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独臂刀

DVD

主演:姜大卫,狄龙,李菁,谷峰,王钟,郑雷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7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新独臂刀 剧照 NO.1新独臂刀 剧照 NO.2新独臂刀 剧照 NO.3新独臂刀 剧照 NO.4新独臂刀 剧照 NO.5新独臂刀 剧照 NO.6新独臂刀 剧照 NO.13新独臂刀 剧照 NO.14新独臂刀 剧照 NO.15新独臂刀 剧照 NO.16新独臂刀 剧照 NO.17新独臂刀 剧照 NO.18新独臂刀 剧照 NO.19新独臂刀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新独臂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因身怀“鸳鸯双刀”绝技而驰名江湖的白衣少侠雷力(姜大卫)被龙异之(谷峰)设计陷害,自废右臂退出江湖后,他隐姓埋名于某个小饭馆里当伙计,过着任人侮辱欺负的日子。邻居铁匠的女儿巴蕉(李菁)因对他心生爱慕,时常鼓励其重塑形象,无奈雷力战胜不了心魔。   有缘结识翩翩少侠封俊杰(狄龙)后,雷力重拾生活的信心,并说好在封俊杰赴过龙异之的约后两人一起去过归隐的生活。不幸的是封俊杰像多年前的雷力一样也中了龙异之的诡计,奋力抵抗一番终因不敌敌手身亡,得知消息的雷力大悲,矢志用左臂练就一身好功夫为好兄弟报仇。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迈克尔·杰克逊的旅程:由摩城到《墙外》沙漠女王鬼屋大电影2春申君犯罪心理学驱邪小鬼出招铁血拳皇

 长篇影评

 1 ) 年轻的姜大卫和狄龙

1971年,狄龙25岁,面容俊俏,英气逼人,白衣黄衫,剑眉朗目,笑容清新。
     1971年,姜大卫24岁,英俊少年,或狂妄不羁,或深沉忧郁,那份眼神和姿态像极了另一个香港影人——梁朝伟。或者我们应该说梁朝伟像极了年轻时的姜大卫。
     

印象中的狄龙是40靠后的模样了,有点老态和凄凉的感觉,可能最糟糕的是他的秃头。这点倒不如郑官来得干脆,戴一顶假发,倒也是年轻的模样。
     老了的狄龙,顶也秃了,背也躬了,脸上的肉也松了,眼神沧桑了好几十倍,身形也蜷曲了。
     怎想得到当初徒手翻身上马的修长少年,回眸一笑的感人。
     只记得当初是在中央六套的电影预告中瞥见一眼姜大卫年轻时的眼神眉目,顿觉与梁朝伟很像。想到TVB电视剧的老生曾经如此俊朗,深深地震撼了我。因此在看《新独臂刀》时,那个白衣少侠出来的画面,到未有多大震撼,倒是有些遗憾,姜大卫的脸到底不若梁朝伟来得触动人心。
      倒是狄龙,血气方刚,风流倜傥,身材修长,给人分外清新的感觉。真当是由几百分的欢喜啊。不过这拦腰死死得真当是惨。好好的长手长脚就这么分家了,真可惜。

早期内景到底还是来得简陋,但是张彻的镜头语言,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点。他很擅长塑造悲壮的气氛。纵深控制得很好,景深镜头多,就将环境的整体效果拉长拉大了,还增强了神秘的气氛。

有那么大魄力的远距离推拉镜头,打得真是太精彩了。杜琪峰和吴宇森的英雄喷血情结也总算让我看出个渊源来。张彻对于打斗的直接和间接处理真的太漂亮了。
      原来那么早的武侠片就这么好看。张彻到底是大家。

 2 ) 男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狄龙有一次采访中说:“男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互相吸引,不会弱过一个异性,我都觉得是这样,因为男人有他的个人charisma ,有的男人你看到他,他有他的动态,他有他的吸引力”(原话是粤语)

