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如果当初我赶上了那班地铁,那么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十岁那年我跟随爹妈去了日本,把有一百零一个不乐意的我塞进了当地的小学。但我表现的灰常不合作,每天被小盆友欺负每天受不了叽里咕噜的鸟语每天嗷嗷着我要回国。几个月后我爹实在受不了了,终于买了机票把我遣送回国。在回来的十多年间里我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当初我坚持一下努力适应新环境,现在也许就能成为站在樱花树下穿着日系小洋装成天“是是”的日本小青年了,也许就牛逼闪闪的过着另一种生活了~
十六岁那年我考上了实验住了校,在一个每到春天就秸秆灰飘香的村儿里,从此开始了我那不可逆转的撒狗血青春。多年后我还是上了家门口的大学,我不止一次的想:如果当初我选择了走读每天回家认真学习做好孩子,现在也就能如愿考上心目中的大学了,也许就能离开这个城市,自由的过着再也没有爹妈管的生活了。
这种说不出的小酸楚在我心里不断的流着汁啊,直到在一年多之前我看了这部电影,才想明白那些所谓的后悔与遗憾连个P都不算。
某天早晨丢了工作失意的Helen匆匆回家,就差一秒钟她没有赶上回家的那班地铁,准备坐计程车的时候在路边遭遇了小偷,不小心跌到了额头去医院包扎,跌跌撞撞的终于回到了家中,而此时她殊不知自己的同居男友刚刚跟情人幽会完毕,她坐在床上对男盆友哭诉:如果我赶上那班地铁就好了。
那么,如果她赶上了地铁命运是否真的能像她想象的那般美好?!
导演在另一个时空把时间拨回去了十秒钟,Helen跑了两步在最后关门的一刹那挤进了地铁。虽没有抢劫没有意外伤提前好几个小时回到了家,但她亲眼目睹情人的假呻吟配合着男盆友的高潮,那一瞬间全世界貌似没有比她更倒霉的!她抽烟她买醉她是那个被抛弃的女人,她剪了短发她开始结交新朋友,她在运河上兴致勃勃的为新男友加油助威,她参加各种活动她筹划了朋友的派对,她好像活过来了她又重新散发魅力。她从失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新男友很爱她,她甚至怀了BABY。她庆幸赶上了地铁,生活果真很美好,有没有!!!但就在她以为老天终于开眼幸福终于来敲门的时候,她微笑着给男盆友挥手过马路遭遇了车祸。。。
于此同时,没赶上地铁的真实Helen由于丢了工作,不得不打两份临工养活作家BF,而BF艰难的周旋在两个女人之间,她开始有感觉BF有外遇开始发现蛛丝马迹,她没有告诉BF自己怀了他的孩子。终于在一天晚上情人忍受不了地下恋情公之于众了,她震惊的逃离了现场,但却一不小心摔下了楼梯。。。
导演在两个时空当中镜头切换,匆忙但不凌乱。此时不同时空的两个男人都刚知道Helen怀了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保不住了。手术室里的Helen躺在新男友的怀中中悄然离世,也许她永远都没听到他说的那句 I LOVE YOU。而现实中的Helen却奇迹般的醒了过来,在电梯的滑动门中与新男友相遇。
处在电影之外的我失声感叹,幸亏当时她没有赶上那班地铁,否则连命都没了!
你是否相信很多事情在命里就早已注定好的,就好比Helen注定会在那个时间怀上孩子,注定会因意外住进医院,注定会遇到生命中的那个THE ONE.
当时被电影中这治愈般的情节深深吸引,而这个立意又让我回味了很 久。
很多时候我们伤心失意我们遭遇劈腿背叛我们被生活打击的不成样子,我们总在最无助的时候在某个夜晚,想起过去某个需要选择的十字路口,感叹:如果当初我没有这样做,现在会不会活的就不这么辛苦?!
