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有朋友说:
“单纯不是优点,只是特点。”
是她有点道理的经验之谈吧,有些单纯的人好像会令人不喜欢。
有些则很招人喜欢,比如波特小姐:)
市面上有无数的职场畅销书,但本质上:
“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还是人品与实力。”
并不歧视那些教习办公室政治的书,
毕竟即便是个火星人,本着科学求知多看看世界的精神,
也要研究下地球人的政治风貌才能更好生存。
同时也清楚如果没有那种天份不如就做自己,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何况那些书大多教的还不是智,而是小聪明。
一向觉得若真有人真照书中做了,其实会违心难受或遭遇不顺吧。
市面上还有无数教大家如何做女人的,
美女,才女,富女云云,以及教大家如何找到好的另一半。
但似乎我所遭遇的一切是体验,是缘分,
今天的我们如果觉得很幸福,这幸福是我们过去的自己走到今天遇见的,
是在我们看过那些畅销书之前就遇见的。
所以后来看畅销故事的时候,也无从验证,看着有趣高兴就好了。
人生,是靠自己体验的,用自己的方式才有意义吧。
我肯定是无法给人讲什么大道理了。
只能散布我信仰的歪理邪说,比如:
我们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过去所思所做的结果。
有朋友觉得我大智若愚,有朋友叫我傻孩子。
我不知道自己是聪明还是傻,也许有些方面聪明有些方面傻。
我知道的是其实所有人都差不多。
在没天份做聪明的方面,不如就做傻的比较轻松自在。
非常喜欢这部片,真的超过了预期。
很美好很美好。突然觉得词汇太贫乏了,只能反复用美好来形容。
波特小姐是大龄文艺女青年里面超级可爱的一类,
她很单纯,很阳光,很浪漫,
她心里有很多很多爱,
或许有人说因为她很幸运,她出身富贵,她足够有才华,
那么好吧,也许这就是命运,虽然无法一句两句阐述清楚,
但我始终相信一切都是应得的,所有人都从自身找原因或许反而会获得宁静,
她所得到的一切一定是因为她值得。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经历道路都不同,
别人的感悟,别人的书,别人的人生始终是别人的,
看有益的书肯定是有好处的,
只是觉得有时候成功这个词被妖魔化了统一化了。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每个人都不一样吧。
如果你的答案是成功,那么你就认真学习那些教你成功的知识。
如果你的答案是美丽,那么你就认真学习那些教你美丽的知识。
我的答案是快乐,所以我也有我的道路。
总之独立的思考,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体验经历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吧。
彼此不同,世界多有意思。
单纯不是优点,只是特点。但无可否认,是种力量。
而如果用的好,用在好的方面,就成为美好的力量。
而美好是万能的。
再重复一遍,我好喜欢这部片子啊,嘿嘿。
推荐大家都看看:)
被开场的宁静所打动了。温暖的光线中,我们看到洁净的手指,不落灰尘的笔筒,看到她挑选粗粗细细的画笔,利落地削,用一滴清水搅动蓝色的层次,饱满笔尖的蓝色在水中在白纸上反复划出线条……同一种蓝色的那么多层次,深深浅浅,便有如她单纯的情感。
在画画的这个英国女人一点儿也不算漂亮,名字是Beatrix Potter。在富裕的家中有一间自己的房,每天都要守规矩地吃早餐、喝下午茶、道晚安,但她是不安分的一个——衣裙上的颜料泄露着所有秘密。从小就喜欢照着小兔子画画,画掉所有时间和想象力,画出所有快乐和满足。这样一个爱画画的小女子,却有两个伟大的、任性的、不切实际的梦想:1,永不结婚;2,出版自己的图画书。
在那个时代,女人20岁不结婚就糟糕了,更何况年近30。她母亲为她安排了各种各样的相亲,从军人到贵族,演够了粗鄙和庸俗,这种相亲只会让Miss Potter对男人更没兴趣。“一个女人没有婚姻,也可以过得很好。”如此这般,便和家人成了仇敌。
