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引用一位网友的观点,玛莎与她“姐姐”表面上是姐妹关系,但实际是母子关系。
从谈话中我们知道,玛莎从小和姑姑朵拉生活在一起,而姐姐露西则一个人住。玛莎说妈妈死后她和姑姑一起住时,注意看露西的表情,很无奈很不愿谈及她们的妈妈的样子,导演是不是在暗示露西其实就是玛莎的妈妈呢。而这个年轻的妈妈当时可能未婚先育,而选择把玛莎给姑姑朵拉抚养,在玛莎心中,妈妈变成了姐姐,早已死了。
露西让玛莎穿自己的衣服时,两人的对话。露西:it looks really good on you,you little shit.玛莎:whatever makes you happy,mama bear. little shit可以表达一种对于孩子或喜爱的人的一种既无奈又爱惜的态度;当玛莎说完这句话时,露西脸上的表情又是一种带着内疚,好像被触痛伤心处的样子。
在船上和露西的丈夫泰德聊天谈及他们会想要一个宝宝时,玛莎捧腹大笑,说:Well, she wouldn't know what to do with it. 正如当年生下玛莎时的露西不知所措的抛弃她一样,让玛莎觉得很好笑。
这段对话也很有意思,字里行间全是作为姐姐的露西满满的自责。露西说:do you blame me for anything?好像露西欠玛莎什么似的,仔细的看这一段对话,会发现她们隐约的姐妹之外的关系。
玛莎打断露西的话,说:just because we're sisters dosen't mean we need to talk about everything into your head.特别强调我们是姐妹的关系,不等于就要无话不谈。露西听到后很长的一段沉默,无奈的微微一笑,知道自己做的不称职。玛莎说出了她们心中的那个谎言,而这个谎言正是用来掩饰母女关系的。
派对上玛莎昏迷清醒后,对露西说“thanks mom." 而露西显然很淡定,玛莎在朦朦胧胧的时候似乎忘记了姐妹的约定,本能的喊出心中久藏的妈妈。
影片末尾,面对要将自己送走的露西,玛莎说了一句:你不会成为好母亲。这是玛莎对身为自己母亲的露西最显露心底的呐喊。露西听后止不住的哽咽,因为自己对玛莎确实不是一个好母亲。
影片很多细节都显示,露西其实就是玛莎的母亲。如果看到了这一点,玛莎复杂的心境就显然可见了。
2 影片开头,邪教组织里男人们都聚在一起吃饭,有肉吃,而女人则在外面等着,等男人们吃完饭才能进去吃,并且还是吃的粗茶淡饭。这里可以反映,组织表面上宣扬一家人,但其实是对女性极不尊重的阶级思想,是伪善,伪公平。
3玛莎逃跑的时候,她的徒弟(那个短发小妞)是醒了的,并且镜头打在她站在镜子门口望着玛莎逃了出去,但她没有揭发,说明她对玛莎还是有感情的。
4其实影片最大的渣男不是组织头目,而是那个看上去很好的姐夫啊!
1)在玛莎第一天进姐姐屋子时,姐夫类似开玩笑类似调侃的说了句,这次她又要住多久呢?尼玛,别人才来你就问这种话,是什么意思?是嫌弃她要赶快走?什么叫又?(台词说了again),别人经常来打搅你吗?
2)一起吃饭的时候讨论到了人生的问题,本来是探讨哲理问题(从哪来,到哪去),姐夫突然发火了,说请问你所谓正确的生活观是什么呢?混吃等死?等我们来救济你?喂喂,本来是探讨哲理问题的,怎么上升到人生攻击了?人生的意义本来就不是金钱来衡量的,这个观念也没太大问题把?如果是我,有一个女孩提出她不希望沦为金钱的奴隶,我会觉得她的思想很独特,会很想去和她探讨啊!为什么要去吼她?去人身攻击?
3)从头到尾都是姐夫先开始抱怨,什么工作压力大,每个月就来别墅两天还要操心,什么影响了我们正常的生活,最后提议送走的也先是他(还有半夜偷偷摸摸地到妹妹床边是要干嘛?难怪她要惊醒踢你)。这还是个爷们该说的话吗?一个弱女子可怜兮兮暂住你们家,何况还是亲人,何况还是漂亮的女人,多一口饭的问题,养她一辈子怎么了!女人花点钱怎么了!!(何况还没花多少钱)至于这么娘吗?
其实这里导演是想讽刺那些一本正经的小资男,表面上养家糊口,是个好男人。但实际上却是自私又没有社会同情心的娘们,只顾自己的小家,却不顾社会的大家,看到公交车上被猥亵的女孩不敢仗义相助,总以自己为困难去搪塞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当代人的冷漠莫过如此。
更多独家影评欢迎访问老J主页
非常喜欢电影的主客观镜头交替剪辑和女主的表演,这位T. Sean Durkin很不简单,叙事干脆利落,对细微情感的把握又精到细腻,留白强劲有力。
被邪教洗脑过的人竟然这么可怜
摄影很好,胶片的灰暗质感,故事一般没什么亮点,倒是Elizabeth Olsen让我惊喜,比她俩个著名的姐姐还有气质,很适合这种文艺型独立电影
共妻...
洗脑失败案例观察。
圣丹斯最佳导演,果然是非常诡异而又美丽的摄影啊!我非常喜欢,用光也太大胆了,直接自然光,用剪影什么的,女主角或许不是那么出众的美丽,但在镜头里面太摄人心魄了。演得也很不错,NYU的学姐(妹?)。。双线叙事倒不少见了,但确实很震撼,四星半四舍五入啦!配乐不多,但里面那首歌很好听
邪教渗入
1Q84美国电影版啊简直了,更何况主角是大波妹
后面一个推的镜头很有感觉,真有点渗入回忆里无法自拔的尽头。双面其实就是双线,讲主人公的过去和现在,通过不断的细节,把故事填充完成。 伊丽莎白·奥尔森比她的姐姐们亮眼许多,约翰·浩克斯又演了个会弹琴的文艺坏蛋。
西方人对共产主义的浪漫想象主要体现在共妻上了
从邪教组织逃脱后,她一直处于某种焦虑的情绪中。双线叙事看似层层剥茧,但是两条线中一些模糊焦点的镜头让人分不清是过去还是现实。也许,抛开牢笼不提,人最难的还是找到自我归属吧
实在刻意啊,但看在女猪脚份上,还是可以加一星的
谁写的剧情简介呀一点都不沾边好吗!!!
你和你姐姐实话实说自己因为误入歧途加入小混混群体又被群主奸污然后因为悔恨懊恼而陷入无法自拔难以摆脱的漩涡之中又能怎样,你姐姐还能吃了你啊!我去,看得我那叫一个起急。。。最后那个不安的情绪和黑屏的结束,又玩开放式结局真受不了啊!不喜欢这片里的所有演员
看完再看豆瓣简介当时就无语了,一度还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片子。。。豆瓣简介您能靠谱点儿吗,好好一部有头没尾的劲儿逼电影儿给介绍称了伦理剧啊。。。
剧情简介是神马东西!还邪教,我真一点没看出来,不就是美版《给妹妹的情书》吗!你们不要老拿摄影说事了
除了摄影不错外,很有硬伤。
Martha是女主的名字,Marcy May是那个CULT农场老大给她的名字,Marlene是农场中所有女人接电话用的名字。导演很聪明,玛莎的逃亡竟然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但最后依旧让观众失去安全感;电影也没有告诉我们玛莎过去生活经历,我们只看到了她的病态和缺乏安全感。Elizabeth Olsen的表演很像小米!★★★★
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姐姐。
失足女青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