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古惑仔系列重新回顾了一遍包括番外的谢霆锋版和十三妹、大飞哥、山鸡友情岁月。也顺带看了号称原班人马的《黄金兄弟》和客串的《煎饼侠》
唯一觉得遗憾是没有靓坤的独立番外,刚好想起还有这么一部,其实这一部里面的有些情节很古惑仔,尤其是在浴池打架的镜头和结尾大街上的巷战,感觉就像是喜剧版的古惑仔番外篇。
其实可以理解为吴镇宇拍了一部喜剧版的《古惑仔番外篇:靓坤》剧中的大B哥和任达华的话事人都是当年的人设,在这个年代翻牌和补拍古惑仔已经是不大可能的事了,所以这一部只能用喜剧的方式讲述一个失忆后的黑帮老大的故事,还是很热血。
其实把喜剧的元素去掉,把戏中戏的剧情改成正常故事套路:靓坤被大飞陷害坐牢八年后儿子成为了童星,靓坤想重出江湖,先去球场招小弟夺地盘,再去麻将馆找大B哥叙旧并赢他五百万拿下麻将馆,之后再重蹈覆辙打架混黑社会的时候儿子的一番话让他回心转意只想开个茶楼退隐江湖,但大B哥知道后暴躁如雷要赛马最后到帮会找蒋先生和几个老大和解,俩人和好如初,接着阿鬼的人来麻将馆找之前藏在关公神像里的钻石,但钻石早已被大飞顺走,阿鬼的人绑了靓坤的儿子要求三日后交出钻石,靓坤大怒,三日后绑了大飞新仇旧恨一起算,在大街上与阿鬼的人当面对质并杀了大飞,最后自刎说出一句后悔加入黑社会并且劝人行善的话《友情岁月》响起全片结束.
如果是上述我写的剧情这样的话更符合古惑仔系列风格和精神劝导大家不要加入黑社会以及坏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不过就是会和《九龙冰室》有点雷同了,但也接不上《古惑仔:人在江湖》的剧情了
最后,片中多次出现《友情岁月》这个BGM情怀拉满,如果能让郑伊健陈小春他们像在煎饼侠里最后客串一下就完美了.
我一口气看完了,笑点很多啊,我们就是喜欢费曼的真实,喜欢东北那一群喜剧演员,坤哥也很努力,第一次的尝试还是很好的,比那些刻意的青春电影强,最后的飙车啊都挺刺激的,半假半真半假。其实我想吴镇宇拍电影也不是为了卖票房啊,能有部作品就不会遗憾,而且我的角度,还是喜欢看到费曼的,他就是独特,永远做他自己
电影开场还蛮有当年《古惑仔》的气势的,看得出有致敬的成分。港片这几年确实不景气,好的作品越来越少,也是唏嘘。
从剧情来看,有创新的成分,情节切换略显生硬,有些地方转折很突然,比如黑社会大哥的突然洗白。一个好电影,首先是要讲好一个故事,这是最根本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连故事剧本都不过关的电影都可以上映,也造成了现在烂片成堆的现象。
从表演来看,宇哥果然无冕之王,虽然没有金像奖最佳男猪脚加持,但表演层次分明,演技炉火纯青。一杆配角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看到大保健就想笑,承包大量笑点。虽然很残忍,但真的想说,费曼没有童星潜质,表演痕迹过重,几乎就是强行尬戏,非常生硬。
总之,片子是有点烂,但是光看宇哥的表演,已经完全值回票价。
电影《转型团伙》讲述一段过气影帝与当红童星因一场拍摄意外而陷入黑帮纷争的奇妙故事。吴镇宇饰演的过气明星宇哥和童星费曼搭档新电影,但拍摄过程中两人却矛盾不断,谁料期间宇哥受伤失忆,醒来后宇哥以为自己是老大坤哥,并坚定认为费曼是自己的儿子。不靠谱的导演为了按时完成拍摄,将错就错要求全剧组陪宇哥“假戏真做”,上演“戏中戏”,没想到拍摄时剧组却意外卷入一桩真抢劫案中,“假剧组”遭遇“真劫案”,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即将上演。
这部片子叫转型一点没问题,也表现了转型的痛苦,焦躁和尴尬。
东北和香港也因为时代的变迁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曾是中国的工业基地,一个曾是经济明星。现在都是风光不在。
黑帮片和二人转以前作为类型片和类型的演出以前都是风风火火的。现在也都是只剩下回忆。
