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之王》本来不想看的。原因很简单:男主角的海报太太太难看了。成龙那款,他看上去象个来历不明的小偷;李连杰那款,他穿了身象浴袍的僧衣,摆个莫名其妙的姿势,象个中年尼姑(纯属比喻,不是对尼姑不敬)。看了这两款海报,什么胃口都没有了。谁设计的?趁早转行去教小学算了。(因为难看,这里就不贴了,李冰冰的白发魔女造型还不错。)
但是~~,在苦难的实习生涯中,忽然有朋友来约,请我看这部片子,这个,怎么可以拒绝嘛!
于是就看了。其实还不坏。关键是不能跟它较真。当它是西方向东方致敬的习作就行了。是中西杂烩,离中西合壁还差老大一截。不过什么事都有初级阶段不是?金庸曾高度推崇《虬髯客》,说它是武侠的鼻祖,“有历史的背景而又不完全依照历史;有男女青年的恋爱;男的是豪杰,女的是美人;。。。有权相的追捕;有小客栈的借宿和奇遇;。。。有神秘而见识高超的道人;。。。有驴子、马匹、匕首和人头;有奕棋和盛宴。。。”(《卅三剑客图之虬髯客》)于是他初写《书剑恩仇录》,上述种种一件不少都出现了,结果不太好。小学生写作文,非要沾沾自喜地写“在一个风和日丽凉风习习的早晨,火辣辣的太阳挂在蔚蓝的天空。。。”做老师的能嗤之以鼻,说他写得不如鲁迅周作人么?不能。如果说《卧虎藏龙》表现了中国人心目中的武侠世界,《功夫之王》就是西方人心目中的神奇东方,他们开始以崇敬的心态来表现东方,不管表现出来的东西多么奇突怪诞,那份好奇和热忱不可以嘲笑。
看这片,要象改小学生作文一样,找里面的可取之处,或者找些只有老师明白的乐子,私下取笑一番,评语则要以鼓励为主。
先说可取之处。喜欢片头的港片杂锦,很可爱,也直接点题:这是一个满脑子东方功夫的西方少年在发梦。
看到Jackie Chan和Jet Li的名字一起出现,共用一个“J”字,小小激动了一下。毕竟,双J过了这么多年才出现在同一部片子里。我十几岁就看《少林寺》,虽然李连杰近年的片子质量参差,对他的喜爱不减;至于成龙,不喜欢成龙的华人还没生出来呢。他俩都老了,实在应该早几年就合作。现在的身手不复当年雄风,连我这个外行都觉得动作戏不是很精彩,双J在庙里的那场大战其实有点闷。不过,好歹斗了一场。
两人的角色也不象海报上那么不堪(再唾弃一把海报)。成龙的醉侠比较丰满,李连杰的造型和角色性格都比较弱,也塑造了史上最不可爱的孙悟空,但还算合格。
两个女角,李冰冰比刘亦菲出彩,好在俩姑娘都很漂亮。西方人总算选对好看的东方女孩了。但是女龙套还是选得匪夷所思,露出马脚。
故事也还行。没有惊喜,但说得通,其实就算说不通也没人去深究。剧情是为了将西方主创者心目中的东方功夫元素串起来而服务的,没什么追求,所以就别费心去苛责了。
以白人少年为中心说故事,无可厚非。片子是为这群少年拍的,当然要给他们一个容易代入的主人公。从他眼中看中国功夫,其实也反映了西方青少年对我们的认识。对不对且不说,这个角度相对诚实。
下面说到可以偷着乐的东东。这片绝对可以抱着恶搞的态度来看。因为认识的错位,产生大把笑料。首先把武术、武侠、神怪这几个概念炖成一锅,就不是咱们从小浸淫在中华文化里的炎黄子孙想得出来的。成龙用带口音的英语诉说金箍棒的故事,在我听来每一句都滑稽透顶。(西方观众听咱们的演员说英语,想必也觉得好笑好玩。)白人少年在唐人街孜孜不倦地淘港片,跟我们兢兢业业淘D版外片是一个铜板的两面。
片中有假痴假癫的功夫高手,有残暴愚蠢的统治者,有美丽冷傲身手高强的女郎,有国仇家恨,有拜师学艺,有”满杯空杯“,有剑伤仙丹,有酒楼娼肆,有竹林黄沙,有瀑布梯田。。。说实在的,西方人对东方功夫认识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容易啦!他们要把这些一鼓脑儿堆砌出来,虽然堆得奇怪了一点,真的不能怪他们。换了我也要炫耀一下。中国导演要是去拍西部片(李安除外),一定整得更奇怪。你说《功夫之王》没有文化底蕴?弄文化底蕴是咱们的份内事,不是他们的,对不?如果好莱坞人马弄出一部有中华文化底蕴的功夫片,咱们的脸往哪儿搁?
