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主打情怀,叶念堔的十月初五的月光简直荒废了一群这么好的cast和剧本。《王家欣》这部片子让我真正觉得好的电影在于有个能打动人心的剧本,而不是看cast有多么浩大。虽然剧情主题有点幼稚,但是片中的那群街坊的情怀,亲人的关心,男主的执着,无不让人心中有感觉,现今网络年代,还会有多少这样的“情”?
那、你还等不等? -- 当然等,都等了这么久。要是我一走,巴士就来了,那不是很可惜?有时等等也不是坏事,可以在这儿静静地、看看周围景色、看看周围的人,都挺有趣的。 ---- 《王家欣》的“可爱”之处或许就是在于片中流露出的一种单纯的情怀吧。
电台倾诉寻人的桥段倒是让人很怀念从前每天晚上用aiwa听广播的日子。这是一部能够让人带着傻笑看完的电影。影片的OST配合得相当有水准。
吴千语的演技在本作中估计有2个涨停板的拉升,呵呵。
珍惜眼前人。
<图片1>
其实,我爱上一个女生,
她叫王家欣
但是我和她失去了联络,
于是,我从电话簿中找出所有姓王的人….
1992年,坪洲少年陈俊贤邂逅了清纯的戏院女售票员阿欣,对她一见钟情。第二天他再到戏院找她时,发现她已离职。在那个只有call机,手机尚未普及的前互联网年代,要找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人,谈何容易。唯一的线索是女生胸口的名牌“王家欣”,于是俊贤开始了对王家欣的漫漫寻找之路。
1 谁是你的王家欣
倾尽心力寻找一个几乎是陌生人的“爱人“,在精确计算爱情成本的今日,陈俊贤算是亏大了。而年轻的爱正是因为不计成本而动人,俊贤甚至不在乎找到后她是不是还记得自己。隔着卷帘门谈给你听的歌,还想为你再唱一遍,仅此而已。
从电台中听到俊贤的寻人,吴千语扮演的王家欣约他见面,只是想看看是不是真有这么纯情的傻子。结识之后,她慢慢被陈俊贤的执着打动,陪着他在整个香港到处寻找他心中的爱人。他在找王家欣的旅途中,也成了别人的王家欣。
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对青春爱恋的所有怀念,并不是因为那个被回忆打磨得愈加完美的“王家欣”,而是那么爱着“王家欣”的自己。
俊贤找了很久很久,才发现一开始就找错了,王家欣的名字原来叫王安欣。影片中的遍寻不得似乎是因为错了的名字,现实中,我们找不到可能是因为,一开始,我们心中的王家欣就是错的,真实的他\她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让他\她活在青春记忆里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在1995年的公交车上,不论俊贤之前预想了多少次重逢的场景,他也猜不到此刻在公车重遇阿欣的自己,只是静静看着她而已。他不再是整日弹吉他的坪洲少年,而是在工作中摸爬滚打的地产销售。青春已逝,幻梦不灭,只要你别撞破这个秘密。
2 错过多少王家欣
太容易找到一个人的今天,我们却不是那么热衷于重建联络,相反,在不断和过去的人和事失去联络。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俊贤通过拨打电话簿中每一个王姓人士的电话来找阿欣,他找到了无数的王家欣,装外教教吉他的王家欣,很久没有case的名侦探王家欣……也遇到了爱上他的王家欣。
王家欣,你在哪里?
