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高清重制,我比较喜欢汤臣一品老板娘的《女侠》和《龙门客栈》,哪怕不是由她个人出资,原来的制作水平也是相当高,放在今天重新看,也不过时。而王羽自导自演的这部《龙虎斗》就差实在太远了,一个 弱不禁风 的小身板,打罗烈这样的汉子,一拳就把对方打的肚子鲜血直喷,谁信啊? 小时候经常听很多无知的大人说要练铁砂掌,并且真是拿家里的炒菜铁锅来练习,估计也是受了这些影视作品的毒害,可想多读点书是多么重要,否则天天只能活在影视作品中自娱自乐,毫无长进。练铁砂掌的时间如果用来学习物理和化学,人体工程学和运动机理学,估计早成才了。
明显就是找香港演员扮演鬼子,当靶子让中国功夫高手痛揍一顿的解恨意淫片,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爽片爽文,获得当时的票房冠军,估计也是因为这个,中国人苦难深重,被鬼子压迫了这么多年,又没能力打去日本把日本给灭了,只能通过影视作品,发泄发泄。
从艺术角度和功夫真实性,远远达不到票房冠军的高度,如果放在今天,并且是王晶导演的作品,估计大家就释怀了。出于对王羽那个年代的敬佩,权当给三颗星吧,不能再多了。
叼炸天,这是1970年的片。感觉北斗神拳也从这里借鉴了点东西
和别的邵氏的片子是不太一样,功夫动作观赏度虽不高但是透着一股狠劲儿。 剧情颇为简单,而且有些地方不太合逻辑,比如主角一下子变得很强。但是武打场面算是给足了。。。实在闲的可以看看。
最后罗烈如果和两个手下合攻,再配合狗腿子飞刀偷袭,其实王羽必死。无奈导演把反派都演成无脑,
本片是王羽脫離張徹後自己獨立自導自演的第一部,也是他在邵氏最後一部電影。最大特色是用拳腳功夫取代了武俠片的刀槍劍戟,開啟了功夫片的潮流,中日對決的概念也領先于《精武門》,王羽也把張徹那套視覺刺激的誇張效果運用於本片的動作設計,亦吸收了日本劍戟片的重氛圍的場景設計,尤其以圍牆外和兩個日本武士廝殺的一場最妙,充滿了一種酣暢淋漓的快感
三颗星给李小冉和余文乐李小冉身材真是好啊,余文乐笑起来又痞又甜谁能挡得住??
王羽不太会写故事,真正动手也需要好的指导
没有特色 王羽做导演写本子不行。主角突然间变强不合逻辑。自学铁砂掌和轻功的桥段都是实在太骗人的。
王羽第一部自导自演的拳脚功夫片,以民族精神拓展出新的叙事框架,不过连带着传统武德也没了。不知周星驰沃卓斯基昆汀有没有看过
自从拍了独臂刀后,王羽以后的所有电影没有一部可以超越独臂刀。
1970票房冠军。王羽自编自导自演,武指唐佳。历届港片票房冠军补完。看到1:20突然没了,小毛驴阿小毛驴阿,你不知道我下的多辛苦,居然DOWN了个‘残片’。天杀的,哪个王八蛋发布的资源
只恨爱奇艺无倍速播放。不过看到大量的推轨镜头,有些地方多到丧心病狂,印象中同期电影不多。技击关键处细密的剪切也不常见。对王羽的感觉还是差一点点。罗烈这里倒是浓眉大眼栗色头发很时髦
反派大BOSS是罗烈,1970年的罗烈已经开始面目狰狞,想想1969年的飞刀手里还一脸英气,所以之后走反派路线了
王羽第一部导片,副导杨静尘和吴思远。此片中日空手武斗出于李小龙之前,田地及雪地场景颇有日本片风情。
王羽离开邵氏公司的同时,也开始执导自己的电影。作为导演,王羽是武侠片历史上最伟大、最具创新精神的电影人之一。他为邵氏公司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即他作为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事实证明,在这一类型的发展中,它甚至比《独臂刀》更具历史意义。 《龙虎斗》是王羽执导的四部功夫片杰作中的第一部。它于1970年在香港上映,是当年亚洲最具活力的电影之一。只有三隅研次的《带子雄狼 冥府魔道》能够与之并肩。虽然张彻的电影在香港和台湾掀起了一股动作片的浪潮,但它们都是关于武侠刀剑术的。《龙虎斗》是此类题材中第一部主角放弃了刀刃而用拳打斗的电影。从那一天起,功夫武打片就诞生了。
铁砂掌和轻功就能破空手道贯穿了整部戏,自始至终啼笑皆非!逻辑估计在那个时代的电影中并不重要,特别是功夫电影!七十年代的电影人物都如白菜,一碰就死,到了八十年代打到一定程度才死,九十年代,只要不打脑袋和心脏,中多少枪都不会死!哎,一不小心透露了香港动作片的发展史~
王羽自编自导自演,水平不行。就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为师报仇的故事。铁砂掌+轻功可以破空手道?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剧情不够,血腥来凑?可惜连动作戏都不怎么样。比较敷衍。倍速播放看着效果会更佳。片中有露点戏份,滑稽脸。
王羽在邵氏的最后一部电影,开创了用拳脚功夫对抗国外武士的先河。王羽自己导演其实也是继承了张彻的风格,血浆四溅,动不动就是戳瞎人双眼。此外,整部影片也能看到剑戟片的影子。tips:蓝光版与天映修复相差五分钟,最明显的是中间强奸戏份有漏点。
四颗星代表《龙虎斗》在香港电影史上的四个关键贡献。一,将功夫片从武侠片中分流出来,用票房的成功开启七十年代功夫片的潮流,徒弟引领了师傅。二,民国背景,师门仇恨,列强高手,卖国奸贼,一个明事理的传统师傅,一群不中用但忠义的徒弟,一个有潜力有良知却又单纯到脱离时代的主角,王羽自编的故事为后来李小龙、成龙电影搭建了故事框架。三,此前武侠片尽量避免赤手搏斗,因为不好看,可从《独臂刀》到《龙虎斗》不过四年,唐佳的动作设计已经有了明显质变,实战技的引用,双人战的意境,高潮战的曲折反转,群战的调度与剪辑配合,这些优点李小龙学了一半,丢了另一半。四,王羽这一走,便宜了一对新人,江湖代有人才出,狄龙、姜大卫得以扬名。
王羽,还是更适合手持利刃以一当十血染白袍的古装武侠造型情景。单对单多回合拳脚相向招式套路的近现代功夫搏击情景?就显出他身手上的短板,甚至是笨拙。铁砂掌和轻功这两样东西也只是剧情设定中的国术绝技,动作画面实效上并不足以掩盖选错战场自曝其短的尬尴。
王羽在邵氏自编自导自演的这部《龙虎斗》还有些意思,风雪中围墙外草丛中恶斗,城门外雪地上的决战,意境和气氛挺好。功夫片影迷昆汀应该看过这个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