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在此列豆单
简奥斯汀,书版BJ单身日记,伍迪艾伦的嘚吧儿片,休·格兰特在他演好人的电影中,《black书店》里的伯纳德,《鱿鱼与鲸》中的小男孩主角,《相思成灾》中的永远醉酒的富家女,《阳光小美女》中的同性恋自杀叔叔和色情片怪爷爷,这部电影…………
名单持续补充中。
在我的想象中他们是一个世界的。
如果他们在一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多精彩啊……
我会一边拍手,一边大笑:痛快!
生存让你不得不低头。在雷人越来越多的世界里,在颤颤巍巍战战兢兢的生活中,他们多值得人向往——永远一针见血,讽刺的淋漓尽致。而真实世界中,我只能猛翻白眼,每每提起一口气,将讥讽的话吞回去,憋到内伤。
本来只是想说我觉得英国人拍这种爱情小品远比好莱坞拍得好——他们从不吝于将英式幽默充斥其间,从不去想是不是这样太不罗曼蒂克了,你看好莱坞就很少让小罗伯特唐尼出现在这种片儿里——结果在这里鬼扯什么。
总之,遇到这种片就是——看之。
2 ) 请也给我一个俗套的结局..
<<如何众叛亲离>>里的西蒙.佩吉还真是可爱得性感之极..
丰富的面目表情,幽默智慧的神经,特立独行的处事,傻气又率真的性格...真是可爱到不行..
女主角说,现在纽约的女人只喜欢成功的男人。他回答我会变成功的。她又补充一句,还要高的。他立刻哑然。。
是啊,哪个女人不喜欢成功高大的男人。但如果真有这样一个可爱又智慧幽默率真的小男人,我也爱我也要。但是在哪里?这样的男人都藏匿在哪里。
不能色迷迷地猥琐眼神,不能娘娘腔,不能粗俗没涵养,不能没有童心,不能脆弱孩子气,不能木讷没情调,不能自大自私自我陶醉,不能太粘着我,不能太疏远我,不能沉默寡言,不能聒噪罗嗦,不能比我瘦,不能比我白,不能低,不能有家族遗传病,不能不喜欢音乐,不能不喜欢电影,不能不喜欢书,不能不喜欢狗,不能不喜欢旅游,不能基本不运动,不能吃饭喝汤吧嗒嘴,不能床上功夫不好,不能上厕所后不洗手,不能是同志,不能偷腥,不能不孝敬老人尊重长辈,不能不心地善良,不能胆小,不能撒谎成性,不能八卦长舌……
额,暂时就想了这么多。
我躺在床上就这么一点一点想,怎么会这么多的不能。或许根本不是谁不好是人们都太挑剔。
挑剔一点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早早把自己贴上标签扔在某人狭窄或许还有异味的橱子。青春到底是独自等待着浪费还是扔给第一个顺眼的人一同花费..
或许是我们都大了,身边的朋友大都在恋爱中。
其实大多时候我根本没想法,只是有时我会特别不理解。长大后我发现爱情是件挺难的事。为什么人们就能把它那么轻易。
它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如果遇到能让你迸裂热情火花的那个人。它是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如果最后也没遇到这么一个人而不得不找人搭伙将就的话。
名.利.它们在我们年轻时候,在我们一无所有时是那么那么重大的诱惑。
说好听是我们很想成功,很想证明自己价值。说不好听就是我们追求名利。
电影《如何众叛亲离》里各色的人追求名利方式各色..到底谁比谁更光明正大更加美好呢,最后男主角懂了,最适合的方式就是最奏效最美的。这是追求名与利。
当他发现自己要得不是这些,丢开时,才发现爱和温暖的唯一方式是勇敢+真诚+时机..
虽然结局一样俗套,但是俗套温暖地让人想掉眼泪。
其实我也渴望俗套的爱情俗套的生活,如果肯给我一个机会。
电影放映结束。眼前反刍西蒙佩吉那可爱天才的脸。想起他穿那件红色T恤上几个简单的字“年轻,呆笨且性欲旺盛”还是让我忍俊不禁..
