坚决要在即将闭店的嘉禾影城看港产片,所以选了这一部。看完三个人都惊叹,钱嘉乐让我刮目相看,想不到他对节奏的把握、剧情的推进、情感的铺陈,可以拿捏得这么好。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对他,对当下的国产、港产制作来说,已经相当出色。
翻了一下香港的评价,发现香港的观众对这部片总体满意,大多表示优于许多本土制作,但是大陆的媒体和观众则不看好的为多,大概是大陆观众对古惑仔的情怀更深(据说《古惑仔》是很多北方观众认识香港的启蒙之作)。
关于这部电影,首先,我说想说的,电影的内涵,其实并不是为了炒作ip。
很多人看到这个组合,就在骂,是的,《友情岁月》唱了两遍(重新编曲,郑伊健和陈小春演唱),可是也有同样由陈光荣创作的《一起冲一起闯》啊,而且人家从故事结构、人物设置、场景安排,都和古惑仔没哟半毛钱关系。看完全片,我更直观感受到,促成这一个组合的重要原因,是和片名一样,为了纪念兄弟情义。这五个人,20年前因为《古惑仔》的拍摄相识,继而成为朋友。20年之后,感情仍是那么好,他们自身的深厚情谊,就很令人感动。
我私底下曾经见过生活里的郑伊健、陈小春、谢天华,他们的表现,真如屏幕上一样,郑伊健像耐心的大哥,照顾宠溺两位兄弟,直着身子在后座扒在陈小春的座椅上和他说话,陈全程不曾起身回头。录制节目的时候,谢天华要跳舞,手上拿着mic不方便又无处安放,郑伊健见势,立即从身后上前,接过谢天华手里的mic。
这些小动作和默契,充满男人间无需多言的爱。这些小细节,也体现在电影里。
在网上被诟病很多,觉得大反派谢天华造反的梗很幼稚,并不啊!从一开始,他的角色人设就是贪钱,借兄弟过桥劫黄金,说不通吗?后面在和曾志伟对决的时候,他也说了自己的委屈:“我每次说这样可以赚大钱,你总是说这不行那不行。”这样一直被反对,加之欠了一大笔钱,想要大赚一笔,一点也不幼稚。至于他吐槽自己从小被看轻,和他想赚钱,似乎也没有冲突吧。
被诟病的另一个梗,声势浩大冲到面前,只为了说一句:“我们不再是兄弟啦!”幼稚吗?我感到很痛啊。在《创世纪》里,罗嘉良频频对陈锦鸿失望,最后也说不出一句我们不再是兄弟。这五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孤儿,兄弟就是他们唯一的亲人,要说出这一句话,不需要勇气吗?非常需要。
关于影片的动作场景,个人认为钱嘉乐已经尽力了。
他本身最擅长就是飞车戏,片中第一段隧道里的换壳偷车,虽然看得很熟悉,可是设计巧妙,一点也不糊弄。第二段的车展的飞车戏,更是刺激。三文治抽车,侧边赚翻滚下楼梯的场景,实在太精彩!作为女性观众,对这种精妙的设计,好感度十足,完全不是变形金刚类型的粗暴。这两段,个人认为水平相当国际化了。
在动作戏方面,也延续了香港动作导演一向的喜好,打得干净利落,动作帅气,充满了港式传统——哪怕命悬一线,也要强行耍帅的讲究。
这次的取景,去到匈牙利、日本、黑山,对香港的本土制作来说,算是相当少钱了,成老板给了大钱,视觉效果也很美很大气。
五个人没有一个是被看好的演技派,可是这一次也许是角色太贴近各自性格,加上说的又是兄弟情,大家的表现都很棒,陈小春重遇曾志伟的那场戏,他哭得很隐忍,连前排的大叔都忍不住跟着一起抽泣……
很多人好像不能接受曾经荷尔蒙迸发的少年,成了油腻的大叔。对于全员50+的一群男人,我不认为他们当中任何一个,在这个年龄段里是属于中下水平的。既然你们选择去看一群50+的男人,那拜托你们公平的去看待现在的他们。并且他们的成长,完全符合角色要求,比年轻时的他们,更添了磨难的沧桑,仍然荷尔蒙十足,难道要强行装嫩,才能满足你们过去的春梦吗?那才是蹭热点吧。