其实王家欣就在身边。
因为爱上他的王家欣就在身边,俊贤常常忽略,甚至争吵。影片的最后,所有叫王家欣的人们在一起聚会,聚会结束时吴千语饰演的王家欣却不见踪影,俊贤追回她了吗?影片没有给出答案。
但,无论他是否追回,在虚幻的寻找王家欣之旅中,收获过真实的友情和爱,不枉荒唐岁月。
3 你是谁的王家欣
影片开场是梁咏琪饰演的王安欣与“大细路”男友吵架,然后她突然跑到坪洲,想打听自己少女时代认识的一个坪洲纯情男孩陈俊贤。
她慢慢了解了那些她不知道的追寻故事,也感动落泪了。然后,打电话给她的男友,分手吗?No, 约晚上吃饭和好。
也许,你也是某个人心中的“王家欣”。当秘密揭开,你会感恩于过去那些你不知道的坚持与爱,却往往不会沉溺过去,而是对现在和未来更加珍惜。
但求我热心永在
赠你在远方的未来
王家欣,我将等待,
送给生命的最爱
——————主题曲《给王家欣》
“其实嘞,我中意了一个女仔,她叫王家欣,但我同她失去了联络,于是我从电话簿中找出所有姓王的人…”这是香港电影《王家欣》中的一句台词,引出的是电影关于寻找和等待的故事线索。
这是一部15年10月于香港上映的青春片,口碑不俗,与《哪一天我们会飞》的气质及评价都很接近,命运也大抵相似。和《哪一天我们会飞》一样,《王家欣》3月18日换了一个俗气的名字叫做《寻找心中的你》,来到内地上映,两天时间过去了,票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截止到现在,豆瓣上标记看过的人数也不过才5000人,而《哪一天我们会飞》的标记人数是6000人。
从数据上来看,这是一部非常小众的电影,可实际上,《王家欣》所讲述的内容却是如同《那些年》、《初恋这件小事》、《我的少女时代》等等一系列的大众而俗套的青春纯爱故事。抛开个中缘由,这两部密集于3月内地上映的香港口碑青春片连续票房扑街,在这些年内地狗屎青春片泛滥圈钱的大环境下,还是有些不忍唏嘘的味道的。
那么《王家欣》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豆瓣上有一句短评很切题:他想回去找白晶晶,却遇到了紫霞。1992年的香港,坪洲少年陈贤俊在一次看电影的时候对售票员“王家欣”一见钟情,却忘记互换联络方式,后来他不停的寻找“王家欣”,最后却找到了另一个王家欣。
《我的少女时代》里,林真心说:“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网路的年代,消失是很容易的事!”而想要寻找到这个人则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在电影《王家欣》里,陈贤俊对于这种无果的寻找抱着一种近乎癫狂的偏执,他到电影院一日一日的苦等,上电台情感热线讲述自己的故事,找出电话登记薄上所有姓王的人一个接一个日夜不休的打过去。
吊诡的是,就如同志明与春娇是台湾非常常见的两个名字,在香港,王家欣这个名字也同样很普遍,用电影的原话来说就是:街上掉下来一块招牌,都有可能砸死三个叫王家欣的人。
在陈贤俊苦苦寻找“王家欣”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奇妙的故事,他发现原来终日与自己打闹的哥们原名就叫王家欣,他找出的某个冒充外教的吉他老师王家欣最后成了自己姐姐的男朋友,他也找到了另一个王家欣,那个总是默默陪伴自己寻找最后爱上自己的王家欣。他找出了100来号王家欣,王家欣同名联谊会都成立了,他却没能找到那个心中的王家欣。
如同你所预料的一样,于电影的故事而言,其实陈贤俊最终找不找得到王家欣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曾那样的相信某种东西,这就是青春里最可贵的介质。他痴傻的偏执等待,狂热的爱情信念,都是这部电影最闪光的地方。而王家欣这个人,或者说王家欣们,勾兑出的那一颗少年青春的悸动的心,是每一个正值青春或走过青春的人都有的那颗心,干净透明、弥足珍贵,每个人心中都曾有一个王家欣。
尽管《王家欣》是一部成本很小的电影,布景和表演都不那么尽人意,然而因为真诚,这种俗套的纯情仍然能够让人动容,这样的电影也仍然值得鼓励。
我始终认为,类似这样俗套的表达在电影的世界里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诚然,这些年我们看过了不少以青春之名觊觎市场的烂俗青春电影,他们资本雄厚,实力营销,以诸如堕胎、出国、撞车、绝症等恶心的段落编写虚假的青春激荡曲,用时代的流行文化构建浅显表面的怀旧情结,他们扼住了市场也榨干了市场,人们确实会不分青红皂白的对所有青春片都抱以嗤之以鼻的态度。
但我认为,时间过去,《王家欣》会是一部被记住的电影。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电影公众号:movie-s
近年看过最好的香港小清新电影,关于岁月变迁和身份认同的讨论被藏到夸张却真实感人故事中,王家欣是张志明以后最动人的姓名符号。
那、你还等不等? -- 当然等,都等了这么久。要是我一走,巴士就来了,那不是很可惜?有时等等也不是坏事,可以在这儿静静地、看看周围景色、看看周围的人,都挺有趣的。 ---- 《王家欣》的“可爱”之处或许就是在于片中流露出的一种单纯的情怀吧。 电台倾诉寻人的桥段倒是让人很怀念从前每天晚上用aiwa听广播的日子。这是一部能够让人带着傻笑看完的电影。影片的OST配合得相当有水准。吴千语的演技在本作中估计有2个涨停板的拉升,呵呵。珍惜眼前人。
中规中矩吧,演员演技有点差
也不知道你们在一生里为了找王安欣错过了多少个王家欣,但是就像白彪配雪梨,刘美君配单立文,一世里总该有个能跟你一起把所有电影都看成浪漫爱情片的人。谢谢「王家欣」,有你,我觉得我活在有色彩的世界
看似鬼扯的真实故事,其内核正是爱情的魔力,越超乎常理,越感天动地。电影搭载了懵懂时期特有的浪漫及对往昔的美好回忆,还原了90年代初期香港的感觉,傻小子近乎偏执的行为反倒赢得一片支持。一直苦寻的人不是王家欣,真正的王家欣始终在身边,这样的设定很巧妙。吴千语无疑接了个让人怜爱的好角色
故事是真人真事改编.虽然幼稚.但却是满满的感动.而且纯粹的港片拍得很有情怀.下次也想去坪洲走走.最后.愿我也能找到心中的王家欣.
