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因为看前期待值被拉太高,导致实际观看后有落差导致我怎么都无法给好评的电影。
说这部电影几次换档决策失误,原本极适合天气炎热的暑期档,最后偏偏在冷得穿大衣的秋天上映,失去了成为暑期档黑马的机会,排片惨淡。
但就我看过本片的质量来说,实在也没有成为“黑马”的实力,各方面,都没有。 但据说本片在青春片这个题材范畴,比今年稍早上映的《燃野少年》好太多,后者我没看,真如评价所说,我无法想象后者是烂成什么样了。
说回本片,我说各方面都不够好,是从演员、剧情推进、角色刻画,以及非常重要的配乐上,都全无亮点可言。当然,烂也不至于。
因为《悲伤逆流成河》,我对辛云来印象不算好,在那部电影里,他的角色除了好得悬浮的人设,演技完全被任敏碾压,两人仿佛不在一个演戏次元里。
到这部电影里,我一时有点判断不出他到底有没演技。要说有吧,他台词说清楚了,花样游泳认真练了,哭戏虽然丑但也是真哭的,可总总觉得,他把一个看设定是平平无奇性格自卑的高中生演成弱智的样子是哪里不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改编自日本作品,几个主演演的都非常“漫画”,夸张得给他们配个音似乎能直接穿越到日本影视剧里。
所以这倒也不是辛云来的问题,其他几个男孩也是,把角色设定浮于表面,而角色之间的互动又非常的——没啥意思,我完全没有被剧情说服,为什么性格迥异的五个男生,会结成好朋友并且苦练花游。
剧情推进也是,电影直到一个小时才演到他们找到一个“专业”教练,开始练习花游,实在太磨叽了,可看到影片结束,我也说不上来到底扩充哪些内容能拉长成一部两小时的电影。
电影的“转折”点也让我看得很尴尬,因为在医院哭哭啼啼的视频在网上火了,所以大家都热情高涨地加入了花游队伍,校领导高度重视请来了真·专业教练,一众人练得如火如荼。这啥啊这? 还有结尾强行制造矛盾,你要不整表演被取消的幺蛾子,也对主线情节推进影响不大,反正观众都能猜到他们肯定会表演的,根本也不会紧张啊。 最最要命的,拉了全片时长期待值的最后一场花游表演,就这???看得出参演演员都认真训练了,但真的编排不好看啊,而且配乐太拉胯了。
我小时候看过《水男孩》电视剧的第一部还是第二部记不清了,那时好像还是凤凰卫视播的,我到现在都记得最后一集表演时,福山雅治的《虹》响起,少年们冲进泳池的热血。 日版最后这段水上表演细节我也记不住了,但那首好听的主题曲我印象实在深刻。
本来从价值观层面最具冲突的,“男生”和“花样游泳”之间的反差和矛盾也都轻飘飘带过,全片就中间有一句“娘不娘”啊。 再就是大家训练时,教练说的要跟女子花游不同,男生要更有“阳刚”气。 好一个阳刚之气。
都是在吐槽,最后还是找补两句,真的不算烂片,在我的审美里也是及格线以上。如果不是看之前被一些影评拔高了期待,可能我的观感还会更好一点。
可能刚开始和大部分人一样,因为不认识的导演和演员,对这部剧没有太关注,但随着这部电影的导演的热度,以及话题,让我认识了这位导演,以及知道了这部电影。刚开始没有什么期待,也不知道什么内容,但是越看越好看,越看越起劲,这不就是我们该有的青春吗?