我想新独臂刀就是这样一部,基于男人之间不必明说的义气的电影。豆瓣上的剧情简介是这样的:因身怀“鸳鸯双刀”绝技而驰名江湖的白衣少侠雷力(姜大卫)被龙异之(谷峰)设计陷害,自废右臂退出江湖后,他隐姓埋名于某个小饭馆里当伙计,过着任人侮辱欺负的日子。邻居铁匠的女儿巴蕉(李菁)因对他心生爱慕,时常鼓励其重塑形象,无奈雷力战胜不了心魔。 有缘结识翩翩少侠封俊杰(狄龙)后,雷力重拾生活的信心,并说好在封俊杰赴过龙异之的约后两人一起去过归隐的生活。不幸的是封俊杰像多年前的雷力一样也中了龙异之的诡计,奋力抵抗一番终因不敌敌手身亡,得知消息的雷力大悲,矢志用左臂练就一身好功夫为好兄弟报仇。(看着就有点基……不过!不过我相信张老湿说的,他拍的不是同性恋!只是男人之间的友谊!!)

封俊杰与雷力之间的情谊就是这样,心意相通而不必明说。片中的女主,芭蕉,她的存在对于剧本而言,除了给雷力递了把刀,其他啥也没干,反倒是衬出了很多时候女人对男人不理解。雷力想的明明是退出江湖,芭蕉偏偏要给雷力递把刀,而封俊杰知道雷力的想法,他会和雷力说,我们一起去太湖务农。

此片布景潦草,全靠演员的颜值、剧本张力、几场高难度的打戏撑着。比如下图狄龙闯虎威山庄的长达7秒的镜头,动作难度高,狄龙好像还因此眼角受了点伤。

我一直觉得张彻是个纯粹的人,相信人与人之间存在纯粹的欣赏与理解,基于这一点,张彻拍这类男性情谊的电影就更加打动人。他拍雷力的几个镜头的感情极为丰富,捕捉到了姜大卫眼角眉梢的每一个动作。雷力的服装颜色从一开始意气飞扬少年的白、到了残废后苦闷的黑,最后又变成了报仇时代表正义、善良、友谊穿的白,示意着他在情绪、个人意志上的变化。

出场时意气飞扬的少年

我认为《新独臂刀》是张彻暴力美学成就的巅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痕”,雷力独闯山庄那一段实在是拍的太好了,画面感强烈,彼时的邵氏动作片,已经脱离了《独臂刀》时期日本剑戮片的影子,开创了自己的一番新天地。《新独臂刀》中的所有动作干脆、利落,恶人在这个绝望的少年手下一个一个倒下,龙异之最后也倒下了。而最后的画面则定格在雷力望着封俊杰的坟头之后,蓝色的天,青色的山,桥上成堆的尸体,只为祭奠那个死的惨烈的少年。

 3 ) “独臂”的向死而生

       忍辱负重的独臂侠客形象自然使人虑及金庸笔下剑胆琴心的杨过,但雷力身残的致因比杨过爱恨情仇的纠葛凌厉得多——他开篇即落入龙异之圈套而为三节棍所克。表面上龙异之采取具有物质结构的暴力工具强行征服且设计分离了雷力的肉体,实际上他是利用少年侠客蒙在鼓里的承诺和羞耻将其锁定在江湖之外的空间单元,关涉一种精神压抑和规训。叙事行为作为社会象征的指涉,《新独臂刀》中的身残在政治无意识的层面上隐约投射着香港与大陆主体分离的民族寓言,这种割裂同样是暴力和算计的产物,并导致了港民的身份倒错和文化乡愁,恰如雷力的改头换面与未熄灭的刀剑心火。然而此精神状态渐渐蜕变,封俊杰像当年雷力的自我镜像般豁然闯入,仍是双刀,侠义,傲然不可一世,一如往昔。他俩异乎寻常地热乎在我看来并不突兀,封俊杰就是雷力的过去,甚至是同一个人的内心分化与外化,俊杰的责任只是死亡 ,是再次经受死亡来窥破龙异之的面目,并召唤雷力的复仇欲望和自我修复机制——死过两回的刀客不允许第三次心死。这或许正是香港向死而生的声音,60到70年代,港英政府的体制改革带来的经济繁荣和从大陆蔓生至香港的“红色恐怖”剥蚀了原有的两岸一体印象,也催生了“他乡变成故乡”的“香港意识”:既然割裂已成定局,何不承认残缺身体的主体性而内在地张扬,如奋起的雷力,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地一刀并作三刀?倒是古龙笔下残缺着美丽的翩翩浪子了。

 4 ) 70年代武侠片,太有爱了。

我得承认,我看这片子的目的十分不纯,我就是为了看那著名的、十分有爱的、狄龙和姜大卫之间的、厄,对手戏:

“你还当我是朋友?”“我当你是兄弟!”
“等我从xx山庄回来,我们去太湖边务农!”
“其实我一直都不快活,但是现在~~~~~”
(这些伴随着始终搭在一起不肯分开的两只胳膊,以及女主角不甘心的追问:你们就这样不理我拉?!)