凭心而论,团队在宣发的时候,确实打出了“古惑仔”的ip,可是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故事,没有强行在剧情和人物上蹭过去的热点,为什么不能从一个新电影的角度来公平评价这部电影呢。
首发在rouwanxiaomian公众号上
被标题吸引进来的就自动留言点赞好了,至少让我统计一下标题的力量。
对于曾经是靠研究香港电影毕业的我,最近几年的香港电影我是几乎不看了,至少是不会主动选择在电影院去看港片。这几年的香港电影尤其是CEPA之后的香港电影,除了炒情怀这碗冷饭也没剩什么东西了。以至于,现在我一听到港片就会不自觉蹙眉。
较之以前,对于电影的内容,我已经不再那么关注。现在去电影院看电影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社交活动。朋友聚会,酒足饭饱后去看一场电影消消食。相亲约会,为了避免没话说的尴尬气氛也可以去约一场电影。当然如果有好看小哥哥相伴,那就更是要约一场电影拖延一下和小哥哥亲近的时间。
尽管,在我这里看电影的形式已经大过了电影的内容,可是遇到烂片我真心坐不住。有多少电影人在兢兢业业的工作,希望把自己的作品推上大屏幕,但他们中也只有小部分人能成功,大多数都做了分母,而我也是分母之一。所以我希望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当我坐在电影院的时候,能感受到创作者对观众的尊重和对电影这类艺术的崇敬之心,而不是隔着屏幕能闻到的钞票的味道。
黄金兄弟是什么鬼?
古惑仔的冷饭你们还要吃多久?几个曾经在青春期时影响过我们世界观了一队人马,现在已经到线雕都无法拯救他们垮掉老脸的时候了。
我还记得青春的样子,胶片也记录了那些你们曾是少年的时光,这些我都记得。
可是一把年纪了,你们还不顾观众的感受,在大屏幕上一手抓着情怀不放,一手伸向观众的口袋要票房么?这样真的好么?
要做电影就好好做,最起码给我好好讲一个故事。
一开始就绑架人质搞枪战,我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郑伊健就跑到非洲去和佘诗曼谈恋爱。两个人加在一起都快一百岁的人,还在玩河边光脚撩水的戏码。先不说佘诗曼的TVB感太强烈,我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佘诗曼要坐下来脱鞋脱袜光脚撩水,郑伊健连脚带鞋就下去了。我觉得这个时候,可能郑伊健本人都能感受到我的尴尬。
恋爱没有好好谈,为了非洲难民的平安幸福,郑伊健决定去偷药。好,为了药就跑到布达佩斯去了。(布达佩斯的美我是领略了,不过什么药一定要去布达佩斯偷?)在布达佩斯找到了抚养他们成人的曾志伟,大家玩了一票公路大劫案,各种飞车加直升机,最后搞定的还是在隧道里面的限时任务的梗。这种在隧道里通过偷梁换柱搞定的戏码,散见于目前已经900多集的名侦探柯南动画片中。我不批判故事里用老梗,毕竟有些老梗还是经久不衰的。不过我们能不能在用老梗的时候稍微捋一捋逻辑?我就不明白了,都能动用直升机去监控药的走向了,你咋就不能多来几辆车跟着?你是缺钱、缺人还是缺脑子啊?
好了,毫无意外,任务顺利完成,最后一分钟反转。陈小春说感觉车很重,大家就去打开了箱子,没有悬念肯定不是药,如果是药这戏就真真演不下去了。满满的一箱金条,是谢天华骗了大家为了钱串通了老外,吃里扒外劫走了黄金。好了,大家开始尬戏了,一会儿讲童年阴影,一会儿讲做兄弟讲道义,一会儿又冲动开枪伤了曾志伟。虽然盗亦有道,但是在追兵还没有搞定之前,我们能不能先跑出去再吵架?
大家吵了几分钟,追兵在把直升机换成了汽车,堵过了高峰期又等了几个红绿灯之后终于来了。既然对手来了,那么大家开始枪战吧,我还没分清楚谁是谁,郑伊健就开着闯进了警察局。然后,他坐牢了。蛤?