青春活力的样子,是我们的青春呀,为了一件事情,热血奋斗,中途因为一些阻碍,有想过放弃,但就在那一瞬间,张伟坚持了下来,并且这个时候,团魂起了作用,一个团队最重要的不就是要有团魂吗,谁说水上花式表演男生不可以,在他们的训练中,教练真的起了很大的作用,教练不仅给队长张伟说,你太丢脸了,就你做的最差,其实他给其他人都这么说,只不过为了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以全力以赴来面对这项水上运动,回头想想,在高中时期,班主任最常说的不就是,你们看看其他班级,就我们班最吵,考的最差之类的话,而这层话的背后,只不过是老师想要激励我们做的更好,在班主任心里我们就是最棒的。这部电影,看得我热血沸腾,喜欢一件事,去做,勇敢点,那么真的能做好。在结尾的水上表演,真的排的特别好,导演和演员用心了,以至于我心里一直认为我欠这部电影一张电影票。未来可期,青春你好。
客观来看是个六七分的片子吧。拍得轻松愉快也算自洽,“少年、游泳”这样的设定没有卖腐,认认真真讲了个青春故事,挺好。我看的是早场,也没有犯困。
五人小团体人物塑造的重心比较明确,就是张伟,其他都有点偷懒的迹象,而且几乎都没什么成长。最可惜的是体育生吧,打架之前说的那句“重要吗?”颇有深意,有点英雄不问出路、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意思;分享的个人经历全然没起到作用,很可惜。不过除此之外群像塑造还算可以,个人比较喜欢最后集体表演的时候镜头下沉给到每个少年在集体里的特写,那像是在告诉我们,虽然他们同在集体,配合良好,但是个人的个性并没有泯灭,王子依旧笑的很甜。(这里cue了一下开头王子吹气球的机器人声,很细致很有意思。)
其实不光五人小团体的其他四位,本片的其他故事线同样潦草。比如妈妈部分,有很明显的对比描写,但到最后也没有展现导演任何的观念和思考,甚至到最后一场戏了,妈妈们的对比还需要平行剪辑。而张伟妈妈的转变未免太过生硬,对她所有的描写都集中在她的“打击教育”上,人物的B面没有着墨,最后落泪也来得唐突。
说到打击教育。本片的打击教育浓度真的太高了,而且不乏极度刻薄之词,尤其是张伟妈妈,以至于本片的反叛意味异常浓烈,最后直接“打到司令部”,朝着这几个随随便便一句玩笑话就让他们受了几个月苦的大人们做起了鬼脸。这个处理太有意思、太有力道了。但结合最后的三十七周半自述,做鬼脸会不会也和阳光、泳池、音响、观众席上的女同学一样,是个美好的想象呢。
最后来聊聊本片中我最喜欢的张伟这个形象。前面提到,本片人物塑造的重心很明确,虽然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形象,但张伟这个角色塑造得还真挺好,我还是非常能够共情的。
作为一个普通人,在被赶鸭子上架当了队长之后,他的懦弱与慌张和想要证明自己的一口气交织得非常真实,这就是大多数普通人做了领袖在最开始的样子,对外,有时候一件事情能力达不到,能做的就只有承担责任,代表集体的利益发声。所以张伟才在几次面对领导的时候率先展露“反骨”,虽然音量堪称是声若蚊蝇,但也算是给了大伙底气;对内,有时需要展现一定的“领导力”,可之前又没有相似的经历,自己又不是佼佼者,没有服众的着力点,就全凭一口自己给的气顶着。于是乎,张伟在对外“放狠话”说找到了老师,对内又要服众,就有了后来的网上找教练的片段。没有经验,白手起家,每一步真真正正是“摸石头过河”。而张伟的成长,也就从这里开始。
张伟的成长轨迹我很能感同身受,因为我自己在高中做班长就是这样一个状态,当时在台上讲话都哆嗦,晚自习都不敢大声维持纪律,好多事情的处理,比方说和同学的相处、和老师的相处、还有比如开“班长大会”接受的“上级指示”该如何展开,都在自己一步一步的试探中化作了自己宝贵的经验,两年下来,自己也成长了不少,现在回想起来,还挺感谢自己去做了班长。
