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城市,这里的人见惯了朝代的更迭,经历了世间的冷暖,养成了一股内心强大,古道热肠的性格,这里就是北京。来到北京,能接触到北京人的机会并不太多,但每每在打车、坐车时,却总能和北京的哥聊得火热,网剧《午夜计程车》中的男主角就是这样一位北京的哥。他有着北京人那种怡然自得的性格,喜欢观察每位乘客,去聆听他们背后的故事。《午夜计程车》正是通过他的视角,来向观众展示了一幅描述世间百态的清明上河图。
网剧《午夜计程车》第二季正在热播,日前已有超过7500万的播放量,以及近12万的互动量。这样的成绩不仅在于这部网剧的优良制作,演员的精彩表现,更多是因为它的立意与内涵。要知道,如今的网剧大环境,不是盲目追风各种热门IP,就是胡乱堆砌高人气小鲜肉,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作品人气越来越高,但口碑越来越差。而《午夜计程车》则不同,它是由优酷土豆携手日本《深夜食堂》原班主创共同打造,以中国文化故事和人文精神为内核,加以日本团队擅长得那种舒缓的镜头,细腻的感情表达,让《午夜计程车》区别于其他网剧,具有了全新的风格面貌,故事上不输电视剧,氛围上不输大电影。
拿笔者最近看的两个故事来讲,一个是两位老知青回北京寻找儿时回忆。这个故事用老一辈人的思维角度,来思考当下快速发展的城市,来探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这个城市丢失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通过这两位行将就木的老人,来发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最后哀鸣。这个故事令人震撼,同时又会催人泪下,有深度、有内涵、有思考,在这个网络世界,在这个浮躁的商业社会,能有一部网剧带给观众冷思考,带给观众反省和收获,并不多见。
如果说知青回京的故事是讲述了老年人的情怀,那第二个故事便是说给年轻人听的。强势的女孩与男友分手,身边只有一只两人曾经共同抚养的小狗,女孩试图用小狗来维系并挽回前任的爱,最后却依然得到的是一个悲情答案……令人唏嘘。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代表着都市年轻人中一个相当大的群体,恋人间缺少理解和包容,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同时,也展现出了年轻人内心的冷淡,太多感情不懂表达,只能寄托于动物,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午夜计程车》是一部可以让人在午夜观看的网剧,它能通过别人的经验教训,来警醒自己别犯同样的错误;可以在安静的夜里,通过这些故事,让自己学会如何感恩。无疑,这部网剧拥有着文艺片般的人文关怀,现实类型片般的写实色彩,还有着商业片般的话题度,是一部值得推荐的诚意之作。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越来越普及,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拼车以及打车软件迅速发展,如今打车软件已不断“入侵”生活服务圈,改变着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同时便利了司机与乘客,打车软件的市场热度不断走高,为民众带来了新的出行方式, 打车软件更成为一种时尚的象征。另一方面,随着打车软件的兴起,传统出租车行业经受到空前的挑战,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打车软件的横空出世,可以说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拉近了我们与司机之间的距离,也让我们与司机间增添了许多了感人的故事。用映像记录下这感动的瞬间是非常有必要的,将来关于乘客与司机间的故事也会越来越被搬上荧屏、银幕,而优酷和土豆又走在了人们的前面,已经成功推出了《午夜计程车》第二季。《午夜计程车2》的故事均来自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司机高南与乘客之间发生的十则感动人心的小故事。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午夜计程车2》从故事到节奏,从镜头到叙事,都达到了院线电影的制作水准。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的暖心故事,每个故事、每段剧情都很简单,简单且细致,让人倍感亲切的同时也更具可看性。整体来说剧情方面却脉络清晰流畅,即没有虚无飘渺也没有天马行空,故事与人物的结合度很高,故事方面做到了完整和抓人。纵观剧情设置、人物塑造、服装道具、音乐等等方面,《午夜计程车》第二季都堪称业内良心,不失为一部诚意之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影视行业亟待改变。《午夜计程车2》秉承了暖心风格,堪称标杆之作,特别是对细节的刻画,都十分触动人心。此次《午夜计程车2》从剧情到演员,从制作到营销,以及播出平台,都为国产网络剧制作带来了一次全新的突破。这部制作精良,构思够复杂、智商够高、更具层次的《午夜计程车2》,改变了我对网剧粗制滥造的固有看法,IP剧也有高品质作品,就看导演、编剧和演员们如何掌控。