后来我才慢慢的想明白,从起点有很多路能到达终点,路上的陷阱野兽是一样多的,都是我们要修的功课。当我们遇到了这条路上的狮子老虎的时候,就别觊觎意淫那条路上的山珍海味了。说不定真的有时光门,真的能到过去的十字路口,另外那条路上全都是拿着毛主席语录的红卫兵跟枯树上的歪瓜裂枣。这个时候你才能体会到TM什么叫后悔吧!更何况这个时候狮子老虎早就被你打败了,更何况这个时候在坚持一下就能看见终点了。
所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说过类似“如果当时我Balabala,结果会不会不一样。。。”的蛋疼句子。
所以,我还是不后悔选择了住校,说不定我在本校可能会爱上我的语文老师然后酗酒堕胎扮演拆散幸福家庭的清新小三儿。而今天,当我知道日本地震、琦玉县的核辐射是以往40倍的时候,生平第一次感叹自己是如此幸运。
就这样。
2 ) 该结束的总归要结束
爱情兜兜转转一圈,结果还是一样,爱情容不下几个人混战,只能是两人的拉锯。所以海伦必定是要和劈腿的男友分手的,不管怎样分的手,生活还会继续,还会有新的情缘,不管是不是叫詹姆斯,新的男人会再出现。
PS: 我不喜欢她短头发,还是长发好看
3 ) 可能
可能这个词是相当扯淡的,明明翻译成英文都是"can"的两个字,合在一起却成了不确定。人生也是相当扯淡的,你总以为大致走向你是知道的,但面前还是有那么多扯淡的可能,可能让你的人生完全不同。
这种不确定性历来是电影的热门题材,大致的手法就是要么用科幻,让人有回到过去的能力;要么人格分裂,最后很拉风的分裂出实体;要么干脆忽略原因,直接来几个平行宇宙……《蝴蝶效应》是第一种,刚开始装的跟惊悚片一样;《罗拉快跑》是第三种,眩目的跟游戏一样;连陆毅跟林嘉欣都整了个分裂的《安娜与安娜》,不过没看过。
上“当代电影思潮”的范志忠老师说,我下午跟晚上的课,你们任选一个时间来上。然后他很不明智的放了个片子,叫《sliding doors》,滑动门。因为这个片子也是讲可能性的,于是我想:可能我上下午的课会坐在一个胖男生身边,他让我得了厌食症,最后悲惨地饿死;而我如果选择晚上来上课,会坐在一个可爱的女生旁边,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
废话说完了,开始说这个电影吧。其实这个电影的大致结构大家猜也猜得到,Helen是个漂亮的英国女孩,有个作家男友。有一天,她去上班,被炒了。与此同时她的男友叫Gerry的正在家跟他的前女友偷情。Helen在赶地铁回家的路上开始不同可能的展现:Helen1赶上了地铁,于是撞见了正在假装高潮的她和嗷嗷乱叫的他。Helen2错过了地铁,回家时虽然还有蛛丝马迹,但Gerry聪明的掩饰了过去。伤心的Helen1得到了地铁上认识的长舌男James的帮助和鼓励,重新振作开始自己事业的同时,两人还渐渐产生了感情。顺便说一句,演James的演员粗看就一普通中年人,后来跟Helen暗生情愫之后,怎么咋看咋顺眼呢。Helen2在被蒙在鼓里的同时重新找了个女招待的工作,很累很受气。
最终Helen1跟James经过了重重困难与误会走到了一起,导演在这里显示了一点黑色幽默:Helen1被车撞死了。Helen2依旧悲惨,怀了孕的同时男友还在偷情,后来在最悲惨的一刻摔下楼梯,流产了。她终于醒悟,毅然离开了搞笑功夫了得的Gerry同学。电梯里,她在一次跟James相遇,他们的故事,会再开始吗?