同样,在那个时代,不名一文的小女人画的乡间小动物,想要出版简直比不结婚还难。她有那个胆子,抱着大大画夹去出版社自荐。要不是有个愣头青在,她铁定没机会。愣头青是出版商世家的三公子,不谙世事,但他对她的小动物们一见钟情。他们在印刷厂里一版一版监督彩色的纯正度,一次一次贴近彼此分享面对美好作品的欣喜。当彼得兔成为畅销小书时,他和她早已心心相印。
32岁才有初恋的Miss Potter像少女一样准备了圣诞节礼物:一副美轮美奂、细致入微的兔子家团聚图。他呢,送给她一只八音盒,准备着两人独享的轻舞。两人原本都是铁杆单身族,但在确凿的爱情面前,没必要固守誓言。就做爱情的俘虏吧,也是任性,也是童真。
可他是商人,她是贵族,家长不认同这等伤风败俗的组合。她做好了和父母翻脸、和家族断绝关系的准备。有趣的是,这时候她去找会计师(那个年头,千金小姐几乎不需要去那种地方),后者看完帐面,惊讶地对她说,“波特小姐,其实你已经非常有钱了,买一栋房子根本不在话下。”区区小书几本,竟有如此大的存在意义,她吓得嘴巴都合不拢——原本只当是爱好、梦想呀,原来竟是财富。
单身女有了钱、有了爱,简直太好了!然而命运是喜欢捉弄人的。就在婚期将近、眼看着家里人也被他们的诚恳和执着打动时,准新郎却暴病而亡。刹那间,爱情占据了一切,确切地说,是爱情的骤亡断送了一切。她不能画画,不能笑,看到小动物们就好像看到了爱人。这时候,你不得不恐慌——爱太强势,而失去比获得更强势。
这时候,还好,有钱。Miss Potter决定要有新生活,既然已是单身,不如索性独身生活。她买下了儿时度夏的乡间小屋,面对宁静的湖,有足够小动物作伴,天然而宁静。她甚至因为有钱,可以买下整片地,避免工厂主破坏环境。金钱买不到爱情,至少能买来一片天地,供养独自的安乐。
在湖区风景中穿着布裙、坐在绿草山坡上安然作画,Miss Potter就宛如在天堂里。天堂里还有她笔下的小动物们,穿蓝色外套的彼得兔,戴柔灰色小帽的鸭妈妈……它们只在画中和她窃窃私语、或可爱地淘气。因为画画,她没有孤单。哪怕,在独自一人的家里,对着画中的小鸭子说,不要哭。
女人要么有心爱的事业、要么有心爱的男人、要么就得有点钱。但孤单时,女人最好还是改变环境。Miss Potter这样的女人不可能有一见钟情的美事,也不可能趋炎附势地盘上高枝,虽有一点被动,但她只愿意听从命运,只有爱上她的画的男人,才能爱上她,也才能被她爱上。一切之根源都在她从小到大的梦和爱。
在湖区的生活里,渐渐有了沉稳的律师男子相伴,曾是儿时的玩儿伴,曾一起编织童话,现在一起慢慢散步。世间的纷杂各自经历,两条交叉线在此汇到交点。20岁发誓单身,32岁初恋,47岁结婚。这电影正如她说的,“写下故事的第一句话是非常美好的,你永远无法知道接下来的故事。而我的故事把我带到了这里。”
故事讲到这里便完了。电影画面一如既往的温婉,波澜不惊。这是本年度我所看的最赏心悦目、最温柔的人物传记故事片,而且,很离奇的是,这样的故事竟会让人觉得安心——生活本该简单质朴,听从命运,不要奢望,也不该挣扎。
(芷宁写于2007年4月17日)
或许,在影片《波特小姐》的主创们看来,著名的“彼得兔”的创作者碧翠丝·波特(Beatrix Potter)的人生历程远比想象中的故事更神奇精彩,多一点修饰则显得多余,少一点白描又似乎不够。故而,该片虽不算是在过去的一年中十分抢眼的影片,但却是恰到好处的作品。同时,准确地说,它还十分养眼。
《波特小姐》的养眼之处不在于通常意义上肤浅的演员姿色和卖弄的夸张炫技,而在于其营造出的浑然一体的时代氛围——幽静诗意的湖区景色、上世纪初的英国风情、可爱惟妙的彩绘小动物、呵护山川农庄的情操和行动……影片在细水长流中迷漫着纯真童稚的欢乐,在恬淡脱俗中渗透出温馨辽远的哀伤,仿佛一出清新隽永的小品,在滋养眼球的同时,营养心灵,给人以宁静以致远的感觉。
片中的波特小姐(芮妮·齐薇格饰演)一出场就32岁了,却还没嫁人,和父母居住在一起,以手绘小动物为人生乐趣和生活的全部。对于延误了花季的女儿,母亲显然已放弃了一切努力,并对女儿的绘画作品不屑一顾,而父亲(比尔·帕特森饰演)似乎也不看好女儿的未来,还以为得养活她一辈子,殊不知,在不远的将来,女儿将成为屈指可数的富婆(收入超过《哈里·波特》之母罗琳)。
