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红着眼睛看完这部《对风说爱你》!
一念之差,咫尺天涯,一湾海峡,生死相隔。
回想电影那碗小孩子恶作剧而成的川味牛肉面也只有离家多年的人儿日夜思念家的味道!
很多人不解电影的名字有何意义
主角盛鹏既不能回到大陆与妻儿团聚,也不能在台湾和邱香携手白头,思念和爱也就只能对风吐露,随风飘散吧!
片中🈶️很多细节拍的很好很细腻,也🈶️很多不足!
這個電影的場景看得出來非常用心,如果要做一個平穩敘述故事路線的話,劇情人物是很可惜的很多地方都不夠細膩。1.三個軍人從頭到尾,彼此的互動並沒有覺得感情很好。2.想要表達老兵想回家鄉的心情,但是卻把2爸這個角色,降低為兒童吵著要回家,對家鄉的思念表達太過表淺。3.當父親被國民黨抓走的時候,太太卻只想著拿毛線織圍巾這個表達非常不合情理,太過扭捏,而且當時人都在穿短袖。4.男女主角的感情,一直都是平淡又模糊曖昧,表達的沒有很清楚,突然女主角的坦白告知,兩人熱烈擁吻,缺少了之前的鋪陳跟情感累積,一直到最後也無法讓人感受到,兩人之間的感情,缺少了感情的張力和壓抑。
整片覺得人物的描述太過籠統,有這麼好的場景來襯托,但是卻沒有辦法發揮出來,真是覺得很可惜。如果細細的如實表達當時的時代人物場景,不要刻意去刻劃人物情感的描寫,可能會是一個不錯的作品。
电影时间跨度很大,因此在场景还原上就很难避免穿帮。
按剧情介绍,应该是在1952年前有一场戏,盛鹏和邱梅在书摊重逢,正好遇到抓逃兵。
因为德顺和中岳都是逃兵身份,盛鹏二话不说赶紧去跑去通知中岳。此时中岳在戏院打工,正在挂电影海报,影片这里给了个全景镜头,挂满了那个年代的电影海报,颇具时代美感。
但此处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穿帮。最右边的电影海报是《金蝴蝶》,该片根据台湾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网站信息所示,应该上映于1967年。
而《风中家族》中这段故事情节发生于德顺结婚之前。德顺结婚的时间影片有明确给出,是1952年10月。
因此《金蝴蝶》的海报明显是穿越了。
但镜头中出现的其他电影海报,时间上都没有问题。
没有褒贬的意思,只是这个穿帮和电影有关,觉得很有趣,小记一下,与君共享。
王童导演的新片《对风说爱你》,其实2011年就来过上海电影节,还走过当时的红地毯。那时这个项目刚在戛纳电影节宣布,名叫《海峡》,主演是任贤齐和上海戏剧学院的新人苑新雨。时间倏忽而过,四年之后,当年入围创投的《海峡》,变成了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对风说爱你》;而当年上海电影节红毯上站在导演身边的主演,并没出现在电影里。
任贤齐要演的那个角色,换成了杨佑宁来演;苑新雨则变成了郭采洁——当时的宣传说苑是杨紫琼的经纪公司“星城娱乐”力捧的内地新星,几年过去,她参演作品中知名度最高的,可能就是电视剧《华胥引》了。说这些,是想说人和电影都有自己的际遇,往往身不由己。从《海峡》到《对风说爱你》,过了这么久才拍出来,换了演员,这里头,应该有关于际遇的故事吧?而70多岁的王童还是把这电影做出来,执意要讲的,也是一个关于际遇的故事。
1949年,三个战败的国军士兵带着路上偶遇的孩子,坐船来到了台湾。这个关于际遇的故事,像是《太平轮》的续集,讲那些历史浪潮里的人海孤鸿,如何在海峡的另一边继续生活。影片的时间从1949到2010年,跨度很大,制作认真,但说实话,整部电影四平八稳得有些普通了。和吴宇森在《太平轮》里一样,曾经拍出《假如我是真的》、《稻草人》、《策马入林》等台湾电影名作的王童,在《对风说爱你》里,也显出了手法上的老气。一辈子拍电影,越到老手艺越淬炼得精湛,这样的导演,全世界也为数不多,同样需要际遇。
《对风说爱你》有很多小事,其实都有时代背景,比如老兵拿到垦田证,比如女主角的父亲被抓走,但对不熟悉台湾历史的观众来说,只看电影大概很难明白其中的纠葛——这是我的另一点不满足。这两年很喜欢看高晓松的谈话节目,从优酷的《晓说》到爱奇艺的《晓松奇谈》,《晓松奇谈》用了十几期,讲台湾从被清朝割让到国共内战、1949之后的故事,上述电影里的小事背景,里头都曾经深谈,感兴趣的不妨看看。其中某期,高晓松讲了个崔大师的故事,说的是一位习武之人,如何成为国共双方的特工,一路辗转直到落脚美国,孤独终老。这故事他也曾在《如丧》一书中写过,精彩程度和唏嘘之感都远胜《对风说爱你》。但此岸的我们,不知要到何时,才能拍出那样面对历史的电影。而彼岸的老导演王童捧出这样一部作品,让人不要忘记那曾经奔涌的大江大河,无论如何都是值得尊敬的。