这个缩影就是中国的缩影,很多中国人和中国地区都加入了这个转型的行列,从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到薪资高企的金融业从业人员还有豪气万丈的地产商。各种禀赋相当优质的华北区域还有山东也都是在切换动能中,当然还有内蒙,山西和陕西大半个中国都在转变中。
我作为也是在转型得中的一员,这电影中我也看到了我在转型中的拙劣,焦躁还有孤注一掷,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尴尬。
给2星,两颗都给转型路上的人们。
逐梦演艺圈我给了一星,这个片子我意识到一件事,为什么不能给半星,编剧不及格,演员不及格,完全没法看,尴尬到极致,说实话免费给我看我都觉得浪费时间,毫无逻辑,毫无结构,编剧是投资方亲戚吧,建议这种编剧永世不得录用,直接进入圈子黑名单,这不院线电影还不如一部网大,这编剧是特么的小学生吧,还居然有编剧助理,编剧我真的很想说,我吃柠檬,你们商量,简直是乔杉演绎生涯的一大污点
第一次写影评,文笔粗鄙,见识浅薄,还望见谅~
也许是我偏好犯罪和黑色电影的缘故,在我看过的许多香港电影里,黄暴的元素始终不缺,而吴镇宇,也是其中的熟面孔。在他还没有因为“爸爸去哪儿”大量圈粉的时候,娱乐知识贫乏如我,也忍不住多关注他两眼——一是因为长得不错,二是因为他演的特别。
然而,当我真正关注他的事业经历之后,才发现,由他主演的影视剧寥寥可数,评分好的电影虽然也不少,但他绝大多数都是惹人讨厌的角色。他也做过几回导演了,作品都说不上多出彩,但看下来倒也觉得细腻。纵观吴镇宇前数十年的事业和生活,都有许多坎坷,但最终也收获了成功和幸福,而且依然乐观热情。好吧,说白了,开场前,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就是对这个导演兼主演的期待。
电影当然是部喜剧,只是节奏不够紧凑,现场收音也直接暴露了各方演员口音上的特点,有些出戏。黑帮片的情怀自然是占了主要篇幅,但不像很多所谓致敬的电影那样情节生硬又尴尬,也许是因为吴本身就是这类角色的神级人物,也许这部分因为经费问题不能做得更加震撼细腻,只是动作场面夸张了些——无妨,本身剧本就是个夸张的故事。其次就是电影行业的业内状况,但其中的一些情节实在是只有行业内人士才能有所共鸣和理解,作为普通观众,笑点和感情都感觉有所距离。
然后说说我对这电影中一些情节的理解吧。
一开始交代人物的时候,就说吴镇宇的身份是个过气明星,而且处于转型阶段,但因为爱情文艺片的口碑,地位尴尬。这就不得不提起当年的“冲上云霄”,吴曾在受采访时说过,之前有记者问他最擅长什么戏,他回答感情戏,引来一片嗤笑,结果他在冲上云霄中的表现成功地回应了他们。这也许就是向那些自以为是、小看别人的想法的嘲讽。
然后是文松饰演的小导演为了电影效果几乎走火入魔想造成流血事件的时候,不知道是否是我多心,立马想到了当年那部“巴黎最后的探戈”臭名昭著的假戏真做。不的不说,真正内心温柔正直的人,即使再濒临绝境,也不会利用伤害别人来成就自己,人性的善恶在这种环境下尤其突出。
最后是对费曼小朋友的演技感受,呃,很真实地表现了演的效果(笑哭),除了打游戏和老爸打闹那部分相当自然以外(应该是因为这些来源于真实生活,不必费力),果然这孩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演员啊~但最后呈现出的效果至少让他一众的阿姨粉们可以开心一下了。吴说过不想让儿子进娱乐圈的。当初爸爸去哪儿,费曼的人气之高是有目共睹,但和其他明星家庭接代言上节目的趁热打铁相比,他的父母还是保护了他作为一个普通孩子的安静童年。也许会有人举出种种例子来说明他也去过哪哪增加曝光度,只是没成功而已。但就费曼的父母原本就是娱乐圈摸爬滚打的情况而言,培养下一个谢霆锋也不是没有机会。于是我就联想到之前杭州女童模的话题,小小年纪背负上工作和金钱名利,真正觉得那些比童年欢乐更重要的,到底还是怀有更深心思的大人吧。PS.费曼的普通话说的真心不错哦,尤其是在一众港普的衬托下。
文松也着实惊艳了一把。蓄上了胡子演一个固执不服输的文艺青年,虽然不算完美,但他的确也是个认真且敢于尝试的演员。中间那段偷拍的桥段,应该是源自“楚门的世界”,不过也借的挺有特色,毕竟是得他作为导演hold住才有感觉。对比乔杉,文松的转型更明显。
最后,我只想说,果然好看的电影场面都是得烧钱的,资金对全世界都是头等大事,所以,去电影院支持下喜欢的人吧!