咱们想像西方的月亮圆滚滚,人家也在向往咱们的太阳红彤彤。这样才公平,才是和谐世界。《功夫之王》主要是西方人拍给西方人看的功夫片,他们采取了比较谦卑好学天真的态度,我们真的不应该嘲笑它。而且,理解的过程中总是充满误解,冲撞的过程中新的东西会产生,都是很正常的。并且不要指望大家有一天完全互相理解。西方少年终有一天会明白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功夫,就象咱们终于看到CNN原来也是混球。
说回片子。不好的地方很不少。故事节奏比较乱,慢的时候抓不住人;外景明显就在一个地方打转。布景道具平庸;造型重女轻男,男角没一个象模象样,服装也是如此;特效最多就是及格,毫不出色。
刘亦菲时装比古装漂亮得多。李冰冰的白发和泪眼妆很酷。最冤的是演玉将军的邹兆龙,原本多精神多出色的小伙子啊,这回涂两团大蓝眼影,拖一匹金碧辉煌的布,先调戏一个黑瘦丫鬟,一转头,又去摸一位刚从灶下出来的胖灰大嫂,做神仙做得半点品位都没有,早就该自己给自己一玉簪。整部片子,胖大嫂的特写最恶搞,应加以无情嘲笑。
美国青年积逊(米高安格尼奥 饰)是一位超级中国功夫迷,偶然之下,他於唐人街某当铺里,发现了神秘金箍棒,并带领他跨越时空,穿过「无门之门」来到古代中国!积逊获赠一大惊世预言,要他把这件武器交还予其主人,从而解救被困在石头中五百年的齐天大圣。
乍一看这个剧情很扯吧,而实际上也确实很扯啊,我总是无法被代入剧情中去。
虽然有吴京的出场,但是动作场面并非很理想。
中国神仙们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还真是蜜汁尴尬。
成龙的打戏么,中规中矩,也不出彩。
总之就是看的挺尴尬的,希望中国的动作片剧情用点心吧。
很明显,《功夫之王》讲述了一个远东版本的《指环王》故事。孱弱而苍白的主人公起初活在不现实的梦想之中,借以逃避现实。然而,现实最终却找上门来,把无限凶险和微茫的希望同时带到。主人公不得不完成一个概率学上成功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的任务,而这件事最荒谬的地方在于---主人公身边的任何一个同道在能力上都让他望尘莫及,但是他们却拒绝担任执行任务的主要负责人,甚至根本没有动过这种念头。我们可以把这部电影看成是佛多在几年的寂寞生涯之后重返中途,只不过这一次不是为了魔戒,而是为了一根魔棍。
影片的名字是“功夫之王”,也的确展示了不少激烈的格斗,但是本片的背景设置和功夫却没有多少关系。和传统的香港功夫电影相比,《功夫之王》更像是一部神魔武侠片。也就是说它更接近于还珠楼主写的那种神魔武侠小说,而不是金庸笔下的经典武侠小说。故事借用了中国神魔小说《西游记》的背景,认为存在一种叫“仙人”的不死之身,这种仙人很接近于神,但是又没有完全摆脱人类的性格,因此更像是奥林匹亚山上的希腊诸神。仙人的世界在天上,其君主是玉皇大帝(像玉石一样的帝王)。他的名字代表了中国人的神秘玉石文化,他们认为玉石代表了不朽和美德,因此把仙人世界的君主如此命名。同样的,他们相信玉石是构成不死之药的重要成分,可以让人获得不死之身。
在这个天上的王国之外,还有一个大地上的世界,类似于人类的现实世界。仙人的活动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因此两个世界并非截然分来,仙人们经常潜伏在人类的世界里,为了某项任务或者仅仅是为了有趣。人类和仙人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们最强大的武器是功夫,如果功夫达到某种程度,那么就有可能获得不死之药,从而成为仙人。功夫在狭义的理解中等同于格斗的技巧,但是在影片中功夫变成了一种对自然的感悟,更类似于中国古典哲学家老子所说的“道”。功夫的习得一方面需要艰苦的肉体锻炼,但是另外一方面也需要精神上的领悟。