“我~~~~我就是来陪他一起死!”
(封惨死后,面对龙大虾的“你不是来给他报仇,你是来陪他一起死~~~哈哈哈”,雷沉思片刻,痛苦而坚决地这样表白。啊呀呀,可惜你最后木有殉情,而是和女主角抱在了一起瓦!)

—————————激动的分割线————————————

好吧,其实我想说的主题不是这个。。。
我想说的是,这部70年代初的片子,本来无论从场景、服装还是动作设计来说,本来都应该属于我实在是看不下去的那一类;剧情方面,虽然是我比较爱的偏男性的兄弟之情血海深仇一类,但毕竟仍是看到开头就能料到结尾毫无惊喜的老桥段(除了封俊杰竟然是被腰斩而死这个情节,我惊吓了)。可是,我竟然还是专心致志的把它看完了。

所以我想,吸引我的,就是人物了,就是那20出头青涩粉嫩却英气逼人的封兄弟和雷朋友。这两个年轻人,眉眼间露出的那种不成熟的、锐利的神情,单纯的兄弟义气以及不太聪明的冲动行为,实在是符合我心里那种初出江湖宁折不弯的豪爽游侠形象,太有爱了。从总体上来说,封兄弟还是更让人如坐春风一些(想想看狄龙在还珠3中的皇阿玛形象,真是令人心酸啊),雷朋友毕竟是个有阴暗过去的痛苦少年,倘若不是遇见了这个和煦又偏有点儿爱管闲事爱交朋友的封兄弟,我们恐怕怎么都看不见雷朋友那活泼单纯的笑容(姜大卫一笑起来,实在是太。。小孩子了)。

ps,我特别喜欢本片的这个海报,太武侠了!
于是我决定开始接着观看邵氏其他早期经典武侠了。。。

 5 ) 鲜衣怒马少年时

见过雷力与封俊杰的出场;方知什么是鲜衣怒马,少年意气;也就是这样的年轻人,才配得上一双快刀,一匹烈马;才配得上在这样的江湖里,为对方轻掷生死,把酒相交。

这么多年,我心甘情愿称之为男神的,也就一个七十年代的姜大卫。怎么个男神法呢,就是读高中时,在论坛里刷到他一张照片都要脸红心跳好久。
那时我正读水浒读到疯魔,喜欢燕青的形,喜欢阮小七的神。单说书里的燕青,其实算不得上上人物,纵使风流通透,也不过是卢俊义的“那一个人”,始终少了点慷慨义气。反倒是活阎罗阮小七,有那么点“投入命运万劫火,笑揖清风洗我狂”的磊落嚣张。
后来,偶然让我搜到“荡寇志”这样的老片子,姜大卫的燕青在擂台上邪邪一笑,于我简直是一口热血冲上心头——是了,是这样一个人了,是我在水浒传里殷殷期盼而又未曾见过的那一个人。
或者说,张彻映画里,是我想要的江湖。

说回新独臂刀,最近重看张彻那些囧片,燃片,萌片,想来想去,还是要先把这部定情作拉出来抡一遍的。
观影过程一言难尽,却又有些明白,为何一部七几年的电影让我挂怀数年。
初涉江湖的雷力,就当使一双漂亮又锋利的鸳鸯刀,他刀一出鞘,就是那个最傲气最锋利的少年;
这股傲气与锋利,即使折了手臂换了黑衣,也是森然印在他的眉间眼底;
你说他安分,那只是他将利刃折向了自己。

封俊杰何止是俊美,故事里的他上马时习惯挺直腰杆,用粗布裹着一双爱刀;在马背上会悠悠将双腿叠起,一直拥有着明朗干净的眼神;
见了他,就像想起边城浪子的叶开,如阳光照透了溪水;
封俊杰之死,是我在张彻电影里最不愿去看的镜头。

按说狄龙和姜大卫在张彻电影里都死过无数回了,可看他们的死亡之舞,却是截然不同的心境。
狄龙于我,就当是晴空暖阳,不灭的生命与希望,他的死根本就是一场谋杀与毁灭;
可姜大卫,从第一眼见他就像带着伤,颇有点“先天不足”的意味,死亡更像一场解脱,一次归途。

新独臂刀的故事讲完,其实是有唏嘘的;
雷力这一生可还留下了什么可追求之事,可留恋之物;
江湖与刀,他还真的愿意提起吗?
这个天之骄子的一生,似乎只剩寥落。
若他真的“陪他一起死”了,这少年的一生又是否会有遗憾与不甘呢?

