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部电影难得没有对我国敌化,但不排除有丑化的嫌疑,所以我很期待的从网上完整的看完。当然啦,肯定是不可能引进的,毕竟对方死活都不承认中印战争是他们先挑起事端和自己在战争中的失败。
先说电影本身,电影改编于美国二战题材电影《小男孩》,从角色身上了解很明显这部电影从原版的主角父亲改为主角的弟弟,而那个日本男人自然就改为中国女人,神父自然也被改为学校的老师。
先说剧情吧。男主是一个智商比较低的人,小时候有不少同龄的孩子都欺负他,而他的弟弟是非常爱护他,经常为哥哥抱打不平。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不久中印战争爆发(还是老一套,死活不承认战争是他们先发动的),弟弟去了当兵,而哥哥因条件不符合不能入伍。
有一天小镇里的人发现了有一个中国的女人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这里居住,后来不知不觉和那个小男孩玩起来(这货说的汉语太恶心了,很明显是个印度人),成为了朋友。因为镇里的人仇视她们,他希望用自己的“信念”化解矛盾,从而达上天能让弟弟安全回家的“条件”。
听说弟弟死了,最后也没有对她们母子仇视,听说那个中国女人的父亲被镇里的人打了,他怡然还是抱打不平。而她们母子最后还是选择离开这个伤心地,最后男主听到弟弟没死,高兴地去接他回家。
从豆瓣和IMDb评分来看,差距和影响力还是比较大:
很明显中国人很少对这部电影接触过,而作为西方人对这部电影可谓是骂得通天。
先从个人影评说起。先说萨尔曼汗的角色,很多普通观众对他的印象是尴尬,对于我看来,这部电影男主的形象试图模仿《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但是我想说你还是太嫩了。从萨尔曼汗的演技来看,似乎有点用力过猛,对角色形象太不深刻,自然会被人感觉像是卖笑的。
故事逻辑也只能说一般般。特别是男主和那个中国小男孩,只是从卖笑角度来表达,没有从双方关系之间的进行描述。而其他人性化的表达也很不完美,大多数纯属用搞笑的作为铺垫,最后的结局煽情也过多了些。
其他的背景来看,拉达克作为克什米尔一部分,同时也是藏族故土,再者印度本身语言不统一,剧情中本地人只会说印地语,这不符合电影的本土化(不怕巴基斯坦抗议吗)。还有武戏中,虽然没有像其他抗中神剧那样丑化解放军,但还是摆脱不了《太极旗飘扬》的影子,而且中印战争印方伤亡比中方还要多,这种过时的人海战术怎么可能会出现呢?导演对这些方方面面似乎也没有尊重现实。
最后对这部电影印象,就如同国内小鲜肉的喜剧大片一样。不过导演似乎为了达到国际标准,还要很长一段路呢?
这两年萨尔曼在逗逼的路线一去不复返啊,但是又想快速出片,和阿米尔的pk 不一样,明显是赶片子,赶出来的,pk 制作的精细程度远远要强很多,萨尔曼也在50多岁后想改变形象,但是这两年似乎是越有越远,和沙鲁克汗类似,这两年的电影都没了灵魂,看看阿克谢库马尔和罗斯汉吧,在不找到灵魂就真不行了
🎬 印度电影《黎明前的拉达克》 本片以1962年中印战争为背景. 萨尔曼·汗饰演的哥哥自小稍微有点弱智,老被人欺负,后来弟弟出生,一直保护着哥哥。 终有一天,战争爆发。 弟弟选择当兵,而哥哥留守村庄,并和村庄里唯一的中国人母子成为朋友。 因为战争,村里人都刁难那对母子 哥哥用“信念”改变了村庄对中国人的不“友好” 也用“信念”等到弟弟回家 “信念”产生动力,同时也产生奇迹…
无聊点开了网盘里之前存的印度电影,没有名字,看了一会发现是关于中印战争的,瞬间来了兴趣
片中没有交代战争背景等,而是着重描写男主所在小地方的经历。男主和抚养他长大的叔叔奉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信念,坚持与附近的印籍中国人成为朋友,一直灌输hindi chini bhai bhai。他总共做了三件事,第一件,在沙鲁克汗的鼓励下他参与魔术,用意念挪动了瓶子,不明所以的他觉得自己有神力。第二件,在自己的华人朋友被村民迫害,他用意念挪动山脉,正好地震,他再一次实现了神力。第三件,日复一日的运用自己的神力停止战争。
关于战争,中国的形象就只有以多于对方十倍的兵力以多欺少,还有就是俘虏男主的弟弟。如果只有这些还可以看作是印度版本的战狼,换个立场可以理解。
但是片中印籍华人的穿插非常有意思,他们祖父辈是中国人,到了自己这一代在印度出生,片中他们梨花带雨哭诉战争,说自己是印度人,想要被平等对待,并且希望战争早点结束。看到这里我就浑身不舒服,咋的,想要中国人的面孔来引起我们的反思和内疚吗?合着就是在隐性的攻击我们,是我们发起战争、持续战争给他们带去了痛苦呗。
一星给男女角色的颜值,一星给这个片子的题材,剩下的就是 烂片!黎明前的拉达克,烂片!