看完以后,个人并不是十分喜欢,这是一个好电影,但没有大的缺点的同时也没有什么能抓住我的地方。本身结构上没有新意,就像我们做的验证某种物质的化学实验:控制其他的变量不变,只改变其中一种,比较结果的不同,从而验证这一变量的效果。放在这个电影里,要验证的是细小影响造成的不同经历对人生的影响,于是,改变这个变量,控制其他变量诸如性格啊,社会环境不变,看一看不同的结果就行了,基本上是公式化的东西。这一点本片做的教科书一般。同时也意味着没有创新。
完美的是作为电影的技巧与节奏:通过胶布、发型巧妙的将两个Helen区分开;负责搞笑的GERRY和他的朋友,还有James的废话,往往让你不会在一种情绪里沉的太深,会让你眼泪快酝酿好的时刻突然忍不住大笑。不过我还是不喜欢这个电影,虽然有英国人的幽默,却掩饰不住他们的守旧。站在高一点的角度上来讲,这个看似讲述一个女人故事,充满女性主义色彩的电影,却深深的透露出一种男权思想,甚至压倒了电影的主题。因为所谓不同选择不同可能,事实上只是Helen身边男人的不同而已:一个爱她鼓励她,对她坦诚,于是她工作顺心,人也自信,人生无比美丽。一个欺骗她,于是她的人生一塌糊涂。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女人的人生怎么样,全看那个男人。作为男人,我,真的不这么认为。
所以我奇怪为什么用两分钟就让我喜欢上的范志忠老师会挑这么一个不够完美的电影。当然,有无穷无尽的可能。
4 ) 关于一扇门的物理学原理
数年前我泡在丽江时曾遇见一个来自曼彻斯特的哥们,我们一起打过篮球,就在狮子山上那个红军指挥部旁边,我们也曾讨论过福尔摩斯先生----我能挑起的跟英国有关的话题实在有限。他微笑着说,哦,那是我们的工业革命时期。这印证了我关于这部小说背景印象的冷峻和疏离感,那些冬夜街道上马车的踢踏声回响在寒冷路灯的凝视里,城镇散发着令人绝望的阴郁----(例如《时间机器》)。后来这一幕也不时出现在了银幕上,尤其是那些被骄傲和野心兼具的新兴资产阶级打赌赶上路的倒霉仆人或者被发现欲刺激得双眼通红的的牛顿时代科学家,他们仿佛以为自己由此不光发现了遥远的新大陆,还发现了广阔无垠的科学新疆界。
科学家保罗.戴维斯曾总结道:如果说19世纪是机器时代,20世纪是信息时代,那么21世纪毫无疑问是量子时代。这不光是从物理学角度对人类近代史进行的总结,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幻电影史的写照。
科幻电影说到底反映的人们对新技术和未来世界的态度:或欣喜或悲观或恐惧或惊奇,更多敏感导演从今天世界的纷乱错乱推断出的却是明天繁荣狂欢背后的绝望和分崩离析,他们叫末日审判。这比较合我的世界观,人类实在是一种很不好的操蛋动物,毁灭自己和这世界是必然归宿。在这点上特瑞吉列姆同志似乎和奥逊.威尔斯还有卡梅隆有同感,除了那些态度激烈愤怒的后期电影外,即便是早期的《时光大盗》我们也能从那对喜欢天天窝在客厅沙发里看傻逼综艺电视节目的白痴父母身上看出我们自己的影子,虽然这部片子更看着象一部儿童喜剧片、或者源自梅里爱同志的超级大陆旅行记。但吉列姆同志和后两者其实还不太一样,吉列姆故事里的孩子们总是孤独游历在这个无趣而糟乱的世界之外,或者明知道这个世界要驶向黑暗尽头却无能为力,只能怔怔看着----或埋下头一个人继续玩孤单又忧伤的游戏。
唯一跳出这种晦暗电子自旋状态的是亚当斯,他笔下的主人公显然继承了迦莫夫笔下探险家汤普金斯先生的不少秉性,喜欢不停在莫名其妙的各种时空世界里游荡,经历既荒诞又有趣,甚至令人头痛不解。
这正是典型的量子世界故事,一切从一道缝始、从一道缝终。而正是这道被我们任意开启和关闭的窄缝让科学家发现了这个世界背后的秘密,他们管这道缝叫“滑动门”,一个量子从这道门挤进去,发生了什么我们无从知晓,除非我们开始关注它,在电影里,它变成了格温尼斯.帕特洛---一个美丽而抑郁的姑娘。