仙人也会武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他们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是因为功夫出众而获得不死之药,最终成为仙人。但是,他们还具备凡人所不具有的一种能力---气功。气功可以理解为一种元素魔法,在电影中,一位名叫玉疆战神的仙人就多次展示了这种能力。他可以控制空气、水或者火这些基本自然元素,发挥出巨大的能量。这种控制的方法是借助于一种叫“气”的神秘物质,它勉强能够用“以太”来比拟其物理性状。无色、透明,在富集状态下可能出现光折射现象。常人很难用肉眼发现它的存在,事实上,它几乎是浸润了一切自然界的物体,而在某些物质中它的含量可能异乎寻常地高(在金庸的小说中,可能是一条蛇或者一只巨大的青蛙)。凡人可以直接从中吸取,以快速积累体内的“气”。
故事是典型的中国式故事,其特点是故事里没有一个坏人,而所有的问题仅只是因为仙人的性格缺陷而造成的。如果看过中国传统神魔小说《西游记》的话,对此应该有深刻印象。一个起先是道士,后来成为入门级僧人的石属性猴子孙悟空,陪伴着凡人师父唐僧去印度学习佛教经典。他们一路上遭遇了各种妖魔鬼怪的袭击,多次处于生命极度危险的边缘。但是,当冲突结束之后,往往发现敌对的那一方是某个神仙或者高级菩萨的宠物、仆人甚至是私人物品。所以,每一段故事往往以发现大家都是自己人而结束。这种故事的结构,反应了中国人的处世原则---亲疏程度的重要性高于原则和法律。
在《功夫之王》里,这一次冲突是因为孙悟空而起。这似乎可以追溯到《西游记》的一开始,当时孙悟空扰乱了玉皇大帝的蟠桃宴,偷吃了不死之药。而在电影里,玉皇大帝变成了一个宽容和昏聩的老人。他完全赦免了孙悟空的罪行,就像布什总统一样报以一通白痴般的傻笑。而他手下的将军玉疆战神却对此深表不满,认为孙悟空轻浮的行为损害了玉皇大帝的尊严。当玉皇大帝进行500年一期的闭关修行时,玉疆战神对孙悟空提出了挑战。在战斗中,他以欺骗的手段让孙悟空失去了一根具有魔力的棍子---如意金箍棒。有不少学者认为,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可长可短,可粗可细,是中国男性性力崇拜的一种比喻,金箍棒就是男性生殖器官。因此在这里,失去了如意金箍棒也就等于失去了男性气概,会让人变得虚弱。在孙悟空身上发生了类似的现象,当他失去他的棍子之后,玉疆战神使用了类似冰封术和石化术那样的气功,把他变成一尊无生命的雕像。唯一的解救之道是找到一位凡人中的“天行者”,他能找到如意金箍棒,并用它把孙悟空从雕像中解放出来。
一位身在波士顿的美国男孩在无意中成为了天行者,成龙、李连杰、刘亦菲三人扮演了一群护送魔棍前往雕像所在地骑士的角色。成和李都是凡人中的功夫大师,在艰难的路途中,他们试图教会天行者一些必要的功夫。训练过程异常枯燥、艰难和残忍,类似于关塔纳摩监狱中的虐囚事件。天行者虽然是一名未成年人,但是他遭受了掌摑、拳击、棍打和各种静力学体罚,其中包括用一根棍子除草,甚至是长时间保持半蹲的状态。幸运的是,在这一段悲惨的时光中,刘亦菲扮演的“金燕子”是他最大的安慰。在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少男少女之间的暧昧情感,但是他们始终处于高度的性压抑状态之下,全片没有拥抱和接吻的镜头。经过了这些残酷的虐待和性压抑,天行者终于掌握了一些功夫,并且最终把棍子送还给了孙悟空。