对于《午夜计程车2》个人最为喜欢的便是片头曲《这个城市》,将北京的风土人情展现的淋漓尽致,非常具有带入感。 记得当年郝云的京味民谣,还没有火遍大街小巷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听着郝云的音乐了,所以当在片中听到京味十足的民谣,让人感到亲切的同时,也让人勾起了对于这座城的回忆和来到这座的初心。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跟着《午夜计程车》第二季,用故事来温暖了北京这座城,温暖了城市里平淡而忙碌的人们。
随着城市越来越大,在城市里我们几乎无法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很多时候尽管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的亲朋好友,但一年却未必能见上几次。都市的膨胀加深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感,也让我们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越来越陌生。然而,有一群人他们却时刻在与城市打交道,能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掌握清楚。不错,这群人就是计程车司机,他们是城市里移动的群体,每天都在为促进城市的循环。如果有谁能更清楚地把握城市的脉搏,那毫无疑问是他们,而他们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温度。
由优酷土豆自制网剧,日剧《深夜食堂》原版人马打造,王佑硕、高鑫、郝云、田中千绘、程皓枫、温心、赤西仁、任言恺等演员主演的《午夜计程车2》通过专车司机的视角将大城市里普通人的故事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城市里的芸芸众生相。透过形形色色的人生,专车司机高南(高鑫)带我们体验到都市生活里的爱与痛,那些属于普通人的无奈与坚强,痛苦与幸福。讲述的依然是孤独感在大都市中的存在,而只有让才有孤独感且能够与孤独感同在的高级情感状态。孤独是城市生活的常态,大卫·理斯曼曾经在《孤独的人群》中深刻分析了这种都市症候,而这是我们当下都市中年轻人最显著的特性。“我们”的死是一个象征,面对失去的东西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挽回。
当初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曾经怀着复杂的感情看待都市生活的这种深刻变迁,他在惋惜传统一去不返的同时也对新的生活方式怀着太多的疑虑。如今,我们快速多变的时代正在将他的诸多疑虑转化为现实,也让我们更加纠结于都市生活的寒冷,一如刚刚过去的这场暴风雪。《午夜计程车2》中不经意间触动了现代都市生活的痒点,来自云南的老哥俩可以说是都市中日渐隐没的背影。生于北京却年轻人离家,他们对北京的记忆就是儿时的胡同和大杂院,而这像极了《讲故事的人》中的传统世界,他们与这些记忆一起构成前都市社会的存在,尽管当时的北京也是都市,但却是一种被农业文明生活固定的都市,在计划经济时代尤其如此。此次故地重游,他们想找回曾经的记忆和儿时的生活,但却无法敌过时代的变迁。在当下的北京,菊儿胡同已经成为一个单纯的地名,而在老人的心中却是一个温暖的存在,因为它代表的是自己曾经的家,还有围绕家的各种美好回忆。面对来来往往的行人,菊儿胡同连同老张的记忆一起成为历史的存在,同时也宣告现代生活已经将北京这座城市的面目完全改变。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更加忙碌的都市中,连一个熟悉的问候都已经是奢侈。或者如此改变的还不止这些,无论是反认他乡是故乡的外出者,还是从外地来的打拼着,他们都需要适应现代都市的生活。失恋的女孩,凭着一只曾经共同养过的狗,不停的打电话给前男友,或许不是因为对对方的留恋,而是不舍一段曾经的温情。在这个都市里,我们生活的都很紧张,即使这份温情已经过时,但却迟迟不忍给它划上句号。狗狗的逝世代表一种过往,都市里不需要回忆,每一段回忆都需要快速埋葬。正是通过这点点滴滴,他们让这个冰冷的城市有了星星暖意。
