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问题:
1、女主成功究竟靠什么。
1)被拐卖以后如何就称为妓院“头牌”?漂亮的脸蛋千千万,能区别众多其他妓女的,是她的智慧还是她的勇气?电影中没有解释。
2)黑手党老大为什么扶持她?因为她被黑手党老大的手下揍了并且去找黑手党了吗,这老大手下这么多,被欺压的女孩只有这一个吗,去找黑手党老大的女孩只成功了她嘛?这里暂且可以用她的语言技巧来解释,以及她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黑手党被打动)。但是到后面黑手党要让利非法卖酒的利润时候,我迷惑了,商人以利益为重,这俩人之间居然没有利益往来,是黑手党单方面输出?真的只是因为这个女人的正义而帮她嘛?从头到尾我都为黑手党老大捏把汗,担心女主坑他。
2、女主的追求究竟是啥?
1)一开始追求当老鸨子,创造一个不欺压手下的环境,这个还能理解;后面当了个什么总统(不确定是我看的这个版本翻译有误),但实际上,妓女们还是被歧视、不能开银行卡,甚至被威胁搬离家园,所以一开始竞争这个总统,是为了个啥?
2)嫖娼合法化,暂且不讨论这个议题本身是否OK,单说她提出这一点,已接近电影尾声,好家伙,难道这不是更有意义贯穿始终去讨论的一个话题吗,最后出来一下不了了之,像极了我中小学写作文,最后“强制性”的升华主题,拉高一下作文高度。那是800字的作文,我应考才会用这招,就算用,我也知道,前面还有“铺垫”,最好来个“首尾呼应”,这能那合格及以上的分了,电影里关于嫖娼合法化的议题,一下子蹦哒出来,没讨论,就匆匆结尾,咋的,要拍续集啊?
其他的想不到了,就作为一个大女主爽片,看看颜值吧。
越想越气,这不是大女主,这是借助各种男人的力量的假装大女主。有钱了也不自己养一只保镖队,还得借大哥的;有钱了也不主动上报纸曝光增加人气,自我营销,还得人家记者找上门,被美貌吸引,记者主动推出去让她演讲(演讲这方面确实有才华,但是你一个大女主,你早拿用这个才华啊!)
印度人真的很会拍史诗化的电影,这部电影底色深沉,主角甘古拜的白色纱丽像月光一样照亮着街区的黑暗。人物被刻画得也非常好,她没有被素描成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身上自始至终有非常明显的缺点,她一直慵懒没什么精神,嗜酒,享受奢靡,带着流氓气质,这样的人物才真实,鲜活,这才显的在那黑暗的角落里她强大的生命力可贵又接地气。
有评论说甘古拜还是靠的男人,但我认为不对,甘古拜真正靠的是权力,她一步步得到权力并利用它才走到了最后,片子里的男人只是权力的化身(男权社会里,男人也通常是掌握权利的人)。那么她是如何一步步掌握权利并利用它呢?
第一步,利用优势成为核心人物。她利用自己受欢迎的程度,得到了老鸨子的利益退让(稍微自由的接客时间),然后带着姐妹们反抗老鸨子去看电影,帮姐妹们写信,得到姐妹们的支持,有人支持才有势力。这个时期的她基本靠本能行事,没有什么筹划,所换来的也仅仅是自己和姐妹们有一天的假期的休息权。
第二步,靠勇气和观察力得到权力的青睐。在被殴打过后,她意识到自己对老鸨子虽然重要,但还是在老鸨子手里揉捏,想要报仇、保护自己,还需要借助更大的力量。这时候她借助第一阶段的势力打听到施暴者的来历和拉齐姆的名声,决定去找拉齐姆讨个公道。注意:拉齐姆的名声是有原则、名副其实的 quite a good looker,这是甘古拜去找他的依据,至少说明他有可能为了社团外的人出头。甘古拜去找他,讲述了自己的诉求,切入了拉希姆的痛点:有人挑战拉希姆的权威,在他管理的街区破坏规则,而这个人为拉希姆工作,败坏的是拉希姆的名声。(查了下,拉希姆这个人在印度历史上也有原型,他会定期伸张正义,帮助不通阶层的人解决问题)。