中间穿插几场郑伊健在牢里被人打过得很辛苦的戏,另外一边他的好兄弟在贫民窟里自我惩罚不洗澡陪他坐牢。等等,你宁愿陪坐牢也不愿去看你的好兄弟?而且你的自我惩罚是什么?留胡子不洗澡?
然后故事极其平淡的说郑伊健出狱了,林晓峰去接郑伊健说,见你在牢里过得好好的,烫好的大波浪也都还在,不如我们又去搞事情吧。郑伊健说,不!在搞事情之前我要先去日本泡个温泉。
是的,大家就去熊本泡温泉了。在熊本大家又在一起回忆了一下大家曾经在一起的日子,几个孤儿没人要,曾志伟像亲爹一样照顾他们,陪着他们一起成长。这种温馨的家庭戏就跟港剧里的下面梗一样,也是经典的老梗,但是编剧和导演能不能稍微给我点儿前戏让我做好心理准备?这莫名其妙的亲情戏,我真心理解无能。也不知道是不是郑伊健的大波浪太长太卷,每次他一笑我就感受到来自老母亲的慈爱。总觉得是他和曾志伟一起抚养了这几个不省心的中年男人。
我以为他们在日本要干什么,结果是找了几个老爷子一起来酿酒,天啊,那个画面之美。让我仿佛看到了电饭煲的广告,一瞬间感觉大家都变成了村嶋孟,好想在电影院来一碗大米饭啊。
啊嘞嘞~~~~不对不对,这个不是电饭煲广告也不是煮饭仙人的宣传片,他们是黄金兄弟,他们是要去抢黄金的!
好了,熊本风光领略过了,松垮的肉体也见过了,终于可以去抢黄金了,再不抢黄金片子就要结束了。
不行,导演说在抢黄金之前我还有一场车震,不对,是车戏没有拍!总之,制片人的钱没有作完之前我们坚决不去干正事。
于是他们找到了张宇,张宇是谁呢?就是这个黄金最原来的主人,他为了要回黄金又去找古惑仔兄弟,给他们提供装备和钱。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这果然是江湖,明明自己什么都有,却偏不自己做,就要找当初捅娄子的人那帮子人来搞事情。
好,装备有了,但是还没有车,于是他们就去车展上搞事情。然后莫名其妙来了一场车震的戏,把车震废了大家开心了,结果谢天华却不在车展上,他杀了个回马枪回家把曾志伟干死了。
看到这里你们混不混乱,尴不尴尬?最尴尬的不是这个,是谢天华又在这里讲了一次童年阴影、兄弟情、家族情谊。演员演得很投入,我却越看越尴尬,下次要搞这种情绪爆点的时候,能不能提前打个招呼?就算你不给我铺垫前戏,我自己去酝酿酝酿也好啊。
接下来,我看了看手机回了几条微信,曾志伟的葬礼结束了,郑伊健的大波浪被大雨冲直了。他们终于可以去抢黄金了。
四个人约着去黑山抢黄金,整个的过程就是真人CS,大家脑补一下就够了,实在不行你再加点儿吃鸡的画面就差不多了。抢黄金这点我也是一头雾水,我的娘亲,虽然讲故事需要想象力,但是咱们别乱来好不好?你莫名其妙去坐牢了这么久,这些黄金就算找代购人肉帮你带货也都早就秘密转移了。居然还在黑山找了风景优美的小岛,用防弹玻璃隔离,在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你是要干嘛?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你来抢黄金么?
最后的结局就是兄弟打死了兄弟,郑伊健一直心心念念要给佘诗曼送的药,结果谢天华一直悄悄的在提供。
整部片子我看下来只有一个感受:我裤子都脱了,你居然让我看葫芦娃?