《午夜计程车2》移动的“台北寂寞屋”
优酷观看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wMTQ0NDYyMA==.html?from=s1.8-1-1.1计程车作为城市的某种符号,它见证了人生百态,行色匆匆的各式人等,或高兴,或悲戚,或被动,或主动,都具备某种被书写的资格。计程车作为封闭的空间,我们的主人公又是位单身男士,这让我想起了游鸿明的《台北寂寞屋》,封闭的计程车恰如午夜移动的台北寂寞屋,为每个行色匆匆却又满怀心事的城市过客提供了一个休憩的场所,毫无疑问,空间小,但却诚意十足,让你坐得舒心,满怀心事的找到了容器去倾倒,故事终究也有了好去处。作为我们的男主公,他干净阳光,没有因为黑白颠倒的工作而沾染上了颓废、消沉和懒惰。相反他正直贴心还暖心,他身上具备寓言和神性色彩,类似教堂里的神父,让人对其倾倒,坐上他的车,身心放松,毫无戒备,犹如做了一次心理按摩,将内心的不快倾倒成雨,随云飘,归之大地,汇成江河,回归大海。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心灵盛宴,用以对抗人生的虚无,对抗这冰冷的城市。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的主人公又如村上春树笔下的主人公,每个人都匆匆忙忙的走过来对他说上几句话,便匆忙离去。每个人都是人生路上对着空气默默苦吟的行者。夜里的计程车是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幽魂,或邂逅或遭遇,都有了消解与建构的可能,我们可以将这个故事称之为村上春树的寓言世界,一年四季旅客上上下下,彼此错失。第一个故事来自于盲女调音师,她和七年前情窦初开时邂逅的男友见了一面,故事一开场颇具吸引力,故事从中间开始,故事发生在七年前,正如七年前那一次意外的错失,往后的人生和故事依然不可测,这是类型片中特有的两大元素“错失”和“茫然”,铸就了冰冷的城市童话故事。故事一如既往的暖,城市一如既往的冷,未来不可测,更何况人性,七年只作为一个量词而存在,然而却凶险和跌宕,七年切断了人生来路,让熟悉的人变陌生,让陌生的人变熟悉,变的人终究要离去,不变的人还是在原地,七年后那一幕反童话的三人隔桌相对,人还是那个人,只是他心里早已经挤进来另外一个人。陶力学成归来开了糕点店,他做的点心辗转到了盲女调音师的手中,糕点必定有故事,否则我们的盲女却又怎么会忘了它的味道,陶力为了盲女去到遥远的法兰西去做糕点,在那个满是埃菲尔铁塔和香舍丽榭大街的浪漫风情的国度中,我们似乎忘记了最初的缘由,甚至没有用心去解读或者想像陶力的七年之殇,故事在盲女这里展开,便有了温度和依托,纵然冰冷,但还有希望,故事还可以铺陈开去,归去来兮,终究也有了追根溯源的动力。
第二季变得欢快了,但是却没有味道了。
一星給林仔仔 一星給赤西仁
无聊到疯了……
不如第一部
宝藏电视剧啊 有季肖冰高瀚宇,还有赤西仁。不过真是越来越像雪村了,男明星的归宿
已经没有了第一部的感觉,简直就是在堆砌故事
尔豪好帅,可是居然也两鬓斑白了过。结尾的十二星座怪司机真是搞笑撒啦。
laji
说是午夜基本在白天,注水太多,还是第一部能看。
喜欢这种淡淡诉说人生的故事,或欢喜,或悲伤,或相聚,或别离
看了几集,感觉不错耶
硬生生的被广告给破坏了氛围
哦谢特,演网络剧。逼格呢。
只看了仔仔那集,第五集。还好吧
我就是来看美仁的。。。。
我爱第九集的李梦
此午夜非彼午夜。午夜是情怀,是漂泊,是一个人的孤独。本片就通过两个故事很好的传递了这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可以给心灵一点抚慰的淡酒,只能小酌不能畅饮。主人公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可能上一分钟,他就是送你回家的那个出租车司机,下一分钟就是出现在你电脑屏幕里的男主。
剧本比第一季强不少。和田清人的剧本不错(除了最后一集有点没说清楚之外),袁漫潇、杜晓雨的第9集也蛮好。出现了贯穿10集的暗线,植入广告也算自然。王婷比《我是路人甲》时脸更长了。
故事虽然还可以,但看过第一部,感觉第二部太浮了,虽然氛围轻松很多,但少了些底蕴,例如和一系列挂钩的男女朋友,第二部的故事中感觉是为了人设而人设,不太喜欢此时的女孩,还有一集也是讲四个男性朋友的,第一部四个女性朋友的故事,导演拍出了女人相处时也会有互相吹捧背后互相贬损的一面,但第二部的故事却非要升华到为了梦想,缺了一点韵味,感觉不是在讲普通人的故事了。
第一部没看,第二部从台词到剧情都是一股浓浓的日本鸡汤味,要不是有赤西仁我才不要看呢…各种快进,大概五分钟看一集吧…那个炒股的胖子,真侮辱干我们这行的…导演真当证券公司的不上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