关于这部电影依然可以追溯到昆明。数年前我还在那座城市漂着,经常去的一家酒吧在云大背后,它的旁边是另一个著名的酒吧“石头”---是从前在“骆驼”待过的一个年轻的姑娘开的。在“石头”你可以顺着梯子爬上酒吧房顶坐着晒太阳喝啤酒,这真是有趣的很。那天我正在“石头”听一张令人着迷的国外CD---非洲手鼓音乐,进来一个姑娘,翻看完碟架上的影碟后问老板有没有一部电影叫《滑动门》。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部奇异的电影。那时的我还没有接受过《十二猴子》关于时空本质的训练,那时英国一个叫安东尼.嘿和另一个叫帕特里克.沃尔特斯的家伙合写的一部叫《THE NEW QUANTUM UNIVERSE》(新量子世界)的书还没有问世。虽然著名的“姜巴点(JONBAR POINT,指某个将世界分裂成不同时空的事件点,出自一部早期叫《时间军团》的小说)”这个词早已问世半个世纪。
“滑动门”正是这个要命的物理点,也是地铁的一道普通门,因为一个孩子的意外阻碍,匆忙走下地铁通道台阶的女主人公跑上月台终于挤进了(或者根本没有挤进)这道即将关闭的列车门,也从此女主人公最终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革命道路(尽管《盲打误撞》、《罗拉快跑》、《薇妮洛卡的双重生活》、《博击会》、《情书》...看着都象这一命题的不同程度解读)---这也很象最近热播的《暗算》这部电视剧里那个潜伏在国民党上海时期的我著名地下党特工---美国人管他叫“关键先生”。事实上,你怎么知道不存在一个国民党最终破获了所有地下党后的另一个未来中国呢,或者德国人战胜了苏维埃政权征服了全球。但导演事实上想说的只是一个普通的物理现象:一个量子波函数蕴藏的所有可能路径,最终会因为我们的观察而必然“坍塌”成一个固定的结果。我们所有的改变都徒劳无功。这既是物理学的严肃,也是我们命运不可逆转的悲剧性。
不过我也有其他的观点:我们的悲剧命运也许正来自我们所谓美妙动人却事实上盲目得可怕的东西----爱情。费曼曾经说过:“......(量子)波函数服从于薛定谔方程,是由无穷多个几率幅构成的一个不可思议的复合体。假如我在拉斯维加斯赌博(费曼先生喜欢干的很多事情之一),刚要把钱押在一个轮盘赌的二十二号(悖论的那条军规?),这时我旁边一个姑娘看到了她认识的一个人,把正在喝的饮料洒了出去,因此我停住了,没有把钱押上去,这时轮盘赌停在了二十二号(天哪!)。可以看出,对于我个人来说,整个宇宙的运行将取决于一些小小的光子打在她的视网膜上这一事件。这样,整个宇宙会因为每一个原子事件而分岔。”
我觉得,那个女孩正象《滑动门》中漂亮的格温尼斯.帕特洛,她那一刻绝对是陷入了突如其来的爱情,慌乱又错愕,无意中的举动却终结了费曼先生本来美好得要死的人生。
5 ) 论滑动门和相干性
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多值得说的,让我更想多说的就是关于影片中关于滑动门的这个设定,两个世界,两段人生,两个结局。
著名的烧脑片《彗星来的那一夜》,其实就是这个想法的放大版、更全面的展示了出来,而且不仅仅是一个选择的扩展性,而是面对每一个选择时,都会分割成为不同的平行空间。一个分支和一棵树的区别。
山本文绪有本名为《蓝,另一种蓝》,所描述的故事也和本片一样,女主在被2个不同男人追求摇摆的时候,选择了不同的人,而这两种不同的选择延续了不同的人生,当这两个不同的人生碰撞的时候,故事就开始扭曲。
当然,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种平行空间的存在,也没有所谓的后悔药,很多时候,我们通过这些影片和小说,能看到更多的是不同结局里面的一样的无奈。
本片的第一个Helen赶上了车,捉奸在床,遇见了新的恋情;
本片的第二个Helen没有赶上车,被蒙混过关,意外怀孕后发现男朋友脚踏两只船,竟然意外流产,最后仍然是分手作为结局,并且一样遇见新恋情的可能。
所以呢?