这就是武侠的浪漫所在,
所谓快意,就是有些情义,你不须想,也不须问

 6 ) 世间只得一个封俊杰——兼谈剧本对小说的几处神来之笔的修改

1969年,狄龙和姜大卫在《保镖》中还沿袭着当时SB武侠双生的一般套路,不是《金燕子》中的罗烈与王羽,就是《大醉侠》中的岳华与陈鸿烈。张彻的电影向来不重视女人,但真正在电影中完全脱离女人探索男人与男人的生死相依,却是由狄姜开始,直到第四代弟子五人打包配置,女人已经从一个温柔善意的点缀变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尽管如此,我却喜欢张彻电影中刻画的那些女人,她们或冰雪聪明,或调皮泼辣,或忠贞刚烈,虽笔触不多,由于出自君子手笔(哪怕是君子的漠视),即便《刺马》里的“祸水”米兰,坏也坏得赤裸坦荡、情非得已。

小时候看《新独臂刀》,唏嘘着那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太湖之约“,心疼小雷力在那个夕阳西下的小镇子上落寞地等待封俊杰的无望身影,感叹世间众多求不得。直到最近重看,目光完全集中在狄龙身上,才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封俊杰可以救赎雷力?

《新独臂刀》是一个很非常规矩的故事,三段论,雷力之死(精神死)、封俊杰之死(肉体死)、雷力复仇。这个故事的结构也非常工整,一个江湖伪善大侠龙异之先栽赃嫁祸、再借由道德绑架将刚刚冒头尚无社会经验的少侠统统铲除,雷力是,封俊杰也是,最终精神死为肉体死那个复仇。从某种程度上说,封俊杰的确是雷力的镜像,两人出场时都是意气风发、少年英姿、策马奔腾,甚至连配乐都一模一样,也同样一步一步走进龙异之设计的陷阱当中,自毁或者被毁。但是,一个与你相似甚至始终行进在你的老路上的人,是否可以救赎你?

我注意到,倪匡的原版小说中,《新独臂刀》讲的正是典型的江湖儿女式的武侠小说故事——每一个人,来处不同,归处却一样。龙异之是,雷力是,封俊杰亦是。小说和电影剧本差距不大,但是,却有几处神来之笔,将整个故事格调完全改变。

1. 太湖之约

小说中,雷力提出与封俊杰封俊杰务农归隐,封俊杰却自知眷恋江湖

电影中,封俊杰在酒馆与雷力相处几日,便决定邀其归隐太湖

2. 对【快乐】的界定

小说中,封俊杰作为少侠,在小酒保(曾经的少侠)雷力身上看到一种快乐的方式,但仍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雷力作为小酒保,忘掉过去是他唯一的出路。

在电影中,两个人此时在【快乐】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封俊杰在雷力身上看到了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而雷力在封俊杰那里寻求到“放下”的力量

3. 诀别

小说中,诀别时,两人心怀隔阂,欲言又止

电影中,画风甜蜜到窒息

4. 为何报仇

小说中,这是个一命偿一命的故事

在电影里,却变成一个死生相依的故事

看了很多姜大卫和很多狄龙的片后,越回顾《新独臂刀》,越才体会那份少年之间一去不复还的彼此托付是如此珍贵。一命偿一命的故事比比皆是,却少有一个故事,让一个内心已破碎的人在短短时间只因一人懂他惜他而重获新生却又被剥夺,而他还要带着那个人的精神与意志,去生或去死。