我想张伟也会是这样,多年以后,会庆幸自己做过男子花游队的队长,怀念那个夏天自己的所有努力。
前几日接受了一个关于体育电影的采访,赶上《我心飞扬》刚扑街,“国产电影能否把运动拍好”,再成热议焦点。
采访完了忽然想起,这部片许多朋友夸过、而我还没看过,于是拿来补补课。
虽然它的类型界定比较模糊,作为青春片的要素多于作为体育片。
就像它改编自日本电影,却又有种台湾电影和韩国电影的味道;就像它肉眼可见地适合暑期,却去了国庆档。
成功的体育题材,无非这一系列从低到高的层次叠加:
一,用视听语言对体育本身的魅力和神采加以电影感呈现。
二,以体育特有的悬念紧张感——“不到最后一刻总显得胜负未定”,匹配且催化电影自身所要求的故事性和戏剧性。
三,将体育精神内化于角色并外化于观者,无论是浅层次的燃爆、中二、铁血、团结协作、永不言弃,还是深层次的“找回了生活热情、找回了对自我的恰当评判”。
四,抓到体育之外的某种更宏大存在,将体育附着其上——简而言之,除了对手和锦标之外,你还要让主人公去战胜一个其它东西or建立一个其它东西:《光荣之路》、《成事在人》是种族平等,《弱点》是性别平等,《摔跤吧爸爸》是性别平等,《点球成金》是数学,《铁拳男人》是责任,《马拉松》是走出自闭症,《一球成名》是与诱惑和人性的阴暗面共存。
一言以蔽之:好看、精彩、励志、沉思。
以上述标准检验《五个扑水的少年》:
盛夏泳池、光影迷离,全然打开的、舒展的、梦一样的肢体,青年男性挂满汗珠与水珠的肉身有种破屏而出的、又纯又欲的荷尔蒙味道,第一层次,抢先占全。
花游不同于球类和田径,它是表演+打分的规则,并不能直接进行身体对抗和竞速竞高,加上片中没设置什么“争夺锦标”的任务,所以第二层次允许忽略。
这一类型最偏爱的“废柴联盟”建制,而且索性一废到底,不仅队员们废,教练也废、代理教练也废,连从事项目本身获得的重视度都废——大家都不认为它是男孩该玩的东西——于是,一切自然可以静等触底反弹、静等屌丝逆袭、静等绝处逢生、静等“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毕竟废的是初始状态、起步技能、刻板印象里的名声,废的不是灵魂与精神。第三层次,淋漓尽致。
至于第四层次,算了,几乎没有吧,虽然它原本藏着一些可散射的点——原生家庭、治校理念、青春期症候群、体育和教育的关系等等,尤其是,能否在自我定义的权力下、消解对性别二元气质的刻板认知,只不过,这些玩意儿,大多各有各的危险性、各有各的言说困境。
所以呢,不苛责的话,踩到三个层次,也还不错。
没错,“踩到”,在大多数篇幅里,这就是那种相当工整的“踩点得分”型作品:
平凡、庸常、乏善可陈,但蓄着自我正名潜能的、想要“赢一次”的队长。
酷酷的、才具非凡却无精打采的队魂。
这俩,一个“强角弱写”、一个“热角冷写”。
团队里还必须有个话痨学渣、也必须有个优等生学霸,团队里还必须有个呆萌花样美少年,还偏偏要让他受伤破了相。
误打误撞的成军、散兵游勇与自我怀疑、被歧视和外部敌意逼出的凝聚力、从天而降的诡异导师和诡异训练、挫折以及面对挫折、日积月累后的破茧式蹿升、遭遇变故与内讧、集体跌至谷底、绝望中的一次深谈、重整旗鼓、呼之欲出的高光、又一次变故、绝地反击、秀到飞起、第一人称口吻的价值提炼。
围绕周遭的,则逃不过:不近情理但终将为你骄傲的父母(张爸张妈),漫画式的、迂腐呆板但并无大恶的、动不动制造麻烦但有时还能提供些帮助的老师(校长和主任),不可方物的、只可远观的仙女(陈铭语),一度为敌的、最后为友的对手(游泳队)。
工整吧?“得分点”全“踩到”了吧?