我们的人生不可能事事随顺,当面对抉择的时候,更多地是根据当时的环境、感情,甚至是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做决定,我们不是上帝视角,无法知晓这个结局的选择是否是利益最大化,也无法知晓这条路走下来会对还是错,但是又如何呢?
就像故事本身,虽然是不同的路线,看似第二个Helen更可怜,被情敌莫名侮辱,怀孕却流产,谁知这些经历不会对她得将来带来好的结果呢?
6 ) 电影台偶尔也有好片播放
周末时预订了本周要看的片,当时介绍时被格温妮丝吸引,又听到片尾曲是DIDO的Thank you,就订了。
OK,是部好片,于是好好介绍下剧情。
女主角:Helen,Lidies
男主角:James,Jerry
Helen,长发女子,公关工作,早上吻别床上的Jerry,赶地铁工作。不曾想,会因为四瓶伏特加而被fire。回家赶地铁路上,因为滑动门的开关,命运由此而变:
A:
赶上地铁,到家,心情沮丧希望男友安慰时,开门,满地零乱衣裳,Jerry和Lidies正在make love,扁他之后离开。
酒吧买醉,遇见地铁里搭汕成功的James(最初相遇是在电梯里,他帮她拾起了掉落在地上的耳环)。搬去密友家住,为了告别过去,剪了短发。
英俊幽默的James,带她参加朋友聚会,看他比赛划船,终相爱,走出爱情和事业的低谷。
此时,Jerry终于受不了Lidies,离开,求Helen回到身边。Helen犹豫中。而James,为了给她更多空间思考,离开。
Helen终于发现爱的人是James,寻找他时发现他有妻子。似乎自己回到了轮回中。(此时我也在沙发上担心导演是不是这么现实残忍)
两人相遇在Helen曾祖父设计的桥上,真相是,他和他妻子已经分居六个月,如今是为了母亲的病,才演戏在一起罢了。
小团圆。
B:
没赶上地铁,路边等Taxi时,差点被劫。回家,屋子零乱,Jerry正在冲凉。
工作,变成餐厅的服务员,为了养Jerry,他在写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书。
时常有怀疑,却总没有证据。
某天,准备面试时,才发现面试人是Lidies,她安排了三人相见,因为Lidies怀了Jerry的孩子。
两个版本的结局,
A的结局,Helen有了James的孩子,两人合好后,下楼时,无意被车撞了。
B的结局,Helen有了Jerry的孩子,见到Lidies后,下楼时,无意摔下楼梯。
同时住院,命运再次有了交集。
有些事,藏不住,总会有发现的时候。
有些人,躲不掉,总会有遇见的时候。
片子很美好的英国小品,98年的,现在看来,也不觉得乏味过时,还是温暖有趣。
昨晚和好友晚饭时,还在聊此类话题,当时就觉得他和他身边的朋友都让我觉得爱情和婚姻是件美好的事。
不要再和消耗你的人在一起。
初见James时,以为他只是想搭讪,越了解才会越喜欢。幽默,待朋友好,爱运动,且宽容。
每次看Jerry都想扁他,非常想。
Lidies像疯了的巫婆。
结尾,赞下DIDO的Thank you。
当年格温妮丝·帕特诺为了这部电影拒绝了《泰坦尼克号》的rose一角。之后迅速拿到奥斯卡,和布拉德·皮特、本·阿弗莱克一众帅哥耍朋友,与好朋友麦当娜如胶似漆又反目成仇。反正是一颗硕大的流星 咻~~
当上帝在你面前关上一扇门他总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乏善可陈
2位男主都没法看的那种 只靠女主撑着看完。 What Ever Will Be Will Be 和79年电影 Heaven Can Wait 相似!