影片中把大量时间让给了成龙和李连杰,让他们展示格斗的精彩。武术指导袁和平为他们设计了许多新的武打动作,但是没有超越任何一部他过去担任指导的影片。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成龙和李连杰都已经上了年岁,他们的动作现在越来越慢。所以,袁和平在动作设计时没有办法再次体现成龙在《醉拳》中的那种力量感,和李连杰在《黄飞鸿》里的那种飘逸。为了掩盖这一点,袁和平让两位武打天王穿着很大很厚的衣服,试图表现出功夫中的“劲”,而不是干脆利索的对攻动作。严格地说,这种武术动作设计让他们看起来更像是舞蹈,而非武术。袁和平大量的精力被用于处理小细节,如两人抢夺棍子一类的小动作。
而电影本身也把大量时间和金钱化在特技效果的制作上,以至于背景中的景色甚至比故事本身精彩得多。更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在处理上完全脱离了过去武林与朝廷的对立关系,而是直接抹去了人间的王朝和帝王,使之成为仙人和凡人之间的对抗。而仙人的皇帝是个好人,他的将军也是一个好心办了坏事的好人。没有一个坏人的设置,让人对故事本身觉得索然无味。同时,脱离了传统武侠的逻辑和行为方式,使得这部片子更像是一部神话,和功夫的关系并不大。
本片的纪念意义可能远大于观赏意义,因为成龙和李连杰很可能即将退休。这是他们在退休前的最后一次合作,远非完美,聊胜于无。
杰森(Michael Angarano 饰)是一个疯狂迷恋港台功夫片的美国少年,然而现实中的他却饱受坏孩子的欺负,不敢反抗。偶然机会,节森从某中国古董店得到一根如意金箍棒,借着金箍棒的力量,他竟然回到了几千年前的中国。
此时,邪恶的玉疆战神(邹兆龙 饰)凭借降伏齐天大圣孙悟空(李连杰 饰)的威名篡夺天界,靠武力鱼肉百姓,民不聊生。杰森先后邂逅了嗜酒的游侠鲁彦(成龙 饰)、沉默寡言的默僧(李连杰 饰)以及轻盈美丽的金燕子(刘亦菲 饰)。他们为解救被困的齐天大圣朝着天界进发…
从始至终最强烈的感觉是,这部电影,并不是拍给中国人看的。说他浅或是傻,那是因为我们都不是它的target customers.
它的目标群体应该是那些对中国元素感兴趣又知之甚少的外国人们——功夫以及功夫明星们,西游记和孙悟空,儒释道的哲学思想,及其他。对于没有文化背景和常识的他们来说,不需要一个深邃的主题,只需要一场浮华的展示。只要一切选中设定的attractive的因素尽数登场,整个舞台便可以摇曳生姿。
【中国哲学】
尤以李连杰和成龙这两个顶级的功夫明星同台对垒为最大的噱头。亦敌亦友,难分高下,影片中他们的关系被处理的很巧妙,太合拍会让人觉得期待落空,太对立更会让人觉得遗憾。他们一佛一道,代表了中国哲学的两大主要流派,然而有意思的是,作为佛家代言人的李连杰心心念念的是上善若水的老庄思想,而道家精英成龙却满口的禅宗小故事——越是我们觉得滥俗的,越是基础的,越是适合外国人入门所谓中国哲学级别的。同理的另一佐证就是金燕子的命运,相信在听到她的复仇宿命一刻,大多数国人都猜到了她最后的结局,甚至刘MM的粉丝们可能还会不断在心里呼唤她“放下屠刀”,但是外国人听到这里应该会血脉喷张,同仇敌忾,义愤填膺,支持她以暴制暴和恨不得拔刀相助的吧,刘亦菲的金燕子是一个反例,但是由于没有点题,外国观众能不能领悟到这里的“恕道”就不得而知了。
【白发魔女】美艳版白发魔女
白发魔女的出现有点突兀(据说删减了一段她与美猴王的感情戏),但是丝毫不能磨损它的光彩。李冰冰继天下无贼之后再次让人眼前一亮。那一抬眼,妖媚惑世。但是一开口……语气语调还是过于硬冷,不够到位。
不管怎样,想起第一次看见的凌楚楚(李冰冰饰,电视剧周杰版少年包青天),略略的木讷,平实甚至都不够端正的五官。还能要求多少呢?