然后呢,一旦涉及“超纲”的部分,就完蛋了,比如结尾的团体操美学,还有那个莫名其妙的网红带货的舆论转折。
说好了不在乎大家的眼光和看法,最后还是要在大家的眼光和看法逆转之后,才得到真正的勇气与自赏,这也是一种无解的叙述悖论。
无论如何,就像许多人说的,在“国产青春校园故事“几成狗血大集萃的前提下,这样一部清新轻盈的东西,有充足值得鼓励的理由。
反正,此刻的我,莫名想起了自己中学里排话剧、打辩论、办杂志、翘掉自习去借演出道具、在物理课上写小说在化学课上写诗歌的不堪往事。
“当我和她们一样大的时候,我也像她们一样,并不知道自己手里握着的,是最好、最放肆的时光”。
作者信息:
微信公众号:邵邵的私人书斋
新浪微博:@聆雨子
豆瓣&知乎ID:聆雨子
国庆档,《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独占了80%的票房市场。如果成人观众想看第三部电影,就只剩下一个选择:夹在两部巨制之中,“无人问津”的青春体育片《五个扑水的少年》。
这部电影的品质在我眼中,于今年的国产商业青春片中仅次于《盛夏未来》、《兔子暴力》。但与此同时,它也有着一些无法被忽视的缺陷。最主要的缺陷,就是电影的表达:是反对社会陈规给予男性的束缚,还是提倡社会要求男性达成的“阳刚”?《扑水》表现得非常摇摆,在前半部中似乎讲的是前者,但在后半部中却又倒向了后者。
《五个扑水的少年》翻拍自日本的同名青春片,但在故事上做了不小的改动,将原作“中二搞笑”的风格,扭转为更现实化的语境。
辛云来演的男主角张伟,是个长相普通、成绩中游的高二学生。成绩谈不上多差,但在老师和妈妈的多方打压下,他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云淡风轻的高中生活,眼看就要这样平凡无奇地过下去。没成想,他们的体育老师办事全不着调。由于他的失误,学校不得不组建一支男子花样游泳队,去市里的比赛表演。
五个各自都有点问题的少年,被老师“安排”进了男子花泳队。性格最温吞、看着最乖的张伟成了队长,从未被他人正视过的他,要面对四个性格各异的队友:不热衷于体育的学霸陈铭涵,从小就是体育生的高飞,爱挑事的老朋友“蛐蛐”,以及没有朋友努力创造朋友的自来熟王子。
随着一场意外发生,体育老师因伤下阵,五个扑水少年的训练之路也因此变得越发坎坷。
提到“花样游泳”,人们脑海中浮现的通常是女性在水中优美的姿态。确实,这个体育项目很特殊,赛事基本上只有女选手可以参加。男选手从运动开创之初就在参与,但鲜少有出场的机会。究其根本,是因为社会对于男性气概“阳刚”的要求,导致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男性被普遍认为不适合去做这一项体育运动。
男性练习花样游泳,难度高、没人教、遭人白眼。五个少年,不仅要面对学校游泳队同学的质疑、家长的困惑,还要被迫自学、给自己找教练、打工,才能勉强让这支队伍运转下去。况且,他们找到的教练其实也来路不明,他是一家海洋馆里训练海豚的小老板,不靠谱的训练方法背后藏着难言之隐。
但也就是在种种困难面前,少年们燃起“我想赢一次”的热血。影片的剧情始终贴在人物身上,从他们的视角理解、练习花样游泳。同时,随着情节点的发展,一点点揭开每个人心里的秘密与期许。在这趟发现自身可能性的旅途中,少年们以各自的方式成长。
自2013“青春片元年”之后,大多数的国产商业青春片总是在重复着一条老路:追忆怀旧那些年的爱情。不同的青春片轮番上映,又殊途同归。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打出催泪煽情牌,这个套路逐渐被奉为“财富密码”,却也日渐失灵、遭受越来越多的差评。毕竟,普通观众的青春回忆里,不可能只有爱情的感伤,青春片是时候“祛魅”了。