这段对话之后,女主展现了勇气和智慧,拉希姆大哥看到的是个人才,认她当了妹妹。(据说历史上是甘古拜说完诉求即可送给了拉希姆一个代表着姐妹祝福的手链,拉希姆才认她做了干妹妹)。拉希姆这里当街教训施暴者并且只是为了一个妓女,这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声誉和微信,这波不亏。这一阶段甘古拜成功借外力报了仇,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有拉希姆力量依靠,也让老鸨子更忌惮他,不在强迫她见客人。
第三步,靠智慧和魄力掌握权力。老鸨子的死亡给甘古拜带来机会,但这时候她还没有主动争取地位,但以可以看出她在姐妹中的威信,老鸨子一死,姐妹们第一反应是来她出去支持大局。在临时主事的时候,她又靠智慧解决了警察索贿、房租涨价的双重危机,并利用拉希姆的名声,把给警察贿赂的议价权拿在了自己手上。这一步之后,姐妹们完全信任她的能力,切实的推举她成为新的妓院庇护者—鸨母。回到电影开端:甘古拜坐着小轿车,前往另外的街区帮别的鸨母解决问题,这里她不仅仅是一个妓院的头,已然成为了整个地区妓院的第一把交椅,有了“臭名昭著”的评价,我想这个名声背后代表的是她对暴力的使用和对别的妓院的吞并。
第四步,靠手腕和计谋扩大权力。我看的版本里,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并没有看出来甘古拜为什么决定参选,但有电影解说提到她是为了救更多的女孩改变姐妹们的地位。这时期她已经很有手腕和智谋,利用解救被拐卖女孩子的事件给自己造势,笼络更多的人心,用以牙还牙的方法打击竞争对手的势头,用轰动的婚礼事件暴涨选票,最后赢得了胜利。最厉害的是,她用自己地盘的优势,真正成为拉希姆的商业伙伴,在妓院卖酒并分80%的利润给拉希姆,这使得他们的同盟更牢靠。选举胜利之后的她明确的说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让妓女们有尊严的活着,不怕任何人。随着当选的成功,她实现了权利的扩大,开始参与到地方事务。
第五步,靠政治智慧维持权力,保护更多人。学校联名赶他们走事件发生,除了社会偏见,背后还有地产开发商的利益。来捎话的中间人给拉希姆的好处只有两套房子,拉希姆的利益想必也受到了损失。于是他们分头行事,保住红灯区。甘古拜用了一招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你说学校是近墨者黑,那就让你学校发挥一下近朱者赤的作用,我把孩子送过去,即给你金钱(软),又让大家看看我的孩子在被欺负没有学上(硬)软硬兼施,拆穿学校的虚伪到的嘴脸,还提出了妓院孩子们也该有受教育权的诉求。在记者小哥的鼓励和操作下,她知道了在主流媒体发声的重要性,接受了小哥邀请,前往妇女权益大会演讲,这一动作成功的引起了更大政客的注意,上层议员意识到她所掌握的选票,她聪明的提出了交换条件——见总理(历史上这个总理是尼赫鲁,他的政治主张大家有兴趣可以搜搜,这是甘古拜可以见到总理的原因)。总理是行政机关的最高领导人,当着总理面提出诉求,自上而下的推动解决问题,比从底部慢慢撼动整个权利部门可快多了。
自此,甘古拜在电影里成为了整个街区的骄傲,成为了为妓女说话的代言人,实现了保护自己、保护身边人,为妓女发声、为女性发声一系列从小到大的愿望。这一步步的过程,是一个女性的成长和反击,过程中有贵人相助、有运气成分,但核心是她个人的智慧、勇气、胸怀和仁慈,这些才是她自救和施救的底色,是一个底层女性获得权力而维护权利的体现,绝不仅仅是靠男人这么简单。
看完电影,我看到一个只有初中教育程度的最底层女性,在一点点获得权力,并秉持初心发挥出巨大能量,更加明白妇女权益工作者所说的“赋权”的意义,权利需要权力维护。
年度最佳!!!
