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美国拳击片《奎迪2:英雄再起》,史泰龙《洛奇》系列第二部衍生电影,全球累计票房2.14亿美元,定级PG-13,豆瓣评分7.0,时光网评分7.2,IMDb评分7.1,于2019年1月4日引进国内上映。
编剧构思“洛奇”衍生电影“奎迪”系列是有“预谋”的,第一部借洛奇好友阿波罗引出奎迪(阿波罗是贯穿《洛奇》前四部的重要角色),本片则继续衍生剧情,奎迪父亲阿波罗死于《洛奇4》中的苏联拳王,于是本片的主要戏剧冲突就顺理成章地设定成了血债血偿的为父复仇,应该说两部“奎迪”与《洛奇》系列的剧情和角色做了很流畅的衔接。
本片的票房好于第一部,观赏性和娱乐性大大好于第一部,第一部由于剧情戏过多而饱受诟病,而本片的戏剧冲突大大增强,戏剧矛盾数量大大增加,三对父子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在第一部中铺垫的女主失聪在本片中导致了奎迪女儿的先天失聪。
本片的主要戏剧冲突来源于《洛奇4》,在本片中奎迪遇到杀父仇人、为父报仇,《洛奇4》中的“拳击机器人”率儿子卷土重来,两个上一代的仇人通过后代来一雪前耻,这一戏剧冲突设计得足够激烈。。
本片的拳击戏比重安排合理,两个拳王后代交锋了两次,两场拳击戏拍得非常好,拳拳到肉,血脉贲张,紧张激烈,动作感强烈。由于本片在剧本上很下功夫,戏剧冲突假设得到位,所以两场拳击戏将观众情绪调动得很高涨,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看“洛奇”系列电影时心潮澎湃的观影感受。
虽然本片的商业性要好于第一部,但本片的豆瓣评分要比第一部低,我想主要问题在于本片和《洛奇4》非常相似,尤其是乌克兰拳王儿子的训练方式是先进方式,而洛奇训练奎迪的方式则是原始复古的,这一幕和《洛奇4》何其相似。
本片引进国内是不恰当的,因为《洛奇》六部曲和第一部《奎迪》都没引进过国内,绝大多数国内观众都很陌生。对这七部电影不熟悉的观众,直接看本片是云里雾里的,只能看个热闹罢了。而且拳击本来就不是国内的重点体育项目,所以本片无论是情怀还是素材,都不是能在国内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
本片的国内片名够俗气的了,似曾相识——《蜘蛛侠:英雄归来》《蜘蛛侠:英雄远征》《太极2:英雄崛起》《痞子英雄2:黎明再起》《奎迪:英雄再起》……
史泰龙宣布本片将是经典拳击角色“洛奇”的谢幕之作,第一部中铺垫了洛奇患有癌症,虽然本片中没有探求病情恶化,但“洛奇”八部曲正式宣告结束。两部“奎迪”已经将“洛奇”六部曲的营养吃透了,《奎迪3》肯定是和“洛奇”系列不相干的全新故事。
“洛奇”八部曲虽然是PG-13级的,但我个人认为不适合少年儿童观看,拳击比赛的暴力倾向还是非常明显的。
2023年,完全脱离了史泰龙和洛奇|的第三部《奎迪3》上映,“奎迪”IP正式宣布独立。
一、以父之名
剧中男主角克奎德(Adonis Creed)与对手杜拉格(Drago)对战的原因,皆是父亲。奎德应的与杜拉格的第一场比赛,转播主持人的开场白可以体现两人对战由立场至各自应战心理的立场,是如莎士比亚悲剧般的设置:两个在不同环境成长,接受不同训练和教育的男主角,在同一个擂台为同一个证明目。这个目的便是为父亲洗过去失败之辱。故比赛是两者为父亲正名而战。杜拉格是为之前败在奎德拍档洛奇(Rocky)之下的父亲,而奎德是受对方以其父亲因战而死的激将而战。
二、以国之名
奎德应战杜拉格的两场比赛,分别在美国和俄罗斯举办。两场比赛在转播中的内容无不以“主场优势”分析两人的气场。两国人民群众在各场的支持态度也截然不同。
第一场比赛美国为主场,杜拉克下的战帖是一种踢馆和挑衅的行为。杜拉克在美国主场的擂台备受倒彩,反之奎德却是光彩亮丽。乃至于其被打败,是虽败犹荣收场。第二场比赛为俄罗斯主场,奎德应杜拉克的再一次宣战。这一次的比赛对两者来讲同“为父亲名誉而战”的性质不同,衍生了回向个人热忱和家庭幸福的保持与发现。然而除了“父亲之名”的声音,两人的对战背后还有代表国家名声的身份。这一体现在杜拉格一方很明显:其父亲因为败在美国选手洛奇手上,倍受国家鄙弃,直到后来儿子的出色表现才让他重新受到重视。