正如暑期档时的《盛夏未来》,轻巧、真诚地展现出当下高中生对于自我身份与取向的认同。他们不够成熟,但拥有成年人没有的勇气与魄力。可以看到,《嘉年华》、《少年的你》、《过春天》、《兔子暴力》,这些年的国产青春片逐步回归到展现“青春的本质”:从封闭的“自我天地”里走出来,面对社会现实中的暴力和束缚,怀抱着慌乱和迷茫,走向无可避免的成熟。
《五个扑水的少年》拥有一脉而下的母题。电影中,不再是类型化的虚假人物,而是通篇以现实的笔触写就。
五个少年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过往,他们有的昔日没有朋友,有的一事无成,有的不敢面对体育竞赛,有的被生活的平庸所湮没却又不甘于此,有的缺少担当……但在练习花样游泳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为目标承受代价。
然而,本片最大的问题也出在表达上,它是畏首畏尾的——对于男性所谓“阳刚”气质上的表达,在反对后再次接受;对于社会“丛林法则”与“挫折教育”,在反对后再次接受。
这些都让影片原先呈现出的反差表达,被内卷、迭代,成了一曲“努力就能成功”、“没人在乎你累不累,只会在乎你行不行”的成功学变奏。也许这不是导演与编剧最初的表达,但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导向,最终影片都导致了这样一个遗憾的结果。
如前文所言,花样游泳是一项对男性“紧锁大门”的运动,男性练习,很可能就会被世俗异样的眼光审视。影片选择这一题材,最初想表达的,就是那些被社会的陈规束缚的人,要如何不管不顾,拼出自己的人生之路。
男性社会不仅是对女性的压迫,也是对男性的束缚。男性意识已悄无声息融入大多数人的日常观念当中,并使大众相信,这个体制是自然、普遍的。诸多男性气质的信条,致使整个世界的主流观念都以如此标准的视角出发,认定男性必须要做到什么才能被视为男性集体中的一员,并且不能呈现出脆弱、柔性、美丽等气质。
不少男性因为受到周遭的目光约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成为了自己内心深处不想成为的男性。
片中的五个少年也是如此,他们不仅想挑战平庸的生活,还想挑战他人对于自我的评判,因为那些评判的标准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相比更为轻松、无忧的原作,本片在这一方面的本土化改编下了心思,植入了大量中国式教育和社会眼光的问题:父母与老师过度的“挫折教育”,是否会让原先就没有自信的少年更加茫然?当少年们处在茫然的状态中遭遇一次次打击,他们要如何跳出这一处境?我们活在这世上,是否要因为他人异样的眼光和要求,就改变没有过错的自己?
但非常可惜的是,本片并未给出像样的答案。
在后半程,它仍旧陷入到了“反差燃”的套路中,努力即指向一条杨庄大道,对男性气质本身的探讨也被草草丢弃,甚至扭转成另一种集体主义式的宏大表演。相比原作以诙谐的气质,悄无声息地解构掉这一命题,本片的尝试无疑是“棋差一着”的失败。
最后,为了再次重申主旨,编剧还设置了一个尤为刻意的情节点,将其企图心瞬间暴露短板——赛事的主办方为了节约比赛的几分钟时长,临时决定不让男子花样游泳队上台。这自然是托词,本质上,是主办方怕男子花样游泳引发媒体与观众的争议。
为了不留遗憾,众人只能偷偷地在后台准备,并在比赛结束时火速上台,用一场“阳刚有力”的表演让全场沸腾。
通过这场表演,电影粗暴地一次性解决了少年们的群体忧虑,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将世俗的审视、性别观念的束缚这些难题,一口气地拿所谓的热爱与热情给掩饰掉。
当然,本片归根结底是一部处在及格线之上的青春片,它最大的优势在于选角。
在流量当头的时代,不少国产片的片方,在策划前期都会想方设法地塞入流量明星,甚至还会创造一些不合理的角色让明星客串,以此吸引关注度。而《五个扑水的少年》则反其道而行。片中的五位主演,除了辛云来此前在《悲伤逆流成河》、《我在未来等你》、《如果声音不记得》等影视作品中曝光露面,其他四位都是新发掘的素人演员。