在原著中,封俊杰是曾经的雷力,也是曾经的龙异之,这样的少侠在江湖上层出不穷,总归是轰轰烈烈出场、安安静静离开,不是杀人就是被杀。《新独臂刀》却讲的不是这样一个故事。倪匡曾经的另一部小说《铁蝙蝠》被张彻改编成电影《双侠》。《铁蝙蝠》的精髓在于,一位少年为救康王伪装背信弃义,直到死另一位少年都不曾知晓他的心意。张彻却宁愿不要少年带着心结阴阳相隔,他宁愿敞亮地说一个平凡的故事,宁愿重复过去一个少年眼睁睁看着另一个少年为了完成他们共同的信念死去而必须渐行渐远的俗套,也绝对不要背叛,哪怕是假的背叛。

少年可以死,但不可以变节,这大概是张彻在1970s的电影当中最为关照的主题。电影中的封俊杰,对雷力的敬佩不仅表现在对他武艺与过去传说的向往,更多是在雷力当下平凡的经历中看到快乐,他比雷力更早肯定雷力退隐的意义。雷力的退隐江湖是被迫为之,是与龙异之比武落了下风后的愿赌服输,是一个少年追梦途中突遭磨难的黯然离场,所以他悲愤、不甘、痛苦且无法面对。当少女芭蕉把象征着“武事”的刀拿给他希望他雄起时,甚至芭蕉遭遇危险时,他缓缓举起的拳头始终敌不过对现实的怯懦。封俊杰却对他说:“我真羡慕你!”

1971年左右的狄龙初出茅庐,面相上还带有一点婴儿肥,却已经在短短几年不论武艺还是演技进步神速,在《鹰王》中还是侧身双手抱马上马的他,在《新独臂刀》中已经是单脚原力上马。不同于在此片中千回百转的姜大卫,狄龙的封俊杰正统、伟岸,如阳光照射一样和煦温暖。他的笑容中明媚透着刚直,刚直中又流露着正气凛然,仿佛不沾世间一点烟尘。他的出场尾随着姜大卫的雷力在滂沱大雨中身着黑衣孤独的愁容,在晴日春光中闪闪发亮。他知道雷力真人不露相,只是说:”只有真正的英雄好汉,才拿得起放得下,像阁下一样“;他知道雷力身份后,见雷力不想相认只是默默守护身旁;他看见雷力深夜提刀追人,二话不说跳上马帮忙;他对芭蕉形容雷力:”他的武功很高,甚至比我更高,但后来被人打败了“,却在雷力提到龙异之有破双刀的大招时让他不必再说。他倾慕雷力,也发自内心地理解他,他甚至比雷力自己更了解雷力,所以对雷力痛苦的过去避而不提,所以对雷力也许神往的未来欣然邀约。

在小说中,雷力想把龙异之的三节棍有一招可破双刀的细节告知封俊杰,封俊杰总是不以为意,甚至二人诀别之时还引起不快。而在电影当中,封俊杰的刻意回避更像一种尊重,我知你懂你,自然敬你惜你。因为太知道你承受过怎样的痛苦,才知道此刻如何守护你的快乐。所以,雷力才对他说:”直到现在我才真正的坦然“,所以在电影里,雷力的笑昙花一现在与封俊杰相遇的短暂时光中,后再也抹不去郁结。在一个人最孤独寂寞彷徨的时候,没有什么,比另一个人告诉你“一切尚好,我愿邀请你去寻觅更好”来得更感天动地,偏偏这人愿用沉默缓释你的过去、用陪伴等候你的拒斥、用同生共死许你的未来。

电影中,添加了一幕,即雷力在赶往虎威山庄大杀四方之前,先到封俊杰在虎威山庄附近的墓前祭奠。龙异之说得对,雷力哪里是要去报仇啊……他只是要去赴这个生死之约罢了!龙异之是必杀的,但杀死龙异之真的重要吗?毕竟封俊杰再也不会回来了。当封俊杰在虎威山庄四面楚歌的时候,雷力在小酒馆里焦灼难耐乃至被芭蕉嘲笑;当封俊杰惨死虎威山庄的鸿门宴之下时,雷力在夕阳西下的小镇上落寞看马蹄起落一匹匹马儿奔来又奔走,他也许渐渐失落地意识到,封俊杰再也不会回来了。

茫茫人世,要找一个与你相似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毕竟世界那么大又那么老,新人旧人之间往往都是从新鲜人到过来人的蜕变。雷力却再去哪里邂逅一个封俊杰?