这不就是我们。后青春的我们。
年轻,呆笨且性欲旺盛的我们,追逐名与利也追逐爱情。不管最后有没有妥协。
不管这过程会有多曲折,我只想呼喊!请也给我的人生一个俗套的结局。
3 ) 不够Hot Fuzz好笑经典,但是还不错
Simon Pegg真的挺cute,很喜欢他的吸血鬼造型。
尽管有个哲学作家爵士老爸,还有个经典英国电影明星老妈,再加上自己有个哲学硕士学位,他却跟在明星的屁股后面,以闯入名流party和与女明星上床为生活意义。这一点实在是太cool了!无论是写明星丑闻为乐,还是为了名利女人拍明星马屁,最后再闹翻颁奖礼,他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这样的人真可爱啊。
但电影本身一般。听说原著Toby Young的自传小说会精彩很多。
最无厘头的情节是不明白为什么Alison会爱上他,这里的处理太简陋了。睡衣舞蹈顶多是对对方有好感而已。
他成名的过程也过于简陋了,就是beg了女公关一次嘛。现实中哪里有这么容易得到机会。
因此前2/3的剧情的确很好笑,后1/3有点闷。
不过变形金刚里面那个女的真的非常sexually attractive! 而且我真的很喜欢Kirsten Dunst。或许我对女人的审美观有点怪吧,我觉得她很美,很有味道,而且可塑性很强,演什么都可以。
其实总体而言是一部比较无厘头的闹剧,本来想给3星;只是因为Hot Fuzz和Kirsten Dunst,我给4星吧。^_^
4 ) 冷暖自知,坚持意味众叛亲离
标题:冷暖自知,坚持意味众叛亲离
栏目:《如何众叛亲离》影评
作者:朱古力
众叛亲离,非我本愿。都是被人逼的,区别在于你要妥协荣耀,还是饿肚子让自己痛快。
我喜欢影片的名字《如何众叛亲离》,磅礴大气一看就是喜剧。主角是个以恶搞名人出位的记者,专门写抨击文章,在英国常被打击,杂志眼看倒闭。但他的恶搞居然引起了美国时尚名杂志主编的一丝兴趣,该主编当年大学也是这么折腾的,千里迢迢让他来大都市上班。主角自然也是兴致勃勃,满怀欲望。于是笑料至此开始,第一夜泡妞失败找了个人妖,让房东老太太崩溃。上班无人理会,格格不入,所有人都当其菜鸟,而他尚不自知自讨没趣。他大闹大吵,却总是事与愿违,看上一位美女新人明星,人根本不鸟主角,他却把女星的狗给弄死了。主角去问主编,你想我怎么样,我在这里什么也干不了。主编只是告诉他,别再给我闹了,行了,你我都知道,我们抨击是因为我们一直没有参加宴会的入场券,现在我让你进入名流这个圈子,你就好好给我呆着,干点正事。主角倍受打击,唯一陪伴他让他觉得自己收获幸福的女同事却也是个跟道貌岸然副主编有过一段的小三。当然主角也算是出身名门,他父亲是英国知名学者,母亲是英年早逝的女明星。他终于妥协,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然后瞬间名望利益女人再次拥抱了他,直到他终于梦寐以求可以跟女星上床那刻,他才想起自己已经忘却了最想要的生活,那是拿尊严和热情所换。于是他反抗了,继续让上流社会出丑,为的是找回自己,同时紧紧拥抱真正自己所爱的人,到此所有的笑料才算收场,上演一幕爱情。那么这样才算是众叛亲离。
这个片子好玩是不纯粹恶搞,根据真事改编,用漫画《食梦者》中的言论,算是严肃搞笑,其实皆是心酸和格格不入的人情冷暖,让观众感同身受,产生无与伦比的爆笑。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一般笑料的产生,都是尴尬的开始,我们在现实中最排斥尴尬,所以我们衣着光鲜、坦途得体,为的是别得罪人或者制造让自己无法下台的场面,但我们看到一个不识好歹的人在影片种插科打诨却被到处打枪,毫无所获。我们不由得狂笑(不用排斥,那就是讥讽,且内心无比喜悦自己没犯这样的错),但谁又能否认我们内心没有这样一丝认同——真想这样痛快活!不过内心马上告诉自己,别扯淡了,好好工作。那么,用一句很扯淡的收尾——这就是人性。