冯祥琨、李孝谦、吴俊霆、王川,对于绝大多数观众而言,未曾看到过这些名字。国庆档其他两部巨制都是“众星荟萃”,本片则是选择了“全员素人”,显现出强烈的对比。
比起动不动上热搜的流量明星,为什么这部电影要启用几乎全素人的阵容?除了在五人群戏上“控制成本”这一制片层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素人演员可塑性强,能给观众新鲜感、自然感,让人更好地投入戏中。
这几位素人演员表现青涩,甚至有几场戏的台词都没有说在节奏上,表达情感时也往往是无言的,仿佛失语的状态。但反而是这种状态,让观众相信他们处在高中这一阶段。因为这一阶段的少年们往往无法通过准确的话语来表达自我,他们的肢体、情绪承载着心中真正的隐含信息,在话语未落之前得以表意。
戏是从生活中来的,贴近生活,才能演出细腻、真实的反应。几位演员的青涩,恰到好处。甚至可以说,这部电影的“灵气”,最大限度地集中在了这些年轻演员的气质上,是他们形塑了电影的整体风格。
戏里戏外,五个少年刚好完成了同样的轨迹。他们处在素人与明星之间的那种“中转状态”,从完全不会花样游泳到逐步入门、最终能完成动作,从刚开始表演到逐步入门,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代表作。虽然他们的表演有着很多问题,却恰是最好的选择。
此外,作为一部体育电影,本片在摄制时会涉及到大量真操实练的戏份,需要演员们集体进行两个月的高强度训练,甚至达到花样游泳的专业水准。启用尚未成名的素人演员,其实也是必然之举。他们能够动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训练,同时无需顾及这些训练是否会被媒体抓拍、曝光。
对于观众来说,频繁曝光在大众媒体和大银幕上的资深演员和流量明星,也许能够胜任大多数的角色塑造;但青春片里,还在上高中的小男生,反而需要这些未成名的素人演员来演绎,才更有说服力。《五个扑水的少年》启用了新人阵容,却在种种遗憾之下,最后成了它的“立片之本”。
是想过来轻松看个电影的,因为听朋友说,听网评说,这是今年夏天最好玩的青春热血题材电影。可我却从头到尾一把鼻涕一把泪,不争气的我还要谢谢导演克制,很多催我伤心泪的情节点到即止,甚至还来一个反转,忍着眼睑的刺痛笑出鹅声来,魔鬼!真是奇特的体验。正是这些戏剧化桥段,更让人相信,这五个孩子角色的真实感,生活不就是喜忧参半的么,青春的生活不应该就是热烈与忧郁的矛盾体么?
然而,内心里面,那份忧伤是确实存在的。电影中几乎所有的角色都面临生活的无奈,从老师到学生,从领导到家长,每个人都在疲于应付生活的艰难,好像面临着四处漏水的堤坝,各种意外状况,让当事人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去堵漏洞,疲于奔命。想到三头六臂,又不由得好笑,一方面,当每个人使出各种破落解数去挽回局面时,那种笨拙和庆幸,真是好笑又可怜;另一方面,电影里埋了一个关于哪吒的笑点,那种渣渣学生跌倒后的不服输,大家去电影院找吧。可悲可叹的是,哪吒是要割肉还母的,他仿佛要经历一种死亡般的努力后,才有活着的权利,真的太难了!
以上,也许是这部翻拍片本土化的成功之道吧。
我对张伟那份“太难了”真是太熟悉了,特别是青春期的那份“难”。成绩怎么都上不去,永远无法奔现的暗恋,父母无止尽的不满和贬低,哪怕在别人那儿随便就完成的家庭作业,对我就像山一样压着。我理解张伟的“太难了”,当我们想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各种堵塞,当你好容易清理了这些麻烦,又出现各种阻碍。看别人怎么就那么容易,就自己磨磨蹭蹭,前进一小步就要费好大的劲,真让人怀疑人生,老天作对!
