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夜·店》
作为青年导演杨庆的处女作,《夜·店》这部电影虽然是用高清机器拍摄的低成本影片(据导演介绍影片成本不超过300万),但已经达到了值得关注的水准。它即将公映,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电影院观看,从消费角度和观影角度都应该不会让人失望。这部电影也许不会象当年的《疯狂的石头》那样让观众和影评人都惊为天才之作,但是它是一部合格的商业电影,固然有缺点也无伤大雅,基本上能够对得起买票捧场的观众。
这部电影的英文片名叫做《One Night in Supermarket》,如同这个简单直白的名字一样,这个故事就是讲述了一天晚上一群人在一间24小时超市内的故事。这样的结构对于现在的中国观众来说并不算新鲜,因为现在还能有兴趣关注国产中小成本影片的国内观众,基本都是阅片无数的电影爱好者,估计痞子昆廷都比不过他们。如果只是从尝鲜的角度来看此片,《夜·店》算不上新鲜,但我觉得它胜在味道足够地道。
在很潮流的MV剪辑手法和现代感十足的音乐包装之后,这个电影仍然有一个算是接了地气的故事。由于成本限制,由于题材限制,由于创作思路的限制,国内很多低成本影片在费尽心思地耍技巧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低成本电影最应该关注一个的事实,那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映照。由于低成本影片受制片成本限制,无法或很难在视觉和叙事上给观众构建一个完全虚幻的银幕空间,如果再不重视对现实生活的关照和思考,那么过于花哨的叙事就会彻底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对于《夜·店》这部电影来说,这个故事在照顾到技巧的同时,也做到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尤其是在前半部分的剧情中,一系列的生活小细节虽然有些琐碎,但在营造叙事氛围和影片质感方面,可以说已经合格。不过有意思的是,恰恰有部分观众会觉得前半部分在叙事节奏和强度上有些拖沓。而到了后半部分戏剧性冲突十分强烈的时候,这个故事的编造痕迹就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不过好在足够强烈的娱乐性以及足够快的剧情发展掩盖了这个小缺陷,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这一点应该不是什么值得困扰的问题。
对于本片的演员来说,徐峥的表现毫无疑问是本片中最抢眼的。在这种群戏结构中,徐峥作为一个串联所有故事的主线人物,他的稳定发挥和表现为本片贡献了最大的娱乐性。其他诸多演员中,还值得一提的就是乔任梁扮演的店员小钢牙。之所以专门提到这个角色,是因为我的一个朋友在上海电影节观看此片时的诡异感受。
《夜·店》在上海电影节期间进行了一次公映,但是当时场内观众中有一个数量相当大的特殊群体─乔任梁的歌迷。当乔任梁在银幕上每一次出现时,这些歌迷都会在电影院内集体尖叫,其气氛之热烈和诡异,以至于让我这个朋友完全无法信任自己当时的观影感受。
就我自己的观影感受而言,乔任梁作为一个表演方面的新人,在片中的表现当然尚显稚嫩,不过也还算合格。但是他的黑框眼镜和钢牙造型让我觉得有些浪费─很明显乔任梁在片中是被当作一个人气偶像来使用的,那么为什么不发挥他本来的优势,还故意将这一优势掩盖呢?
对于《夜·店》这样的低成本影片来说,类似乔任梁这种主打青少年观影群体的人气偶像无疑应该是对本片有所帮助的。尽管他们这样的非职业演员并不能在表演方面做到什么样的水准,但在一个合适的故事结构中,这样的角色还是有足够发挥空间的。起码在《夜·店》这部电影中,乔任梁扮演的小钢牙这个角色,足够完成剧情所赋予他的任务了。
乔任梁作为一个演员来说,他在《夜·店》中的表现,已经超过了《大灌篮》中的周杰伦。所以就一个偶像派演员来说,能不能做到足够好,还是要看用心不用心。
2 ) 夜店, 老少皆宜的绿色喜剧
据说原名是超市,改成夜店后,确实更夺人眼球
片子一个半小时,徐铮当仁不让的是全剧的灵魂人物
没有他,这部片子就撑不起来.