女主的演技非常出色,一颦一笑扣人心弦,尤其喜欢她那霸气的情感调情,她的光芒,狮子一般的光芒万丈,每个人内心都有甘古拜,而她活出了她传奇般的一生。荣耀,夺目,王者般的气质,胜利者的荣誉。
“我们的孩子将受到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将获得有尊严地生活在社会中的权利!”直接泪目。
多年前日剧《仁医 Jin》中也出现过这么一个桥段,小女孩被卖到计院不从,老鸨就带着小女孩爬到屋顶看新选出来的花魁,以及姜文的《一步之遥》里面的完颜选的"花国总统",都和此片类似。
老鸨教父们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存在主义的精髓 你的"存在"不能选择,但是你依然拥有绝对的自由,因为你依然有选择如何构筑“自我”的自由,这样的选择依然是一种行动的选择。 由于自我主体的出现,也就意味着责任无从逃避,即便你选择构筑一个听天由命的自我,好像你就可以逃避了,但是其实你只是选择了不选择。 也就是说片中被拐卖到此地做妓女这个实事无法改变,但是接下来你依然可以选择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你必须做出选择。
当然片中女主基本上也完成了萨特、加缪的结果,保持不让邪恶摧毁我,我也不去摧毁当前这一切。所以主角最后找总统就只是希望合法化他们的从业资格,这也体现出了主角已经成为布尔乔亚之后的有限性。
如果是在欧洲宗教国家,那老鸨们估计走的就是克尔凯格尔的路子了,最后会有一个上帝出来兜底成为承担主角所有痛苦的前提。
此片破功之处在于演讲环节
女主的肢体语言以及论点都是败笔。
比如其中说到“不问种姓、肤色、职业、无论贫富,每个人都支付相同的费用” 这看起来很公平啊,资本就是整个世俗社会的本质,这在18世纪是进步的,确实就是要用资本成为社会的新秩序,因为要对抗君权、王权、神权使得人们从这些当中得到解放从事较为自由的生产。
但这已经是21世纪,稍微把上面的词语“种姓、肤色、职业、无论贫富”,换成“不论正义、公平、邪恶与否只要支付费用就可以”,可能听上去就没那么"公平"了吧?然而这已经是当代资本主义所勉励危机。
以及 "如果没有卡玛提普拉……这座城市会变成丛林!妇女将被强奸,家庭将分崩离析,关系将结束,我们光荣的印度文化将化为乌有。" "为什么只有我们的职业被视为不道德的?你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是什么吗?卖淫。" 这两句我就不说了,稍微有点批判性思维的初高中生同学完全可以完爆编剧的论点。
最后要问女主为啥没有动员起姐妹们学习新技能,组织有序的新生产活动? 比如让姐妹们跟着小裁缝学学做衣服、跟着女主佣人和咖啡馆老板学做餐饮等等小生意,既然都把放映机和电影胶片都搞来了,也可以考虑开设一个电影院让姐妹们在里卖票、搞卫生工作之类的。为啥到这个部分就不坚持存在主义了?这就看出端倪来了吧。
或许需要派遣一位政委指导一下编剧,他们才有希望拥有真正的革命。
电影里说道,“历史不会记录甘古拜,但是卡马蒂普拉会用它自己方式记住她。她的名字和画像在街巷里被记录了60年。”甘古拜是印度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位女性活动家。
正是因为她真实,是不完美的真实,一些不符合今天的女性主义观点并不会使电影中的甘古拜黯然失色。反而让人敬佩。
一朵花无论盛开在何处,都会散发她的芬芳。她们有尊严,也需要尊严。
如果说我们作为观众不认可这一点,我们就和学校里那个转身离去的修女一样,成为失去了同理心成为伪善的利己主义者了。
事实上,印度是承认色情业合法的国家之一。不得不承认其背后有许多像甘古这样为弱势群体发声的人在推动的结果。关于合法,我下文再谈论我的个人观点。
先看看甘古拜的观点:大部分妓女都是被强迫、拐卖、哄骗地从事这个行业,她们是拐卖这一古老犯罪的受害者,但法律却不惩罚人贩子和嫖客。而是惩罚和羞辱这些妓女,她们无法开银行卡,生下的孩子也没有受教育、改变人生的权利。