成年了的我们看过去的青春,好像那些事变得容易,可我们面临的问题也在升级,还是各种“做不到”,“太难了”。项目四处碰壁开展不起来,影评写到失眠没有反馈,孩子那么难教还处处与自己作对!张伟那典型的怨妇妈妈,没有一个舒心的表情,埋怨丈夫没本事,嫌弃孩子没长进,这样的成年人千千万,养育出来的孩子个个唯唯诺诺,事事退缩,最终反应的是成年人自己本身面对生活张牙舞爪的慌张、迷茫和不自信。
可是,这些“做不到”,这些“难”,我们只有咬牙啃,徒手刨,艰难地留下一路血印,从年轻到苍老。当我被电影带领着去看到,狼狈滑稽的应付出现时,我哭了;当无奈之后的坚持出现时,我又哭了;当拦途的问题被解决后,我哭出了鼻涕泡;当张伟作为队长带领大家水上芭蕾时,他妈所代表的成年人哭了,他们冰冻的心太久没有灵动通达,被孩子追求到的自我价值感温暖融化。看他们哭,我又笑了,笑着把上一段眼泪流干。
电影后面被邀请来的女教练让我出戏,他们就像记者采访演员,不在电影的生活里。他们自信的笑容,轻盈的体态出离了镜头之外,就像张伟最后的翻滚,出离了老天之外,上天了,哈哈哈哈,下不来了。
五位少年是否真的、或者是否单纯地爱上花样游泳,是另一个议题了。
前面日式笑点的部分还不错,竟然把握了一丢精髓,但后一个小时进入原创就完全失控,强行网感强行抖音强行阳刚强行齁太恶心了,千言万语光线不行。
很励志的电影,我们的青春并不是狗血的早恋爱情,有些热血瞬间注定难忘,只可惜选了国庆档,被两部大片挤压了生存空间。。。
三星半吧,作为翻拍片,前半部分本土化得相当不错了,和日版相比,照搬不过来的部分都做了比较合理的改动,没有硬来,也不尬演,后面改得我目瞪口呆,如果不胡来我本可以给8分的。据没看到IMAX场次的我估测,除了海豚那一段,没啥必要做IMAX,本以为片子最容易失败的地方在于选角,没想到是最成功的地方。Ps,有人骂这个片子卖肉卖腐,我咋没看出来,按理说我这雷达应该是宁搞错不放过啊,长津湖我都看到吴京朱亚文隐隐的cp感了。20211001北京槐房万达
没有扑街,是个好看的青春片,很开心!
在日本原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多本土化的改编,整体还是很不错的,毕竟青春嘛,总是要为一种目标去奋斗去拼搏,这也是为在青春迷茫怠惰的时候找到了一件值得自己去付出的事情就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并不是那么的烂与不堪,几位不同性格的人走在了一起成为最要好的朋友,做着旁人觉得很好笑且不能成功的事,相反的这五人做到了,向众人证明了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编排的还可以,花游的设计也很漂亮,最喜欢也是最惊喜的竟然当中插曲有夏日入侵企画!!
