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1932年的经典被两度重拍,无论是汉默公司1959年的版本,还是为大家熟知的1999年动作片版本,都及不上这个原版在影史上的重要地位。翻拍片难以超越原作,不是近年才有的现象,而是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业贯有的规律。 这个版本没有多余的废话,一开始就在墓穴中发现了木乃伊和藏有经文的盒子。一个年轻人无意中念出了咒语,复活了木乃伊,自己却被吓的精神失常。这里还卖了一个恐怖片惯用的手法,没有让木乃伊正面出现,一只留在桌上的手印和缓缓被拖出房间的绷带就交代了一切,此类伎俩被之后大量恐怖片用得乐此不疲。 木乃伊复活后既不像1959年版立刻大开杀戒,更没有1999年版漫天的特效和城市毁灭。这个个子异常高大的家伙就像《十三号星期五》中的杀人狂杰森行走在纽约街头一样,居然能立刻融入埃及人群,不受注意,四处寻找失落几千年的真爱。从这个角度看,这个版本更像是一部爱情片,木乃伊穿越几千年时光追寻爱人的故事甚至有点传奇的感人。而翻拍的两个版本虽然沿用了同样的故事背景,但重点都放在战胜“邪恶的木乃伊”上,一份真挚的感情完全淹没在正邪大战中了。 30年代的制作在不少方面显得粗糙,比如缺乏音乐的渲染,就令很多场景缺乏感染力。比如木乃伊复活一段,要是放在现在拍,肯定会安排一段先紧后高的配乐,效果肯定大不一样。不过现代精致的拍摄技巧和电影特效也不免会令原片中大量的质朴真实元素荡然无存,所以新老片才各有其特色和观赏性。 老版虽然大获成功,却并没有续集的制作,只是接着推出了一些以木乃伊命名的系列电影。大概由于第一集的故事已经很完整,没有续集的必要。而1999年的新版在票房卖座后,立刻组织原班人马拍摄了续集,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让木乃伊复活,不难看出现代电影业对商业性的追求已经远远不是30年代所能相比了,也许这正是现在越来越缺乏经典好片的原因吧。
印象最深的地方:1,片头的天鹅湖配乐;2,助理受刺激后的大笑;3,片尾的字幕写着:一个好卡司值得再重温一遍,所以把演员表又放了一遍……
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30年代的电影。总感觉如果要客观评价,要么就经历过当时这个年代,要么你得是个爱好历史者或者历史学家,显然这两项我都不满足。卡洛夫这硬汉冷漠脸简直在当时是怪物的代表,一连接下弗兰肯斯坦和木乃伊两大黑暗宇宙的主角色,想必放到现在相当于巨星一样的存在了吧。
一群英国白人到人家埃及,挖人家祖坟,唤醒了木乃伊,又要消灭它,没什么比这更有殖民主义色彩了
爱在西元前
可能是最早的木乃伊电影?不停想原来过去的美国恐怖电影也有这种低水准。有用到一些早期黑色电影的手法,然而并不鲜明,大约只是受环境影响罢了。靠卡洛夫的造型取胜,结论是这位伟大的演员打什么光看上去都很渗人……想当然剧情,莫名恋情,莫名推理。女主应该是为穿祭司装而选的。
盗墓迷城原版,开头竟然放天鹅湖,到了翻拍版时只保留了大祭司和他情人的角色(也延续了情人最终离他而去这点),这个大祭司隔空就能杀人,抬只手就能控制人心智,简直比翻拍版的更牛逼
虽然是早期环球怪物,但是诸如剧本、道具、布景、表演各个方面已经非常成熟了,不过剧情总得来说还是有点单薄了,结尾也有点急,1999年新版改编加入夺宝冒险模式毫无疑问是更加成功的。tips:片头《天鹅湖》,结尾放字幕说一个好卡司值得再看一遍,把演职员表又放了一遍……