在百年来的电影史上,香港电影都是一股倔强生长的力量。港片历史上烂片无数,但是也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拍出了至今都能让人热泪盈眶的好片。香港电影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时代,仍然是无数电影人们的青春。香港武侠片中的家国叙事、家庭剧里的市井温情、文艺片中关于时间和生命的咏叹。这些都构成了香港电影蜿蜒绵长的生长线。
这几年内地电影的不断发展,CEPA的签订,大批香港电影人跟随着资本的力量北上作妖,不,是北上拍片。但是广阔的市场,和源源不断的投资并没有促进东方好莱坞的发展。这几年的港片每况愈下,有些人说是合拍片的问题,有人觉得是港片自身的问题。
学界唱衰香港电影,“香港电影已死”这样的话语,似乎已经为港片盖棺定论了。
学界一直在呼吁要守住香港电影中的“港味”,可“港味”究竟是什么?是恐怖片中龙婆的脸?是成龙片子中的插科打诨?还是在红绿蓝大块色调中王家卫不缓不急的絮絮叨叨?作为一名内地观众,我心中的“港味”是过去遥不可及的瑰丽奇炫的梦,是现在无可追忆的青春。“港味”对于内地观众来说似乎从来没有真切的存在过,有可能只是记录在盗版碟里遥不可及的世界。
我眼中的香港电影是骨骼清奇的,无论是对严肃生命体的反思或者对于家国历史的叙述,香港电影总是在家长里短中给你娓娓道来。经典的香港电影是接地气的,这种接地气被好多学者解释为因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导致的对中原母体文化的遥望。可我更愿意把他理解为,穿插在商业叙事套路中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香港经济的发展和电影的商业化进程都早于内地,上世纪60年代香港电影工业进入到规模化的制片厂时代,并在80年代发展到顶峰,虽然90年代受到来自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影响,香港电影逐渐式微但余温尚在。好多内地观众,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通过校门外、胡同口的盗版碟开始接受香港电影的洗礼。
我认为电影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感情输出,电影需要在放映时收获到来自观众的情感交换,才能真正算得上一起完整的放映。所以当学者们用“离散”情节和殖民意识来阐释香港电影的时候,这些因素不仅仅存在于电影的创作者心中,也存在于每一个观影人的心里。我们又何尝不是带着“离散”的心境来看待香港电影的?
当经济不够发达的时候,我们通过香港电影看到了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有这样一个灯火摇曳的商业化社会;当思想还不够开放的时候,我们通过电影看到了与我们同根共祖的香港竟是这样来对待生活。在那个离我们不远的年代,香港电影用有别于我们却又似乎相似的方式述说着自己的生活,但在表达情感时却跟我们一样的浓烈。对家、国、民族、道义的理解一致得不得了,感情浓烈到化不开,所以当演员们在电影里每每讲到中国人、一家人、兄弟情这样的概念时,观众和电影创作者透过银幕、跨过空间的隔阂,在时间的另外一头心意相通。
这样的情感表达是动人的,可如果这样的情感表达被生搬硬套成了想要绑架观众情绪的工具时就异常丑陋。我经常说任何感情一旦勉强就会变得面目狰狞。
我不是说不可以讲兄弟情,我也赞成好兄弟有今生有来世。
但是如果这样的情感点被外化成没有任何情绪内核的符号,那么这一切就变得无比空洞。
今生不是兄弟间无意义的眼泪,来世也不是对未来的空头支票。我们生活在当下,电影是,故事也是,如果下次还有谁想要再来盛一碗情怀的冷饭的时候,请记得至少先让我看到你讲故事的诚意。
2013年拉开帷幕的古惑仔五兄弟友情岁月演唱会,将当年香港影视上经典的黑帮片《古惑仔》中的五位主要演员郑伊健、陈小春、谢天华、钱嘉乐、林晓峰组合在一起,连着举办了三年,台上当年纵横江湖的“古惑仔”已经为人夫、为人父;台下的太太团挥舞着荧光棒甜蜜互动,尤其唱起那首《友情岁月》戳中所有伴随影片长大的80后,隔着屏幕我都眼红红。
由于我本身写娱乐八卦,《黄金兄弟》五位主演的八卦情感故事我分别都写过。这次走进电影院主要是追忆下青春岁月,看看当年纵横江湖的几位如今人到中年在演技处理上有没有什么变化。走进电影院之前做了功课,导演的位置给了钱嘉乐;大反面交给了谢天华;自然大哥还是郑伊健;急性子依旧陈小春;乖乖小弟林晓峰。
开篇选在鄂尔多斯某高级酒店,荒漠里齐刷刷、利利落落的五兄弟配合执行任务。没有了市井帮派风,一股浓浓的好莱坞特工风格;节奏紧凑过瘾中还甩了段子,郑伊健的发型对得起“狮王”这个名号,也对得起他伪装的人物:李云迪!