从电影中,我们看到这些女性为什么会从事皮肉生意。影片给出三个典型案例。第一位出场的女孩,是被新婚丈夫卖到妓院,如果不从就会被打到半死,不吃不喝;第二位是少女甘古,被男朋友哄骗私奔到孟买追梦,实际上被以1000卢比卖给老鸨;第三位是妓院里的妓女普里姆,她逃离家暴丈夫,但因为没有任何生存能力、家人和财产,只能沦落青楼。曾经有过可以结婚机会,但她认为丈夫会一辈子觉得她不干不净,又回到被家暴对待的循环中。
甘古拜的做法是。对待第一种情况的可怜女孩,帮助她们回家,脱离妓院。对待像自己和普里姆这样已经被迫营业的女孩们,她决心要保障她们的权利,为她们争取尊严。如果有女孩想要回家,她也会让她们离开。
但妓女真真切切是原始的苦难。即使合法化会让她们的人权、健康审查制度受到保护,但它一方面是保护受害者,另一方面也让这个行业前赴后继。拐卖犯罪更加猖狂。会有更多底层女性被迫以此为生计。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的女性真的很不容易。
政府一方面需要保障受害者权利,为受害者除罪化,打击性犯罪和拐卖,引导受害者再就业。另一方面做好社会补偿,提供更多劳动机会,鼓励底层女性学习技能。虽然只是一个理想主义的观点,但前路漫漫,道阻且长。需要甘古拜,也需要理解她的我们。
熬夜到快两点看完这个电影,刚好看完给我气晕过去睡觉真是谢谢了啊。女权集会这一幕,甘古拜在演讲中说什么妓女这个职业和律师、医生、工程师一样,如果解释成为了获得支持而出现的一种话术我可以理解,但是根据电影的人物行动逻辑(包括后文争取卖淫合法化)来看这里的话怎么好像是真心的。要是真觉得这些职业一样为什么要把那个15岁的女孩关在笼子里,为什么送妓女的孩子去上学让她们接受教育成为老师医生律师,为什么甘古自己成为老板娘之后不用卖淫了。好多影视剧作品中总是出现这种桥段:女孩被拐卖成为妓女,被老鸨或者别的人说服,励志成为花魁,然后结束,好像这个女孩成为人生赢家了。看到这种桥段,理解这可能是为了生存,为了让自己还能苟活而对自己进行的洗脑,但是好歹导演们你们也得拍点内心的挣扎、精神的痛苦,起码不要去美化这一过程好吧。反向思维,哪个优势行业不是被男性挤占,要是卖淫真的那么好,还轮得到女性?男的早就抢着去卖屁股了好吧。 关于寻求拉希姆的帮助是否是大女主依附男性取得成功,我的观点是不是。因为拉希姆可以换成一名女性,甚至穿越小说里面常常附带的系统,这都对情节没有影响。因为这个角色只是给予甘古资源和机会,其他由甘古自身把握才得以成功。不得不感叹这个角色也太好用了,甘古需要的时候就蹦出来挥挥金手指,不需要的时候查无此人,完全是剧情推进的工具人,只想说这么幼稚的情节别太荒谬。 可以说这是一部大女主剧但这绝对不是一部女权剧,剋有说是一部妓女在特定时代下为自身争取权利的剧,可以叫“妓女权剧”(?)。看到有推荐说着这部剧体现了女权,想要提醒大家谨慎分辨这个电影中体现出来的观点和事实。千百年来的教育和其他社会制度、文化思维总是竭力塑造并且极力洗脑女性成为男性的欲望对象,当前也有不少文化产品和思维以及旧的思想残余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洗脑女性,让她们涂脂抹粉,改造自己,成为依附于男性、取乐于男性的天真的“天使”。姐妹们,不要成为天使,称为独立和理性的人吧。 写的时候深深感到自己系统思维的缺乏、知识的欠缺和理性的不足。
命运多舛,自强不息。虽然女主是当了一把大哥的小妹后才一步步当家做主翻身把歌唱,但自我觉醒和奋斗已经堪称传奇。
1. 爸妈不认可的婚姻真的不要去2.虽然中途靠了黑帮大佬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终归还是靠自己自救,而不是成为大佬的女人,被拯救
感觉和女权没啥关系,普通的逆袭剧
1000约人民币86块钱...不管这个片子质量怎么样,敢拍能拍女性题材就比我们强,愿世界再无歧视可能永远也做不到,至少愿世界上再无拐卖
和女权没什么关系,不要一出现大女主戏,就自动女权嗨!女主的前半生的悲惨的,渣男的爱情就像伊甸园的苹果,是诱惑也是原罪;女主的后半生是悲哀的,悲哀在于她不自知。争取性工作者的权利,并不是她女性意识的觉醒,而是她资本家的利益考虑而已。女权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一个女人史诗的一生,命运多舛却从不妥协