小钢牙是全剧的线,虽说是'扮丑',但大荧幕上看一点都不丑. 算是'扮丑'失败,不过这样也更吸引女性观众吧!老人小孩也很喜欢这个角色.看上去呆呆的,偏偏关键的几个举措都是他想出来的.包括打折和英雄救美.
朱辽一声声的'哥'绝对是本剧的笑点,又贱又好笑
老板娘的出场绝对的彪悍,拿着个塑料袋装上可乐就开砸,把水哥砸得抱头乱窜,印象太深了!被劫匪一把扯掉的假发也逗得不行.
没看过疯狂的石头,看过几分钟疯狂的赛车,因为方言的关系,没有看下去.
所以和这些前辈的作品也无从比较.但普通话配音的夜店让人没有距离感.甚好!
这部片子真的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绿色幽默片.电影院里阵阵笑声,好像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这么多人,一起开怀大笑!
这个暑假,去电影院乐一乐,让枯燥或者沉重的生活多一点色彩.夜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 你为什么还不笑——我评电影《夜·店》
不得不说电影《夜·店》有一种奇怪的气质:满满的货架,穿得鼓鼓囊囊的售货员同志,会“叮”响的收款机——看似是生活场景的再现却无法让观众感同身受,电影本身更像是临时搭建的夜总会,服务员都是跟别家借的,热闹却不真实。以至于我观影完毕心生一念,“本故事纯属虚构”的正解就是这样的吧?
故事在何三水“叮了当啷”走进汪汪超市的那一刻正式展开。从女售货员唐晓莲对他的欢迎致辞可以看出,他已多次光顾这里且不是为了购物,他造访的目的是索要因老板娘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而他的造访打断了男售货员李俊伟躲在货架后用手机偷拍女售货员唐晓莲忙碌身影的行为,他一直花痴她(而很多女观众在花痴他),客观地说乔任梁的表现要优于相声演员的客串。陪着何三水一同造访的那位或纯朴或“二”的轮胎表弟和混迹于众人之中的朱辽同学任务是插科打诨,其作用相当于迪斯尼动画里不可或缺的活跃气氛的那一类典型配角。中途老板娘的惊艳现身,虽然说角色功效不明,但杨青的演技足可以让这个角色脱颖而出。
经过几番周折不管怎么说老板娘粗心大意造成的损失何三水算是找补回来了,可是导演和观众皆心照不宣,故事不能就这样不温不火地结束,于是“挑兵调将葫芦朝上,谁是我的好兵好老将”的抢劫犯轰然出现,平地一惊雷,炸了。遗憾的是在《左右》中浑身是戏的张嘉译在这样一部80后影片中诠释抢劫犯相较杨青拿下老板娘似乎离谱远了点儿,真是可惜了了。
演员从扮演何三水的胡渣徐峥阴鸷地出场开始,就被分为两大阵营——负责演戏的和负责念台词的。而更多时候是徐峥化身成做事分明的何三水主持全局,控制局势,掌握进度,他时隐时现的上海口音总是让我心浮起“姜还是老的辣”这种不得不发的感慨。也正是何三水在半夜三更的超市,伙同徐峥在初出茅庐的《夜·店》一起鞍前马后地操办着,杨庆啊比寻枪的陆川多了不少空间。
当然既是编剧又是导演的杨庆,可以让故事和画面就像左右手在一起一样自然又不至于有什么隔阂,而且观众也看到他在叙事方式和拍摄技巧上的煞费苦心——这情观众们都领了——新锐导演么,推陈出新就得视为己任——可是总觉得在各种方式或是技巧的花哨下少了些许诚意,成本低可能会引出一些问题,但起用观众过于熟悉的《疯狂石头》中“别摸我”和“厂长儿子”二位演员的结果是,观众会自觉地把《夜·店》与《疯狂石头》放在一块儿做个连线题,面对这种情况导演一边无奈于观众的比较,一边欣慰于观众的提携,这个小聪明和电影的命名貌似如出一辙,因此玩弄多过于匠心,独特的味道也淡了许多。圣诞树好看也只能摆在屋里头不是,还就得是圣诞节那几天。
最终电影结束在“水汪汪超市”一片相亲相爱的气氛中,虽有几处情节漏洞瑕掩了瑜,但一切终归是美好的,不管是李俊伟的旧牙套还是老板娘的宠物狗。可如果以后还有《夜·市》、《夜·叉》,您会走进影院么?