但是也许钱嘉乐作为导演想要呈现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故事和镜头切换略显节奏太快。从鄂尔多斯到布达佩斯、到熊本、再到黑山。中途我去了一次洗手间回来的时候看到兄弟几个在熊本参加酒祭活动,镜头切换到酿酒的大米,讲述着:“如果一个人心中有恨,酿出的酒就会是辣的;心中有怒气,酿出的酒就是苦的”。我恍惚以为是《舌尖上的日本》。不过这段话讲的非常有道理。
而本片最精彩的部分也是从熊本这里开始,所有的冲突都在这段戏中呈现,所有的误会在这段戏中解决。在布达佩斯行动中因为性格冲动开枪误伤“干爸”(曾志伟饰演)的火山(陈小春饰演)解开了心结重新回归兄弟。而四兄弟决定给谢天华饰演的bill一次机会抓他回来,但是没有想到最终错杀“干爸”的bill毫无退路可走。
我觉得整部片子的高潮就是最后四兄弟带着视死的豪情,全副武装冲进bill买的小岛。当时我旁边的哥们说:“偷的这些金条能自我繁殖吗?买下一座岛,雇用了这么多雇佣军,这么多重武器要花很多钱的!”哈哈哈哈,所以看这种片子真的不太较真。总之这段戏还是看着挺过瘾的,最后的设计也不错,bill最终死在自己的兄弟火山枪下。
感觉这是一部好兄弟聚在一起,享受拍片每一分钟。这部片子里你应该找不到陈浩南和山鸡哥的影子,他更像是一个国际特工片,而不是古惑仔片。肯定会有人说这部剧扑街,消耗古惑仔!我这个人倒是心态轻松,中秋假期我就是想看看真人秀里怕老婆的“山鸡哥”陈小春;因为喜欢打羽毛球而跟蒙嘉慧走到一起的郑伊健;以及成为汤盈盈女儿的爹地的钱嘉乐!当然还有我最爱的谢天华!如果这部剧一定要有一个反派,那一定会给谢天华,他的演技绝对在线!所以何尝不带着轻松的心态回顾下自己的青春岁月,走出电影院我一直哼唱着那首《友情岁月》。
Bill哥真的错到让兄弟无法原谅吗,错到没办法允诺下辈子做兄弟吗。
Bill哥是大部分社会人的缩写.一直活在带有闪光点的人身边,工作时埋头干活,吃饭时默默无语,跟朋友逛街时走在最后帮忙提东西,
和朋友们聊天时插不上话没有一点幽默天分,在家中不是最受宠也不是最让人操心的存在······ 诸如此类存在感真的太多了,当情绪积到他的濒临爆发点时,他的某些言语或者行动有点偏激,给身边人造成不便和议论。但是这不是他的本意,他也想处理好每一件事,活得更体面一点,他更希望自己是家里人的骄傲,领导喜欢的下属,能让女朋友更有面子的男朋友。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请体谅他好好对待他。
一、演职员:古惑仔系列班底,曾志伟(阿爸)、郑伊健(狮王)、陈小春(火山)、钱嘉乐(淡定)、林晓峰(老鼠)、Bill(谢天华),导演钱嘉乐
二、时间:2017年拍摄,2018年上映
三、剧情:阿爸收养了5个孤儿,从小教导做对事,做对人。一直以来,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不是父子胜似父子。对金钱的贪欲让Bill迷失人生,最终以阿爸和Bill的死结束故事。
四、音乐:友情岁月(郑伊健)
五、海报:
六、标记:
1、人生如酒,有怨恨,酿出来就会苦;有愤怒,酿出来就会辣。
2、做兄弟,不仅有今生,还要有来世。
3、一生悬命(注释:日本短语,拼命、拼死之意)。
4、责善(注释:劝勉从善)
5、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注释:出自论语,孔子教导子贡交友之道。尽心劝告朋友向善,若不接受,停罢,毋自取其辱。)
6、拍摄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日本福冈,黑山共和国的圣斯特凡岛
这些电影都得了“战狼后遗症”,明明蹭的是《古惑仔》,铺设小打小闹的兄弟情,非要学《战狼2》的“逼格”,拍一部火箭筒+机关枪齐飞的炸碉堡大片,就差坦克了。开场抢车抢黄金,是《极盗车神》;中途四分五裂四散流离,是银河映像《放逐》;而后一众闹市飞车狂飙,是《速度与激情3:东京漂移》;最后的小岛登陆战,是《敢死队》,是《特种部队》,真尼玛牛掰!啥都有了,就是没有自己的影子!
