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王大开杀戒,
洪秀全约束不了北王。
没有令行禁止。
26
天王府黄门官和东王有冲突。
东王怒,去面见天王。
杨秀清跳大神,
仗责洪秀全。
20:32
韦昌辉和他爹对话,
讨论杨秀清和洪秀全。
北王观察杨秀清和洪秀全的防备。
表现的不好,洪秀全加强防备都让北王的人看出来了,
洪秀全不是白防备了吗
表现的杨秀清太愚蠢。
30:00
杨秀清和他的女人对话。
31:44
李秀成(上错花轿嫁对郎里的袁不屈)和周迅对话。
37:47
石达开和周迅,岳父对话。
40:22
燕王秦日纲和人对话。
27
洪秀全智激石达开,北王。
16:00
洪秀全让东王出去督师阅兵。
杨秀清和他女人对话。
18:18
洪秀全近臣将洪秀全的决定告诉北王。
20:07
杨秀清又跳大神了。
要求封自己万岁。
40:50
杨秀清弟弟和女人对话,这女人张的漂亮。
北王妹妹。
节奏很慢啊!
28
天王密谋杀东王。
东王让北王出去考察。
15:35
周迅又出现。
22:00
周迅劝石达开不去天京。
30:15
石达开还有一个收拢人心的小心思。
35:40
傅善祥和一个帅哥。谭绍光。
这个男的吐露了北王和燕王要杀东王。
要杀傅善祥。
29
杀一个东王杀了四集。
傅善祥让人给东王通风报信。
让一个小孩给撕了。
东王收到白纸一张。
12:34
北王燕王召集人呢。
23:12
北王燕王动手了。
34:18
东王死了。
41:00
洪秀全要杀韦昌辉。
30
06:31
傅善祥知道东王死了。
北王大开杀戒。
石达开回来了。
北王让自己弟弟韦俊监视杨秀清弟弟。
25:29
曾国藩出来了。
29:00
左宗棠要模仿韦昌辉字迹行反间计。
让韦俊和杨辅清火并。
31:55
洪秀全怒!
训斥两人。
监视这两个人。
41:02
杨辅清兄弟中计。
31
石达开和周迅对话。
接着傅善祥出现。
11:41
北王出来见傅善祥。
18:00
洪秀全和石达开对话,
石达开和部下对话,
要去见北王。
21:36
谭绍光是洪宣娇的弟弟。
求她救傅善祥。
25:12
北王知道二杨逃走了。
29:25
韦昌辉和石达开对话。
北王妹妹真他么漂亮。
声音也销魂。
40:53
北王要杀傅善祥,还要叫洪秀全来看。
32
北王要杀石达开。
北王是不是傻!
10:39
洪秀全讨论如何对付北王。
20:05
石达开逃走,北王杀翼王府。
23:57
北王此刻很高明,拉燕王陈承�上贼船。
25:32
北王朝洪秀全要人。
洪秀全表现的完全不是一个首领。
没有以大义名分“以势压人”。
33:34
陈玉成和部下对话。
讨论翼王和北王的实力对比。
38:38
傅善祥。
在十几岁的时候央视正在播这部剧,奈何当时正在上学,根本没办法尽情观看。现在好了,终于有时间在网上把它看完了。 这是央视投资最大的一部剧,本人是历史剧的强烈爱好者。央视一贯的大投资,大制作,场面恢宏壮丽。是典型的历史正剧样本。喜欢历史的人是受不了戏说历史和恶搞历史的,也从来不喜欢华丽的服装道具。华丽的服装道具视觉效果确实好但却严重背离历史。我们的古人显然没有那么好的生活条件。央视制作,从来都是质量的保证。从剧本到服化道,从演员远角到战争场面,当时的制作态度只服务于剧情需要,而不考虑谁是大牌演员,谁是流量小生,谁是收视保证。既然没有演员片酬的巨额开支,那更多的制作经费将会用于实际的制作拍摄上。 这部剧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当时播出后,收视效果不佳。口碑也没有起来。导致对这部剧的认识程度非常低。豆瓣的评分也不高。很多人只是看了一下题目,从来没看剧,就认为是美化农民起义的,甚至联想到意识形态的教化作用,认为是洗脑神作,然后故意给打低分。白白错过优秀的文艺作品。
看完该剧后,我还百度了一下《李秀成自述稿》。电视剧剧情与李秀成自述讲的内容基本吻合。电视剧基本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既热情赞美了农民运动英雄们的可歌可泣,也冷嘲热讽了农民的局限性。对清朝湘困的统帅曾国藩也能客观表现他的“内圣外王”的儒家知识分子形象。