三、拳头的律动
承上所讲国家作为主场优势,第一场比赛杜拉克的踢馆挑衅行为使美国人厌恶,所以在他出场的时候大家都纷纷对他喝倒彩。奎德的出场却很气势,隆重地宣告主场优势。到了第二场比赛,杜拉格得到了俄罗斯人民观众的支持和期望,他出场两旁的火焰和火红的服装与第一场比赛中的奎德出场时候穿的颜色相同,比喻的是主场转移和个人自信的气场。
不过身为主角的奎德总不会是同杜拉格在第一场比赛一样的待遇,即使场内欢呼并不如对杜拉格的欢呼响亮,还是有妻子的歌声作气派的入场。(这一段的歌曲让我觉得很感动,此处可能应该加感叹号但是我想假装冷静。)而且歌词唱的内容和意涵,也直接的投射奎德当下要一雪前耻的心情。
这部电影的配乐和插曲与电影中的画面非常搭调,尤其在奎德训练或重点比赛时候的运动和挥拳,节奏感都十分强烈合拍。由于故事主角为美国黑人,电影中的插曲也几乎都是充满黑人曲风的音乐,使视觉与听觉的艺术感得到优质的呈现。
四、父子关系
第二场比赛是奎德与杜拉格之间的恩怨的句点。胜出者虽然是奎德,对于杜拉格来讲却不是“莎士比亚悲剧”般的收场。杜拉格从小便是为父亲的仇恨而得到训练,他是一个被推上擂台的复仇武器。父亲时常以“那一场比赛使我屈辱”、“那一场比赛造成了祖国对我的唾弃”和“那一场比赛夺走了你的母亲”灌输杜拉格,杜拉格身在母爱缺失的环境之中,父亲的关注和父亲所在乎的一切于是成了他甘愿成为武器的原因。
杜拉格的父亲在第二场比赛的最终回合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不服输的他见儿子为自己强加于他的信念遍体鳞伤。杜拉格本不需要对父亲证明什么,也不需要帮助父亲清洗前耻,他本就不在乎国家和人民会如何看待他们父子。只是因为这是父亲的期待,而他对父亲关爱的渴望也许只能以这种方式取得,于是他做了。而他的父亲也在不曾见儿子失败和受伤的情境,意识到了儿子对父母关爱的渴求。他的投降之举便是对儿子的付出回应。
在奎德身上也有父子关系的处理。也是一般传奇故事常见的主题:拥有一个传奇般的父亲和师父,身为儿子和徒弟在以“谁的儿子”或“谁的徒弟”的阴影之中,要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还有父亲的失败悲剧是否需要儿子承担,要儿子为他夺回荣誉?第一场的比赛,奎德是“以父之名”出战。但是他明显对这个说明感到犹豫,他的师父洛基和他本身知道父亲在那一场造成悲剧的比赛,坚持进行比赛本就出自于父亲自己的意愿,而父亲也应该预知这会是结果之一。所以对方的挑衅,真正利用的并不是奎德对父亲之死的仇恨,而是奎德对自己“应该捍卫什么”(刚刚夺得拳王的封号或者父亲被对手打死的怨恨)的迷茫。第一场比赛的中介者在找到杜拉格父子的时候,正好是奎德夺得拳王名誉之时,他对杜拉格父子说:“现在是时候了。” 正是因为奎德身处人生胜利尖峰,还未稳定的地位和心情于是容易受到干扰。
第二场比赛的奎德则并不再“以父之名”或捍卫拳王封号的欲望出战,而是为了用捍卫拳王名誉作为维持爱好的心态出战。他成功守住的“拳王”地位,他在父亲坟前讲了:“这并不是为了您。” 虽然奎德的父亲并不在了,但是经过这两场比赛,同杜拉格父子相似,他们也经历了交流。杜拉格父子是父亲从儿子身上意识到了亲情,而奎德是从父亲当时的坚持领悟到了对竞技和爱好的热忱。那是父亲给他的启示,而不是父亲留下的“仇恨”和随意对他人挑战的理由。
PS:和爹地交流的过程和内容就是一个大反差。他即使讲了整个《洛奇》本传和外传的故事,我对这个系列故事除了这一部外传以外完全是空白。
这对父子不能称之为反派,只是彼此的立场不同罢了。而且,维克多更让人心疼!真希望他只是点数落败,或者平局。
另外,私心希望能像《终极斗士3》里面把原先的反派博伊卡那样,把维克多父子作为《奎迪3》的主角来演绎,奎迪和洛奇可以客串演出,《奎迪3》的名字也可以叫“救赎”。或者干脆重新打造一部,作为《洛奇》系列的衍生篇也可以。
与所有体育系电影的套路区别不大,主角先失败受到挫折,然后再经过卧薪尝胆战胜自己,战胜了对手。而在这部电影中“反派”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因父亲失败,母亲将二人抛弃,而自己即将失败时,母亲同样也无一丝留恋,在拳击比赛中先将自己的心理防线击馈,最终败北!