一个有想法的记者,虽然这想法未必有用,但他至少是一个坚持的人,被名利所吸引来到上流社会,他的不适应既有自己的矜持羞愧,也有他最根深蒂固的坚持。屈服是不对的,要做自己。但做自己让他倍感挫折,那些光鲜下的灯影,背后却是腐烂和冷漠。在荧光幕中大声说出我好快乐的明星多数都是做戏,架不住精心安排。这对他的冲击蛮大。他有一度妥协,只因失去了最爱的女人。在他勇于表达对女同事的爱的时候,女同事却率先一步选择了虚伪却比自己有前景的副主编。男人更多时候不是在跟女人谈恋爱,而是对抗潜在的其他男人给自己的压力。因为诚如村上龙所说,男人如同消耗品,女人则是战利品。在这方面,主角是个弱者,直到他放弃他的坚持,做一个温顺的人,随即机会也就接踵而至,他成了有名望而成功的人士。直到他重要的心爱之物母亲遗留的戒指被人当随意的赌约任意玩弄,而他知道心爱的女同事一直在等过去的他,他再也按捺不住振作起来。却也是他弄得上流社会鸡飞狗跳,打破了他们精心维护的“生态平衡”。所以基本如何纸醉金迷,美女如云,物华时尚,这都还是一部草根精神浓郁的人文电影。有点类似《穿普拉达的女巫》,区别更幽默,当然也更让人觉得荒诞不经,但这就是我们时尚圈。
其实任何圈不过如此,一旦都能构成圈子,意味着他设置门槛,不允许不同意见的介入,固步自封,一帮人以此养老,容不得其他的声音,莫问动机,当你一旦这样想,你的确会过上体面的生活。但你身上那边被我们称作“生命力”的创造力必然消失殆尽,你已经是一个老人。幸好我们的世界是有老人统治,你只是融入就够了。
并非说打破就是有理,但我们的价值观太容易被一些表面的东西浮动,如果说主角在没有获得名利的时候他的所有抗议都像作秀,但他影片结局,他放弃了别人让他妥协而换来的名望,去选择自己要的。那种坚定和踏实,才是最重要可获得快乐的规则,即便那样众叛亲离。但谁知道呢,能跑掉的未必是重要的亲,也早该离的。
话是如此,现实总不尽兴。所以影片中的主角才给足了我们一小时的笑料,半小时的唏嘘。我们在看完电影以后能做到也仅仅是尽量不违心,但这大概才是最困难的要求。
最后做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因为出身草根,我对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固然也有着潜在的仇富心态,直到后来我一直在看《八卦天后》,里面无外乎在讲一对对男女互相变幻恋爱关系的故事,主创似乎饶有兴趣讨论恋情到底有多少种模式可以在其转换。这个不是重点,但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确我并没有那么仇富了,因为那样太狭隘。上流社会固然有着大家所讨厌的虚伪娇纵,但他至少做到即便如何讨厌你,还是可以彼此存活下去。而好的艺术作品并没有很明确的功利心态,教你如何去做,而是告诉你,世界本该如何,你可以自己考虑何去何从。
但最本质的,谁在自由意志都不该被剥夺。好的有人文追求的作品应该潜在都在鼓舞人们追求真善美,只是这样好难,隐含地讲。当然也有反例,比如《小时代》。
反正这的确是很有意思的时代。尽量让自己心态健康,不说让你高尚,其实他涉及养生,你就当照顾自己。不然还能如何呢。
试试看吧,某刻我们也众叛亲离一次。虽然我们都知道,那样好难。
END
5 ) 如何众叛亲离里的潜规则
规则1: 得到一份工作可能是因为你与众不同,可是继续混就要熟悉游戏规则。所以,当大BOSS把你找来,或许是因为你有他年轻时的影子,但是你要记住他现在改了是有原因的。
规则2: 在任何单位都要有一两个死党,否则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规则3: 如果不想别人拿你的CREDIT,最好开会的时候才说。
规则4: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不要因为和BOSS不对眼就辞职,忍一忍,他可能把位子腾出来。。。
规则5: 识时务者为俊杰。只有熟悉规则的人才能成功,能够改变规则的人要有运气和智慧。愣头青是成不了事的。
规则6: 和老板婚外恋是愚蠢的。
规则7: 名利场的规则是互相利用,损人利己的事最好别干。人人都锦上添花,落井下石。雪中送炭没人记得。。。
规则8: 电影终究是电影,那个结局大部分没有实现的可能。所以, 别太当真。。。
6 ) TO BE OR NOT TO BE,是个问题
英国愤青杨同志,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老爹是著名哲学家,老妈是名演员,自己也混到了哲学硕士。可惜老哥偏不爱在哲学圈混,非跑到演艺圈里折腾。在伦敦办了一本杂志《后现代评论》(Post Modern Review),号称专门用后现代的手法来解构娱乐圈的明星。因为老讽刺明星,不招人家待见,也弄不到什么猛料;因为写的东西太文艺,普通老百姓不爱看;又因为招的一堆不靠谱的员工(都是像IT CROWD里ROY那样的),杂志销量惨淡,濒临倒闭。。。。。