老版最大看点自然是Boris Karloff,皲裂的皮肤,深陷的眼眶里森森鬼气,又带着散不去的悲戚。“我的爱比那伫立着的神庙延续的更远,没人像我为了你般吃过更多苦”,复活后被爱人否定了等待的木乃伊,这爱情故事讲得倒比翻拍版凄绝许多
如今看来确实有些闷拉 三十年代那会儿应该还是相当惊艳的 有些特效蛮有感觉
最早最经典的木乃伊版本,Boris Karloff形象深入人心。导演是来自德国的Karl Freund,来头不小,《大都会》摄影师,曾为茂瑙、德莱叶掌镜。自然这部早期恐怖片会有表现主义的视觉效果。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虽然拍摄于有声片初期的1932年,但剧情,对白,摄影,表演,布景,化妆均非常成熟。埃及古墓和博物馆的布景非常逼真。闪回叙事结构和摄影调度很赞,演员的表演和对白既生动又自然,尤其是“科学怪人”男主角,绝无默片的夸张感。美中不足在于配乐有些单一。结局收尾过于仓促
早期环怪最大的毛病:一流的演员二流的剧本……除了豪华布景,最大亮点是回忆片段采用了默片的拍摄手法。很多设定跟《德古拉》如出一辙,比如料事如神的医生和“超越时空的爱情神力”= =
1932年的原版《木乃伊》,环球八怪之一。演木乃伊的波利斯·卡洛夫还是《科学怪人》中的怪物的扮演者,而片头音乐又是《天鹅湖》,与《德拉库拉》如出一辙。导演卡尔·弗莱伊德曾经担任过弗里茨·朗的经典科幻电影《大都市》的摄影师,也曾担任过F·W·茂瑙的一些电影的摄影师和美工师。
补标,难以置信的1932神作,糅杂了惊悚魔幻探险爱情等诸多元素,堪称木乃伊电影的鼻祖级作品,对后世怪物电影的影响不小,比如后来1999年的《木乃伊》经典系列与本片或多或少有师承关系。复活的木乃伊一心寻找前世爱人的段落不禁不觉恐怖,反而令人动容。#资料馆留影#
"Anck-es-en-Amon, my love has lasted longer than the temples of our gods. No man ever suffered as I did for you."
影片序是1921年,无意间召唤出了木乃伊,年轻人被吓破胆那个状态喊声非常有代入感。亮点是boris版本的木乃伊,像老树皮一样的脸庞,修长的身材,炯炯有神的眼睛,突然意识到科学怪人也是他演的,简直是怪物专业户啊!正文是1932年,当年老头因为木乃伊复活事件,再未敢踏入埃及半步,结果宝贝儿子不知道缘由来到埃及考古。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父父债子偿,估计木乃伊也找了老头好久,找到儿子也算是不虚此行,没想到靠着儿子这条线,还找到自己转世的爱人,老头炮灰了!电影对木乃伊控制人心的展现,主打一个观众们需要心诚则灵,非常意识流。我们还了解到木乃伊之所以被活埋是因为想复活早逝的爱人,惹恼了国王;而在这一世他想把爱人搞成木乃伊,主打一个不走寻常路,女主突然觉醒祈祷神灵,天降正义,木乃伊狗带,女主和帅哥喜结连理了!
骨头姐的最爱。好久没看电影,这长度都让我不适应啊,波利斯的长相太适合此类角色~~
30年代其他老电影类似,结尾都是戛然而止。另外,可能因为和Tod Browning有师徒之缘,在一些细节上能够找到Dracula的影子。btw, 后来的《木乃伊归来》沿用了影片中男女主角的名字,剧情也雷同,就是简化了不少中间斗争的过程。
跨越4300年的孤独,属于爵士乐时代的诗意~~(结局得如此突然我竟然有些不习惯。)波利斯·卡洛夫为什么经常扮演这些怪人角色,木乃伊、科学怪人,甚至是傅满洲他都演了。
拍得过于平缓,缺乏恐怖紧张感。剧情就像是换皮版的《德古拉》,有太多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