本剧更多的用悲剧视角、怜悯情怀展现了农民领导的小农思想和胸无大志。金田起义没多久就封王。打天南京,只是占据了江南的一小块膏腴之地,就认为找到了“小天堂”。开始变得毫无斗志,腐败透顶。天朝只派2万人的部队北伐,剩下的领袖们开始享乐。天王整日蜷缩在王府,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每天想的美女金钱,还和东王抢“程玲南”,和罗大刚抢“苏三娘”。其他各王,纷纷在南京修建王府,沉湎于酒色和权力斗争之中。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九千岁的东王先是霸占了女状元。唯我独尊,天下所有人都得听他驱使,路上见了胆敢不跪,就会棍棒伺候。东王自寻死路,以为天下非他不可,没人能耐他何。所以一天装神弄鬼,天父下凡。尽和洪秀全要起“万岁”的封号来,直接出触怒了“天王”。天王动了杀机。动用东王的老对头“北王”血洗东王府。东王一死,北王又想当老大。北王阴险狡诈阴谋篡位。天王又利用“燕王”秦日刚的势力杀死了北王。翼王出走,不愿参与到内斗中,带走了天朝大部分势力。“另立天朝”。太平天国的革命形势由于内讧自此急转直下。石达开到处开战,没有根据地,部队越打越少。直止兵败大渡河,被骆秉章凌迟处死。天京城内的太平天国后期重用李秀成,陈玉成,虽二位将领为天朝柱石,中流砥柱,奈何天京事变后政治动荡,天王日益昏聩,不能重用贤臣,而是猜忌别人,只用洪家的两位蠢才——安王、福王。为调动卖命将士的积极性,天王不得不被动封王,最终封了2700多王,史无前例,空前绝后。天朝更加腐败透顶,更多的人只知贪污享受,醉生梦死,哪管革命的前途命运。李秀成和陈玉成独木难支,天朝陷于风雨飘摇之中。
曾国藩,一代大儒,书生带兵,操练湘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得知天朝内讧后笑逐颜开。经过连续奋战,最终派出曾国荃围困天京。曾国荃立功心切,拼死奋斗,大炮轰城,天京城破。清军与太平军殊死搏斗。赤身肉搏,血流成河。女状元傅善祥服毒自杀,天朝女兵首领洪宣娇带领女兵集体自焚,无一人投降。城内血流成河,火光冲天,惨绝人寰,天王府被付之一炬,化为灰烬。人间惨剧在1864年的南京真实的发生着。
本剧中的女人选角颜值都非常高,并且绝顶聪明。傅善祥是中国第一女状元。参加了天朝的科考并得点头名状元。但悲剧也就此开始。她被东王霸占失去贞洁。虽然他并不爱天王,但因为已是东王的女人,所以始终死心塌地忧虑东王的前途命运。她识大体,顾大局,操心天朝的国家大事,时时处处为东王考虑,为天朝服务。得知“天京事变”的动向,就赶紧派人送信给东王,以求东王能免死。一个贤惠,智慧,善良的女人,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东王以及整个太平天国。本剧中的苏三娘,洪宣娇,韦玉娟,等女人同样智慧超群,美貌非凡,堪称巾帼英雄。曾晚妹深爱陈玉成,慷慨赴死,举行了刑场上的婚礼。
本剧绝没有空洞的说教,敢于承认农民运动的局限性。深刻批判了农民领导人的小富即安,苟且偷生,胸无大志,沉湎酒色。对曾国藩等清政府官员的塑造也没有程式化。既有正面描写,也有生活瑕疵的讥讽。基本符合曾国藩本人的真实历史形象。对照相关历史判断,本剧描写真实,可以作为正剧来看待,甚至可以当做历史本身的参照。态度客观,场面恢宏。人物描写本身富有性格,能立得住。服化道符合历史本身真实性。是历史的再现与还原。天京围困战场面大,看的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
在鲜少有历史正剧的今天,这样的历史剧值得一看。
曾国藩,左宗棠之流倒行逆施,帮助清狗维持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真是大逆不道啊。
对于一个僵化保守的顽固政权,你指望它全面深化改革是没有用的,当慈禧也预备立宪的时候,大多数人还不晓得这一切有多荒唐。