在妖媚里,她有她的冷艳和坚韧的大气,在妖媚里,她仍葆有一颗不断向上的决心,无论这向上是正道的还是她入了魔。
【李连杰VS成龙】
无论是功夫还是演戏,在我看来,他们都打了个平手。
相对来说,李连杰一人分饰两角的难度更大,而其中有几处情节设计——比如撒尿,比如最后二合一——算是整部电影的精彩之处。但是,李连杰的孙悟空演得实在是不敢恭维。似乎他的戏路仍显得窄,最适合的仍是大义凛然的角色,如背负使命的默僧,或稍稍有些轻喜剧的色彩也还凑合,比如方世玉。至于再活泼顽劣些的,他完全不能胜任,比如年轻时的霍元甲,想起陈宝国说他演青年汉武帝时,为了演的比舅舅张世年轻,就在他跟前不停的跳。青年霍元甲在我的印象里就是这样一个不停纵跳,夸张一切表情的老年李连杰,李版孙悟空也是一样,为了表现顽劣,李连杰的黔驴之技就是不停夸张一切的动作和表情,不得不说的还有——齐天大圣的造型实在是太不堪了,太惊悚了。我一点儿也不希望他被唤醒。
成龙的戏路说来倒也不宽,但好在他似乎也并没有实践过拓宽戏路。一直是市井英雄式的人物,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但也有一本小九九,不怎么豪气干云,更多的是狼狈,若不是电影里指明这是铁拐李,谁能看出来这竟是铁拐李!!!看来成龙大哥更有外型上的坚守,一个跛脚的乞丐?NO!
P.S.搜图片时,看到百度娱乐版的一段褒扬:当中以李连杰的“美猴王”扮相最惊人,化浓妆带假发,加上特技协助,中国传说中孙悟空造型活生生展现眼前,让人无人辨识妆容下的人是李连杰。
夸张也要有个限度吧!谁敢说这活生生就是个孙悟空!!谁看不出是李连杰!!!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我看不出来什么深度和深意,因为它根本不需要。他需要的就是将深入13亿中国人骨髓的,三姑六婆都能说出一套一套来的所谓中国文化,精简一下,以影视化的形式拼凑起来翻译给大众听,加两个功夫明星吸引眼球,加两个美女作为点缀(也算是东方美女推荐),加一个美国人调和的亲切一些。
还生怕说得太深了。
http://coldenjoy.blogbus.com/logs/31792783.html
画面真的是太棒了~神话气息浓厚,为毛国内造不出来呢?只能过过传统文化的精髓都让美国人掌握了~比如《功夫熊猫》。
两个功夫明星就此走下了我童年时代的神坛...
不用说其他的...抛去其美国背景...这也是我看过的...近十年以来最好的古装武侠港片...不是说这片有多好...而是这种老式功夫片在香港几乎已经绝迹了...何况还有两位功夫大师的联合出演...好满足...
大牌云集是没错。可惜故事情节太老套,模仿痕迹太重,更像是西游记、魔戒等经典的串烧产品。
武打设计很好看,故事内容一般。
非常HIGH。刘亦菲真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成龙和李连杰两人的插科打诨、互相讥讽,都出现的恰到好处。
噗,老美的功夫世界就是这么肤浅
一个美国少年的意淫之旅
有些影片是明知评价不高也要看的,比如这部双J合璧的《功夫之王》~~
这其实是好莱坞电影
李连杰和成龙的武打戏都很好看,一个宗师一个痞子,张靓颖唱的片尾曲也好听,可惜电影不好看。
打得很漂亮,娱乐性尚可,能看。
看两个牛人打架,就是爽。感觉李连杰更厉害点。。。
除了那外国正太外...完全不能看
那还是中学的时候看过的!!
说实话:没那么烂,只是影迷对于两人首度合作期待值过高了。反倒觉着动作和服装设计都挺好的,只是剧情太坑爹了点,没有好本子,别的都白搭。
欧卖糕的,看着成龙李连杰刘亦菲说着英语的口型,嘴里蹦着中文,十分滴崩溃
中古文化的输出伴随着商业化迎合和半吊子盗版的异化,可胡姬酒肆向来是长安的亮点,吾邦万乘、不择细流~ 呃,成龙对李冰冰又揪头发又袭胸的 ..
外国友人的修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