片尾字幕一開始寫「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臨近結束又冒出一句「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我就不明白編導毛意思了?…電影拍得中規中矩,回憶的切入略顯生硬,起初配樂也鋪得太滿,而且少有心儀的旋律,主題曲於我也不甚滿意!本是癡情純真的戀愛,無奈男主笑得刻意導致造型猥瑣化……
意外,好看。想找白晶晶,却遇到紫霞,是幸运呢?还是遗憾。港片难得的不猥琐青春片,细节用心,淡淡怀旧,美好。只是都是几年过去了,黄又南还在演少男。
迷影情结,以及怀念过去的香港(坪洲)。在香港电影逐渐消失的今天,我觉得,这已经够了。
要是挑剔的話,巴士站和巴士的內外的裝置都早已露餡了。雖然巴士引擎聲、手掣聲一聽便知不是原裝、用了罐頭音效,聽到時很難受,也但這些時候實在無謂深究。很平穩,但正因為沒有眼高手低,才拍出了那份情懷。要原諒自己昔日的無聊依然很難,但至少看完會嘗試為自己減輕一點罪疚感。
很多朋友看过,觉得会有片刻的感动。过后就被生活的琐碎和快节奏的日子所冲淡,会忘记,不放在心上。 其实黄又南饰演的俊贤有很多毛病,但这个爱情故事真正打动的,就是那一刻:梁咏琪对张雷说,如果他以后想起寻找女孩的这一段呢,肯定觉得自己很傻。张雷说:不会,现在哪有这么单纯的人呢?
盛君,吴千语,2个美女啊。整部片没有坏人没有装逼没有耍帅没有牵手没有kiss,没有死人也没有上床堕胎,淡如水,虽然有不足,但是还是很好看
据说年纪越大越容易感动,看来我是真老了,如此这般幼稚浅薄的童话,居然又被感动到了。港产台式小清新,淡淡的画面,浓浓的怀旧,青涩的手法和复古的情结奇怪地交融。那是他们的香港,远离中环和古惑仔,炯然异于志明和春娇,恍惚置身上世纪中叶的垦丁丽江大理乌镇。
港式小清新,不常见,品相尚可。吴千语扮起清纯来,也有点模样,也是她第一次让我记住她的脸了。大陆版居然比香港版多6分钟。
应该是吴千语演技最好的一部了。
喜歡因為我也曾遇到過一個叫嘉欣的人同是一見鐘情,同是不認識,同是一直在網絡上再尋找到那個人同是受到很多朋友的打激但我沒放棄過,最終,找到了。
他想回去找白晶晶,却遇到了紫霞。这世间的错过,从来不止是一个王家欣。
下午连着看了两部前任2和3。丝毫没有打动到我!晚上看了这部片,才真的感动。多少人在追寻心中的王安欣的路上错过了王家欣!结尾没有看到俊贤和家欣,但是我想大家都愿意相信他们在一起吧。
久违的港式纯情
很用心的電影,對得住強大的客串卡司。一個憨居仔的堅持與成長故事,文藝得來不煽情,有洋蔥又不灑狗血,而且不似台灣小清新電影貪心到想講九萬幾樣嘢。黃又南除了知道真相的高潮部分演得過火咗,整體表現都系大有長進,吳千語比想象中好好多,不過由頭到尾個造型都摩登得太過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