反清反洋这一点应该是没错,错就错在为啥定都南京。内部熵增太快,天数也。
总体说来,不敢,不能,不想是一回事,应该,愿意,必须又是另一回事。其中奥妙,我也不知道啊。
1. 本质上还是“三国演义”那种套路。把本剧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和曾国藩领导的湘军这两方势力随便换成什么大帅,什么军阀,似乎也不会有违和感。对起义的“义”的描写实在单薄。
2. 名为太平天国,但只借用了一些标志性的人物名字和事件。洪杨靠本土化的基督教起事,但该剧只有少的可怜的宗教元素。如果把名字和服饰改改,我不认为还会有人从该剧联想到太平天国。
3. 编剧对这一时期历史的认识不足。洪秀全在天京事变后才掌握了世俗权力,但本剧中洪本人一直都是实权人物,这样直接导致了天王前期和后期的人物塑造怪异的不连贯。
跪久了的人都打一分,不知道黑格尔说过“存在就是合理的”。“不自由,勿宁死”!武状元苏乞儿对鞑子酋长台词:要是你把国家治理好,老百姓都安居乐业,谁还愿意当乞丐!把国家治理的革命烟火四处起是统治者的无能。不是革命者的罪过。
这种片子要中立的拍。既要反映满清腐败顽固,导致民心叛离,又要揭露太平天国是邪教,泯灭人性。最好的方式是虚构一个主角,对满清失望,被洪秀全迷惑而加入太平天国,然后看清洪秀全装神弄鬼,残忍好色的本质,中途醒悟,不得不加入清军,最终剿灭了洪秀全,思考国家的新出路,这样就丰满了。
老片了,吐槽一下。剧中的女人简直都是完人,他们总是给自己的男人提出最好的建议,然后男人拒绝,最后失败。
时间太久,忘记剧情了,只记得好多女的,而且都很漂亮。最后所有女兵都自焚了,很悲壮。是一部不错的还原史实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片子。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除了杀满狗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了
竟然还有周迅?!
央视版48集,去掉了很多宗教内容,李秀成被抓写自述和曾国藩部下劝反等,保留了情感戏份,所以感觉注水严重,目前完整50集版的不好找,不过34集的却删去了感情戏,别的都保留了,这版内容最全,看着也舒服,B站上可以找到(关键字:太平天国34集版)
农民暴力史,尽管史学家评价不高,但是也是旧体制的破灭之由,影片在2000年的水平还算不错的,里面的机关算计谋略都还是近年来史诗剧的起点,是此类片革新的开始,值得赞许。
评分有点低了,其实不比《康熙王朝》差多少,只是捧《康熙王朝》的太多。
迅哥儿可是演石达开的义女来着可是小学时候还是觉得杨童舒好看。顺便在学破烂近代史之前就记住了太平天国里的人名
美化邪教
说太平天国不好的。难道清朝就很好?!开门揖盗。对外软弱无能。对内那么心狠手辣。
每次改编历史剧都要引发轩然大波。何况是农民起义,何况又是太平天国。考察太平天国的改编史和社会反应,是一件困难却极有意思的事情。
不知道什么时候曾剃头成了千古圣人,李合肥成了大清贤相。殊不知如果在那个年代出生,你大概率也是湘军破城之后的刀下冤魂,在你的曾文正公日记中记作“今日破xx,大败粤匪,斩杀狗贼万余人”
女状元被东王也不是天王的潜了的时候气得吐血
那段时间,中央一台每晚演的电视剧一家人都一起看,算是国产大剧时代
以2倍速度看完的第一部电视剧:感情戏注水严重,马上都成琼瑶剧了,各种为了升华主题而强行BGM,一点都没有感动啊。
美化了太平天国!擦。曾国藩#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杨秀清跳大神真是太鸡巴给力了,朕乃上帝。三八二一,禾乃玉食。人坐一土,作尔民极。尔等小的们听着,朕派次子洪秀全下凡,带尔等建立小天堂。周迅的石益阳,啧啧。
题材很好!拍成这样或者说剪成这样,不是你们的错!很多事可以讲,只是没人敢再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