4 ) 唯一个亮点
也就是整片都在“超市”中拍摄还算有点意思。除了徐峥的表演可以外,其他的主角都傻愣愣的,不知道是台词给人以太少的表现和现象,抑或场景实在熟悉不过。剧情和台词都非常老套,没有任何新意。
也许这是个试验剧,为了哪一点小奇特,外加国产,就给点掌声吧。
5 ) 有点失望
《夜店》上映后,赞叹的有!骂街的也有!不过,这也纯属各人观点而以!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品位都是不同的! 对于《夜店》嘛!其中导演选择徐峥作为影片的男一号是理智也是明智之举!而李小璐的角色发挥空间不大,属于半个花瓶的角色,对此我有点失看! 导演最大的失算就是影片的***不够正气!坏人不够坏! 成败的关键在于演员!这是《夜店》一大失算!徐峥的台词也有过多的抄袭!没有什么新意! 演员中好人和坏人的角色定位被反过来了!这也是导演杨庆故意的吧!这只是我的个人理解!导演杨庆故意把好人和坏人的角色定位反过来应该是让大家知道---做人不可以貌取人!画虎画皮难画骨
6 ) “疯狂的石头”后继有人——《夜`店》
■ 片名:《夜·店》
■ 导演/编剧:杨庆
■ 主演:徐峥、李小璐、乔任梁、杨青
■ 出品:橙天娱乐 中影集团、东上海北京分公司
■ 上映日期:2009年7月24日
■ 读家:白小顶
■ 星级:★★★★☆☆
■ 一句话点评:一部可以看做《疯狂的石头》山寨版的电影,却拍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夜·店》是在这个大片云集的暑期档很容易被忽视的作品,因为它实在太不起眼,太微不足道,而就这部电影,却成为了我这个夏天最大的意外。
初看这部电影,觉得像极了《疯狂的石头》,别说一波三折的剧情,搞笑夸张的人物、超现实剪辑方式和对经典桥段的致敬,就连主要的道具也和一颗石头有关,只是前者是翡翠,这里换成钻石。而仔细看下来,《夜·店》确实是中国小成本电影在大片中突围的一次成功尝试。
《夜·店》有一个很暧昧的片名,而其实说的并不是娱乐场所的那点事,而是指一家24小时营业的超市,故事一点都不复杂,两个值夜班的店员遇到了两个想要钱的绑匪,由此引发了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阴差阳错的故事。
影片把所有的情节都设置在超市这个封闭的空间,这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气,而这种勇气源于身兼导演和编剧两职的杨庆对于电影的足够信心。
没有大明星,缺乏大场面,《夜·店》最大的看点是峰回路转的剧情,在短短九十分钟里面,你根本不知道影片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推开那扇门走进来的人又会是谁,情理之外,意料之外的设置一次次出现,不断地推动影片继续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封闭空间所带给人的重复感和枯燥味。
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对人物的调度和处理自然显得格外重要。绑匪、店员、老板娘、龙套演员、抢劫犯、警察、送货员再加上N个来来往往的顾客,这么多的人物在不到一百分钟的时间内光交代清楚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而导演通过漫画式的出场介绍,再加之有个性的语言和动作,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让人过目不忘的形象,不管是强调自己很有原则的水哥,会包着可乐瓶打人的老板娘,甚至连那个把“忒忙”挂在嘴边的警察,这些芸芸众生的小人物,用他们极度生活化气息的表演让人不由捧腹大笑。