其实感觉还不错
萨尔曼真不适合演憨厚老实的人,但偏偏热衷于此。何况他已经50岁了,年过半百的大块头,非要演不谙世事的年轻小伙子 yue(刘晓庆都没他违和(讲道理 同龄的SRK和AMIR脸也没他垮 违和到我甚至懒得吐槽剧情
题材那么好又被毁掉。主角人设非得是弱智么,表演非得那么浮夸做作么,好好拍电影讲故事,不要没事就搞个大场面出来不行么,真是看得无比的尴尬… 哦,还有最后那个尴尬的反转… 吐槽无能…
哈哈哈,人性电影????和平???和你个头啊!!!
音乐真好听,傻猴叔
印度少数几部在中印战争上秉持反战态度的电影
我对于印度电影总是有一种宽松的评价标准,而这一部如果严格来说的话,我应该也只会给3星,但我还是给了4星。因为我喜欢这种温暖,这样一种对于世界的善意。我喜欢人,也爱人,所以我总是喜欢这种,有些童话般浪漫的,相信人的故事。
愚兄盼弟归,笃志可移山。和平诚可贵,爱在黎明前。一部关于1962年中印战争的反战片,男主角类似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战争场面自我美化,扣一星,兄弟情深,愚人不愚,歌舞风景以及美女朱珠,可以打四星。www.kuyunzy.com可在线观看。
和平来之不易,希望印度政府和人民能够反思,尤其是在今年入侵我国洞朗边境事件之后!
挺奇怪的,2010年以后认识了三大汗,觉得沙鲁克汗特别帅,对其余二位无感。但是后来看2000年之前的电影,发现小萨和小米年轻时这么好看,反而沙沙年轻时咋长这样?
很温馨轻松的一步片子,印度版阿甘,不如猴神寓剧情、也不如阿甘寓意深,但是小萨确实把憨憨的执着的弟控哥哥演绎得很好。
立意很好,人设不协调,故事有点散乱。
和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可以说是姊妹篇了,讲反战,讲友谊,立意很高。战争场面拍得比较业余,不过这不是重点。
这竟是反战的,而且拍的很中立,他没有站在那一方,只歌颂和平。在中国,就不可能有。另:男主演弱智演得真象,有些人看不出来,说智障,那本身就是。印度敢拍这片子,比战狼勇气多了,多给二星。
妄想一碗水端平,实则故事、人物、立场都有失偏颇,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两边都不讨好
猴叔这次换了个小正太,印度版小鞋子+阿甘正传,朱朱那个花瓶还平添了几分演技,不难看。看看萨尔曼汉这些电影怎么表达印度的民族主义、文化冲突,印度是真大国。
那些打一星的估计都是印度猴子,毕竟恒河水和牛尿喝多了的人是无法接受这种揭露了印度军队的真实面貌的优秀作品
又臭又长,搞笑生硬煽情生硬特效五毛风景还行。。。也没看到多少所谓热爱和平、两国友好之类的。。。人家是兄弟之爱、归化后裔对新土之爱。。。
先开始觉得是扮傻卖萌的片子,小萨既不是阿甘更不是甘地。但看到后面还是被多次感动了。瑕不掩瑜,这原来是印度反战电影啊,珠珠入乡随俗也得跳舞啊。
没宣扬民族主义是真滴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