当年的古惑仔都改行当特工去了
在社会主义金钱的管理下,古惑仔都可以从良做特工!还有什么没可能😄
为什么要一再消耗古惑仔兄弟,让陈浩南只做陈浩南,山鸡只做山鸡不好吗。这种毫无意义的再聚我一点不想看到。各位大佬阿sir,港片扑街,黑社会已经名存实亡,你讲咩古惑仔。古惑仔变特工,不如街头揸架死在那个年代。
四个人举枪帅的不要不要的
打戏尴尬,酿酒尴尬,情意尴尬。此片就是女子高中生故事,末了互相给对方说,我下辈子也不和你玩了!
5,是那种特别平庸的电影,剧情套路,故事也没什么吸引力。说来说去卖的还是古惑仔几兄弟的怀旧情。只可惜这故事又没法延续古惑仔的情节,只能搞出这种温吞的东西。于是,老了之后,失去不光是青春,还有昔日敢闯敢干的精气神。挺遗憾的。
记住,所谓的过气香港天王们,不要忘了大鹏对你们的提携之恩哟!
比想象中好一些,相对于那些纯卖情怀的电影,本片不论是制作还是剧作都要认真很多,钱嘉乐在视听上也是有一些小聪明的、几处动作长镜头看得到导演层面的努力,但是整体上还是难掩整个电影的平淡和乏味。《意大利任务》的剧情架构搭配上老港片粗暴的兄弟情展现显得比较不伦不类,情节的亮点基本为零,故事也全靠着坏到失真的laughing哥硬生生推动,而走量的动作戏完全没有紧张感和节奏感,基本上和前两年的《侠盗联盟》犯了一样的错误,不过,影片的五毛特效一看就没有后者有钱。
有多难看我都预料到了…所以无论多难看,我都能接受。
一塌糊涂的港式烂片。剧情胡编乱造,故事毫无逻辑,剪辑混乱失控,主角全程开挂,摆明了是一部消费情怀的圈钱之作。如果不是中间的插曲用了《友情岁月》,本片可以给负分,提名年度十大烂片!
被片名耽误的电影,以为圈钱,听到友情岁月的插曲,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钱嘉乐不愧动作指导,动作场面都不错。
聒噪的配乐,多余的闪回,不成立的动机。这碗饭又馊又冷。参与许多影片动作特技部分的钱嘉乐,本片仅有三四秒的动作戏可以一看。除了古惑仔,还有周比利这样的边缘老面孔,仓田保昭也已成为国产烂片专业户。
剧情略显单薄和平淡,节奏还不错,动作戏很燃,爆破场面震撼,古惑仔帅气回归。
节奏还不错,动作戏很燃,古惑仔重聚了,喜欢小春。
《古惑仔》的阵容拍了《五虎将之决裂》。动作指导出身的钱嘉乐保证了视效,飞车特技和枪火场面还不错,故事就注水了,很老派的那种时装动作片,高飞、大岛由加利经常演的那种,还删了功夫PK,用《独闯龙潭》替代最后一战。总体还是英雄片路子,就看情怀了。即便如此,也要完爆欧洲攻略,马楚成学着点,友情岁月太赞!
这碗冷饭不知道要炒多少次,几句话离不开兄弟,配音就像几个香港人在说普通话,bbbbb
贵在烂得均匀。
暴发户般的电影 byebye一星就当给 娴妃 佘诗曼了
过节再无聊也不要陪家人去看这种所谓情怀片,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