一天杨突然接到国际性知名八卦杂志主编银发老头的电话,说看上了他,请他去纽约滴干活。杨高兴的立马就飞了过去。到了新单位,杨还是以前那见谁愤谁的范儿,结果混的异常失败,人人都把他当作totally shit。连喜欢的漂亮妞也离他而去。这下刺激了杨同志,从愤青开始往营销专家身上变,和那些他以前觉得totally shit的公关和明星打的火热,也慢慢变得越来越牛拜,混到了走红毯穿阿玛尼的份。但是,TO BE OR NOT TO BE COMMERCIAL,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最后杨同志还是决定了NOT TO BE,也赢得了落跑漂亮妞的欢心。
说实话,其实这剧情有点俗。但看完这片,我觉得有趣的是片子里男主角其实和主演的轨迹还是蛮像的。扮演杨的是著名的英国演员Simon Pegg,此君以僵尸肖恩、热血警探等带点kuso和黑色幽默的片一直为豆瓣众影迷津津乐道。但是近年来,pegg同志越来越和以前常讽刺的好莱坞电影工作者合作紧密,像和ROSE老兄合作的《肥仔快跑》,这部和蜘蛛侠女友、变形金刚女主角合作的《如何众叛亲离》,但无论是我,还是豆瓣上的众影迷(我通过看评论感觉)都觉得影片质量越来越下降了。后来利用洗澡的时间,我思考了一下。觉得这其实和片子里一样也是个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咱也应该理解pegg同志,人家也想受众更广些,不能光给你们豆瓣上的人看吧,还有天涯、猫扑、网易什么的呢。长尾挺好,但变成中移动肯定也没人会反对。
写着写着,我突然想起在我还是个愤青的时候,我看那些傻x乐评人的乐评,当他们说某某乐队的某某专辑销量巨好,是对商业的妥协,商业性很强,我就会立马对这张专辑嗤之以鼻,甚至都不会去听一下;而当他们说某某专辑有多艺术的时候,即使我觉得非常难听我心里也有点会把人家当成圣经那感觉。后来我渐渐对这个商业社会的运转开始有了粗浅的认识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以前太偏激了。商业是这个社会的基础,离开了商业,艺术根本玩不转,但艺术这玩意又有自己的特性,不能完全等同于商品,必须保持自己一定的独立性。
因此,TO BE OR NOT TO BE COMMERCIAL,还真是个问题。找到其中的平衡,还真挺难的。不过作为一个学过几年经济管理的同学,妄自尊大的给pegg提点建议:长尾是基础,没有Google的天才,没有党国的支持,中移动还真不是一天建成的!
看完这片,我又看了遍Hot Fuzz,我不得不说,真TM好看!
挺无聊
一个演员的才华不需要任何附加元素,不要内敛不要因地制宜,就是赤裸裸地喷涌出来。天知道我多么多么想看永不存在的[僵尸肖恩]续集!
只是觉得长了一些
美丽的梅根~
实习生赶通宵写出来的玩意儿……一干名脸又有何用。
前戏搞笑,后戏不足!还有就是,片名让我觉得挺莫名其妙的!
1.9
额 just funny 本来想打2 那就有点狠了
相当靠谱的片子。价值和成功往往不能划上等号。游戏规则决定一切。幸好总有些傻瓜跳出来,希望他们不总是失败者。
这个分数显然不对……
当所有人都不得不为美女金钱所折腰时,还在坚持最真实自我的你,就是众叛亲离的对象!但,即便是这些仇视你的人,也同样仍残留着那么一点点最原始的冲动。这是一道选择题:生存或真实的生存。即便走出大银幕在真实生活中,这倒选择题的答案往往也是由TA替你决定,这就如同你在坚持亦或是被清洗。
Toby Young
天啊,越来越爱西蒙·佩格了…………不过估计大部分看完这个片子的男性同胞,都会对梅根·福克斯迷恋的更加痴狂吧……
megan都要俾五分啦
看到有人说科尔斯滕邓斯特演惯了乱七八糟的片- -
不得不承认Kirsten Dunst虽说不是异常的PP,但可塑性好,表演淡定成熟;时尚女魔头的变性改编版
How.to.Lose.Friends.and.Alienate.People.DVDRip.XviD-DoNE
真的到了香格裏拉才發現一切都是浮雲 賴以生存的無非還是愛与真誠
男版《穿普拉达的女魔头》
Simon Pegg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下一步会出什么状况,Kirsten Dunst还是一如既往的美。“—现在人人都是名人,你露出胸部你就是名人。—我想政治取决于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