跟《太平轮》一样,不是烂片,却拍的无比散漫温吞,观感比烂片还难受。
对于一个时代而言,有些大人物左右着时代的命运;也有些小人物的命运一直被时代所左右。这部电影就讲述着一些被时代所左右着的小人物和他们所折射出的大时代。通过对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家族”的描写,刻画出了因内战被迫客居台湾的人们的离乡、思乡之情。影片大段的留白让故事更深刻和富有回味。
给差评的估计都是商业电影狗
流水账啊。还不如直接让杨祐宁跟柯佳嬿谈恋爱
中国现在能有这种片也不错了,视角很好,不过海报什么鬼,这两个人一出来就打青春牌,喔漏,不负你妹啊不负,青春你妹啊青春。明明宣传点不应该是这个的。啧。
1.王童这次的作品少了黑色、幽默和讽刺,更多的都是在浓浓的温情和化不开的悲伤之中。在悲伤前,我的泪腺被磕磕碰碰,一次又一次;2.适合在影院观看的除了科幻大片,如此细腻温和的剧情片在影院观赏也是如此美妙的一件事。
偶像演员还是很难撑起这几十年的跨度吧,除了服饰的变化,看下来都没太多时代感的代入,尤其是顺子死了三兄弟这条线断了之后,接下去的一年又一年,就像草草翻了几页一样敷衍…于是乎,最后真的也没什么唏嘘的感觉,不过全片最到位的还是戒指的几次使用。
只能说这个题材真的不新鲜了,时间拉的越长就会越像编年史(liushuizhang),不停想起太平轮+悲情城市。美术(王童)不错,柯佳嬿不错。杨佑宁值一座金马影帝!配乐这尿性一听就是范宗沛,为什么一悲伤就得是提琴呢。|| 字幕太不严谨,干嘛/干麻交替出现,难受。
什么鬼,以为自己是三丁目再世么?人家那是国民电影,这样滥情刻意政治正确的片子注定只能得差评
细细流长,慢慢道来,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很感人,其实人的一生就是这么一点点的经历的,不会太轰轰烈烈,能拍成电影的就已经很有故事
王童毕竟是美术出身,影片的年代感把握得比较准确,剧情确实有点电视剧式的滥觞,但导演还是有所克制了,至少没有陷入庸俗的剧情推进。没想到这居然是我看的王童导演的第一部影片,我买过很多张他的碟,还下载过他的大部分导演作品,但居然至今都没有看。
想起和王童老師在走廊一道抽煙的日子。拍電影不容易,就算資深如他,在面對市場、資源、團隊問題的種種時,也不免呈現出尷尬。casting、服化道一系列的粗疏,讓觀影感受一直游離於故事之外,缺乏時代的質感
犹有风骨,传统循旧。
断断续续看了几天,剧情非常无聊,大陆逃往台湾的人却一口台湾腔。不过里面三爸发狂说要回家回大陆那幕触动到了我,孤身一人去往人生地不熟的台湾,看似永远无法回家与亲人团聚的绝望,所以一同的战友变成了最亲的人。那时,台湾真的是我们的亲人啊,两岸都盼着对方。想想此时的境地,令人唏嘘。
并没有觉得剧情狗血,反而我觉得这是一部很平淡的电影
完全明白那个时期的状况,望穿秋水,思念如海!超出想象的惊喜之作,感动不断的推动着剧情的发展,这是一部好听又好看的故事。PS:→_→郭采洁是因为这部电影才跟杨佑宁分手的吧。。。。。★★★☆
本片和《太平轮》完全不具可比性,倒是很像日本的《三丁目》系列,讲述小人物群像在大时代下的变迁。其实故事讲到1974年儿子大婚完留白就非常好了,结尾多两段延续到2010年的交待反而俗气毫无必要。挺好的作品在豆瓣只能打这点分,可惜了。
#2015SIFF#内地片名太坑爹,还是原名风中家族契合。有格局,有跨度,但这样的故事还是有些空中楼阁,离现在观众品味离市场都太远了。但是王童到底是大师,叙事稳健,全片一气呵成。只是演员都不太给力,过于年轻化,不具备当年杨贵媚那一代人的质感。
第一次看台湾(合拍片除外)拍的国共内战背景的文艺片,虽是以爱情为主题,却是时代的缩影,就像是看台湾的发展史,画面的年代感做得不错。
支持时代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