陈可辛胆大包天翻牌了《刺马》,目前还没有人敢拍《新独臂刀》。同样是狄龙和姜大卫的主演,背叛纠葛、相爱相杀的故事改编成糙汉互砍的故事也许有看点,但再也没有一个那样如天神降世一般阳光、温暖、天真、诚恳、不谙世事却又聪明通透,面对拒绝仍旧笑意满盈的少年封俊杰,自然也不会有因为这个少年而释然一笑又悲怆愁眉的雷力。当然,也再也无人能复制,少年狄龙翩翩然躺在树上或绳索上看少年姜大卫的雷力辗转的苦痛与艰难,无人能复制那场著名的高达100次的创下邵氏NG纪录的虎威山庄封俊杰地堂双刀赴死之战,更无人像少年狄龙那样,利落地抛刀接刀玩转武器,利落地上马下马信手拈来,漂亮潇洒地刀起刀落时面庞上还自然携带少年倔强的神情。

很不喜欢关锦鹏在《男生女相》当中对张彻电影的解读,我认为,你有权利腐眼看人基,但不该对一位影坛前辈老先生进行诱导性访谈。张彻1980s和1990s的片子恐怕由于环境和心境的缘故有一些对现实因素的妥协,但纵观1970s,他的确在用心打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少年先是独自出现,后成双成对出现,后成群结队出现。然而,少年之间会互帮互助、相辅相成,决不屑于变节与背叛。后来,吴宇森在对双生的延续上拍了一系列电影,不再讲少年故事,而不断探索更复杂的冲突主题,如《喋血双雄》中的神圣与去神圣化,如《纵横四海》中失去与得到,如《英雄本色》中的沉沦与涅磐等。但我忍不住想说一嘴《喋血街头》,这部片子里真真正正的讨论到出生入死的兄弟之间的背叛与复仇主题(严格来说应该也是改编于《刺马》)。吴宇森鼎盛时期对比张彻鼎盛时期作品,可以看出吴宇森的精神世界关照比张彻成年得多,吴宇森在挖掘丰富的冲突主题,而张彻只是任性拍我的“刘关张”便好。即便同样的背叛主题,相似的《刺马》剧本,张彻的故事里兄弟与兄弟之间的复仇和生死战也毫无恐惧和悔悟,只有“你安心死吧,我不会走”,就是这么任性啊,连背叛都要拍得骨肉连筋!

应该不会再有一个导演如此有浪漫情怀,认真推敲剧本,把那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情节统统删掉,只要我想,朝闻道夕可死矣!所以才说,《新独臂刀》的主题,深究起来后劲太大。人在年少轻狂呼朋引伴时,怎知日后漫漫长的夜都唯有独自辗转反侧过;人在春风得意无忧无惧时,怎会相信总有起起伏伏潮起潮落。孤独,才是终其一生难以排解之物。于是,一个你若不怀念过去的风花雪月就闭口不提、你若憧憬未来岁月静好就甘心陪你赴会的人,是多么难能可贵。

且行且珍惜。

 短评

什么独臂刀,分明是断背刀。

6分钟前
  • 安东
  • 还行

我……我就是要陪他一起死!史上最伟大的跟风片没有之一

7分钟前
  • luc1en
  • 力荐

两位爷真是俊美得令人目眩啊 太湖双宿双栖的梦也是出于这部电影

12分钟前
  • 香水瓶
  • 力荐

喜欢那时候的电影,虽然在今天看来粗糙,但在那个没有CG的年代,导演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获得电影的乐趣,这种匠人的精神值得传承百年

17分钟前
  • 喜悦之地
  • 推荐

 “你还当我是朋友?”“我当你是兄弟!”“等我从xx山庄回来,我们去太湖边务农!” “其实我一直都不快活,但是现在~~~~~” “我~~~~我就是来陪他一起死!” 。。。。。。。。。。嗯,总之很强大,OH YEAH

18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推荐

腐女们要见着了,定恨自己生不逢时:两个潇洒男儿惺惺相惜眉目传情,断袖少年为另一个汉子绽放笑容,应诺退出江湖一起务农,最后更为他舍身赴死,单刀砍出几百具尸体……张彻不愧是吴宇森师尊,老吴也就把刀子换成打不完的子弹。