很一般的concept,俗套也很多,但说实话执行的还不错,当时的paltrow好年轻,另外居然还有triplehorn,哈哈哈。
别因为它是轻喜剧就小看它,“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接得流畅自然也很考功夫。John Lynch演绎一脚踏两船的男友太到位了,喜感从天而降。
#跳电影#很久很久以前我想看这部电影,今天终于圆梦了。很喜欢,就算是98年的片子也一样。
谁告诉我这是个romantic comedy的,强烈要求索赔。。剧情一般,男演员们太猥琐,还有那是什么奇怪的英国口音……当然台词让我深深认识到英语是多么博大精深的语言,我基本就不认识几个他们说话时用的词!当然Gwyneth演技还是很不错的。
结构非常之精巧动人的爱情小品。我特别喜欢赶上/赶不上地铁那场戏,就像人生总是来不及,人生幸好来不及,人生可惜来不及。
以地铁的滑动门作为开启平行时空的钥匙,进入地铁的海伦发现了男友的奸情,与詹姆斯相遇、相恋,并且事业有成,但不幸车祸死了;而没有进入地铁的海伦依旧被男友蒙骗,并打着服务生的工,生活略显凄惨,当然最后海伦还是发现了男友偷情,结果还从楼梯上摔了下去,与进入地铁的海伦一样,流产,只是这边的她幸存了下来。而最后,两个平行时空产生了连结,前一个平行时空的海伦的灵魂仿佛有一部分进入了后一个平行时空的海伦身体里,并且她与詹姆斯相遇了。两人是否还能再续前缘呢?开放式结局。其实除了平行时空这个点子还行,故事真的很土,而且是双倍的土,因为两个时空的故事都好无聊。
平行人生,殊途同归.
还挺不错哒,想法确实是很不错,虽然结局一如既往地狗血。那个时候的帕特洛很漂亮啊什么造型都好看。大家都在骂男主丑,汗,其实如果太帅反而会很奇怪吧。。
youku 英语繁字 1520 外公家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377769/
2008-6-28 0:39:30 7/6.8(19261) 可不可以重新来过?这他妈不是个问题
不错的英伦小品,传说中的平行宇宙理论小清新化
不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评价不高 但是我觉得很好看很值得回味 很多感动点 everything happens for the best
记得上学时排小品,老师说我构思的那个小品剧情和这部电影有相似的地方,今天终于看完了。很好的爱情喜剧片,虽然15年前的电影在拍摄上略显老套,但其中整体的结构节奏把握得还是很好的。其中海伦和詹姆斯在河上接吻的那场戏写得真心好。Gwyneth Paltrow的惊鸿一瞥,不拘小节,真的是美爆了!
真不明白這雙面情人的譯名,和電影有毛關係。港台的生搬硬套聯想式電影譯名一向是不敢恭維,相比之下還是更喜歡大陸的直譯法,就#滑動門#,挺好。電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別隨便得意別隨便失意,活在當下珍惜眼前才是王道啊!
影片为我们探讨了一个很有趣的课题:如果某事没有错过,结局会变的更好吗?很多时候过程无论怎样不同,结果都是一样的。不算精致但足够有趣的片子,喜欢影片的配乐~
John Hannah明明超级可爱啊为什么都要讲他丑!!!早一步晚一步或天堂或地狱,然而命理之中的注定,即使兜兜转转,也总会遇见。小格局的平行宇宙想法很棒,可惜细节还不够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