真实的故事 捍卫性工作者的权利 印度片最近好多这种抨击现实的 但是感觉还是淡化了黑暗面 更多是强调大女主爽剧
很多值得深思的点 在印度的政治环境下 一切都变得合理化了 她不是大哥的女人 而是善于使用身边的资源让自己成为大姐的女人 她抗争 她理智 她勇敢 她坚韧 但同样的 她也有女人的温柔 柔软 憧憬和恐惧 影片中有一些言论真的很动人 使得同为女性的我产生点头拍手认同的心情 虽说是影片 有理想化成分 但是从她们的领导能够接见并考虑提议这一点 让我很动容 反观 即使是电影 也不会出现在我国吧 看过的一些印度电影 都在传递出一种信号 虽说这个国家也许落后 但是这个国家绝对是有希望的
# 72 Berlinale 特别展映# 女性不需要被拯救,而是自救
女人一定要努力搞事业搞钱才能做真正的自己(不要恋爱脑)
拉希姆把那个变态嫖客按在车盖上打得头破血流 这是甘古拜的觉醒 要想不被欺负不要一直躲着 她懂了面对人生总要主动出击 人不是需要被救 而是把自己变强。这都那么多年了 印度到今时今日还是一直都在拍女人需要自强的电影 到底拍电影能不能救她们?但至少 甘古拜这样的历史永远都不会忘。
①真正的大女主戏,男性的帮助只是借力,而不是依附。核心输出在于女主自己的智慧、勇气与口才。②画面出色,五彩斑斓,美轮美奂,女性群像每一帧都那么美丽,和小裁缝谈恋爱的时候整个画面都是粉色调的。③Rahim LaLa帅拉了!
一位孟买红灯区的性工作者如何成为能与尼赫鲁会面、为女性权益发声的社会活动家的故事。就像看了一部用宝莱坞手法拍摄的奥斯卡系电影,还蛮有意思的
有些人看到一个女性上位只看得到帮助他的男人,而对她自己的力量视而不见
对话一下部分影评:不要拿我国的国情来评价他国的现实。
电影太理想了,感觉有点爽文的感觉,而且,最后在这个那里,还是免不了当妓女,如果真的是女权,就应该推翻妓院,但是显然这很难
女主演太赞了,种族天赋的肢体表现力用得千娇百媚又强悍。我一开始只是看了一段她跳舞的cut,在不知道故事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就被她跳哭。怎么有人能跳着那么喜悦的舞表达那么悲伤的情绪啊!故事的种种不合理都因为她的存在看不见了,厉害的演员真的每一帧都在发光
1.女主被骗去当妓女后,马上就认可了自己是妓女的身份?2.被迫接客受到虐待的女主找黑老大为她出头,黑老大就这么答应她而不付一丝代价?3.女主和小裁缝之间的恋情出现的太过戏剧,没有过程的你情我愿的开始?4.女主赢得选举后,教导妓女们要好好当妓女?5.离家十二年的女主打电话回家,她妈妈却如此冷漠?6.按照片中逻辑,干什么成什么,当选为区代表的女主,与其争取妓女们的权益,为什么不直接帮助她们摆脱妓女的身份自力更生?7.之所以女主能有成绩,是因为有三次关键时刻都是黑社会老大帮她出头,那老大帮她的理由是什么?除此之外,女主是真魅惑人,并且演技真不错。
Berlinale24 Gangubai Kathiawadi 一星给今晚的印度观众,仿佛置身斋浦尔、主角出场,每段歌舞结束,满场欢呼口哨…..印度community可能已经try their best,没有站起来跳舞?ganggu被拐卖到妓院她的反抗是接受职业,正当化且为此抗争,安全靠的是黑道大哥,生意的壮大靠的是大哥的首肯,出名靠的是男记者的爱慕,ganggu放弃爱情不是因为要为了事业或朋友而是因为妓女不能做妻子,让民众尊重妓女这份职业的原因是因为“有了我们减少了强奸没有我们社会的文明就不存在”,这些都让人非常不适。ganggu做老鸨一辈子为什么只拍她十几岁被拐之后15年且时光毫无印迹!这样的“大女主”剧情对印度来说已经是一个大的进步?在看完《brainwash》后这部片子无法忍受
本片改编自印度非虚构纪实文学《Mafia Queens of Mumbai》中 Gangu 的篇章。按原型人物和现实情况,这片理应向阿米塔布巴强的《火之通途》看齐,塑造一个因畸形社会诞生、又受困于自身罪恶的“灰色人物”。然而实际拍出来却像一个裹着糖果、甜腻腻的玛丽苏YY。里面所谓的“女性主义思考”,其力度还不如导演自己二十年前的《宝莱坞生死恋》,昌德拉姆西那番“泥土也不是软弱无力”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