23分钟前
  • 王别树
  • 推荐

雷力对着封大哥的时候毫无霸气啊只会低下头娇滴滴的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还来两次;原来真的有借鉴金庸,所以张彻是故意配的西皮吧,一个断背,一个坐绳索,《神雕侠侣》基情版啊;早年武侠片真是受日本武士片影响很深,与后来新武侠的飘逸和暴风雨式剪辑,张是实打实,阳刚十足,居然看的毫不费力

27分钟前
  • 王筱驴
  • 推荐

狄龙和姜大卫少年时期真乃绝代双骄,张彻很敏锐很穿越地洞悉到两位秀色可餐的正太是香港武侠史上难得罕见的BL素材,于是将兄弟情描写得堪比爱情又胜似爱情,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仍可以满足广大腐女的无限遐想。

32分钟前
  • 37°2
  • 推荐

太湖双宿梦未成,一身白衣附君死。尊叔的小媳妇样,好想去欺负他,两位爷,捂心口……我……我的狄姜魂

37分钟前
  • 推荐

嗯,姜大卫那委屈的表情真是可爱死了,嗯,他那一身白衣服,杀了五六十个人还是白白的,真是讲卫生的好少年啊……

40分钟前
  • 马小得
  • 推荐

2人深情对望“封大哥!”“雷兄弟!”。过一会2人又深情对望“等我从虎威庄下来,我就封刀不提武事,我们去太湖边双宿双栖去!” 受不了!这尼玛什么独臂刀!明明是断背刀! 几乎每次看武侠片姜大卫的名字后面都要跟着狄龙。。。可是张彻好绝情,为什么每部电影里最后都不让2个人在一起T_T

43分钟前
  • 青貓
  • 推荐

张彻和倪匡特别崇尚复仇题材的影片,独臂刀系列所围绕的母题都是隐忍与仇恨。最后一场打得超级精彩,虽然动作和拍摄技巧由于年代的关系变得有些粗糙,但是那想象力和场面设计确是让人激动万分的。一只手使三把刀,牛逼!!!经典台词是:“你让人去发个帖……”这段戳到我笑点了。

45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初次看张彻和狄、姜合作的电影,配乐一流。但原来真的有一种东西叫与生俱来:张彻的血骨、狄龙的高贵、姜大卫的倔强。“我…现在就陪他一起死!”这句话听到落泪,刻骨铭心。群雄逐鹿、尔虞我诈的武林纷争导致两个美少年心中永恒的太湖梦碎。我恨!

50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荐

看了大家的评论我是明白了,原来这江湖血雨腥风,而最深默的悲哀终不过是狄龙和姜大卫永远无法在一起...

53分钟前
  • 云童
  • 还行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

54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符合一条恋爱真理:我爱上你,是因为你在千万人里发现了我,又在我平凡的外表下找到了真挚的灵魂。

55分钟前
  • 高歌
  • 还行

断臂所以绳子锁不住,刀被拨走不会慢一招。三刀循环到了小龙女重阳宫独对四将,百刀如麻雀才叫精彩;第一场戏谷峰句句留余地却送刀、射手,真好戏;狄龙是眉目灵犀,与子成悦。姜大卫傲娇了一辈子。

60分钟前
  • 明鑫
  • 还行

因为在录像厅、电视上、碟片上看过未修版的修复版的……对故事实在太熟,再在大屏幕上看,很多情节真·无法直视。我理解观众一直笑场,我自己都特么笑了。「太湖鸡鸭空许愿」那段简直不能忍。张导的配乐也很抢戏。但就这样也还是好看。片子放完了观众集体鼓掌……我说法国佬你们是真心的么?

1小时前
  • 小斑
  • 力荐

仍然是BL,仍然牛逼闪闪。张彻好绝情,为什么每次都不让狄龙和姜大卫在一起......

1小时前
  • 大宸
  • 推荐

资深腐女李碧华钦点的基片是刺马,如此说,该片更基上十分,他约他携手归隐太湖,岂非西施范蠡?神雕中小龙女沉疴难愈,杨过也是许她这般躬耕田园的愿景,断肠崖殉情,杨过捱了十六年,雷力呢,翌日便单刀亡命,要“陪他一起死”,竟不愿独活了!男人间的羁绊,原可缱绻缠绵之至,腐女恐怕不会懂得。

1小时前
  • 佚名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