结尾有咖喱味儿
竟然这么好看?!欠他一张电影票
没看过日本版电影,但是中国这一版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违和,整部影片演员们的表演非常自然,剧情发展流畅。彰显五个主角个性的同时,情节轻松搞笑,就连家长、校领导、教练们都相当的有特点,有了戏骨们的加持,再加上年轻演员们的不俗的演技,带着观众又体验了一把青春的不羁。得的奖杯最小又怎样,努力过、胜利过、瞩目过就是青春最好的回忆,转身时带起的水花是最耀眼的,那天的阳光是最灿烂的。
平庸、无能甚至差劲——辛云来饰演的男主碌碌无为,被父母埋汰、被老师无视、被同学歧视。代表了平凡无奇的普罗大众,我们也是淹没在凡尘里的零星砂砾。这是个能引起共鸣的角色,引导普通观众的代入感,产生共情力。 再者,故事聚焦这个由“庸常”逐渐成长为“非凡”的角色转变,恰恰切中“男儿也可不游寻常泳”的影片主题,对凡俗呐喊、向世俗反抗,叛逆精神有了。 哈哈,多余和毛毛姐竟成最大彩蛋(其实导演上部《赤狐书生》里也有客串~)。
好看的,很夏天,结尾也很热血,群戏场面有惊喜,今年最好的国产青春片之一。本土化做成这样,应该给予掌声。
非常非常出乎意外!完全摆脱掉了中国式青春片中的所有诟病,几乎没有狗血与无语,除了最后歌舞有点点尬,其他简直就是你我的青春。------------------这部片的后劲真大啊,两天以后还在到处找花絮看,《普通》循环了一遍又一遍。这部剧让我总是浮现高中时组建一支辩论队去征战全省最强辩论队的春天。没有教练没有课室也没有父母的支持,一放学就迅速打包一个饭团就去讨论,不敢吃辣的怕喉咙发炎说不了话,午休偷偷躲在楼道讨论被团委老师发现了,被罚写检讨…每天就是翻公众号看别人写的技战术文章,每一篇都像打开了新世界。可是我们依旧还是很普通,都这么努力了,一分也没捞着,最后也只是做一场梦,扑一场空。大家看了这部电影,都能找到那个普通的自己不断跌倒爬起的青春吧~
是部很正常的青春片,这话完全是褒义的。
放在暑期档,它好过今年所有青春片。但挪到国庆档,被大片夹击下就显得困境重重。全片看下来,笑声不断、泪点直击,5个少年的纯粹和自然,在当下国产片中属于惊喜之作,没有堕胎等狗血情节,拍出了国产青春励志片应有的样子,而它不该只有这点评分和票房。全国最重名的队长张伟,窝囊又软弱,出淤泥而染全身,基本功和绝活都离他很远。但当他在医院自责痛哭流涕说“我就想练花泳,太南了,我这个队长没当好”时,慈母心突然泛滥,心疼死。最后腾空而跃的后空翻,就像莲花出世的哪吒一样灿烂发光。平凡的少年,生活再不好不坏、不上不下,但孤独的路上一定有风,不是只有惊天动地才辉煌。看不到太多日本原版的影子,感触是另一部《跳出我天地》。“蝈蝈妈”可以笑一年。
当张伟翻滚出水面那一刻,就赢了
“女孩练花游柔美,男孩花游要阳刚。”是说给领导们听的吧。完全没必要的爱情线是为了市场吧。我懂,我都懂。力所能及地中二了,出了影院看到热搜“迪迦奥特曼下架”笑了。青春无敌,无奈我们都只能是老袁。
导演视听、表演、音乐审美都在线,难得能在中国院线看到一部各方面没雷点也不尬的青春片。但另一方面,人物和冲突的类型化又力道不够,过于平淡,除了结尾实在是有些燃点不足。
青春就该有青春的样子,跟阳刚or阴柔的刻板印象有关系吗?我们每个人都该经历一个傻逼和流汗的夏天,这样很多年后才能不留遗憾。给三星是因为对日版“五个扑水的少年”印象太深了,犹记得妻夫木聪的迷你小泳裤,性感到王炸!
可算了吧 多少年了剧情怎么还是这种套路啊
以为在蹦床上努力空翻,就能翻过平庸。在泳池里使劲憋气,就会不再普通。最划算的不是逃掉了自习,而是钻进泳池。最珍贵的不是追上了公车,而是没错过你们。最大的收获不是转体三十九周半,而是为平庸且普通的自己努力了一次。我们可以做海洋公园的劳力,被婚恋网站欺瞒,却不能被取消青春的表演资格。
后半段的魔幻展开太过匪夷所思,尬到头皮发麻…能把原本一个中二搞笑的热血故事改得如此苦大仇深也是挺不容易的…最糟心的是,好好一青春片,里面竟然会有如此之多的反派(游泳队,家长,学校,主办方…),为了制造冲突无所不用其极…关键最后的大和解实在太潦草了,亲情线、爱情线都没处理好,花了巨符笔墨的友情线也是勉勉强强,如果说前半程是力有不逮死命强撑,那后面就是破罐破摔全面垮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