虽然体育系电影一如既往的套路,但也同样始终如一的给人以激励,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那样的挫折和低谷,有人可以轻松的走出来,有人却要徘徊很久,甚至终生无法走出来!
一直觉得,乐观、悲观以及抗压能力这都是先天的,后天学不来的!
《CREED II》的剧情硬伤是——首场战斗失利的结果过于服务于戏剧性而犯下基本战术错误。
面对DRAGO这名俄罗斯巨汉或任何较自己更高量级选手(身高、臂展、抗打击程度),应采取更灵活的牵制策略,消耗其体力和意志力,伺机反击。这点奎迪自己没有察觉,就连代替教练也没有给与任何相关指示,显然素人以下。取而代之、剧情上用较弱的家族仇恨和前期挑衅这类老套的手段分散用户注意力,瑕不掩瑜。
莎士比亚元素调色,让主角从“走上正轨的野良犬”转变成了“戴皇冠的悲伤小王子”,不敢说这种煽情的作用是正是负,至少满足角色的基本成长线性,弱这样雕刻出来的奎迪,只能说明是个一捧就胀的毛孩,缺乏真实且当然不会被观众共情、喜欢。
事实上、相较第一部小奎迪的人格没有表现出任何长进,易怒、冲动、偏解劝言、对“ROCKY爸爸”过分依赖...除了身份从一匹狼到父亲的转变外,个人感觉其决策和突如其来的迷茫、甚至还没第一季那会儿成熟,看来ROCKY曾托福的“独立祈愿”还要花上一些篇幅才能实现,在这个意义上ROCKY的接力棒哪天完全交替给CREED,或许也意味着这系列也差不多可以毕业了吧。
没了第一部的长镜头,全靠剪辑的“拳术”观赏性削弱很明显,加上焦躁的煽情和阴郁,缺少前作的干爽畅快,始终还是没有打破好莱坞历代“第2部会差一些”的魔咒吧,但愿第3部能回归原生水准。
这部电影自从18年上映以来 我已经看了五遍以上了 作为一个洛奇系列的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大学生 我觉得奎迪系列带给我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大于洛奇系列的 如果说洛奇系列是一代拳王的热血与励志 那么奎迪系列毫无疑问是一个男孩儿如何成为一个男人的故事。尤其是第二部 私以为它的主题就是 How to be a grown man. 在电影里面妈妈曾多次提到you are a grown man. 确实从第一部的青涩小伙子到第二部的champ 奎迪在职业的道路上无疑是更加成熟了 但是真正能让一个男孩成为一个男人 我觉得还是只有家庭 电影里面creed经历了结婚 生子 也让他的内心从第一部的为自己战斗转变为了为了守护家庭的勇气与责任 虽然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比赛的失利 内心的消沉 但是他像一个斗士一样战胜了这些 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部分的成长比起最终比赛的胜利更能打动我 一个人物的成长性以及内心走向圆满的过程在我看来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fight 这也是让一个人物塑造的更加深刻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点奎迪系列传承自洛奇系列 甚至做的更为出色 在洛奇系列中 我感觉洛奇的形象其实是比较割裂的 尤其是前四部和后两部看来 洛奇对家庭的态度以及方式在我觉得是缺少一种合理的铺垫 甚至有点为了制造矛盾而出现矛盾 但在奎迪里面一切就显得比较合理 所以当d最后战胜不成熟的自己而达成了一种圆满时 会让我觉得热血沸腾 同时也让我作为一个男人对人生对未来又一个更加深刻的思考
从失败中走向成功似乎是所有这类励志片的惯常套路,这便罢了,但是总是时不时给反派一些人格上的贬低设定就更俗套了。总之,这类片子足够燃就够了,即使很冗长。7
可以说非常套路了,但套路之下又拍地足够燃,感情也很饱满。只是这碗美国主旋律鸡汤,看你愿不愿意喝罢了。
比起奎迪更喜欢维克多,这个高大强壮的男人没有机会得到善师洛奇那样的训练,有的只是父亲冷漠残酷的磨砺,他没有所谓温馨的家庭在背后支撑,背后只有父亲曾经输给洛奇的耻辱,即使被击倒在地,也没能换来母亲的片刻停留,他是那种在角落里独自挥打沙包的男人,像极了每个独自在外漂泊的爷们。