从《疯狂的石头》以后,黑色幽默成为了中国喜剧电影的标签,但是除了《即日启程》等少数几部电影,多数影片只是“挂羊头,卖狗肉”,而这部影片却比别的作品走的更远。整部电影中有意无意的流露出一份与小人物的平等亲近,即市井气息,在让人哄堂大笑的背后甚至隐藏着丝丝酸楚:两个有原则的绑匪被人骗走所有钱财后才铤而走险;龙套演员出演过数十部影视剧作品却从没露过脸;女店员在被威逼的时候想起远方的妈妈,包括那段爱你在心口难开的暗恋……这种不经意间的中国式温情,这些小人物的平实故事成为电影发展的动力,也让人更多了一份共鸣,这也使整部电影稍微远离了一点恶俗搞笑的低俗层面,而苦中作乐,笑中有泪的方式才是黑色幽默的最高境界。
影片的最后,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大团圆式的圆满结局,更多的只是导演对于残酷现实的美好祝福,对市井生活的关爱和关怀和生活的美好期盼,这其实也就是九十年代很多电影中常常会让我们感触的地方,《夜·店》让我们在笑声中重温了这样的温馨和美好。
电影就像菜肴,满汉全席本就不应该天天吃,而更常见的是家常小炒,后者与我们的生活更亲近,也更容易下咽。
推荐这部电影,不见得他有多好,或者多出色,但是它至少是一种做电影的态度,不假装清高,不炫耀自我。
虽然有模仿国外影片的痕迹,虽然有些地方依然存在为了搞笑而搞笑的感觉,虽然演员的表演有点“戏剧化”的成分,但是相对于杨庆这位80后导演的第一部作品,我们更应看到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智慧和勇气,更重要的是,这部只有200多万预算的电影,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地拍出了比“大明星,大制作,大宣传”更难得可贵的真实和真诚,这才是最值得称道之处。 【北京青年报】
精神可嘉,水平欠佳。
一夜之间的故事,一家超市里的故事,人物再自然鲜明一些就好了,也许有借鉴模仿,但认真讲故事的态度可以肯定。
今天在得知乔任梁离世的消息后,突然就想到了这个片子……应该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小成本电影,印象还挺深刻的。哎……愿逝者安息
With Walter。成本好低。演员好嫩。笑点好多。喝星冰乐屡屡呛得半死。足够了足够了。
微搞笑
好多年前看的电影了,相比徐峥最近的《囧妈》而言,这部电影真的好笑多了,所以我也比较费解为啥分数这么低呢?或者对于国产小成本影片来说,其实已经不算低了?还是比较喜欢看这种有一个比较好的故事概念的电影的,徐峥的表演也是非常出色,记得我在高中也买过一段时间彩票,会固定买同一个序列,感觉好遥远呀。看评论本片也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映过,因为有乔任梁的粉丝所以会各种尖叫,估计观影体验会与日影展有片寄凉太粉丝时看《午夜零时的吻》类似吧。
N年难见的傻片。徐峥也救不了这剧啊
额,这个,大星星,您的笑点真是···乔任梁,你好阳光啊···
不错,男猪脚谁啊,不认识
还行
笑点不少,格局类似小剧场话剧,演员中乔任梁和他哥们儿稍差,观影体验很好
给国内认真讲故事的电影加分。
有那么有意思吗?还有打五星...呃
喜欢这个愣头愣脑性格内向却又勇敢专一的小钢牙 现实中的你有时也是这样吧 大男孩Kimi乔任梁
乔任梁演得太差了!
臭屁 经不起推敲
可是我会想念你的 小钢牙楞梁。
哥,哥~
其实这个片子还不错。
啊…看到赵英俊去世的消息,我对他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在这个电影里。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