拜托镇宇兄踏踏实实挑本子,扎扎实实拍戏,本就拥有影帝的光环啦,就千万要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是每个人跨界都能成功的。人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但呈现出来的就是十三不靠,一通乱套,真心对不住一票实力演员啊。
不出意外,是烂片。
文松饰导演,导演是吴镇宇,吴镇宇饰坤哥真有意思…
时隔多年后再度自导自演,以喜剧为切入的吴镇宇,并没能为观众带来多少欢乐,相反不论是其将南腔北调的笑星聚合,还是自以无厘头的幽默,都只是使电影显得烂俗无趣,而于此中所缔结的父子之情,能感动的或许也只有携子玩票的吴镇宇自己。
也不是很烂了~作为喜剧,笑点还是有点了~很少~~人物风格也很明显,文松大变样,但依旧是那个文松。。每个人讲话都感觉有点小吃力,跟念搞一样
父亲有热情没有导演天赋,儿子没热情也没表演天赋,老吴还是好好演戏吧,费曼还是好好减肥吧,文松意外的有点帅,人生就像一锅乱炖,永远不知道下一筷子夹的是什么,吃过了,嗝
童星演技太差了,其次是赵家班的文松。
其实idea并不差,就是成色不好。小男孩的演技太差了。吴镇宇还不错。全片的笑点不够,我只在最后的冲锋枪那段笑了。其实可以拍的更好看。用古惑仔的梗比较克制,我觉得还挺好。至少用梗不烂俗。
恭喜吴镇宇导演《转型团伙》提名2019年年度十大烂片
吴镇宇因为这片儿的宣传缺席金像奖颁奖礼???主要是我也没看到有啥宣传啊???这大概从侧面印证了:「金像奖已死」。
吴镇宇心里还是有些想表达的,要说港片情怀,恐怕他最深。几颗星送给再次擦肩金像奖的他……
只因为吴镇宇看的。
吴妈这戏烂成这样,也不出人意外,他自导自演的电影,大部分不忍卒读,而且有些逻辑都极其混乱,不顾角色本身的性格,行为完全随着导演和编剧的想法走,真是习惯了,而且这帮香港演员现在就会消费情怀,感觉观众好像被当成傻子一样。即使很喜欢吴妈,也要这么说,再一个,吴镇宇的孩子太不会演戏了
这电影最大的看点是一度让我认为科波拉拍电影前是唱二人转的。
我他妈起个大早看了个啥!!!!!
年度烂片了。可别糟尽《教父》了。能看出吴镇宇想对影视圈种种乱象的讽刺与吐槽,可实际情况是,这部电影本身就很胡闹和草台班子啊。全程胡来与尬笑,粤语和东北话并行。费曼的表演也非常可怕,吴镇宇在表演部分倒是正常发挥,还时不时致敬自己。
想不到吧,抄袭煎饼侠都还可以拍得更烂!!吴镇宇一说国语好像就根本不会演戏了,他儿子更是完全没开窍不懂演戏,看似对自己人生的总结或者黑帮片致敬甚至迷影彩蛋之类的东西也全部停留在最表层,既然压了两年了还不如一直压下去算了
把钱以费曼的名义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不好吗?为什么要花这些钱来拍这部片?这样伤害自己也祸害他人的行为真的不可取。
对不起吴妈,今天看了点映,是为了见你本人,电影我真心无力吐槽,不知所云,作为你的粉丝真的很心痛你还在拍这种烂片,还有不要带着费曼出来圈钱了。
笑点太勉强,笑不起来。封面看见文松才看的,结果文松在片里也挺无聊的。知道吴镇宇想带着儿子圈钱,但是得有个底线吧?孩子演技真的太差,生硬,无法入戏。整个影片就俩字形容: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