波特家属于富裕的新中产阶级,早年间,热衷于艺术和闲情生活的父亲没有将波特姐弟送进学校接受刻板的教育,而是让他们自由发展。在读书之余,碧翠丝热衷于用画笔记录活着的小动物,弟弟则愿意制作更多的动物标本……在湖区的渡假,与湖光山色的亲密接触,令碧翠丝的思维和绘画天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32岁的碧翠丝打算出版自己的作品,恰好出版商沃恩家的老三诺曼·沃恩(伊恩·麦格雷戈饰演)正准备涉足家族事业,而哥哥们打算让他“经受一次失败”后知难而退,便把他们不看好的波特小姐甩给他。于是两个在各自的家里都不被看好的人决心携手做给大家看。他们成功了,成就了史上最畅销的绘本童话书彼得兔系列,而且,彼此影响着的两人之间情愫暗生、互诉情思,并刻骨铭心。碧翠丝还和沃恩的妹妹、另一个老姑娘米莉(艾米丽·沃森饰演)成为知己好友。似乎命中注定,波特和费德里克·沃恩公司终有一段影响终生的情缘和友谊。
碧翠丝本是独身主义者,从来没想过爱情这码事——那是因为她还没遇到令她心仪的人。属于她的缘分来得太迟,又太短暂,诺曼·沃恩突然暴病辞世,幸福就在手边却一瞬即逝。悲痛中的碧翠丝将自己关在画室里几近崩溃,终在米莉的劝说下,离开伦敦来到湖区重拾画笔,也重拾生活的信心,一个个家喻户晓的动物形象诞生了:除了淘气又胆小的彼得兔、还有平小猪、任性的坏老鼠兄弟、没见识的小鸭子……
此后,波特小姐从个人的小爱转化为对自然的大爱——她用创作所得高价买回因经济衰败而被迫拍卖的湖区农庄,从而使自然田园避免落入追逐利益的土地开发商之手(在她辞世前又将名下保持原样的四千英亩湖区土地、十五座农场以及若干小湖泊都捐给了以保护英国自然生态为目的的国民信托组织)。这种大爱,令人感慨,看来当一个纯粹的环保人士并不容易,最起码要像波特小姐一样富有,并能身体力行,而不是只喊喊口号,搞个裸奔抗议什么的。
选芮妮·齐薇格来演波特小姐的确比较明智,一直觉得这位美国人身上有着英国田园的气息,眼神中还有点羞涩和懵懂、顽皮和不确定,脸颊丰满而红润,有点可爱。加之她早些年在主演《BJ单身日记》时练就的一口纯正的“伦敦音”,所以在这部讲述英国文艺女性往事的影片中,显得十分融洽妥贴,塑造出了一个心中充满童趣与纯爱的波特小姐。片中,其他演员的演技也恰如其分,使该片充斥着英式的风格,内敛自如的表演,然而,所蕴含的感情却是饱满而充沛的。
影片有个小技巧的使用效果十分动人:当诺曼·沃恩和波特小姐在画室里共舞时,诺曼伴随着音乐盒唱出一曲《我教你如何跳舞》,在片尾出字幕时,配乐歌曲是女声的《你教我如何跳舞》,今昔何夕?此时彼时?这样的互应,如此的回味,委婉的歌词,感性的旋律,让影片在淡淡的感伤中透出一丝独特的情趣来。
(
http://nicolew.blog.hexun.com/8911269_d.html)
剩女的骄傲啊
喜欢那种淡淡暖暖的力量
为什么死,发现那个时代的人说死就死了,一点挣扎都没有
内心有童话,人生有故事。
波特小姐的情路有点坎坷。
哈哈 插画家的过去
只有这样温暖而善良的心才能创造出这样多彩多姿的童话世界
Renée Zellweger hold住整场戏!
英国真美。伊万先生就是来打酱油的。⋯⋯写书写到可以随便买地的地步!!!买了四千亩!!
如此温暖而难忘
第一感觉是亲切,色彩很漂亮,湖区很美,两位主角都很可爱。|“I'm proud of you!”和“Let me teach you how to dance”|因为看之前就知道这段感情的结果,所以看到圣诞节他向她求婚那里泣不成声,Norman离开的太匆忙了
假、土、空,但感人。
Renee那两团高原红,真是很乡土呢
无比温暖的调调。就算是一万死了那一段也没有显得太激烈。虽然剧情什么的真的是用屁股都想得到了,但真的很美好。
這真是世界上最憂傷的童話,從來沒有一次這麼討厭悲劇。
touched...when you taught me how to dance
Let me teach you how to dance/let me lead you to the floor/simply place your hand in mine/and then think of nothing moreLet the music cast its spell/give the atmosphere a chance/simply follow where I lead/let me teach you how to dance
比较励志吧
用童话的方式拍传记,很对应人物的特征和心理,让我想到同样幻想与现实交融的《美丽心灵》。与真正欣赏你的人共同实现梦想是多辛福的事。缺憾是收尾唐突。
生活本该简单质朴,听从命运,不要奢望,也不该挣扎。