和黑豹的剧情一模一样。《黑豹》中迈克尔·B·乔丹的爸爸被黑豹的爸爸打死了,所以迈克尔·B·乔丹去和黑豹打了两架,赢了一场,输了一场。《奎迪2》中迈克尔·B·乔丹的爸爸被维克托的爸爸打死了,所以迈克尔·B·乔丹去和维克托打了两架,赢了一场,输了一场。
3.5 虽然仍旧够工整好看,且亦够含泪完全程,但和上一部比还是有很多问题。上一部是承上启下,而这一部却还在承,还在回溯、原地踏步。这不是《奎迪2》,这是《洛奇8》。更觉套路的是,前后两场拳赛的战前,几乎就是粗暴的正反来回复制一遍,经过野路子训练的一方就能赢。赛场段落镜头被切碎,既缺连贯感,也缺一段好的视听呈现。
略失望 前面看的我昏昏欲睡 所有文戏基本都是套路 这个系列还是要打起来才好看
虽然很套路和主流价值观,做为一名父亲,还是被里面的家庭戏打动了。ps:龙格尔父子这条线是意外惊喜,放弃比坚持更难。
承接《洛奇IV》的故事与《洛奇III》的精神,各种层面上的对抗到最后是为了彻底而全面的和解——既是与他人,更是同自己。
强烈建议拍龙格尔父子的传记电影
实在是心疼俄罗斯反派父子,并不是因为臣妾已经说倦了的原因。而是就像史泰龙一开始反对男主接下战书时说的:你是世界冠军应有尽有,人家落水狗一无所有,孤注一掷的人是危险的。洛奇1虽败犹荣,而这个骄兵必败之后再磨练重夺荣耀的套路就太无新意了。话说着墨颇多的生聋哑女儿,米高梅重拾洛奇本身就时间拉的够长了,这是要等着十几年之后再拍个百万美元宝贝儿么
7分。有意思的是,其实无论是洛奇系列,还是之后的两部奎迪,都是相同叙事结构与模式,或者说,大多数运动励志题材也都是这种模式。然而,我们却仍然会被感动。包括本片的最后一战,也是看得人热血沸腾,尤其是主旋律响起那一刻。这可能也是运动类影片的魅力吧。本片另一个点则是加入了很多家庭元素。另外,反派父子的变化与情感也有小感动。
前半程为了“再起”就得先跌下去,拳王为跌而跌宛如智障,后半程为了“再起”把反派俄罗斯从西伯利亚踩到南极,编剧太Low…
和第一部不一样 这部Rocky theme像是不要钱 几处致敬Rocky系列会心一笑 虽然看MBJ抡大锤搬轮胎两个小时我都会打五星 但是这部还是很顺畅的讲了所有人不光是Adonis各自的心魔和自我突破 最后Drago v. Creed II我看的狂流眼泪 后面的几个汉子在那鼓掌叫好 也就很合情合理了
属于那种看了开头5分钟,后面剧情一马平川,完全尽在掌握的片子。拳击这个题材的片子如果像这样一味重复自己,抄袭自己,就没必要再拍下去了
老Drago扔白毛巾的一刻,讓電影昇華了一個層次,人生有太多比勝負和主義更重要的東西。
看的时候几度哽咽,这是年轻的奎迪一场寻找自我认同与自我价值的旅程,背负着家族名字的重量,励志而又充满自我救赎。挑战会随时出现,我们能做的只有拥有永不言败的信念以及时刻准备着。以父之名,成为新的传奇。
年迈的洛奇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向百折不屈的奎迪,都是自己当年的影子。后辈完成的救赎和复仇,正是老辈曾释怀过的纠葛和羁绊。
非常套路了,几乎就是照着剧作书拍出来的。当然Drago父子再次被抛弃的时候还是挺动容的。站在拳台上拼命想证明什么的男人,其实最脆弱。
很喜欢这个系列的原因是它不是传记片那样如流水账的纪录一场顺利,然后急急地为角色们划分人生胜利组和可悲loser。无论是初为人父的Adonis,还是最后那个遭遇抛弃却因为信守父子承诺而尽量不放弃的Viktor,在这一刻他们都是拳台上值得尊重的人们。这一部略微拖沓,而且为了照顾其他角色,加了许多歌唱、家庭故事线,但最后一场的紧张和全影院都在默默捏紧拳头的“互动感”真的是满足的。【以及,天知道最后五分钟看到这个片子特意埋的“设计”和某人的惊喜出镜,作为那部剧的头号粉丝我有多么的激动、爪马和尖叫!!!!!】
换了导演果然不行,整体而言和第一部差了整整一个重量级。尤其文戏,俗套就算了,全程靠直抒胸臆的台词表达人物心理推动剧情,真·美剧水准。拳击戏倒是依旧不错,然而比起第一部惊艳的一镜一场比赛还是显得太过平庸。总之看这部电影前一定要保证自己休息好了,不然来来回回能睡好几觉,在我看来这片至少该剪短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